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樂天
柏拉圖的一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與其說是為3000年人類思想奠基,不如說是論證了哲學家的無上地位。“理想國”充分貫徹“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準則;在這位至圣先師的蔭庇下,后世的西方哲學家得以放心大膽地運用腦髓,走一條跟中土的王者師們不一樣的路。到今天,一方面是哲學家雖未稱王,卻享受著極高的聲譽,足以榮耀本國的歷史和自家的門庭;另一方面,哲學家本身也儼然構(gòu)成了一個龐大的王國,誰在這個王國里脫穎而出,哪怕只領(lǐng)個三五年風騷,似乎也可以過一把當柏拉圖式“開國元勛”的癮了。
但元勛和王者也越來越不容易當了。近百余年的哲學如果真的集中整合起來,必然是個五方雜處、三教九流雞犬之聲相聞的去處,受到社會科學的日漸細分的影響,哲學由于同政治學、藝術(shù)、科學等等接壤,學術(shù)論爭出現(xiàn)地方化,哲學的面貌開始模糊不清。在70年代中期英國廣播公司《思想家》節(jié)目的主持人布萊恩·麥基采訪的對象中,查爾斯·泰勒主治政治哲學,艾耶爾以傳播邏輯實證主義哲學起家,威廉·巴雷特是存在主義哲學研究領(lǐng)域的專家,R·M·艾爾教授精研道德哲學,赫伯特·馬爾庫塞的學說又被另行劃歸“法蘭克福學派”。這么多角色登場,各陳所長,人丁興旺、流派雜陳的哲學家王國在大眾面前狠狠地作秀了一番。
但熱鬧之中并非一團和氣?!端枷爰摇饭?jié)目匯編成書,精彩的就在這里:當麥基以自己咄咄逼人的姿態(tài)闖入這個王國的時候,我們能看到掠過公民們面部的一絲緊張。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好學不倦的書生,是嶄露頭角的同行,又是一個深有謀略的尋釁者。他的求教很可能是在尋找漏洞,正如他的詰問同樣包含尊敬。身為媒體人,粗通各家哲學的麥基超越于單純的訪談?wù)叩牟皇侵R面,而是他歸納和處斷的能力,同時,他還能代表有待掃盲的大眾發(fā)言,從而在不同的角色中游移不定。這些功成名就的思想家,在被麥基從牛津哈佛劍橋一塵不染的辦公桌前拖到電視里的時候,他們就像2000多年前雅典廣場上袍身跣足的前輩那樣,同時感受到宣講的激動和生存的壓力。
20世紀沒有眾望所歸的哲學王者,沒人能說20世紀是“某某某的世紀”,而在17和18世紀,選出兩三個“哲人王”——或至少勾勒他們之間的族譜師承關(guān)系——還是比較容易的事。沒有王者的時代對庸眾總是沒有吸引力的,熱鬧的哲學家王國難免要走向孤芳自賞。多幾個布萊恩·麥基這樣的電視人,哲學不會變得世俗,世俗生活卻可能會起一些變化。
《思想家》麥基編三聯(lián)書店2004.7定價: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