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yè)雄
公交車上的測試
上海人,對人對己的最高評價是“拎得清”。
看一個人是不是“拎得清”,在上海的公交車上最典型、最形象、最生動。
上車前,必須先“拎得清”。
到啥個地方,乘什么車子,坐(或者站)幾站,再換什么車,在什么站點換,都必須一清二楚。如果有個人坐過了站,還大叫大嚷,一車的乘客都會白眼相對,嘀咕一聲:“做夢一樣……介拎不清!”如果乘了相反方向的車,則被眾人視作“拎不清”,目光里流露出來的分明有一種鄙夷。當(dāng)然,這個時候,周圍的上海人就會紛紛向司售人員說情,為其說好話,讓其盡量不要買票,而在下一站下車,換乘對過的車。因為上海人既然已經(jīng)把他視為“拎不清”的人,自然歸結(jié)為“弱勢群體”——有一點“弱智”趨勢,上海人的這點憐憫之心還是多少有一點的。如果有個人在車上打聽“到某地”應(yīng)該“到啥地方下車”,一般而言,上海人是非常喜歡替他出主意的,司售人員會詳詳細細告訴他在哪一站下車最合算,可以少走多少路,甚至可以精確到步數(shù),有的就在原地?fù)Q,那還要“格算”。如果司售人員也回答不出,或者語焉不詳,甚至犯了不可饒恕的原則性、方向性錯誤,那么,眾人也會在心里罵他(她)一聲“拎不清”。于是,乘客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自動參與“微調(diào)”,“該出手時就出手”,在車廂里臨時召開一個有關(guān)換乘的專題研討會。上海人在這方面顯得極其善良,他們實在不忍心看見別人在大上海漫無邊際地、不得要領(lǐng)地亂穿,平白無故地浪費許多時間與鈔票。上海人反正自己的精明又用不完,閑著也是閑著。
買票(或者投幣)時,也必須“拎得清”。
乘客與司售人員的對話已經(jīng)到了“增一字嫌多,減一字嫌少”的地步。一張鈔票,一枚硬幣,一句短語,一個詞組,一個手勢,一副眼神,一種表情,足以說明一切的一切。如果是使用交通卡的,在上車的時候“滴”過一次,那么,司售人員在他面前的詢問,只能最多換來一聲“拉的”,甚至只有一個字——“拉”,輕輕的,快快的,眉毛揚也不揚,司售人員馬上心領(lǐng)神會,無須多嘴。現(xiàn)在在地鐵里,對售票處里的人也只需一個“2”字,或者“3”和“4”,沒有一個廢字,玻璃窗里的人就明白無誤了。而在公交無人售票車的投幣箱前面,同樣上演著一幕幕精彩的啞劇。倘若沒有合適的硬幣,投下了超值的鈔票,那么,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站在投幣箱前面,一一接過下一位(或幾位)乘客的“適量”的錢幣或者預(yù)售票,完全不需要對這些后來者多置一詞,來個什么“聲明”,也無須對駕駛員再一一核對金額。大家都“拎得清”。但如果這個人投下的是10元、20元甚至50、100元,要期望在后來者手里彌補到8元(或8元5角、9元)、18元(或18元5角、19元)、甚至48元(或48元5角、49元)、98元(或98元5角、99元),絕對會引起大家的阻止、嘲弄:“這個人介拎不清!”
