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連順
小城的A君一時麻痹,弄手里一張百元假幣。發(fā)現以后很心疼,決不甘心承擔這不應有的損失。但來路搞不清了,只好在去路打主意。
A君去買米、去買布、去買酒,都被人識破頂了回來。弄得A君挺尷尬。
幾次出手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對方太認真、太有經驗、太好意思了。接過大票,先摸摸手感,再沖陽光照照暗影,最后再掄起來用力甩一下,聽聽音響,天哪,假的東西怎經得起這番反復推敲。
弄清了失敗的原因,A君開始尋找另一條出手的途徑?;D切]經驗的、馬大哈的、不好意思當面檢查的。
沒經驗的太少,連街頭守煙攤的老太太都有一雙火眼金睛。
馬大哈的也不多,現在的人,正像趙本山小品里所說,除了親媽是真的,有些人連爹都是假的。誰還敢馬里哈達,放松警惕。
到底讓A君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不好意思當面檢查的。
B君的兒子結婚,大喜事。B君和A君是朋友,鐵哥們兒。B君給A君下了請柬,屆時光臨參加婚禮。
憑A君和B君的關系,怎能“五塊錢,握握手、十塊錢,抽良友”呢。A君用紅紙包了一張百元大鈔,很風光地前去赴宴。見到B君,謙虛一句:“不好意思,一百元,拿不出手,表示表示?!盉君回敬一句:“來了就好,咱哥們兒,還用這樣”,說著接過紅包隨手揣進腰包。
B君的喜事辦完,清點份子時發(fā)現一張百元假幣。氣得B君大罵,“真他媽不夠意思,損到家了?!绷R過之后,明知假幣就來自朋友圈內,但又斷不準張三李四,只好吃個啞巴虧。
吃啞巴虧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沒有一定度量難以承受。B君見到他的朋友還得“嘿嘿嘿”地賠著笑臉,但看誰又都像唬他假幣的人,有個大事小情還都得禮尚往來隨份子。
B君越想越窩火,越想越憋氣,終于,找到了機會,C君女兒出嫁時,B君用同樣的辦法,將假幣轉給了C君。
C君又用同樣的辦法轉給了D君。
這樣轉來轉去,在ABCDEPC君的大事小情中,都出現了這張假幣。這張假幣雖然在市場上不能流通,在隨禮的圈兒內卻有著同樣的經濟價值和感情價值。
到后來,誰都知道是假,誰也不忍心識破或拋棄。
假幣立了一功,A君成了創(chuàng)始人。
責任編輯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