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福
從《天·人·象》談起
八十年代以降,喧喧嚷嚷的文化比較大合唱演奏已近十個年頭,似乎到了該“驀然回首”的時候。但當我們真的回首觀望,卻茫然失措了。
早在文化還“熱”的時候,就有人發(fā)問:“中國文化到底在哪里?”針對許多抽象而空泛的爭論,李澤厚先生曾建議多搞一些“專題的、微觀的、實證的研究”,少來點“空對空的評論”,“數(shù)萬字便判定中西傳統(tǒng)優(yōu)劣的名篇”。(《文化的沖突與選擇》序)但是,這些令人茫然的“空對空”也許只是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而并非原因本身?的確,在文化發(fā)熱的文章中,大而無當?shù)馗攀鲋形魉季S模式、中西文化特征及標簽式的文章所在多有,從“循環(huán)封閉的時空觀”到“復古倒退的歷史觀”、“混世主義的未來觀”等不一而足。誠然,作為學術觀點,各種看法都應有其存在的理由。問題在于:情緒性的否定傳統(tǒng),一旦作為一種潛意識(底蘊)存在,那么,這種潛意識的另一面就是對西方文化的情緒性的肯定,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無理由的偏視。所謂中西文化比較,大量關于西方文化的論述只是起了證明中國文化“有病”的作用。西方文化似乎是一面鑒照中國文化憔悴病容的光潔的鏡子。在這種氛圍中,令人高興的是,我們終于見到了一本道地的研究中國文化的新著:《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說它是“道地的”,不僅因為其專題是道地的中國文化——陰陽五行和方技術數(shù),而且因為其研究方法也是道地的中國方法——“忘象求意”。
作者沒有從時下盛行的科學、哲學或政治、經濟等角度來研究中國文化,而單從陰陽五行、方技術數(shù)入手,誠可謂“出手不凡”。因為,所謂“科學、哲學、政治”等等,本是西方文化中的學科分類,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原無如此涇渭分明的相應學科思想。譬如“科學”,不過是那種以人的理智探索自然界、求取客觀真理之science的譯名罷了。中國并無這種意義上的“科學”,甚至沒有西方意義上的“自然界”的概念。這也為治“中國科學史”的專家所公認。確切說來,中國并無科學史,至多只能說有“科學思想史”。進而言之,說中國有“科學思想”也是成問題的。例言之,作為中國古代方術之一的中醫(yī)中有沒有科學思想?從西方科學來強作分析,似乎是有;但就中醫(yī)自身而言,它與西方“科學”可以說完全是兩種文化背景中的產物,很難比附。作為中醫(yī)之文化背景的“天人相應”觀、“陰陽五行”說,對于西方科學面言,可謂“丈二和尚”。職是之故,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代,中醫(yī)曾與其它方術一樣,被歸諸迷信之列。只是因為中醫(yī)具有明顯的實效,近幾十年來才使它沾上科學的榮光。其經絡理論,向不為西方科學所承認,也只是在近二十年來,似乎在人體皮膚表面測量到某些與經絡理論一致的“電位效應”,才漸漸為科學所重視而“納入科學研究的軌道”。但這一切,于中醫(yī)學本身何嘗增減一分?中國文化是否也可作如是觀?