擠車時,同樣必須“拎得清”。
凡是在上海交通尚很難的時候,在上下班高峰擠過上海公交車的人,都會記憶猶新:這是一個德智體的全面結(jié)合。當(dāng)初,上海的公交車曾創(chuàng)下過“1平方米擠下11個人(或者11雙鞋)”的空前絕后的世界記錄,現(xiàn)在的人會感到不可思議,就連當(dāng)時的科學(xué)工作者也感到無法理解。想想吧,要想1平方米、1平方米地越過N個“11”,談何容易?這可以有資格算一個“系統(tǒng)工程”了。在這艱難的征程中,如何利用身體曲線、骨骼分布、肌肉力學(xué)恰如其分地在“11”的夾縫里擠出來,這是對一個人是不是“拎得清”的最好考驗、最關(guān)鍵的測試?!扒迳獭备咭稽c的,是滑行;低一點的,是“合理沖撞”;再低一點的,就是硬擠,而且往往是端著胳臂、挺著肚子、撅著臀部、抬著膝蓋,大大咧咧,橫沖直闖。這就絕對又會引起眾人的白眼甚至叱罵:“會軋車嗎?介拎不清……”而一旦在高峰的時候,遇到似乎可以“避峰”的老太太、老大爺?shù)臅r候,遇到他們也那么硬擠,許多人都會很不舒服地咕噥一聲:“軋啥個鬧猛,介拎不清……”現(xiàn)在上海的地鐵,在高峰的時候,同樣擠得苦不堪言,同樣也會發(fā)生這種種擠來擠去的事情,同樣也需要乘客們“拎得清”。而偏偏在地鐵里常??梢钥吹搅嘀蟀“欣畹穆萌耍舶灾囬T不走,擺出一副隨時就要下車的模樣而似乎永遠想站下去,而那些有棱有角的行李對衣冠楚楚的擠地鐵的“白領(lǐng)頭”的人而言,則是隨時可能造成“恐怖行動”的“定時炸彈”——而他們則永遠不會表示“對此負(fù)責(zé)”——也會討來一聲聲“不進去,賴在門口頭,介拎不清……”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句,許多外地人士感到上海人看不起他們,其實往往源自這擠車。其實,這不是排外,而是上海人對自身智慧的悲劇性的執(zhí)迷。
下車時,更必須“拎得清”。
必須恰到好處,不早不晚,不緊不松;必須判斷出,在越過前面的所有的人時,而車子正好停站,這個時間差越短越好。如果遇到前面有一個看起來不像是馬上下車的主,就必須輕聲問一下:“下車嗎?”如果正好這一位也想下車,他就會點點頭,你就可以篤篤定定地站在他后面,再前面的“路障”由他負(fù)責(zé)清除。如果那個人正好如你所估計的,暫不下車,他也不發(fā)一言,就會自動側(cè)過身,你就可以輕輕地挨著他置換一下彼此的位置,而力度必須合適。當(dāng)你沒有深刻領(lǐng)會,或者他的感覺有誤,造成某一環(huán)節(jié)有耽擱、出了差錯,就必然有一個人屬于“拎不清”了,弄得不好就要惡言相向。
一個最高級形容詞
“拎得清”是指在理解、處理人際關(guān)系、人與事的內(nèi)部關(guān)系——哪怕極其微妙——的時候,能夠迅速進行清楚的、正確的判斷,從而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以得到滿意的結(jié)局。
“拎得清”遠不限于在公交車輛的正常情況上。
上海人在馬路上、車子里常常會因為磕了碰了一點“皮”,甚至什么也沒有碰到,也會爭吵得面紅耳赤,在公交車上就講“有種下去喏!”(往往只下去一個人)。現(xiàn)在開私家車的多了,因為搶了一個檔,因為突然間剎了車,因為在前面亂變道,結(jié)果青筋突露、捋袖擦掌,很有不共戴天、決戰(zhàn)一場的架勢。但誰都明白,這決計不會打起來,誰都明白這個結(jié)局,盡管當(dāng)事人口口聲聲地說:“儂預(yù)備哪能啦?”其實,他們根本就不會“哪能”,單憑這些,打是肯定打不起來的,他們只需要扎臺型,有人勸架,有人評議,就足夠了。在上海街頭光天化日之下的這一幕,總是以悲劇開端,以鬧劇結(jié)尾。
