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南
那是血雨腥風的歲月,那是焚琴煮鶴的年代,那是中國人穿一種顏色衣服的日子,那是在講話前要背一段語錄的年代,那是讓今日網(wǎng)絡聊天室里的青少年無法相信的年代。幾年前,一位年輕學人在赴哈佛大學讀書的途中,來山景城我的斗室小住。酒酣耳熱后,我們談天說地。突然,他似乎非常嚴肅地問我:“果真有那種講話前要跳舞的事?是不是太夸張了些?”我沉思良久,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是好。時間居然有如此大的能力,幾乎在我們集體意識的磁帶上成功地抹去了一段重要的歷史。只是對親身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段歷史卻深深地留在了記憶中。對于“文革”,回憶往往令人痛心疾首。難道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還有什么積極的東西會應運而生嗎?
1967年冬季的某一天,暮色蒼茫,我獨自走在江南小鎮(zhèn)紹興的一條街上,不知歸途何在。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已經(jīng)慢慢退潮,盡管內(nèi)部斗爭洶涌澎湃,表面上卻趨于平靜,武斗至少已不常見。那場運動對日后中國社會的影響我們當時無法預測。我們只不過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可是當熱熱鬧鬧的游行不再是生活中常見的場面時,一種曲終人散的感覺便悄悄地占據(jù)了我們幼小的心靈。原來是每日不停地刻鋼板、寫標語,關心的是國家大事,考慮自己前途的人只能無地自容。一旦轟轟烈烈的革命冷卻了下來,自己的命運便成了殘酷的現(xiàn)實。在“四個面向”的選擇面前,有些同學去了新疆、內(nèi)蒙建設兵團,有些去了工廠礦山,有些到外地參軍,但大規(guī)模的上山下鄉(xiāng)還沒有開始。現(xiàn)在回想起來,從那時起到1969年10月我去紹興鄉(xiāng)下插隊落戶這段時間,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對于世事洞明、人情練達這類社會人際關系的領悟,也許要得益于后來在魯迅故鄉(xiāng)那九年的磨煉,但基本文字的訓練和性格的鑄造卻主要成就于這一年多無家可歸的日子。
衣食住行是生存中最先要面對的。當時父母生活在離紹興城三十多里的農(nóng)村。自從1965年被迫舉家南下以來,他們就一直住在那兒。由于我們老三屆名義上已經(jīng)畢業(yè),所以學校就不再是我們的家了。我只好從學校搬出來。三十多里外就是我的家,但卻有一種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的感覺。幸運的是,我的一個表哥住在學校旁邊塔山的腳下,因此我就搬到表哥家的頂樓上暫且安身。在那個狹小的頂樓上我度過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
開頭的日子當然百無聊賴。我常常早上從表哥家走出,在城內(nèi)漫無目的地游蕩。早晨走過大云橋時常讓我裹足不前的是攤位上的糯米裹油條,記不清是多少錢一份了,大概是幾分錢??墒怯幸惶煸谛氯A書店看到了一本李若冰的《柴達木手記》,于是物質(zhì)的需求和精神的渴望便產(chǎn)生了沖突,使我深受抉擇之苦。糯米油條吃過幾次,《柴達木手記》后來也成了我的藏書。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安排有限的資源,我終于長大成人了,當時我十七歲。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由初中時的一個同學介紹,認識了一位比我大幾歲的老三屆高中生。他們兩位都熱愛文學,加上后來認識的一位音樂愛好者,組成了我這段生活中的小圈子。
