孫銀標
中國素有“天地君親師”之說??梢娎蠋煔v來受人尊重。這不僅因為老師能傳道、授業(yè)、解惑, 給人學識,給人智慧,還因為老師能“為人師表”,引導人健康成長。在我們周圍,無論是誰,無論干哪 一行的,無論地位怎么樣的,在回顧自己人生歷程時,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老師。而且,不少人都有這樣 一種感受,就是隨著年齡增長與事業(yè)上的成功,對老師的記憶會越來越真切,對老師的感情會越來越濃烈 。我自己就是這樣。
粗粗地估算了一下,從讀小學開始到大學畢業(yè),教過我的老師多達五十幾位。即使工作以后,由于參加培 訓學習,還在不斷接觸新的老師。每當回想起十七年的學校生活,老師們的音容笑貌便會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 前,尤其給過我特別關(guān)愛的那幾位老師,更是耿耿于懷,終身難忘。
我的小學是在富陽縣大青鄉(xiāng)的執(zhí)中亭村就讀的。當時的執(zhí)中亭小學設(shè)在一座關(guān)帝廟里,大殿和兩廂被隔成 四個教室,大殿對面還有一個老式戲臺,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天井。這個戲臺和天井是村里惟一的娛樂場所 ,來了電影隊在這里放映,來了戲班子在這里演出,每當此時,四周的農(nóng)民群眾就會潮水般地往這里涌。 同時,它也是我們小學惟一的娛樂場所,課間休息的時候,同學們不是在戲臺上嬉耍就是在天井里滾鐵環(huán) 。那時的小學,根本沒有什么玩具,幾付鐵環(huán)已顯得非常富有。為了防止大家你爭我奪,我們的班主任王 老師還特地為同學們排了一個鐵環(huán)玩耍輪流表。凡是輪到的同學,只要一下課或者一放學,不管是天晴天 雨,都要拿起鐵環(huán)在天井里滾上幾圈。技巧好的同學還能玩出許多花樣,什么前滾、倒?jié)L、脫鉤滾,什么 走直線、轉(zhuǎn)圓圈、繞S形,一個普普通通的鐵圓圈能將人滾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每當此時,天井里總 是一片鐵環(huán)摩擦石子的沙沙聲和同學們歡快的笑語聲。初小四年,我就是在這樣的氛圍里度過。隨著時間 的推移,盡管早已記不清自己玩過多少回鐵環(huán),但其中的一次卻永生難忘。那是夏日的一個下雨天,學校 的天井里積滿了水。這恰是一個輪到我玩鐵環(huán)的日子,一放學我就和同學們一起玩起了鐵環(huán)。我高高地卷 著褲管,光著腳在天井里歡快地奔跑著。飛快滾動的鐵環(huán)切破水面牽出一條漂亮的水路,激起的水花涼涼 的不時地濺到我的臉上,心里充滿了愜意。我正想再玩出點花樣,突然感到腳下一陣刺痛。我猛然停住, 只見右腳邊的水頓時泛起一片殷紅。原來,一片很大的碎玻璃插進了我的右腳掌,一道又深又長的口子在 不停地往外流血,一轉(zhuǎn)眼整個腳掌已是血糊糊的一片。我又痛又怕,同學們更是一個個嚇得驚叫起來。聽 到同學們的喊叫聲,王老師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不顧我渾身是水,一把將我托在懷里,一面安慰我,叫 我不要哭,一面給我清洗腳掌,包扎創(chuàng)口。接著他又背著我冒雨走了三里多路,把我送到家,還向我爸爸 媽媽關(guān)照了許多話。當他離開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灰暗。我踮著腳站在門口,望著他被雨水和汗水濕透了的 背影在村口彎彎曲曲的小路上越晃越遠,心里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王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也是我們 的語文教師。他講課很生動,一篇很普通的課文也能講得引人入勝,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聽;但他對學生又 很嚴格,特別在學習上抓得很緊,因此我們都很有點怕他。想不到在我的腳被割傷以后,他竟然像我的親 人一樣,不僅小小心心地為我包扎傷口,還冒著雨背我回家。這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這以后,他那濕漉漉的背影就一直在我眼前晃動,直到今天,只要一回想起小學的生活,首先浮上我腦 海的便是這令人心動的背影。