而這正是外地真漢子們最最難以理解、最最看不起上海人的地方。他們本以為,這里肯定也會像他們那里一樣,地上因此而躺倒幾個血流滿面的斗士。筆者曾經(jīng)在某一旅游勝地親眼看到在一輛中巴車上為了區(qū)區(qū)一個座位(其實空車就在后面,全程只有短短一刻鐘),幾位西裝革履的先生——不知道為什么有一些外地人士很是喜歡穿西裝、皮鞋旅游——大打出手,血性漢子很快血流滿面,蒙上“血染的風(fēng)采”。
面對上海君子們的“動口不動手”,自然,他們失望了,他們不滿了,他們冷笑了。
如果上海街頭的那摩擦生火的一幕發(fā)生在深更半夜,那肯定還要寂寞,還要簡略,還要稀松,還要無聊。那時,當(dāng)事人會發(fā)現(xiàn),周圍一個人都沒有,一旦打起來(甚至擺出打的架勢),卻沒有人來拉,沒有人來勸,事態(tài)的走勢就非常危險,這幾個上海人會弄得彼此很難看,很尷尬,一點“沒有落場勢”,也就永遠不會有“儂預(yù)備哪能啦?”的難題了,事情不大的話,就只是相互瞪瞪眼就分道揚鑣了,事情大的話,就安靜地等著110來處理,彼此最多嘴巴里低聲咕噥幾句算了。
上海人在這個問題上是很“拎得清”的。
還有,為什么上海人很快就接受了餐桌上的AA制,也就是上海話里的“劈硬柴”?“親兄弟明算賬”,上海人是經(jīng)過嚴(yán)密考慮的。這也是“拎得清”的一種。
您想,付錢請客一般總是有名堂的,“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事情,上海人是不屑于做的。而許多其他地方的人們則很喜歡有事沒事地在別人家里“嘮磕”,再吃上幾杯小酒。上海人沒有名堂不會輕易請客,那心里是很疼的,性質(zhì)屬于“挖塞”一類,在上海馬路邊、弄堂里,很少看到有一堆男人聚集在一起很隨意地吃吃喝喝、亂侃胡吹。但對方白吃白喝、無功受祿的味道就好受嗎?因為必須還清這份人情,而且越早越好,在規(guī)格上還應(yīng)該稍稍超出一點點——即使現(xiàn)在“埋單”時,客人也看不見到底付了多少,但久經(jīng)沙場的人應(yīng)該能夠估計得八九不離十——以免欠了人家什么,這是很傷腦筋的事情。而對方如果是有求于自己(講究實惠的上海人請客的目的基本如此),那基本上肯定是樁很難辦的事,弄得不好就是玩火,無疑是給自己“吃藥”,還不如算算清楚,自己痛痛快快地掏錢付了那屬于自己的一份。所以常??梢钥吹揭换锷虾H嗽诖掖译x開餐桌時算錢。這也是“拎得清”的一種。
還有,上海人在接到帖子(有人悲愴地喻之為“紅色催款單”)赴宴時(盡管很不情愿),很會估量一番。送的禮到了什么等級,就會攜什么家人一齊去,或配偶,或子女,或一家門統(tǒng)統(tǒng)都去,如果屬于“最低消費”水平,就只好自己一個人去了。這里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guī)則。在上海,很少有送一點點禮而結(jié)果大張旗鼓地、浩浩蕩蕩地赴宴的現(xiàn)象,那是要被主人明里暗里唾罵的。這也是“拎得清”的一種。
如果上海人用“拎得清”贊譽某一個人,那么,無論這個人的“出身”到底怎么樣,家里頭的“底子”到底怎么樣,文化學(xué)歷到底怎么樣,“家當(dāng)”到底怎么樣,都是對這個人的生存質(zhì)量的最高評價,是對他的精明的非常欣賞。反之,如果用“拎不清”來描述這個人,那么就是對他的素質(zhì)的徹底否定,拿上海話來說,等于被眾人“揩掉了”。
“揩掉”,在上海話里就是指把一個人從有形或無形的“名冊”里除去。也許就因為這個人在許多方面“拎不清”,而被眾人譏笑而被排斥出“主流社會”,被當(dāng)事人在記憶的“通訊錄”或“名片盒”里“撕掉”或“扔掉”,在心里把他的姓名狠狠地打上了一個紅“×”——很類似糖尿病患者戴上了“帽子”,也頗有點像“文革”中大字報上被打倒、且踏上一只腳的對象,屬于“死路一條”。
這叫優(yōu)勝劣汰。
是否“拎得清”,性命交交關(guān)。
