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華
小時侯,見爸爸晚上躺在炕上讀著一本厚厚的大書,心里很是不解。問他那是啥書,他說是《魯迅全集》。我聽了,就蔑視地說:“讀這種書有什么意思!”爸爸聽后就笑了,沒做辯解。沒想到,這一句話在爸爸的記憶中封存了許多年后,竟連本帶利地還給了我,成為我當年無知妄評留下的一個笑柄。直到我讀大學(xué)的時候,他偶爾想起來還念叨著:“當年我看《魯迅全集》,小華在一旁說:讀魯迅的書有什么意思!”
后來,我買到一本小人書,名字叫《魯迅在廣州》。小人書的封面上是一張方正嚴肅的面孔,圍著一個大圍巾。在當時那樣的臉譜社會中,這樣的圍巾幾乎成了進步知識分子的指定用品,象征著一腔正氣,凜然不懼,正道直行。看了這本小人書,我雖然仍沒搞清魯迅在廣州干了些什么偉大的事情,可也近乎本能地感受到了一種正義感,覺得魯迅是一個好人,一個大英雄,天不怕,地也不怕。再后來,我上了小學(xué),才第一次讀到了魯迅的文章——《少年閏土》。這篇課文讓我覺得很有趣,至今還記得里面的話:“他紫色的臉膛,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薄八娙撕芘滦?,只是不怕我,沒有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遍c土在明亮的月光下捉獾的故事,竟像照片一樣印在我的腦海里。
到了初中,課文中魯迅的文章便多起來了。記得第一篇是《風(fēng)箏》,一下子就打動了我:“北京的冬天,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下,而遠處有一二風(fēng)箏在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那里面的小弟弟是那樣地孤單和可憐。他喜歡放風(fēng)箏,卻買不起風(fēng)箏,只好看著別人放。人家的風(fēng)箏掉下來了,他就跟著驚叫著;人家的風(fēng)箏纏在一起了,他就跟著擔(dān)心著;人家的風(fēng)箏解開了,他就跟著歡呼著。最后,他躲在一個屋子里,好不容易做成了一個屬于自己的風(fēng)箏,可又被霸道的哥哥一腳踏壞了,說這是沒有出息的孩子的舉動。他自己不敢反抗,只好躲在角落里傷心著。這個故事里仿佛也有著我童年的影子,所以,文章里雖然沒有渲染小弟弟的心情,可我自己卻能感受到那分深深的失意。至今想起這篇文章,心里頭都藏著那個小弟弟的影子,好像他就躲在我的心里,讓我想起來就感到酸楚。
初中的魯迅文章學(xué)完了,接著就是高中課本里的魯迅文章。這樣下來,我頭腦里關(guān)于魯迅文章的感覺就越來越濃了,連他文章里的很多話,也在不經(jīng)意中記下了很多。比如,一提起《故鄉(xiāng)》,我腦子里立刻就冒出這樣的段落:“我冒著嚴寒,回到相隔兩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去。時候既然是深冬,漸進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fēng)吹進船艙,嗚嗚的響。透過船艙的縫隙,向外一望,遠近橫著幾個蕭瑟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啊,這不是我二十年來記得的故鄉(xiāng)!”一提到《祝?!?,就想起了這樣的開頭:“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zhèn)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將顯出新年的氣象來?!敝劣谖恼吕锩娴囊恍┥⒕渥?,記的就更是多得不得了啦。在學(xué)習(xí)《記念劉和珍君》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曾在紙上反復(fù)抄寫那些精彩的段落和格言一般的句子?,F(xiàn)在想來,這種謄抄都是近于下意識的,就是不自覺地被里面的話感染了,不自覺地去反復(fù)體味,以至于不自覺地默寫著,想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銘刻在心里。
這中間,我對魯迅作品的閱讀興趣也被撩拔起來了。家里的幾本《魯迅全集》和帶著魯迅頭像的白皮小冊子,成了我枕邊常讀的書。高中畢業(yè)時,我?guī)缀踝x完了魯迅全部的雜文和小說。當然,很多也是囫圇半片地吞下去的。這時的魯迅,在我的心中便真的變得高大起來了。我覺得魯迅看問題特別深刻,關(guān)心國家民族的命運。這樣之后,我便把魯迅引為同道,不僅以魯迅的標準看待問題,也以對魯迅的褒貶來判斷別人。記得有一回爸爸的朋友來了,看到家里擺著魯迅的書就說道:“魯迅的書耐嚼,筋道!”我聽了,就像遇到知音似的,立即對他有了好感。他和爸爸聊天的時候,我就賴在一邊不走,認真地聽著。
