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國
阿根廷和英國在南大西洋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的沖突中,英國海軍士兵對落在自己艦船上的海鳥十分討厭,并開槍把它們打死,目的是防止本國的飛機被這些飛鳥所毀。
難道現(xiàn)代化的飛機還怕飛鳥嗎?回答是肯定的。
早在1912年,著名的飛行員卡爾·洛德杰爾駕駛的一架飛機,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上空與一只海鷗相撞,結(jié)果機毀人亡。據(jù)美國空軍的統(tǒng)計,從1964年到1972年,平均每年發(fā)生350次鳥撞飛機事故(當然絕大多數(shù)情況是由于撞擊非要害部位未有造成如上的嚴重事故),所以飛鳥至今使飛機駕駛員望而生畏,特別是那些棲息在飛機場周圍及那些盤旋在航空母艦周圍的鳥兒,對飛機的威脅就更大了。
一只飛鳥怎樣使飛機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壞呢?
當飛鳥與正在飛行的(或正在起飛的)飛機相撞時,由于二者的相對速度很大,可以產(chǎn)生一個相當大的沖擊力,也就如同子彈打在飛機上一樣。我們可以從物理學的“沖量”求法中得出準確的數(shù)據(jù)?,F(xiàn)在我們假設(shè)一只飛行中的飛鳥為半公斤,它與一架音速飛機相撞,由于飛機速度比鳥快得多,所以我們對鳥速可忽略,這就相當于鳥以320米/秒的速度去撞飛機。設(shè)撞擊時間為0.2秒,那么,依照牛頓第二定律:
則有f=ma
在撞擊的過程中鳥速從V0到V,
則a=(V—V0)/t代入上式得到鳥受力
f=(mV-mV0)/t
當把上述假設(shè)數(shù)字代入,則得出飛機受到的撞擊力F=8000牛頓≈80公斤
這個撞擊力足以使飛機遭到破壞。若飛機超過音速時,則更可想而知了。而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斗機多超過音速二倍。
(摘自《青年科學》1982年第9期)
(題圖:辛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