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是一名大學生,但比不上其他“天之驕子”,我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的人,有事只會悶在心底,所以別人不能真正理解。
家境貧困的生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家庭糾紛,使得我從小就備受著生活的凄苦,并養(yǎng)成了勤儉樸實的生活習慣。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上大學后,我便提出不要家里資助。但大學生在上學期間是很難有其他收入的,特別是在這所偏僻的大學里??梢韵胂?,僅憑學校發(fā)的20幾元錢,要維持一個大學生的生活是何等艱難。我不得不節(jié)衣縮食,不得不放棄所喜歡的各種學術活動(要交報名費),不去參加野炊和郊游。我的借口便是“不喜歡”。如此幾次,同學們倒真以為我是個木無感情,對什么事都不感冒的人??吹絼e人那天真浪漫的生活,我的心羨慕得流血,可又有誰理解我呢?
另外,現代大學生還時興“串門”。今天長沙的串到武漢,明天武漢的又串到長沙,我的同學們也不例外。然而,并不因為我不串他們的門而他們就不串我的門?!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老同學來了,我高興,不免要招待,但我比不上別人——一揮手就是幾張“大團結”。招待不周、不好,無形中便“得罪”了他們。一位同學回去后,給我寄來了一張明信片:守財奴,你會成為富翁的!這種挖苦真使我受不了。但我已傾已之囊,他還說我“守財”,我只能對著蒼天發(fā)出一聲沉重的哀嘆:誰知我心!
益陽師專曹一柯
一個人從兒童、少年到青年,要經歷一個復雜的人生歷程。尤其是進入青年階段后,隨著年齡、生理、心理的變化及閱歷的漸深,會遇到種種曲折與煩惱;求學的艱辛,失學的苦惱,工作的不如意,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中的不幸,失足的悔恨,處世的困難,失戀的痛苦,功敗垂成的挫折,病殘災害的襲擊,還有嫉妒和壓抑、流言與非難、冤枉和委屈……這都是成長的煩惱。當你遇到這些煩惱時,是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找到前進路標,又是如何解除煩惱的?這些問題在你的同齡朋友中,一定能引起共鳴 。
本刊從1992年起,開辟“成長的煩惱”欄目,希望青年朋友踴躍來稿。來稿要內容真實、情節(jié)感人、語言生動,最好不超過2000字,并請在信封上注明“成長的煩惱”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