“文革”早期破舊立新,很多書籍都作為封資修的東西被燒掉。但還有不少在渡盡劫波后,落入了一些有心人的手中,成為他們生命中的無價之寶。我們幾位都有些自己喜歡的書。相互認識后,書籍也和人一樣有來有往了。我當時只是初二的學生,因為家庭背景的關系,中國文化的書籍多了些,但外國文學就欠缺了。其他幾位因為比我年長幾歲,在學校時已對西方文學略有所知,所以我們之間便可取長補短。加上還有一位會拉小提琴的人,我們常常在聽完他拉的《梁?!泛?,借書中的人物、事件高談闊論社會與人生。此時此刻,生活資源的貧乏、人生前途的渺茫,都退居到次要地位。因為,我們有莎士比亞為伴,忙于思考“是活著,還是去死”的答案,我們與托爾斯泰為伍,剖析戰(zhàn)爭與和平的奧秘;我們不理解《高老頭》中的伏托冷,卻深深同情少年維特的煩惱;我們與書中的人物同聲同氣,和巴爾扎克神游于塞納河畔,與哈代漫步在愛敦荒原。在西方文明中浸潤良久后,我們連忙回歸本土。于是,我們隨李白同吟“長風破浪會有時”,也會被杜甫“車轔轔,馬蕭蕭”的絕世悲音拉回到現(xiàn)實中。紹興這個文化古城,四處都是能勾起你神馳遐想的歷史遺跡。我們自感幸運之極,不必借想象之翼去觀賞李清照的中庭,曹雪芹的院落,因為我們能親身步入陸游的沈園,看傷心橋下的春波,去秋瑾的故居,體會催人淚下的俠骨柔腸。
忘了是哪一年的春天,在表哥家的閣樓上聽了一夜的雨聲。清晨起來,濕潤的空氣中有淡淡的花香。我連忙朝后街走去,在濕漉漉的鵝卵石上慢步獨行,心中一種莫可名狀的感覺油然而起:
事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自然的景觀喚起了內(nèi)心深處的迷茫與惆悵。這小樓,這春雨,加深了我客居的情懷。陸游詩中所寫的處境當然與我毫不相干,但文字烘托出的意境并不需要你去尋找時空的對應和細節(jié)的吻合。那五十六個漢字的巧妙安排,借一夜敲窗的細雨,讓一位離家的游子在淡淡的鄉(xiāng)愁中感受了一次中國文化獨特的優(yōu)美意境。
回想這一段生活,看書是我生命的核心。這以后的生活里我很少有像這段時間中那么投入地從書本內(nèi)汲取營養(yǎng)?!拔母铩惫倘皇且粓鑫幕暮平?,但命運偏偏鬼使神差地給了我這一年多的寶貴時光。我當時除了讀書,別無旁騖,所以充足的時間提供了我細嚼慢咽的條件。
于是,我常常采用背誦的方法將不少詩文從書本上轉(zhuǎn)移到腦海中。這種反復背誦的過程,使詩文的形式和內(nèi)容都內(nèi)化成了我自己的內(nèi)在特征,正如培根文中所說:“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我背誦的本領當時很少有人能和我一比高下。即便是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也常常能將不少詩文如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鳳凰臺》、杜甫的《登高》,李商隱的《無題》等一氣背出。除了詩詞外,好文章也是我背誦的對象。我背過孔明的《出師表》、王勃的《滕王閣序》、陶潛的《五柳先生傳》。詩文在背誦的過程中內(nèi)化成了我價值觀的依托,轉(zhuǎn)化為我性格的底蘊。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客居西方十多個春秋后,在啃過一本本西方理論著作后,在學術討論中面紅耳赤地為某一西方學術觀點辯護后,熟悉我的朋友從不懷疑我骨子里仍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知識分子。年輕時吸收的文化精髓經(jīng)得起歲月的沖刷,直到今日仍牢牢地黏附在我的性格之上。從這個意義上說,“文革”中那段辛苦遭逢,反倒為我日后的文字生涯奠定了基礎。
二千年十月,母親辭世。我送靈返鄉(xiāng)。歸途中車駛過離別多年的紹興,小城已經(jīng)完全變樣了。開車的司機殷勤地向我介紹天翻地覆的變化,話語間流露出紹興人的驕傲。確實,街上車水馬龍,路旁高樓林立,可口可樂的廣告琳瑯滿目,外國商品的招牌四處可見。街角一位中年男子手持摩托羅拉的手機傳遞十萬火急的商情,離他不遠的地方,一位妙齡少女正拿著西門子的大哥大與男友情意綿綿。現(xiàn)代文化,無所不在的現(xiàn)代文化正借著全球化的颶風,吹到了古老中國的大地上。古城紹興于是也拋棄了舊貌,穿上了新裝。改革開放初期,紹興就率先以柯橋輕紡城為典范,高速發(fā)展工商業(y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這些都是值得紹興人驕傲的。然而我卻仍然感到若有所失。我仿佛偏偏要在這幅令人振奮的宏圖中去尋找一些微不足道,卻似曾相似的蹤跡。于是我問司機,那些石板做成的小橋,卵石鋪就的小巷,是否還能造訪?司機先是一愣,然后漫不經(jīng)心地說,那些地方人們已很少注意了。如一定想看,偏僻的后街應該還能找到。我聽罷沉思良久,不無失望。
