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荒
一個寒冷的冬夜,伏案讀書,忽覺什么擾亂燈影,抬頭看看,沒看到什么,便揉揉眼,伸伸懶腰,以為眼睛疲勞,字在跳舞。正打算站起身來休息一會,影子又一晃,這下才看清是只飛蛾。它翩翩繞燈而飛,飛了幾匝,又飛進燈罩,并在罩里打轉(zhuǎn),纖細(xì)的翅粉撲簌簌降落。有幾次歇下來,但罩上搪瓷太滑,把不住腳,于是繼續(xù)飛舞,并從罩里飛到罩外,作大弧度的旋飛,也數(shù)不清飛了多少圈,最后落在燈柱上,把兩只翅膀收斂得好好的,一動也不動,好像太累,再也飛不動了。
這只蛾子約一厘米長,一身粉白,翅上鑲了幾道細(xì)細(xì)的紅紋,呈微波形,和頭部兩只黑點(眼睛)構(gòu)成極美的圖案,整個身子予人楚楚可憐的感覺。外面有不小的風(fēng),窗子不時發(fā)出咯咯響聲,我裹著睡袍還略覺瑟縮。由于自己冷,便想到粉蛾大約也是怕冷。在習(xí)慣的觀念上,我們總把飛蛾撲火視為壯烈的行為,或追求光明的象征,卻似乎很少想到它們怕冷。就以人度物這點來看,視為怕冷并不比視為壯烈或逐光更切近事實,但在當(dāng)下印象中,我不得不以為它是尋求溫暖。此間或冬或春的氣候,暖起來便使它誤以為春已降臨,冒冒失失蛻殼而出,不料才長成,氣溫又跌回冬天,在一無防御情況下,怎能不找一盞燈暖暖身子呢?為了成全它求溫的愿望,那夜就寢的時候我沒關(guān)燈。度過一個寒夜,明天也許它會重新飛出去吧?但是次日它依舊歇在燈柱上,我輕輕撥動它,竟不是飛走,而是滑落到燈臺上,原來已經(jīng)死了。
為什么蛾要尋到燈下來死呢?是有意志的活動,還是盲目的呢?古人說狐死必丘首,是否蛾之死也屬同一原因呢?我們似乎不應(yīng)用“寧為自由鬼,不作奴隸人”的概念來套飛蛾,因為蛾在林木草叢中本極自由;但顯然它是重視死得其所的,就是死得光明磊落,壯烈?,F(xiàn)在所見的自然談不上什么壯烈,這是因為燈外有泡,無法讓它完成自焚,想想在油燈時代,繞燈飛上幾周,然后猛地向燈芯一躍,噗嗤一聲,焦糊糊地跌下來,實在具有烈士的氣概。
有人說現(xiàn)在是平庸的時代,以往那些轟轟烈烈的英雄一去不返了。在英雄年代,即使“世無英雄”,“豎子”還能成就英雄之名;而沒有英雄的年代,英雄也降為豎子,豈不可哀?蛾也是如此這般,雖仍勇于就死,卻只能死得像一只寒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