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鑫 徐曉萍
■黨內反腐一直未止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對黨內存在的腐敗現象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止過。
1926年,中共發(fā)現黨內出現一些貪污腐化分子,便及時向全黨發(fā)出《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這是中共歷史上最早的反對貪污腐化的文獻。翌年成立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
從1932年初到1934年秋,中共在中央蘇區(qū)開展了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腐倡廉運動,重點是反貪污浪費、反官僚主義,中央互濟總會財務部部長謝開松因官僚作風嚴重,生活腐化墮落,被查處;一位代號為“江西老表”的紅軍干部因倒賣紅軍將士急需的糧食而被送上紅軍法庭。1932年5月9日,江西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謝步升貪污打土豪得來的財物、偽造通行證私自販運物資到白區(qū)出售,牟取私利,為了謀婦奪妻掠取錢財,秘密殺害干部和紅軍軍醫(yī),在江西伏法。此案打響了中華蘇維埃政府成立后懲治腐敗分子的第一槍。時任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認為:這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以來發(fā)生的第一樁腐敗案,此風不剎,何以了得!
1933年12月15日,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下發(fā)了由主席毛澤東、副主席項英簽發(fā)的第一個懲治腐敗的法令——第二十六號訓令。訓令規(guī)定,凡蘇維埃機關、國營企業(yè)及公共團體工作人員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處以死刑;貪污公款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處以2年以上5年以下監(jiān)禁。上述法律的頒布,使蘇區(qū)的反腐敗斗爭有法可依,健康發(fā)展。這些舉措為鞏固和建設中央蘇區(qū)根據地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遵義會議后,中國共產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概括為黨的惟一宗旨和反腐倡廉的根本指導思想,確立了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進行了延安整風,形成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三大作風,有力地保證了黨和革命根據地政府的純潔。
在延安,毛澤東指出:“利用抗戰(zhàn)發(fā)國難財,官吏商人,貪污成風,廉恥掃地,這是國民黨區(qū)域特色之一。艱苦奮斗,以身作則,工作之外,還要生產,獎勵廉潔,禁絕貪污,這是中國解放區(qū)的特色之一。”
1945年毛澤東明確提出,跳出“執(zhí)政——腐敗——垮臺”周期率的基本途徑,就是民主,讓人人監(jiān)督政府。正是在毛澤東領導制定的這些理論、路線和策略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根據地政府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清廉風氣,與國民黨政府官吏那種貪贓枉法、賣官鬻爵、搜刮民脂民膏的腐敗行為形成了強烈對比。中共以她廉潔為民的形象,贏得了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愛戴,從而聚集了強大的力量,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腐敗的蔣家王朝,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后,黨的執(zhí)政地位以及和平環(huán)境,增加了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危險性,也增加了滋生腐敗的危險性。毛澤東倡導學習《甲申三百年祭》,告誡全黨“不當李自成”。并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三反”運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
“三反”運動是建國后反腐敗的一次成功實踐。1952年,“三反”運動一開始,毛澤東就發(fā)出了“尤其注意打一億元以上的大老虎”的批示,在這一年,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被執(zhí)行死刑。據統(tǒng)計,“三反”期間,全國貪污舊幣1000萬元以上的共10萬余人,貪污的總金額達舊幣6萬億元,判處死刑的42人。
通過對劉青山、張子善等的嚴懲,對當時防止腐敗現象的滋生起了很大的威懾作用。中國共產黨以清廉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進一步密切了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頂住了國際上的“反華大合唱”,成功地渡過了“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批斬共和國第一大貪污犯劉青山和張子善的槍聲,在我黨差不多響敲了30年的警鐘,它有效地遏止了黨內貪污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
改革開放后,新鮮空氣和蒼蠅蚊子一起涌入國門。一些人利欲熏心,不能自持。他們因貪欲膨脹而喪失黨性、國格和人格,貪財、貪權、貪名、貪色、貪贓枉法。其中收受賄賂者有之,巧取豪奪者有之,賣官鬻爵者有之,執(zhí)法犯法者有之,草菅人命者有之,沉湎酒色者有之,瀆職作假者有之,想過把癮就死者有之。有些腐敗分子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發(fā)展成為了“用權換錢,用錢買權”的掌權術,“一切向錢看”成了他們“奮斗”的“目標”,勤“撈”致富成了他們“革命”的準則。于是貪官污吏們導演出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丑劇。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腐敗現象愈演愈烈。從全國來看,1979年立案僅為703件,到了1982年上升到2.95萬件,1986年又上升到4.96萬件,1989年升到5.89萬件。到了90年代初,每年則以6位數激增,從1993年至1997年的5年間,全國各級紀檢機關共立案73.1萬多件,結案67萬多件,處分66.93萬多人,其中縣處級干部2萬余人,地廳級干部1670余人,省部級領導78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涉案人數較以前大幅度增加,犯罪分子的職務級別越來越高。其中,廳局級、省部級干部腐敗犯罪的發(fā)案率明顯增高。
