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華
中國教育界提倡反思教學已經(jīng)多少年了,有多少教師真正具有反思力?教師到底該如何反思?華老師的文章——《記我的一次反思教學經(jīng)歷》(見《人民教育》2004年第22期),至少顯示出教學反思的兩個秘密:第一,反思的起點是回顧“事件”,反思的目的是“尋找另外的辦法”;第二,無論回顧“事件”,還是“尋找另外的辦法”,反思總是以“學習”為前提。
一、如何“反思”。
為什么反思教學的口號四處流行,卻一直難以在學校實踐落地生根?我們相信反思教學是有意義的,但意義怎樣才能誕生?關(guān)鍵在于懂得如何進行反思。
7.回顧教學“事件”。
從華老師的文章看來,教師的反思總是意味著教師知道自己的教學中發(fā)生了某些教學“事件”。
察覺出自己的教學中發(fā)生了哪些教學“事件”,這是所有反思的起點。若沒有教學“事件”,也就沒有了反思的憑據(jù)和價值。好端端的曰子,教師有什么反思的必要?
并非教師的每節(jié)課都會發(fā)生“事件”,這是一個事實。由此看來,教師并不需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訓去折騰自己。但是,當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確實發(fā)生了一些“事件”或問
題時,教師的反思就成為一種需要。
困難在于,當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生了事件或出現(xiàn)了問題時,并非所有的教師都能夠發(fā)現(xiàn)和感受到它們的存在。很多教師之所以反思無力,實際上是因為缺乏教學事件意識。
為了解決這個困難,國外有些學校想出一個辦法:用錄像機將整個課堂教學錄制下來,以便下課之后主講的老師或者其他教師回頭“觀看”教學過程。有人稱之為“微格教學”。其實也只是使某些看起來比較微小的教學“事件”暫時定格和停留?!靶∈录北欢ǜ窈屯A糁?,人們往往能夠從中看出“大問題”。
除了“微格教學”之外,教師尚可以“用鋼筆錄像”或者“用鍵盤錄像”)教師用鋼筆(或鍵盤)回憶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教學事件。這些教學事件將成為教師反思的起點和對象。當然,教師也可以在自己的頭腦中“放電影”)讓教學過程的事件一幕一幕地在頭腦中回放。
也許,這就是反思教學的秘密。有些所謂的教學反思之所以反思無力,多數(shù)是因為沒有針對真實的教學事件。
沒有真實的教學事件,教師的教學反思就只能說一些大話、空話、假話。大話、空話、假話說得多了,最后覺得無趣,無話可說,于是,不了了之。凡是標榜反思教學,卻又不針對真實的教學“事件”,最后總難免無法兌現(xiàn),不了了之。
這樣看來,所謂反思,完整的說法應(yīng)該是“反思事件”或者“事件反思”。評判一個教師是否具有“反思意識”,實際上是看這個教師是否具有“教學事件意識”。
至于有了“教學事件意識”之后,如何解釋、解決這些事件,這是下一步的事情。
8.尋找“更好的辦法”。
反思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事件或教學問題,用華老師的話說,就是為了不斷詢問自己:“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p>
反思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提醒自己的過程:除了自己原來的教學方式之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反思的結(jié)果總是:并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別樣也行”,甚至別樣“更行”。
但是,教師從哪里尋找“更好的辦法”呢?
表面上看,華老師的尋找過程顯示為“再實踐”與“感悟”,實際上,這種“再實踐”與“感悟”更多地源自一種“學習”的積累與體驗。
教師“學習”的狀態(tài),將形成教師發(fā)現(xiàn)事件和尋找辦法的眼光。
二、如何“學習”。
“教師學習”是“教師反思”的基本前提。
教師學什么?至少,從華老師的這篇文章來看,《論語》、《中庸》等經(jīng)典名著,《今日說法》等電視節(jié)目,皆為閱讀的形態(tài);“捧讀專著是學,請教同仁是學,觀天賞花看電視也是學”。
9.讀“書”。
對有些教師來說,他們不是不愿意讀書,而是沒有時間。對另一些教師來說,他們也不是不愿意讀書,而是沒有適合閱讀的書或者文章。于是,有人建議教師閱讀“經(jīng)典”。教師真的適合閱讀經(jīng)典嗎?
也許閱讀經(jīng)典是有意義的,但哪些經(jīng)典適合教師閱讀?柏拉圖的《理想國》,還是孔子的《論語》,或者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是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還是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要么就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學會生存》、《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等教育報告?
