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本介
大約十年前,電視里邊兒閃過一組影兒。老北京、民俗、剪紙。地道。要說北京人對這些東西本不該有什么稀罕的,其實每天打我們身邊兒溜過去的“北京”多了,但“這一出兒”不一樣。就說這十年吧,每天日出日落,見過多少影兒,又忘了多少影兒啊!倒是這簡簡單單的紙影兒一直老是在眼前晃悠。玩意兒這么地道,自然忘不了那位捕影兒的人,他叫陳志農(nóng)。要說這回電視上的剪紙“展覽”印象深,恐怕還有另一重原因,就是展覽的地方特別,就在陳老先生自個兒住的兩間小屋里。屋里不無擺滿了剪紙,還少不了居家過日子的鍋碗兒瓢盆兒什么的。嘿,別說,兩樣兒這么一摻合,藝術(shù)平近了許多,生活呢,也豐滿了許多。只可惜當(dāng)年是兩間樓房,要是能換成老北京胡同里犄角旮旯的小平房(別是新的,也別是深宅大院什么的)那味兒可就更醇、更濃了。
合上了《舊北京風(fēng)情》眼前又是一幕一幕的影兒。又是老北京,又是民俗,還是陳志農(nóng),楞是過目不能忘。只不過這回陳老先生拿的是筆,沒有用剪子。這些平平常常的人兒,一但到了陳先生的筆下,怎么老覺乎著在哪兒見過?《茶館》、《龍須溝》,還是廠甸、天橋、隆福寺?都有可能。對了,還有蔣兆和先生的《流民圖》。怪就怪在這些不起眼兒的小人物怎么總能反復(fù)亮相,露面兒,而那些官面兒上的面孔為什么反倒上不了臺面兒呢?為什么呢?生活。只能有這么一種解釋。因為下層的人生活艱難,不容易,總讓人替他們揪心,打抱不平,所以老忘不了。生活往長了一拉,可就是生命。生命和生活不同的是,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可就只有這么一回。有了生活、生命的感受,然后再往黑白相間的空兒里這么一填,頓時就不一樣。也許有人不服,不就是一張紙,一把剪子和一支筆么?有這么玄乎?時人畫時人還不容易?錯了。當(dāng)時人畫當(dāng)時人是容易,可打自個兒身邊兒過的人和事兒多了,抓哪一宗呢?要讓后人覺著抓得解氣,撓著了癢處,還得能咂摸出點兒畫里畫外的滋味兒來,那可就不那么簡單了。先是不受別人左右、不受錢的左右就難。再有,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只是上嘴唇兒碰下嘴唇兒容易,可真的干起來,堅持下來,就更難了。自己覺得怎么對自己心思怎么畫,自己覺得怎么舒服怎么畫,自己覺得怎么過癮怎么畫,說穿了,怎么自由怎么畫,那可就太難了!我想陳老先生在畫這些畫的時候絕不會想到日后會有人把這些玩意兒印成書。只要當(dāng)時他一這么想,準(zhǔn)麻煩。再就是誰當(dāng)時畫的時候兒自個兒心里也不見得有底?!暗住笔呛笕嗽u,后人說。這也難怪,當(dāng)時人看當(dāng)時離得太近,看的全是實實在在,不如退得稍微遠(yuǎn)一點兒,虛的都能脫出來了,實的才更顯得真著。這又有點兒像過籮,一遍一遍地篩,先用眼兒大一些的;再使中號的;最后篩下來,剩的就不多了。篩出什么來了呢?篩出一個“真”字。這還不算完,還得再從“真”里選最大的,挑最純的,拔最精的。這就好比陳先生自己比喻自己畫這些畫的時候,有點兒像照像。偷拍,抓拍,追拍,更緊要的在取舍。舍,舍什么?舍去自己覺得假的地方,把自個兒的本心亮出來。
現(xiàn)在的人們篩昨天,以后的人們篩今天。有的“影兒”流過去,有的“影兒”留下來。漸漸發(fā)現(xiàn)這留下來的,竟成了一個一個的“格子”。后來的人就接著把他們篩好了的往格兒里放。就像人們把化石,巖畫,漢磚請進(jìn)不同時間的格子里,同樣把它們又讓進(jìn)了不同空間的格子里一樣。這化石,這巖畫,這畫像磚,不也就成了“影兒”了么,您說呢?!
(《舊北京風(fēng)情——陳志農(nóng)舊京街頭速寫集》,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四月版,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