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李大俠
大成拳〓是在形意拳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無拳套及固定招法,強調以意念引導動作,故名意拳。據(jù)傳為王薌齋所創(chuàng)。王薌齋在清光緒年間就學于形意拳名手郭云深,后遍游長江南北諸省,前后20余年專心研究拳理,遂在形意拳的基礎上吸取各家之長創(chuàng)立大成拳。
大成拳主要由站樁、試力、發(fā)力、摩擦步、推手、散手等組成,重在健身和實用兩個方面。在鍛煉的全過程中,始終強調意念誘導,以意念統(tǒng)帥肢體,要求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使肢體各部連成一個整體,進而運用精神假借,使全身處處建立爭力,并且使本體與外界建立爭力,名之曰渾元力。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身體各部松緊的互相交替,可使精神和肢體、肢體和外界達到高度協(xié)調統(tǒng)一,從而在運動中充分發(fā)揮精神和身體的能量。大成拳認為“松”、“緊”是構成人體運動的基本矛盾。諸如力量、速度、耐力、靈活、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都是派生的,無不受人體肌肉松緊的制約。所謂松緊,既是肌肉的松緊,又是意念上的松緊,而首先是意念上的松緊,因此大成拳要突出一個“意”字。
大成拳以站樁為基本功,訓練從精神到肢體的松緊。一般先練放松,進一步再練松緊的相互轉換,以達到松緊協(xié)調。人體精神和肢體放松,可促使氣血通暢,新陳代謝旺盛,調整內臟器官的各項功能,使其勻整平衡,從而增強體質。站樁還能使精神和肢體達到高度統(tǒng)一,肢體間處處相互通連,構成一個整體,相互呼應,即所謂“一動無不動”,使本體感覺極其靈敏協(xié)調。此外,通過松緊轉化,訓練整體的彈力,做到“無點不彈簧”。通過站樁的鍛煉,可為拳術的各項訓練打下基礎。試力,是體驗在站樁中所培養(yǎng)的渾元力,體驗在肢體有位移的情況下是否仍然能夠勻整得力和運用自如。發(fā)力是拳術有效打擊力量的動力,站樁、試力都是為了給發(fā)力創(chuàng)造條件,以便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隨機隨勢發(fā)力,這是大成拳之所長。摩撐步,是結合試力進行的步法訓練,其原則要求是“上動下自隨,下動上自領”,在前后、左右、進退轉換中都能保持身體重心的平穩(wěn)和整體協(xié)調,以利隨時發(fā)力。推手、散手是大成拳技擊訓練的兩種形式。推手可以作為散手的輔助練習,要求在與對方肢體接觸時善于體察對方的虛實、強弱和力量的方向,并善于控制對方,施以有效打擊。
秘蹤拳〓又稱燕青拳、迷路拳、迷蹤藝。這些拳名和這種拳術產(chǎn)生的傳說有關。例如,一說此拳起源于唐末,傳至宋代時由盧俊義在少林寺加以發(fā)展而成。盧收燕青為徒,并同上梁山泊。盧引退后,燕青廣泛傳授此拳,故又名燕青拳。另一說法說燕青門徒雖佩服燕青的拳藝,但因燕青投靠梁山泊,故隱燕青之名,將燕青拳改稱為秘蹤拳。又傳說燕青被官兵追逼到梁山時,雪上未留足跡,致使官兵迷路,故又稱此拳技術為迷蹤藝。燕青拳后來傳到清代的孫通,孫通是山東省岱岳人,先從兗州張某學拳,后游歷各地,晚年隱居河北省滄縣教拳。在滄縣,以陳善為主的一派,稱此拳為秘蹤拳;由滄縣移居到河北省靜海縣的霍姓一族,稱此拳為迷蹤藝,子孫代代相傳,后出名手霍元甲,迷蹤藝遂聲名大振。此外,此拳由河北省傳到山東省青州,又形成“燕青神捶”的一派;在河北省天津一帶與八番拳結合,又形成“燕青寸八番”的一派。
秘蹤拳的特點是動作輕靈敏捷,靈活多變,講究腰腿功,腳下厚實,功架端正,發(fā)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獨具風格:眼神集中一點,兼顧八方,眼助身法,眼助氣力。腿法要求勁足力滿,干凈利落。各種拳套大多由各種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躍等50多個動作組成。其技法,上肢有甩、拍、滾、擄等擊法,下肢有跳、截、掛、纏等腿法,配合靠、閃、定、縮等身法,組成技擊性較強的攻防技術。其步法強調插襠套步,閃展騰挪,竄蹦跳躍。秘蹤拳內容有:①徒手(燕青拳、三步架等);②器械(青龍劍、明堂刀、五虎斷門槍、春秋大刀等);③對練(講究十二訣:談空、捷進法、救應法、達變法、拆變法、虛實救應躲閃法、半避風短打、燕青十打、五花綿掌、迎面對、綿掌拔步打法、里外戰(zhàn));④硬功(鐵襠、鐵沙掌、鐵頂);⑤醫(yī)療保健功(十二練手,根據(jù)中醫(yī)經(jīng)絡學說編制,主要以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為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