上了大學(xué)之后,青春期那種理想主義的激情就變得更加熾烈了。一想到現(xiàn)實,就想到了國民劣根性;一想到國民劣根性,就想到了魯迅。這樣,魯迅的作品又成了我大學(xué)初期的案頭書,被我如癡如醉地讀著。重讀魯迅的書,好像對里面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新的理解,都能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找到相應(yīng)的印證。從魯迅的文章里,我似乎看清了中國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很多問題。在這種情緒下讀完了魯迅的書,仍覺得不夠味道,就去看魯迅的傳記和研究著作。那些出自魯迅專家們的大作,行文都有一個風(fēng)格:慷慨陳辭,憤世嫉俗,一副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的架勢,很合我這年輕人的胃口。
可由于時代思潮和個人專業(yè)的影響,我的閱讀面不久就擴大了,對魯迅的興趣就漸漸轉(zhuǎn)淡了。可一旦提起魯迅,景仰之情仍溢于胸口。偶爾看到市面上出現(xiàn)一本研究魯迅的新作,也買來讀一讀,不過,不再有以前那樣強烈的激情了。隨著文化領(lǐng)域的開放,我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開始是浮光掠影,后來是精讀細研。幾個大部頭翻完之后,我的視野就開闊了,就好像翻過幾座高山之后望見了一片意想不到的開闊地。嚯,思想的世界原來這么大!這樣,我就投入到追逐西洋思想的風(fēng)潮里去了,對魯迅也就漸漸疏遠了。
參加工作后,在中國人的生命圈子里糾纏久了,就有了越來越多的屬于自己的挫折和苦惱,看待事情的態(tài)度也就慢慢地變了。再想到魯迅,心里更多的是將心比心的體貼和感受。在這樣的心境下,魯迅也就不再是當年心中那樣的魯迅了。魯迅只有一米六左右的個子,在日本呆了好幾年也沒拿到一張像樣的文憑?;貒蟀镜饺甙藲q,才有了出道的機會??沙龅篮笥珠L期是一個講師,和我研究生畢業(yè)后自然轉(zhuǎn)成的職稱一樣。在北京混出一些名氣的時候,又受到種種排擠,被迫跑到廈門去??傻搅藦B門,且別說照樣受到圈子的排擠,還要受校工的窩囊氣,就像今天的大學(xué)教授要受行政處和后勤處的大老粗們的窩囊氣一樣……可以說,魯迅一輩子都活得很失意,尤其是婚姻,更是不幸。這種種人生的晦氣長期尾隨著他,早已把他身上那些浪漫、理想的東西剝落得一干二凈。可他偏偏還有一顆不愿屈從的自尊的心,這就促成了他生命的張力,使他擁有了冷峻的錐子般的眼光,能看穿周圍的很多現(xiàn)象,要改變這個生活世界。
回想魯迅的作品,除了早年的一些文章,幾乎沒有一篇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式的。魯迅的思想和情感,都被生活打磨成了硬梆梆的東西,連他的自嘲和調(diào)侃,都變得硬邦邦的。這一點,僅從他的小說人物的取名中就可以窺見一斑,像閏土、阿常、祥林嫂、華老栓等,這些名字就像是隨手從生活中直接拿來的,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跡,讓人能夠直接感受到現(xiàn)實生活的樸實和粗糙。如果和沈從文的小說人物名字比起來,這一點就更是明顯了,如三三、蕭蕭等,一聽起來就有一種惜香憐玉、構(gòu)造幻象的情調(diào)。即使魯迅的思想和情感中那些乖戾隱晦的東西,也都有著真實切骨的生活基礎(chǔ),只要用心閱讀,都是可以慢慢理解的。正因如此,魯迅的骨氣和見識才可以從文字中觸目地凸露出來,讓人讀起來不僅不覺得隔膜,反而能感受到一股活氣。
可這樣的魯迅,竟然在魯迅精神的傳播中變形了,其實實在在的個人生活基礎(chǔ)被抽掉了??纯茨切<覀児P下的魯迅,幾乎都成了語無倫次的“青春型魯迅”或劍拔弩張的“戰(zhàn)斗型魯迅”,專職于慷慨激昂地批判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和黑暗勢力做斗爭。這樣的魯迅形象,并不是真正的魯迅形象,而是那些專家們自己所熱衷于扮演的夸夸其談的社會角色的心理投射。因此,他們的魯迅腔調(diào)都凌空高蹈,虛張聲勢,背后則都有著一種現(xiàn)代教授的優(yōu)越感,有著一套三室一廳的福利房子,掛著教授、博導(dǎo)、知名學(xué)者一類體面的頭銜,覺得自己具有“立言”的特權(quán),而立言的主要方式就是浮夸地自我膨脹,炮制各種虛假激情和陳詞濫調(diào),借以炒賣自己的精英嘴臉或清流面孔。在這樣的文章里,字里行間缺少的正是魯迅那樣艱難沉重的人生遭際和不愿屈服的人世掙扎,所以,他們雖然外表凌厲,可都底氣不足,內(nèi)心不痛不癢。專家們的這種魯迅腔調(diào),實際上是在無恥而造作地向社會訓(xùn)話,和左大爺一模一樣。
有了這樣一種感悟,昔日的魯迅,在我心目中就發(fā)生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魯迅是生活中的魯迅,魯迅的思想不是一套裝腔作勢的思想理論,而是一種真實的生活姿態(tài)和生活方式。魯迅的痛苦,魯迅的敏銳,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經(jīng)驗;魯迅的見解,魯迅的硬氣,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抗爭。三十歲以后,我極少再讀魯迅的作品了。和魯迅比起來,我今天的生活要容易多了,可和魯迅的生活態(tài)度比起來,則實在是委瑣得太厲害了。三十歲以后,我依舊佩服魯迅:魯迅是一個很有操守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