由此可見,倘戴著西學的眼鏡而又沒有寬闊的視野,第一眼就可能是偏差的淵藪?!短烊讼蟆返淖髡邚綇年庩栁逍屑疤煳?、醫(yī)經、律歷、風水、命相等方術下手,不僅因為它們較之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文物制度等具有較為深廣的基礎(這也是前此的許多研究所忽略的),也因為一種方法論上的認識:只有以中國文化來研究中國文化,才可能正確領會中國文化的真意。
什么是文化?迄今為止,國內外的“文化”定義不下幾十種。《天人象》的作者似乎全不諳此“學問之道”,根本不著一字于“文化”概念的厘定,卻道出他自己的文化觀:“文化是現(xiàn)象,是人類體驗所現(xiàn)之象”,(第2頁)而“文化創(chuàng)造是精神歷史的展現(xiàn)。人類的文化創(chuàng)造,是意顯現(xiàn)為象,象著明為言的過程?!?第1頁,重點為原著者所加)在此,作者又一次展現(xiàn)出他的“中國風格”:完全以中國的說辭來說明“文化”。尤其是對文化創(chuàng)造過程的理解,也完全是中國式的:文化創(chuàng)造乃是“意→象→言”的過程。歸根結蒂,寫出來的“思想”(言,所謂精神文化),做出來的“東西”(所謂物質文化),都不過是“象”,而文化的真髓則是蘊涵于“象”里面的“意”——用現(xiàn)代的說詞,即是“本意”或“原始體驗”。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光怪陸離的文化世界(言象世界),其真意蘊藏在深層的“體驗世界”之中。由此,所謂文化研究,其根本大法即在于“忘象求意”,即“去除言、象之蔽,漸近意的明徹;通透雜多、變化的文化形態(tài),融入潔凈空闊的體驗世界”。(第351頁)
作者就這樣直接地提出了“意→象→言”的文化發(fā)生學及“言→象→意”(忘言得象,忘象得意)的文化研究法。這種思想方法與莊子所謂“言者所以在意,得意面忘言”一脈相承。但作者還是進行了大量的言說,盡管“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易·系辭》)。上篇闡述“源流”,下篇說明諸象,從“宇宙一人生全息象”到具體的“天”、“地”、“人”諸象,最后闡釋了現(xiàn)代人頗為關注的“命象”。全書一氣貫之,通過陰陽五行學說及天文、律歷、風水、命相等各種中國本土的“方技術數(shù)”,展示出其中的深層蘊涵——“天地人大一統(tǒng)”的體驗世界。這也是海外諸現(xiàn)代大儒的共同看法:“中國文化自來即有其一貫之統(tǒng)緒存在”,“總以大一統(tǒng)為常道”,此即中國文化的“一本性”。(牟宗三等《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天人象》的作者則由向來為現(xiàn)代文化人類學視為“民俗”的方技術數(shù),展示出同樣的“深層結構”——體驗世界。這就使我們對中華五千年之“泱泱”大文化有了更深入且更具體的理解。這一種“理解”不同于通常概念名言的條分縷析的知解,其深入具體之程度,視各人由言入象的歷程中不執(zhí)著言象的去執(zhí)程度而定。
在此,我們用去執(zhí)、展示這些詞,是表示這樣一種“言→象→意”的研究法,根本上只是一種深層“意”“象”的展示,而不是傳統(tǒng)的“論證”——體驗世界(“意”)是無可論證的,只能“會”,所謂“意會”。意會而訴諸言象,只能通過“展示”的方式:“圣人立象以盡意”(《易·系辭上》)。即便是這樣,在佛家看來,已落于“第二義”,作為“第一義諦”的真意是不可言傳的,因為無論是作為隱喻的象還是作為概念的言,都不可能“盡意”,此即“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也即《老子》書所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莊子》書所云“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立象”、“立言”乃不得已而為之,故莊子有“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之嘆。而西方哲學,至二十世紀才領略了這一“嘆”之沉重,發(fā)現(xiàn)“語言是最危險的”。(海德格爾語)