也許都不適合。至少,對大部分中小學教師來說,這些所謂的經(jīng)典,并不具有可讀性。
經(jīng)典確實值得閱讀,但什么才是經(jīng)典?如何讀?這就成問題。
就我們所調(diào)查的情形來看,與其建議教師讀“經(jīng)典名著”,不如進一步建議教師讀“經(jīng)典文章”;與其建議教師讀經(jīng)典文章,不如再進一步,建議教師讀“經(jīng)典教育散文”和“經(jīng)典教育故事”。
讀哪些經(jīng)典教育散文呢?
杜威的《教育中的興趣與努力》(教師在網(wǎng)上可以搜索到相關(guān)的文章,以下同)、羅素的《我為何而生》,算不算是經(jīng)典性教育散文?厄爾曼的《青春》、培根的《論讀書》,能算是經(jīng)典教育散文嗎?韓愈的《師說》、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是否應(yīng)該作為經(jīng)典教育散文向教師推薦?魯迅的《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能否算經(jīng)典教育散文?龍應(yīng)臺的《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張曉風的《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是否也該去讀一讀?最近十幾年來曾在中國教育界被廣泛閱讀和爭議的《夏令營中的較量》、《做教師的22條軍規(guī)》,算不算經(jīng)典教育散文?張文質(zhì)的《保衛(wèi)童年》、肖川的《什么是良好的教育》、高鋼的《遭遇美國教育》,是不是也可以一讀?這樣至少老師們不至于在閱讀了大量粗制濫造的教育論文之后,競以為教育學不過是喋喋不休地重復一些正確的廢話。
至于“經(jīng)典教育故事”,網(wǎng)上流傳的《動物學校》、林兆華等人改編的話劇《趙氏孤兒》,算是經(jīng)典教育故事嗎?孔慶東的《遙遠的高三·八》算經(jīng)典教育故事嗎?崔永元的《不過如此》如何?愛潑斯坦的《我曾是智障者》可以成為經(jīng)典教育故事嗎?胡適的《口述自傳》呢?還有《特迪的禮物》、《最不后悔的活法》?
或者,還有其他?
10.讀“圖”。
經(jīng)久不衰的學習方式當然是讀書,但時代的變化使讀書年代逐步轉(zhuǎn)化為讀圖年代。于是,讀圖成為教師新的學習方式。
學??梢匝埿?nèi)骨干教師或校外專家給教師開設(shè)系列講座,比如:《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讀書建議》,等等。講座雖然向來被認為是“聽”(“聽講座”)的活動,但實際上是一種觀看的形式。正如聽課的真實形態(tài)是“觀課”。
“聽報告”雖然是“老式”的培訓方式,但可以在“報告”中穿插切合教師實際生活的“案例”和“故事”,盡可能地讓這些“報告”的方式接近教師的實踐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
除了讓教師聽“專業(yè)報告”外,學校還可以組織教師觀看相關(guān)的“專業(yè)錄像”或“教育電影”,比如5《文理交融、多元并舉》(秦伯益主講)、《賞識你的孩子》(周弘主講)、《春風化雨》(電影)、《音樂之聲》(電影)、《你是人才嗎》(中央電視臺“對話”節(jié)目);《對話韓寒》(中央電視臺“對話”節(jié)目),等等。
11.讀“人”。
讀書和讀圖雖然重要,但總有一些人既不怎么讀“書”,也不怎么讀“圖”,卻能像那些讀書、讀圖的人那樣充滿智慧,甚至更加智慧。
這是怎么回事?
很簡單,這些人依然在“學習”,只是學習的方式不同于讀“書”和讀“圖”,他們在讀“人”。閱讀人,觀察人,這是在讀書和讀圖之外的第三種學習方式。
對中小學教師來說,讀“人”實際上是觀察周圍的同事,從周圍的人群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同伴和人生范例。
但教師讀的對象除了周圍的人群之外,最好經(jīng)由“傳記”的閱讀而理解孔子、老子、杜威、羅素、魯迅、胡適、陶行知等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這是讀“人”的另一種視界。
中小學老師很忙,有些老師負擔很重、很累。教師若不讀書,不學習,教師本人可以列舉出一大堆的理由。就我自己的觀察來看,這些理由都是事實。教師學習或教師閱讀是艱難的。凡進入了中小學的人,都不難體會到其中的艱難。
可是,惟其艱難,才顯高貴。只有那些真正保持了“閱讀”或“學習”習慣的人,才有可能真正進入“反思”或“研究”的狀態(tài)。也只有那些真正提升了自己的反思力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有專業(yè)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優(yōu)秀教師。
無論是“反思”,還是“學習”,教師最好在反思或?qū)W習之后,有所記錄:可以多寫一些“反思日記”或“學習日記”。前者可以稱為“做后感”,如華老師的《記我的一次反思教學經(jīng)歷》;后者可以稱為“讀后感”。
對教師來說,“反思日記”或者“學習日記”,很可能比教師模仿專業(yè)研究者的風格撰寫“教育論文”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