最近我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傳統(tǒng)如何面對現(xiàn)代。人不可能拒絕現(xiàn)代,因為現(xiàn)代會為人類帶來物質(zhì)的利益。面對城市的誘惑,有誰愿意選擇“我荷鋤自田間歸來,你仍紡紗織布”的生活呢?在孤燈如豆的茅舍和燈火輝煌的別墅之間進行選擇并不困難。有時,人們也會在厭膩了現(xiàn)代生活后,玩一點返璞歸真的游戲,帶領家人離開價值數(shù)十萬元的樓宇,到茅屋中小住一夜,但那種經(jīng)歷畢竟是浮光掠影,絕不會刻骨銘心,不會成為鑄造你性格的中流砥柱。而我們的傳統(tǒng)卻恰恰是在那種物質(zhì)貧乏、條件惡劣的環(huán)境中錘煉而成。中國文化中那些青史垂名的人物常都與憂患與生俱來,那些氣壯山河的壯舉也都是血與淚的寫照,不少催人淚下的詩文都是逆境逼迫的產(chǎn)物。這些與舒適安逸的現(xiàn)代社會在本質(zhì)上是水火不容的。但我們難道只能回歸歷史才能保持傳統(tǒng)?難道我們只能回到烽火連三月的環(huán)境中,才能品味家書抵萬金的價值嗎?難道只有讓國家不幸,才能成全那個輝煌的傳統(tǒng)得以薪火相傳?我們面對的難題就是要如何在升平社會里保持從貧困、戰(zhàn)亂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出來的輝煌傳統(tǒng)。
舉目周圍的環(huán)境,可以堪稱傳統(tǒng)的事物與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多。在生活的最小范圍內(nèi),我們和家庭成員的關系仍然保持不少傳統(tǒng)的色彩。但逐漸擴大生活范圍后,傳統(tǒng)的濃度就越來越淡薄。幾家合住的庭院為傳統(tǒng)的人際往來提供了基礎,搬進高樓大廈后,中國特有的鄰里關系就被釜底抽薪了。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社區(qū)形式的改變,特別是新傳媒的誕生,都使得保持傳統(tǒng)如逆水行舟。從什么地方下手,才能使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人的生活中扎根落戶呢?
文字是一個可引來傳統(tǒng)源流的渠道。上下幾千年的中國文化都栩栩如生地映照在一本本的書中。既然我們無法在周遭的環(huán)境中,親眼目睹傳統(tǒng)演化成一幕幕活生生的場景,那么就讓我們借助文字重溫歷史,借助篇章鑄造性格。問題是書籍也面臨一個強大的競爭者,即現(xiàn)代傳播方式的挑戰(zhàn)。電視、電腦正大規(guī)模占領現(xiàn)代人的工作與業(yè)余時間,加上摩登音樂鼓噪不斷,除去僅供商業(yè)消費的通俗文字,真正留給嚴肅文字的生存空間并不廣闊。
電視更適用于娛樂消遣,卻很難作為培養(yǎng)性格的手段,因為留在屏幕上的畫面稍縱即逝,觀看的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畫中人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目前青少年最喜歡的音樂電視節(jié)目,畫面更是快得讓人無法捕捉,一個畫面所傳達的信息還沒抵達觀眾的意識深處,另一個畫面便接踵而來。這種短暫快速的信息從來不能穩(wěn)固地扎根在現(xiàn)代人性格的土壤中,培養(yǎng)出在危難艱辛時可以汲取的價值觀。這是可供享樂的把戲,卻不是患難時的依靠。