■大批貪官紛紛落馬
共和國高懸照妖鏡,共和國高舉斬妖劍,一大批貪官紛紛落馬。
據不完全統(tǒng)計,90年代以來,受到黨紀和法律處理的副省級以上干部主要有:
韓福才,青海省人大原副主任,1991年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李效時,國家科委原副主任,1994年因貪污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
王寶森,北京市原副市長,因涉嫌受賄和擅用權力謀利,于1995年開槍自殺;
歐陽德,廣東省人大原副主任,1996年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辛業(yè)江,海南省人大原副主任,1996年因收受股票等嚴重違法違紀問題被立案偵查,1998年被逮捕。
韋澤芳,海南省人大原副主任,1997年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
鐵英,北京市人大原副主任,1997年因收受巨額賄賂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黃紀誠,北京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1997年因收受賄賂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常征,貴州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因受賄被開除黨籍;
陳希同,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1998年因犯貪污和玩忽職守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
于飛,廣東省人大原副主任,1998年因利用職務之便,為其子女開辦的公司在非法受讓、轉讓土地使用權中牟取私利而被開除黨籍;
姜殿武,河北省人大原副主任,1998年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孟慶平,湖北省原副省長,1999年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許運鴻,原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市長,1999年9月因貪污等原因被撤銷中央候補委員職務,開除黨籍;
徐炳松,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原副主席,1999年12月因受賄被判處無期徒刑;
周文吉,寧夏政協(xié)原副主席,2000年8月,因以權謀私、恣意違反組織人事紀律,被開除黨籍,并撤銷其全國政協(xié)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政協(xié)委員、政協(xié)副主席職務;
胡長清,江西省原副省長,1999年底因搞權錢交易、生活腐化墮落而被開除公職和黨籍,后被判處死刑。據《半月談》報道,胡長清在擔任江西省副省長期間,平均每天收受賄賂3000元以上,他生活極其腐化,除了包養(yǎng)情婦外,還用飛機從珠海等地空運賣淫女到江西供其玩弄,影響十分惡劣。這是第一個因為索賄受賄被判處死刑的省部級領導干部;
成克杰,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因生活腐化,長期與有夫之婦李萍通奸,并且利用職權大肆收受高額賄賂,影響極壞,2000年4月,他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職務被依法罷免。2000年8月,成克杰被判處死刑。這再次說明,在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也沒有特殊黨員,同時,也證明中國政府反腐敗的堅定決心;
李大強,湖北省原副省長,2000年9月因受賄和接受禮金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王慶錄,原廣西政協(xié)副主席,2000年因收受賄賂被開除黨籍,并撤銷全國政協(xié)委員和廣西政協(xié)副主席職務;
陳忠,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2000年,因違反規(guī)定收受現金和貴重物品以及不履行和不正確履行職責,對其主管部門的人員違法違紀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決定給予陳忠開除黨籍、行政撤職的處分;
徐鵬杭,國防科工委原副主任,2000年10月,因利用職務影響,幫助康賽公司股票上市,支持、參與親屬購買公司內部職工股并從中獲利,數額巨大,被中紀委查處,撤銷其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資格,給予了留黨察看二年處分;
吳文英,原中國紡織總會會長、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2000年10月,因利用職務幫助某公司股票上市,其子購買該公司內部職工股,獲利數額巨大,被中紀委查處,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處分,并被撤銷全國政協(xié)委員和常委資格;
王樂毅,原海關總署副署長,2001年,因嚴重受賄、非法占有國家和他人財物等問題,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叢???,原河北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因為幫助他人審批項目、承攬工程、解決貸款、拆借資金等,大肆索要、收受河北省宇通實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運良(已被逮捕)等人的錢物,數額巨大。另外,叢??窨仗?,求神拜佛,情節(jié)惡劣。2001年5月,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李嘉廷,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原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因為利用職權收受賄賂,為兒子和情婦謀取非法利益,違紀數額巨大,情節(jié)嚴重,所造成的社會和政治影響十分惡劣。2001年9月,被撤銷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資格,并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和行政開除處分,同時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李嘉廷的主要違紀事實是:(1)收受鄒某某等9人賄賂,共折合人民幣119萬元;(2)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其子接受對方錢物,共折合人民幣2049萬元;(3)與有夫之婦徐某某通奸,并利用職權為徐謀取不正當利益,涉及金額3000余萬元;