無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還是近年來的文化大討論,人們普遍的觀念是西方“先進”而我們“落后”、西方“現(xiàn)代”而我們“古老”。注意:此一觀念并非文化研究所得出的結論,而是漸漸地已作為進入文化研究之先的背景心態(tài)而存在。于是,我們的文化只相當于西方文化史過去的某個階段。摩爾根(《古代社會》)、泰勒(《原始文化》)、弗雷澤(《金枝》)等上個世紀西方人著作中所體現(xiàn)出的單一進程的文化觀,在二十世紀的中國人的思想中得到了同樣的體現(xiàn)。我們已慣于將西方式的“科學”和“理性”當作一種客觀中立的價值標準并以之去審視自己的文化。這樣一種視角本身就預定了我們研究結論的性質。例如,在中國哲學史研究中,古哲老子這些年來不得不在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或辯證唯物主義之間忙碌不停地蕩秋千。更為嚴重的是,視角本身就決定了“問題的提法”,如中醫(yī)是否是科學等等。在我們的文化討論中,很容易地就將西方的政治經濟體制、管理方法、科技工業(yè)和教育等,既視為我們落后的證件,又視為使我們先進的必要條件。于是,就有了種種的救國方略,“工業(yè)救國”、“科技救國”、“教育救國”,諸如此類,一句話,“現(xiàn)代化”救國。而對現(xiàn)代化實質的理解卻甚為膚淺,只是在科學技術、社會制度等器物表層上來規(guī)定。這種種救國,歸根結蒂只是“以技救國”(所謂“師夷之技”)。這種“象、技、器”層次上的活動,既不能真正掃除或“創(chuàng)造性轉化”中國文化傳統(tǒng),也不能真正引進西方文化。相反,它倒是許多輸入西方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中國家產生文化分裂(文化精神病癥)的肇端。這正是求其技而不求其道的悲劇性后果。這一“道”,即是文化深層之“意”,也即是席文先生所說的應該“去追問其是否必然落后”的被追問者。
《天人象》的結論是另一種的:“真正的文化融合,不在象表、器用,而在意里、道體。新的文化大融合,不是以技取勝,而是以更為博、大、精、深的體驗世界(意體、道體)為主體的‘同化過程。明徹中國文化之底蘊的意義正在于此?!?第354頁)這一結語,表明一種文化研究之趨向:審視被傳統(tǒng)奉為圭臬的科學實證法及種種科學思想方法用于文化研究的限度,探索忘象求意的新路子。這也許能真正“理解”(領會,會意)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并探索東西文化深層融貫的可能性。
“不要想,而要看!”因為“想”必定會落了邏輯思維之網而糾纏不休,即佛家所謂“計度分別”、“虛妄猜度”。由此產生的一切難免落入“戲論”義。至此,我們已談到文化深層意象研究的具體方法問題,這已超出“文化—哲學研究趨向”的論題,在此僅稍微涉及。這也是《天人象》一書語焉不詳?shù)牟蛔阒帯?/p>
大致而言,這種深層意象或“生活世界”、“事情本身”的研究可分兩截,一曰“入”,一曰“出”,也即領悟(“悟入”)與說出。至于“說出”,究竟而言,誠如維特根斯坦所說之“不可說”,所謂“不可說,不可說,開口便是非”、“不落言詮”、“不立文字”云。但作為人之存在的我們是不得不說,這就有個“怎樣說”——說的藝術——的問題。因為“語言是最危險的東西”(海德格爾)。在此,我們可以指出:體現(xiàn)于文化一哲學之趨向中的“說”,與傳統(tǒng)的“論說”有質的不同。因為體驗的真際“不能用理性或邏輯推理來證實”(《天人象》,第169頁)。胡塞爾則說:“直觀不能論證或演繹”,“直觀是無法論證的”(《現(xiàn)象學的觀念》,中譯本第11頁)。所以,此一種“說”只能是“展示”、“描述”、“顯露”。這就是海德格爾所說的:“關鍵不在于用推導方式進行論證,而在于用展示方式顯露根據”(《存在與時間》,中譯本,第二節(jié))。也即是:這種“說”不具有論證的性質,卻具有“顯露”、“誘導”的功用。這不免使我們想起禪宗燈錄中的公案、機鋒之語的引導作用,所謂“因指見月”,語言不過是“指月之指”。胡塞爾寫道:“我不想教誨,只想引導,只想表明和描述我所看到的東西”(《歐洲科學危機與先驗現(xiàn)象學》,中譯本,第21頁,重點為引者所加)。這種“說”的性質,歸根到底就是維特根斯坦的“重要的胡說”。因為存在著兩重障礙,書不盡言,而言又不能盡意,所以,這種“說”是“胡說”(一切言說,俱是假名,方便為說也)。但它又不同于傳統(tǒng)的但有名言、全無實義”的形而上學的胡說,它是“重要的胡說”。一旦我們“會”了言外之“意”,完全可以將它作為用過了的“梯子”踢掉,“渡河用筏,到岸離船”也。