電腦近來可謂大行其道。它提供給現(xiàn)代人的方便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將電腦用于文字處理,還是用于通訊傳遞,抑或用來記憶儲存,它都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但電腦從來都不僅僅是一個被動的工具,它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思維習慣,使我們在生活中加深了數(shù)字化的管理,增加了對精確的要求??芍袊幕瘡膩聿灰跃_著稱,因此想以電腦為媒介,構筑中華文化的性格無異于緣木求魚。而且,電腦數(shù)據(jù)庫是一把雙刃劍,它替我們記住了原本無法用人腦記憶的信息,可同時也使個體的記憶退化?,F(xiàn)代的年輕人已經(jīng)很少愿意挖掘記憶的潛能去記住實用信息以外的東西。能用來釀造個體性格的文化內(nèi)容不是被冷落一旁,就是被淺嘗輒止,很少內(nèi)化成意識深處的文化沉積,體現(xiàn)在舉手投足之間。人類的傳播媒介五花八門,中國文化的資源堪稱取之不盡,可就是很難流入現(xiàn)代中國人的心房。
我于是想到了背誦,這個最原始、最節(jié)省的方法。我自己的經(jīng)歷雄辯地證實,人可以從朗讀背誦名篇中陶冶性情、鑄造性格,進而受益良多。但這樣的建議在現(xiàn)實中不被人嘲笑就已經(jīng)萬幸了。說這是曲高和寡,無非是文人的自戀情結(jié),騙不了自己。于是,我只能在書海上尋找意趣相投的人,希望有一天可以面對一位智者說上一句“數(shù)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
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公司日子很不好過,倒閉裁員的消息不絕于耳。漫無目的地來到一家常光顧的書店,竟意外發(fā)現(xiàn)正在清倉大拍賣。原來網(wǎng)絡業(yè)的不景氣已經(jīng)殃及池魚。不過這實在是書店不幸讀者幸,正是買書的好時機。我踏入書店,書刊已是滿地狼藉。我在語言類書架前瀏覽片刻,便徘徊到哲學類。原本想找找喬治雷可夫的幾本書,卻意外看到了喬治斯坦納的Real Presences。百分之三十的減價優(yōu)惠足以使我動心。
真沒想到,這眾里尋他千百度的知音,居然得來如此不費功夫。斯坦納認為好詩文不僅要背誦,還應高聲朗讀,因為積極的理解有賴于大聲閱讀,我們單獨背誦一首詩時,讀者便與所感知的意義產(chǎn)生共鳴。背誦實際是為文本在人心中找到了安身之地,而這些熟記心中的文字,能在適當時刻轉(zhuǎn)化成生命的力量。我們所記住的東西變成了我們意識中的一種動力,性格成長中的一個“起搏器”。斯坦納還認為,有目的地培養(yǎng)某種共享的記憶能使一個社會與其歷史接應傳承。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保護個人性格的絕佳手段。一個人的財物可以被巧取豪奪,可蘊藏在個人心中的財寶卻不怕官府的暴虐,社會的兇殘,無人可以把它搶走。斯坦納以俄國歷史為例,講述當年政府殘酷迫害異己,嚴格控制傳媒,可到頭來現(xiàn)代俄國詩中的精華仍然口口相傳,不脛而走。雖然當權者不讓出版,但人們卻把詩背在了心坎上。
斯坦納對現(xiàn)代社會中電腦取代人腦記憶的現(xiàn)象深感不安。他認為在我們學校教育的方法中背誦早就被打入冷宮,一般人也從沒有背誦的習慣。確實,莘莘學子乘坐選擇題這一葉扁舟,航行在無邊的題海上,汲取著很少深入人心的知識,假如在ABCD的選擇中成績斐然,就可以進北大、入清華,誰還愿意去背誦朗讀那些僅以文字取勝的詩文呢?
然而,現(xiàn)代人的內(nèi)心是空虛的。他們接觸的大量信息都只在心坎邊緣欲走還留,從不深入人心,扎根落戶。我希望有一天,世上的人們,特別是善于宏觀把握的中國人,會在飲足了高科技釀造出來的那杯缺少人文味的酒后幡然醒悟,像對上天祈禱那樣,向文字呼喚。文字,請你回到我們的生活中來,替我們驅(qū)散現(xiàn)代性的寂寞,為我們收拾解構后的殘局,撫摸現(xiàn)代人那顆無處安放的心。只要文字回到人的心中,我們就會有更多的人能見落葉而發(fā)感慨,借青山而抒心懷,見窮人而流熱淚。我們藉著科學腦創(chuàng)建了現(xiàn)代化的家園,卻發(fā)現(xiàn)后院一片荒蕪。于是我們向文字呼喊,希望它回到荒蕪的田園,滋潤久旱的心田,替我們找回那顆人文心。文字,你若有知,請務必返回我們心靈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