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祥
根據(jù)科學(xué)測算,人可以活到120歲。絕大多數(shù)人之所以達不到這個預(yù)期壽命。除了其他原因外,可能還與不會進行利導(dǎo)思維有關(guān)。
所謂利導(dǎo)思維,就是在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把思考導(dǎo)向?qū)ψ约河欣姆矫妫嗉赐e極的美好的方面去想。
有人高價買了一瓶美酒,一口氣喝掉了一半。妻子心疼地說:“慢慢喝嘛,你瞧,半瓶都沒啦!”他卻笑嘻嘻地答:“好哇,這里不是還有半瓶嗎?”“瞧你這副德性,50歲的人了,還天真得像個5歲的孩子!”“我才50歲,還有50年快活日子好過哩?!?/p>
還有個老人生有一男一女,兒子賣雨傘,女兒賣扇子??吹教烨缌?,老人唉聲嘆氣說:“這下糟啦,兒子沒有生意了。”看到天下雨了,老人又焦躁不安地說:“這下完啦,女兒的生意被雨落掉了?!庇捎谔焯旖箲]憂愁,老人的身體日益衰弱,未到花甲之年,已像過昭關(guān)的伍子胥一樣滿頭白發(fā)。前去探訪的朋友得知老人的“心病”之后,勸他反過來想:天下雨了,該為兒子有生意而高興:天晴了,該為女兒有生意而開心。老人覺得這話有道理,從此改變了思維方式,心情天天愉快,身體也愈來愈健康了。
上述兩個例子,說明利導(dǎo)思維與人的身心健康是密切相關(guān)的。人在一生中,總會碰到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如考大學(xué)名落孫山,評職稱不遂心愿,工作上懷才不遇,談朋友情場失意等等。碰到這類事情怎么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一種是從不利的方面思考,整天自怨自艾。頹廢懊喪;另一種是善于從有利的方面思考,將失望憂愁化大為小。化小為無,始終保持平靜樂觀的情緒。無疑,我們應(yīng)該選擇后者。
有幾個例子,很值得我們借鑒:
據(jù)說大思想家蘇格拉底的老婆脾氣很壞,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尋釁胡鬧。一次她又把蘇格拉底痛罵了一頓,蘇格拉底笑瞇瞇地出門“躲災(zāi)”,不料他妻子又從樓上外他潑了一大盆水,把他淋得像個落湯雞。他不但不發(fā)火,還幽默地說:“雷聲過后必定下雨?!?/p>
俄國著名小說家契訶夫臉上經(jīng)常掛著笑容,好像他總是比別人幸福。朋友問他:“你從沒有碰到過憂愁的事嗎?”“有,”契訶夫樂呵呵地說,“可我馬上想:事情原來可能會更糟些。這么一想,憂愁就跑啦?!?/p>
有位退休老同志,單位分配新房,他根據(jù)自己的分?jǐn)?shù),選擇了“立地”的底層。老婆聽說他選了一樓,把他從頭到腳數(shù)落得一文不值。他看著老婆那副慷慨激昂的樣子,笑著說:“謝天謝地,幸虧我只有一個老婆?!币粋€幽默的回答,不僅寬了自己的心,也減了老婆的氣,平息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家庭風(fēng)波。
由此可見,人的精神活動處于良性循環(huán)還是惡性循環(huán),完全是由本人的思維方式?jīng)Q定的。善于利導(dǎo)思維的人性格開朗樂觀,心情舒暢。這樣能增強腦細(xì)胞的活力,收到延緩衰老的效果。那些愛從不利自己的方面去思考問題的人,最容易導(dǎo)致自我傷害,自我折壽,真是何苦呢!
自古以來,在知識分子中不乏長壽之人。這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把自己的每一次成功都當(dāng)作最美的享受。我曾去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家作客,親眼看過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年逾九旬的武老每寫好一幅字,都要攤在地上自我品味一番,從中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愉悅,絕不是局外人可以分享的。
快樂是長壽的法寶??鄲朗墙】档拇髷?。只要精神活動一直處于良性循環(huán)中,就能不知不覺地祛病延年。瞿秋白曾說過:“如果人是樂觀的,一切都能抵抗,病魔自然不敢近前?!边@是養(yǎng)生的至理名言,值得我們牢牢記取。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