上了初中以后,認識的教師就更多了。政治教師、數(shù)學教師、物理教師、化學教師、生物教師等等,三年 的初中學習,先后接觸的教師不下二十位,但深深烙在我心底的則是語文教師兼我們班的班主任倪老師。 他當時四十左右年紀,人顯得很儒雅,白白凈凈的臉上總掛著和藹的笑容。他對班里的學生像待自己的孩 子一樣,非常理解,相當體貼。那時,正是三年自然災(zāi)害時期,缺吃少穿,生活極其困難。雖然學校想了 許多辦法,組織學生上山挖草根,下地采野菜,千方百計補充食源,想讓同學們多吃一點,但正在長身體 的我們,卻總是整天感到饑餓,能找到什么就想吃什么。小學和初中段的年齡,是一個喜歡吃零食的年齡 ,看現(xiàn)在的孩子吃零食吃得那么挑剔和奢侈,這也是童年的一種幸福??稍谀莻€年代,連飯也吃不飽,還 談何零食!但是,畢竟童性難滅,由于實在沒有什么可吃,再加上整天饑腸轆轆,以致同學們有時會買上 一兩或者半兩大米放在衣袋里,不時地撮上幾粒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細細地品,嚼著饑餓,也品著童性。 那時的大米,是又糙又黑的標準米,在如今的米市上已很難找到。盡管是這樣的大米,但嚼起來還是感到 很香很有滋味,尤其是糙米摩擦牙齒發(fā)出的“吱吱”聲,響在耳根簡直比優(yōu)美的音樂還要動聽。我想,現(xiàn) 在的小孩子吸著果凍、嚼著巧克力,也未必能體味出那么一種滿足和愜意。記得有一次上讀報課的時候, 我和同桌的同學,又一次悄悄地嚼起了生米,蠕動的腮幫子盡管抿得非常小心,結(jié)果還是被倪老師發(fā)現(xiàn)了 。他突然停止了讀報,兩道亮爍爍的目光唰地朝我倆射了過來,還定定地盯住了我。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 頭,心里別別亂跳,心想這次倒霉,肯定要挨一頓臭罵了。誰知其他的同學還沒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倪老 師的讀報聲又瑯瑯地在教室里響了起來。我用腳輕輕地踢了一下身邊的同學,接著微微抬眼瞟了一下站在 講壇上的倪老師,只見他依然在全神貫注地讀著報,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過。我感到很奇怪,倪老師抓 課堂紀律一向抓得很緊,班里有幾個頑皮的同學經(jīng)常給他批評得流眼淚,難道對我會特別客氣?就這樣懷 著忐忑不安的心,一直挨到放學,果然有同學來通知我,到倪老師的辦公室去一下。一走進辦公室,我看 到倪老師的臉色跟平常一樣,和藹慈祥,還微微地蕩著笑意。我囁囁嚅嚅剛想檢討,他已笑瞇瞇地開了口 。他說,我在家訪的時候就知道,你家很困難,你帶到學校里來的這一點糧食還是你爸爸媽媽四處借來的 。他邊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邊說,我知道你一直沒有吃飽,但也不能嚼生米,這樣又不衛(wèi)生又浪費…… 過了一會他還鼓勵我說,你是班里的學習部長,各方面都要帶好頭,你爸爸媽媽、還有你的弟弟妹妹那么 艱苦,都是為了要讓你讀書……雖說我當時還不是很懂事,但倪老師的一番話,使我聯(lián)想起了家里的貧寒 和父母親與弟弟妹妹為了使我能把書繼續(xù)讀下去所作出的種種努力,心里感到沉沉的。我低垂著頭,邊聽 著倪老師語重心長的教育,邊想,你還不如臭罵我一通來得痛快,這樣說來說去叫人多難受喲!正在這樣 瞎想,猛聽得他很親昵地叫了我一聲,隨即將兩斤飯票塞到了我的手里,“拿著吧,這也能稍微補上一點 ……”兩斤飯票,現(xiàn)在看來簡直不足掛齒,可在當時那個困難時期卻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目,顯得非常金貴。 我感激地望著倪老師,望著他臉上那一抹平和的笑,真不知說什么好。我記得很清楚,那兩斤飯票我一直 小小心心地把它夾在一本日記本里,直到初中畢業(yè),還原封不動地保存著。哪怕到了今天,只要一說起三 年困難時期初中學習生活的艱難,我就會很自然地想起那兩斤飯票,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倪老師那一臉慈父般 的微笑。每當此時,我的眼角就會滲出澀滋滋的感覺……
到了高中階段,由于所學的課程多,接觸的老師也要比初中多得多。尤其是我們這一屆,六三年下半年進 高中,六六年上半年畢業(yè),畢業(yè)后準備高考才復(fù)習了半個月就開始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開始 接到通知,說半年后恢復(fù)高考;半年后又接到通知,說一年半后再恢復(fù)高考。所以,當時富陽中學僅有的 兩個高中班的學生和老師,像其它年級的師生一樣,大家都在學校里邊“鬧革命”,邊等著恢復(fù)高考。師 生之間又因此增添了一份“戰(zhàn)友情”。特別是在運動的開始階段,老師和同學一起寫大字報、一起搞大批 判、一起破“四舊”、一起上街游行,相互間貼得很近,了解得很深。直到今天,雖然已過去了近四十年 ,但高中階段的老師在我的記憶中卻一個個都還非常清晰,相互間的交往、相互間的情誼,仿佛都像是昨 天的事,歷歷在目。