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昭
筆者自擬“八味退熱湯”治療常見多種發(fā)熱,20余年來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將方藥組成、使用方法、對各種發(fā)熱辨證用藥介紹如下。
方藥組成:柴胡、黃芩、青蒿、大青葉、虎杖、馬鞭草、銀柴胡、甘草。
方解:柴胡味苦、辛、微寒,善于透表清熱;黃芩苦寒,善于瀉火清熱解毒;青蒿苦、辛、寒,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效能,還有極佳的抗瘧作用;大青葉味苦大寒,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涼血清斑的效能,對一些引起感冒發(fā)熱的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虎杖又名土大黃、陰陽蓮,味苦性寒,瀉熱通便,有良好的清熱、抗病毒、抑菌作用;馬鞭草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抗瘧、活血利尿作用;銀柴胡味甘、微寒,具有良好的退低熱作用,有助于清除各種發(fā)熱,余熱未清;甘草味甘性平,有緩和藥性、解毒的效能,并可緩解七味苦寒藥的傷胃作用。
感冒發(fā)熱
癥見噴嚏流涕,發(fā)熱37.5℃~38.5℃,頭痛,發(fā)熱惡寒,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輕按應指)數(shù)(搏動快,每分鐘90次以上),可用八味退熱湯加減:柴胡12克,黃芩10克,馬鞭草12克,荊芥13克,貫仲12克(抗病毒,善治流行性感冒),青蒿15克,薄荷6克(后下,善于發(fā)散風熱),虎杖18克,甘草6克,蜜棗5只(防止各藥過于苦寒,煎出藥液易服,下同)。
上方加水煎成500毫升,日分2次溫服。如夏天發(fā)熱無汗,上方去虎杖、荊芥,加香薷12克,煎服法同上。
冬天感冒、惡寒,上方去虎杖、荊芥,加生姜5片。
如感冒發(fā)熱伴腹部疼痛、腹瀉,組方改為:柴胡、黃芩、青蒿各10克,廣木香10克(后下),藿香(芳香化濕,后下)10克,秦皮(苦寒收澀,善清腸道濕熱而止瀉)12克,金銀花(炒半焦,善清腸道炎癥和止瀉)20克,甘草10克。煎服法同上。
如腹痛綿綿,大便清稀,發(fā)熱,舌質紅,苔白而厚,可加生姜炭10克,以溫中祛寒止瀉。
肺結核潮熱或不明原因低熱
這是一種消耗性的發(fā)熱,不易退,有時如潮水漲落般,且還有盜汗,體溫多在37.5℃~38℃之間。除了服用醫(yī)院給的抗癆藥物之外,還可以用“八味退熱湯”加減。
藥方組成為:銀柴胡15克,青蒿15克~20克,地骨皮20克,地榆15~20克,白芨粉3~6克(研粉吞服),艸律草50克,黃精33~40克,甘草8克,蜜棗5枚。加水煎成500毫升,日分2次溫服。每天1劑,可連服5~7天。
方解:銀柴胡味微甘苦,性溫和,善退虛寒,代替柴胡,以調(diào)動諸藥退虛熱(低熱)的效力;地骨皮味甘淡、微苦,性寒,具有清虛熱,涼血瀉火的效能,尤善于退肺結核的低熱;地榆味苦、酸、澀,性微寒,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皰的效能,對肺結核桿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白芨味苦、甘、澀,性微寒,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效能,且有良好的抗癆效能,研粉吞服,更能發(fā)揮協(xié)助退熱抗癆的作用;黃精甘平,補中益氣,潤心肺,對結核桿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此方加甘草、蜜棗,退熱而和胃,使患者易服。
隨癥加減:
1.胸痛咳血,可加田七粉3克(分2次吞服,血止后停用),百合15克,延胡15克(用以定痛,疼痛消失后停用)。
2.食欲不振,去黃精,加生麥芽30克,以消食健胃。
對于其他不明原因的發(fā)熱,用抗生素無效者,也可用上方治療。中藥切勿與西藥同服,兩者服藥時間最好間隔2小時或以上。
月經(jīng)期發(fā)熱
此病的特點是月經(jīng)來潮時發(fā)熱惡寒,有時伴有頭痛、鼻塞、流涕、噴嚏等感冒癥狀。如不徹底治療,在下次感冒時又會出現(xiàn)上述癥狀,有的月經(jīng)色澤暗紅,量少,或伴腹痛、腰痛??捎谩鞍宋锻藷釡奔訙p:柴胡10~15克,黃芩10克~12克,青蒿15克,馬鞭草20克,牡丹皮10克~12克,赤芍12克~15克,生地15克~20克,甘草8克。加水煎成400毫升,日分2次溫服。連服3~5劑,一般下月月經(jīng)來潮可平安無恙。
此方善治經(jīng)期發(fā)熱。方中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淤的效能;赤芍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散淤止痛的效能,與牡丹皮配合尤善清血中之淤熱;生地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與上述二藥配合,有助于徹底清除淤熱。
隨癥加減:
1.伴頭痛、鼻塞、流涕、噴嚏等感冒癥狀,可加荊芥10克,薄荷6克(后下),蔓荊子8克,以助清除感冒,有利退熱。
2.喉痛可加玄參10克,牛蒡子9克,射干10~12克,蜜棗3枚,利咽退熱。
3.伴胸悶、上腹脹滿、或易作嘔吐者,上方去生地,加枳殼10克,姜半夏10克,竹茹8克。
4.如月經(jīng)量多,色鮮紅者,上方去馬鞭草,牡丹皮用量減至6克。
5.小腹疼痛,經(jīng)行不暢,可加莪術10克,延胡12克。
本病十分強調(diào)食物禁忌,凡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糯米、油膩之類宜忌;辣椒、咖哩、酒、燒烤食物也應忌。一般來說此時不宜進補,雞、鵝、蝦、蟹等忌吃,食物宜清淡,易消化。
當然,對許多不明原因的發(fā)熱,最好去正規(guī)醫(yī)院作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