這個“拎”是一種思維過程,也是一種操作程序。僅僅這個非常普通、非常淡化的動詞,就要求這種過程與操作必須簡潔、明快、滑爽。但這個“拎”字又并非淺嘗輒止,而要求深得要領(lǐng),一“拎”就“拎”起來、“拎”清楚,能夠提綱挈領(lǐng)、舉一反三,有一種快刀斬亂麻的味道。
這個“清”則是一種思維結(jié)晶,也是一種操作成果。僅僅這個非常簡明、非常概括的形容詞,就要求一切都必須有很高的領(lǐng)悟力和推斷力,這是智慧在閃爍,這也是精明在對話,如果有一環(huán)差一口氣,那么,就會很不“清”。
對于“拎不清”的人,上海人早就預(yù)備好了許多貶義詞。什么“戇大”、“缺西”(現(xiàn)在又時興改為“東南北”,頗有點猜謎的味道)、“阿胡”、“阿木林”、“野壺彈”、“豬頭三”、“十三點”、“神經(jīng)病”、“腦子搭錯”、“腦子打過洞”、“腦電圖亂掉”等等。其中,“阿胡”是罵男性的專用名詞,屬于“藏尾語”性質(zhì),省略了某一有關(guān)生殖方面的詞;而“十三點”是專門用來罵女人的——如果用在男性身上,這也是娘娘腔的貨色。
這時候的上海人,顯得非常咬牙切齒,甚至十分惡毒。
因為這是上海人獨特的做人規(guī)范與處世標(biāo)準(zhǔn),是一種獨到的生命力的勃發(fā)與升華。
“拎得清”與“接聆子”
上海人講究精致、完美,重視規(guī)則、契約,從而選擇了“拎得清”這一價值坐標(biāo)。如果“拎得清”,對對方的某種提示——絕大多數(shù)是不能上臺面或不宜挑明的——如果心領(lǐng)神會了,明白了對方的意圖,上海人就冠之以“接聆子”。
上海作為一個大都市,真可謂情況撲朔迷離、行情瞬息多變,人與人的交往也是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其中有許多事情是不能“打開天窗說亮話”的,不能直來直去,這里是不需要李逵、程咬金、胡大海甚至胡傳魁的,好多事情需要人們彼此之間的高度默契的。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個莫名其妙但恰當(dāng)其時的“咳嗽”,語氣中一處微妙的停頓,一聲輕巧的變調(diào),一個“不經(jīng)意”的重音,往往都深藏禪機或者說是“殺機”。
此地?zé)o聲勝有聲,于無聲處聽驚雷。
這就是聆子。
有的聆子實在高明、巧妙,大家就冠之以“彩色聆子”,屬于豪華型高檔產(chǎn)品。
而能不能接、接得快不快,這就是對一個人的智慧含金量的檢驗,因為接一個哪怕小小的聆子,也需要有相當(dāng)快速的領(lǐng)悟力和迅速的判斷力。這也是看一個人能不能“拎得清”。而一旦這個人弄不清爽這個聆子的奧秘,無動于衷,或者弄擰了,辦事出了偏差,就會被周圍的人貶之為“不接聆子”。
只有“拎得清”,才能“接聆子”。
只有“接聆子”,才能“拎得清”。
上海人的才華橫溢就體現(xiàn)在這個天生的“接聆子”上。上海人的精明和智慧,構(gòu)成了一種群體性的邏輯曲線,彼此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如果發(fā)現(xiàn)有誰不能很快跟上這邏輯曲線,就一律斥之為“鄉(xiāng)下人”。這是很令人討厭的自負(fù),也是很得罪外地人士的。
一般而言,只需處于“智商平均值”的上海人不需要絞盡腦汁,不需要冥思苦想,不需要殫精竭慮。這是一個集體無意識,它已經(jīng)融化在血液里,落實在基因中。也許,上海人的祖輩是出于實際生活的需要,是后天逼出來的。
要求“拎得清”是上海人與生俱來的理性。既然是“理”性,就必須有“理”的特點:清清爽爽,明明白白,是聆子就要接,是彩色聆子就要弄出彩色的事體。
“拎不清”的人,很難在上海落腳。
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