在這個方面,當代西方釋義學、后結構主義的消解哲學等所謂“問答邏輯”(伽達默爾)、“活的隱喻”(保羅·利科)、“消解方略”(德里達),都作出了可貴的探索。它們“實際上都是要使語言文字進入不斷的辯證運動之中,以盡力張大語詞的多義性、表達的隱喻性、意義的增生性、闡釋的合理沖突性,從而力圖在邏輯和語法的重重包圍下殺出一條突圍之路?!?《從“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載《讀書》一九八七年第七期)
然而,在另一面,即“入”(領悟)的一面,絕不是“在語言之后再無退路”(這也是當代西方釋義學及消解哲學的根本缺憾)。我們對“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的超絕言思境界——或日“忘象求意”的境界,應保持虛懷開放的態(tài)度。胡塞爾的層層現(xiàn)象學還原(略似佛家唯識學之層層轉依)正是對深層意象世界(“事情本身”)之領悟的追求。他那對二十世紀哲學產生深遠影響的洞見卓識,他的“體驗”(Erlebnis)、“生活世界”(Lebenswelt)概念及晚期“交互主體性”(Intesobjektivitat,也譯“主體通性”)概念,可以說正是某種“領悟”的產物。對于視其為“神秘”的反駁者,胡塞爾曾說:“我們毫無辦法”。(轉引自《現(xiàn)象學的觀念》中譯者序,第11頁)維特根斯坦的“看”、海德格爾的“聽”及其晚期推崇備至的“詩意的思”,不正是對“入”的方法的可貴探求嗎?希夷先生曾告誡后學:“學者當于羲皇心地上馳騁,無于周孔腳跡下盤旋”。海德格爾的“詩意的思”是否是對“羲皇心地”的一種向往呢?或從傳統(tǒng)的經驗論角度來看,這種“詩意的思”是否是擴大人類經驗領域的一種努力呢?這是值得思之再三的。在這方面,印度和中國兩大文化系統(tǒng)中蘊涵著豐富的實踐智慧和忘象求意(“入”)的種種方法,我們不應該以“玄學”為由而輕易否棄或偏視。以當代哲學傾力其上的“語言”而論,中國的象形(表象,非拼音)文字證明了中國文化是“超乎于一切邏各斯中心主義之外的”。(德里達,《論書寫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恰恰正是把所謂‘先于邏輯的那一面淋漓酣暢地發(fā)揮了出來,從而形成了一種極為深厚的人文文化系統(tǒng)”。(《從“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能生長出這樣一種具有豐富蘊涵的“言”的文化,其背后之“象”和“意”難道不應該令人人深思而僅止于語言嗎?
當代美國哲學家理查·羅蒂(R.Rorty)企圖消解根深蒂固的西歐式作為“基本學科”的哲學觀,開創(chuàng)一種“后哲學文化”。他要知識分子“對自己哲學思維的動機存疑”,并指出:“對知識分子而言,‘哲學變成了宗教的代用品”。(《哲學與自然之鏡》)莊子說得更為深刻:“知士無思慮之變則不樂;辯士無談說之序則不樂;察士無凌淬之事則不樂:皆囿于物者也?!?《莊子·徐無鬼》)羅蒂的“后哲學”思想也許是宣告了西方傳統(tǒng)思辨哲學的終結。但是,“后哲學”是什么呢?是繞著語言打轉的釋義學嗎?是“新實用主義”或種種改頭換面的相對主義嗎?否。
在我們看來,任何“存象忘意”——包括執(zhí)于語言之象——的哲學,終究跳不出“思慮之變”(思辨)的圈囿,必將失卻創(chuàng)造性。任何“觀象玩辭”的文化,最終也必將失卻勃勃生機。
“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在文化-哲學之趨向中,我們的確看到了探尋源頭活水的苗頭。
(《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謝松齡著,山東文藝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一月第一版,4.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