李紀周,公安部原副部長,2001年10月以受賄罪、玩忽職守罪數罪并罰,判處其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自1994年下半年至1997年8月間,李紀周利用其擔任公安部部長助理、副部長的職務便利,多次收受賄賂,干預下級公安機關查處不法分子的走私犯罪活動。其中:收受廈門遠華公司董事長賴昌星通過各種手段賄賂的人民幣100萬元、美元50萬元、港幣3萬元,并受賴昌星請托,干預海南公安邊防部門對某外籍油輪違法進口柴油案的查處;幫助遠華公司辦理香港、內地兩用汽車牌證一副。收受廣東開平建安公司董事長周民興賄賂1萬美元,為其向公安系統(tǒng)推銷激光瞄準器提供便利。此外,李紀周還多次濫用職權,要求廣東有關公安機關放行和退還廣東新英豪公司因涉嫌走私犯罪被查扣的汽車和貨物;
慕綏新,沈陽市原市委副書記、市長,2001年10月,被依法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慕綏新置黨紀國法于不顧,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本人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大肆收受賄賂,為他人謀取利益。其中,慕綏新于1993年4月至2000年12月,受賄價值人民幣661.4萬余元的財物,并有269.5萬余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
劉知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原黨委常委、政府常務副主席,2001年12月因濫用職權收受賄賂、干擾司法機關正常辦案、長期與有夫之婦李某某保持不正當兩性關系,被依法逮捕和開除黨籍;
秦昌典,原重慶市副市長,2002年4月,以玩忽職守罪被判刑6個月。秦昌典在擔任重慶市副市長主管工業(yè)期間,直接負責該市光電子產業(yè)的發(fā)展和LCD(液晶顯示器件)項目,在明知該項目不具備資金、廠房和技術條件的情況下,違規(guī)盲目決定上馬;在明知LCD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未經國務院主管部門審批的情況下,違反國家有關法規(guī)和法定操作程序,啟動該項目的前期運作;在1992年9月出國考察時,對美國TCI公司提供的LCD中試線未經科學考察論證便同意購買,并支持違規(guī)簽訂正式合同;在該合同履行期間,違規(guī)同意修改210萬美元的信用證付款條件,放棄我方權利,導致LCD項目引進失敗,致使國有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瀆職犯罪,其實是一種不入腰包的腐敗,沒貪污、不受賄但利用權力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人,確實必須追究刑事責任。此舉是我國司法的一大進步,讓人們更加堅定了信心,看到了戰(zhàn)勝腐敗的希望;
石兆彬,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原福建省委副書記、原廈門市委書記,因利用職權,收受賄賂且對廈門發(fā)生的特大走私案以及一批黨員干部嚴重腐敗案件負有領導責任,其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2001年9月,被撤銷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資格,給予其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2002年3月,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其作出一審判決,以受賄罪判處石兆彬有期徒刑13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20萬元;對受賄贓物予以追繳;
王懷忠,安徽省原副省長,因涉嫌經濟犯罪2001年被立案審查。2003年12月29日,因受賄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死刑。王懷忠在1994年9月至2001年3月,利用職務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牟取利益,非法收受、索取賄賂折合人民幣517.1萬元,另有480.58萬元個人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王懷忠最惡劣的行徑莫過于:一是干擾中央有關機關對其問題的查處,公然索賄用于“擺平”我紀檢人員;二是王懷忠在阜陽及安徽省主政時虛報浮夸了一系列所謂“政績工程”,完全是出于加官晉爵的目的,違背經濟規(guī)律,勞民傷財,使本來就不發(fā)達的當地經濟雪上加霜。王懷忠是繼成克杰、胡長清以來的第三個被處以極刑的省部級以上腐敗高官;
張國光,湖北省原省委副書記、省長,經查,其在遼寧省工作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以及收受禮金、貴重物品共計折合人民幣96萬余元。其中,為沈陽某公司董事長劉某獲取貸款和承攬工程向有關人員打招呼,收受劉某所送款物折合人民幣30余萬元;為他人謀取職位,收受款物折合人民幣30余萬元;收受禮金和貴重物品折合人民幣30余萬元。2004年2月,被開除黨籍,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原山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潘廣田,黨外人士,在1992年5月至2001年10月間,利用職務便利,為有關企業(yè)和個人解決貸款規(guī)模、審批貸款項目、推薦貸款時共收受11個單位和個人總價值153.9萬余元的財物。2003年4月23日,被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財產8萬元,扣押于檢察機關的贓款贓物予以沒收上繳國庫。這是全國第一起副省級黨外高級干部犯罪案件。
《中國問題報告》(第三版)金鑫,徐曉萍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7定價: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