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沛
對外開放,不僅有技術(shù)引進,亦有文化交流,由此而有翻譯作品在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的新的長足進展。隨之而來的,是對翻譯理論的回溯、探討、闡發(fā)和求新,這對怎樣使翻譯作品質(zhì)量進一步提高,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新近出版的《奈達論翻譯》是一本探討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好書,讀來頗受啟發(fā)。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奈達(E.A.Nida)主要從語義學和信息論的角度重新解釋、闡明了翻譯的標準和翻譯中的一些語言現(xiàn)象,多有新意。
我國過去關(guān)于翻譯的種種主張,都是從譯者如何對待、處理原文和譯文的角度出發(fā),絲毫沒有考慮到譯文的接受者——讀者如何看待譯文的問題。奈達明確指出譯者必須考慮讀者如何正確接受的問題,而死摳原文容易使譯文僵硬費解,辭不達意。確實,這也是我們在翻譯中經(jīng)常碰到的問題,而解決時往往不敢拋開原文形式,寧愿逐字逐句的“直譯”,也不敢冒被人說“亂譯”的風險。我以為,奈達的翻譯標準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認為,翻譯正確與否必須以譯文的服務對象為衡量標準,并取決于一般讀者能在何種程度上正確地理解譯文。在《翻譯的新概念》一章中,奈達就提出了“保存原作內(nèi)容,必須改變形式”的原則,后來他又進一步從信息論角度提出了翻譯作品要“再現(xiàn)信息”,“靈活對等優(yōu)先于形式對應”等觀點,他列舉了《圣經(jīng)》不同譯本中的大量實例,說明了靈活對等翻譯能給讀者正確理解原文內(nèi)容帶來極大好處,而形式對應翻譯則往往會引起誤解。他說:“有人可能認為,靈活對等翻譯本來就是一種不太‘準確的翻譯,因為它從形式上背離原文??墒?,用這種理由指控靈活對等翻譯,就等于把‘準確這個詞解釋成為‘嚴格形式上的準確;而要正確地判斷‘準確兩個字的含義,就必須以譯文讀者和原文讀者對所接受的信息能否作出基本一致的反應為依據(jù)。也就是說,靈活對等翻譯是不是更能使譯文讀者的反應與原文讀者的反應基本一致?”(見該書P.24.重點號是我加的)實際上,凡是有一些翻譯實踐的同志,都明白所謂“形式對應翻譯”只是一種低層次的翻譯;而初嘗譯事艱難的同志,也能明白“靈活對等翻譯”之不易。國內(nèi)翻譯界也早有改變原作形式,只注重其內(nèi)容和信息的翻譯實踐,如《外國文藝》一九八○年第六期上登載的法國新小說派重要作家納塔莉·薩羅特的論文《懷疑的時代》,譯者林青在她的譯作中就重新安排了原文的結(jié)構(gòu),使這篇新小說派宣言式的文論更易為讀者理解。
不過,按照奈達的翻譯標準,又會接踵而來許多新問題。譯文要注重完整、準確地傳達原文信息,并且要考慮到讀者能否正確接受這些信息固然沒錯,但由此翻譯標準變得更加復雜化了,對譯文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因為,過去譯者只要對譯文傳譯原文的準確性負責,而現(xiàn)在要考慮到讀者接受的準確性,而讀者是千變?nèi)f化的,又是有層次的,修養(yǎng)和文化水準都不盡相同,為此是否要專門研究一下不同讀者的接受過程和水平然后再下筆翻譯呢;再說,如果我們按照靈活對等原則將原文的信息如實傳達給了讀者,使譯文讀者的反應等同于原文讀者的反應,是否就算真正完成了翻譯的任務呢?對科技著作偏重于信息傳譯而不拘形式還說得過去;對文藝作品的形式就不能不予重視,有些作品本身就是以形式見長,因講究形式而見出魅力或作者獨特的匠心,翻譯時如若忽視了這一點,豈不是化湯為水,弄巧成拙,讓人索然無味?如許多詩歌的形式是無法在翻譯中亂改的,即便你準確地傳譯了原文的信息,也不能將階梯式詩歌譯成工整的七律,從而失去原來形式中獨有的魅力。再如一些現(xiàn)代派的作品也是如此,你不能將喬依斯的《尤力西斯》都加上標點符號,破壞原作如潮般奔涌而來的意識流渲泄。所以,對奈達提出的翻譯新概念也應根據(jù)原文的情況靈活運用。
值得一提的是,《奈達論翻譯》書后附有詳盡的《奈達著作目錄》,且按年代編排,方便了愿意深究奈達論翻譯問題的讀者,這得感謝編譯者的細心。
(《奈達論翻譯》,譚載喜編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一九八四年七月第一版,0.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