當然,其中最令我感激、令我終生難忘的是駱老師。他當時是富陽中學的黨支部書記 ,也是我們的政治教師。他平易近人,寬厚大度,對待學生既嚴格又愛護。平時是這樣,關(guān)鍵時刻更是如 此。我沒齒難忘的那件事,就發(fā)生在“文化大革命”剛開始的時候。那時,鋪天蓋地都是“大字報”。學 校領(lǐng)導明確告訴大家,對待“停課鬧革命”的態(tài)度將作為學生的主要表現(xiàn)記錄在案。而我所在的高三(1 )班因為學習成績普遍優(yōu)秀,一直被稱為“升學班”。這個班的學生又大都來自清貧的農(nóng)家,父母含辛茹 苦,自己刻苦努力,所追求的就是為了考上大學“跳龍門”。所以,讀書的時候大家很用功,為了以后能 繼續(xù)讀書,對待“文化大革命”大家也都非常積極。寫大字報,搞大批判,簡直到了夜以繼日的忘我境界 。我自然也是如此。與其他同學有所不同的是,由于我從讀初中開始就非常喜愛詩歌,課外閱讀的書籍主 要是唐詩、宋詞和當時國內(nèi)的著名詩人郭沫若、賀敬之、艾青、郭小川、李瑛、梁上泉、嚴陣等人的詩作 ,以及海涅、普希金、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并且邊閱讀邊開始學習詩歌創(chuàng)作。正是這一愛好,使自 己漸漸地養(yǎng)成了一種喜歡聯(lián)想與思考的習慣。這一習慣一直貫穿于自己學習生活。特別是在高三畢業(yè)前夕 學習了《社會發(fā)展簡史》這一教材以后,對于書中有關(guān)“任何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 一觀點感到非常新鮮,這不僅深深地刻在了我非常單純的心靈深處,而且我還很新奇地喜歡用這一個觀點 去判別身邊的一些人和事。誰知這一“判別”差一點闖了大禍。上了年紀的人肯定都還記得,在那時,到 處都能見到一條非常醒目的標語:“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頂峰!”但我總以為這句話與《社會 發(fā)展簡史》上的觀點不一致,好像是不對的,于是就在大家趕寫大字報的濃烈氛圍里,動手寫了一張題為 《毛澤東思想是頂峰嗎?》的大字報,貼到了學校實驗室的紅墻上。作為當時的我來說,既單純又淺薄, 可以說是單純到了不知天高地厚,淺薄到了對“政治”一無所知,總以為“寫大字報”有什么就可以說什 么,因此大字報貼出后也就根本不把它當一回事。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這張大字報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關(guān)注 ,學校領(lǐng)導當時很有點緊張,我也差一點因此受到?jīng)_擊,是駱老師想方設(shè)法地保護了我。據(jù)說,他當時反 復(fù)強調(diào)我家庭出身好,在校表現(xiàn)也好,而且我爸爸還曾經(jīng)被請到學校來給學生們講過舊社會的苦難家史, 對共產(chǎn)黨、毛主席有著深厚的階級感情,之所以會寫出這樣的大字報是小孩子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緣故 。他就這樣利用自己當時在富陽中學的威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我免受了難以設(shè)想的后果。直到今 天,每當想起這件事,我都會心驚肉跳,不寒而栗。在不寒而栗的同時,心底里總翻涌著一種對駱老師的 深深的感激……
歲月無情。轉(zhuǎn)眼間,我的老師都已年過古稀,有的已經(jīng)永遠地離去。我自己也已年近花甲?;仡櫾诫x越遠 的學校生活,使人感慨無限。感慨我們這一代,在穿紅戴綠的童年難得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在長身體的少 年難得吃上可口的飯菜,到了上大學的年齡又遇上了“文化大革命”,進入改革開放可以大展宏圖的年代 我們卻已“日近黃昏”。難怪我們六六屆的同學每次相聚,總有不少人會感嘆“我們這一代,從來沒有年 輕過!”這是無可挽回的失落,這是無法彌補的遺憾。不過我倒以為,我們這一代也因此而顯得富有。不 尋常的經(jīng)歷留給了我們不尋常的記憶?;厥讕资甑娜松贸?,真說不清曾交往過多少人,經(jīng)歷了多少事 ,感悟出多少理,但最使我難以忘懷的還是我的老師。是老師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是老師指給了我努力 的方向,是老師授給了我立身的本領(lǐng),從而使我一路穿過風風雨雨,幾十年穩(wěn)穩(wěn)健健地走了過來,今后, 我還將依仗著這一切穩(wěn)穩(wěn)健健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