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居
俗話說:“滴水可穿石”。又說:“涓涓細流匯成大?!???梢姷嗡豢珊鲆暎毩饕膊豢尚】?。因為細流由滴水所聚,大海亦由細流所合,滴水有它的存在價值,滴水也有它的哲學。
禪宗有則“滴水和尚”的公案:
儀山禪師有一天在洗澡時,因為水太熱,就叫弟子提桶冷水來加。有一個弟子奉命提了水來,將熱水加涼了,便順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你怎么如此浪費?”禪師不悅地說?!笆篱g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功用,只是價值的大小不同罷了。即使是一滴水,如果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花草樹木喜歡,水的本身也不失去它的價值呀!為什么要白白的浪費呢?雖然只是一滴水,但它卻有無限的價值。”
那名弟子聽后若有所悟,于是將自己的法名改為“滴水”——這就是后來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后來弘法傳道,有人問他:“請問世間上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
“虛空包容萬物,什么可包容虛空?”又有人如此問道。
“滴水!”還是同樣的答案。
滴水和尚何以總是如此回答呢?因為他的心已和滴水融合在一起,心包太虛,太虛即是心,一滴水中也有無盡的時空了。
滴水雖微不足道,但聚沙可以成塔,集腋可以成裘,百丈高樓原從平地起。
中國人一向很勤儉。曾幾何時,歐風東漸,物質(zhì)生產(chǎn)過剩,遂造成奢侈浪費的歪風。無論衣、食、住、行、育、樂,樣樣都以豪華、眩目為能事,無形中糜爛成性。須知,人生在世,福報有多少,一生下來即有定數(shù)。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擁有萬貫家財,便可恣意揮霍,一旦福報享盡,不是身陷囹圄,就是淪落街頭,悔之晚矣!
古代的禪宗大德十分惜福,近代的廣欽老和尚和李炳南老居士,都以近百歲的高齡往生,他們的“惜?!?,也令人贊嘆不已!
廣欽老和尚對于用水十分儉省,據(jù)說他每次洗手都是用“滴”的,聽了實在令人汗顏。老和尚不識字,但處理廢棄的紙箱時,一定吩咐弟子,要用刀片把字刮起來,另外放到干凈的爐子焚毀,然后埋起來,或讓河水漂走。
李炳南老居士的“一水四用”,早已傳為美談,如果是早上,盥洗過的水,絕不倒掉,一定是拿去澆水。晚上,洗過臉的水,用來洗腳,洗過腳的水,就留做沖洗夜壺用。
老居士為了物盡其用,諸如塑膠袋、塑膠繩,也從不拋棄,一定整整齊齊收藏起來,以備隨時利用。
在滴水里,原來蘊藏著不可思議的真理,悟與不悟,在于你自己是否能契入。
(劉佳摘自中國青年出版社《禪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