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蓀
巴金《創(chuàng)作回憶錄》充滿真情實感,正如他自己所說,是“把心交給讀者”
這是一本談創(chuàng)作的書,是一本談自己經(jīng)歷的書。寫得那么真切,那么充滿激情,他是和讀者談心,是把他自己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的真情實感,他的歡樂,他的甘苦,和盤托出。
“把心交給讀者”,是他五十年來從事寫作的一個根本信條?!拔娜缙淙恕保奈淖址浅Y|(zhì)樸,非常簡練,絲毫沒有那種虛飾造作之詞。正如他的為人:誠摯而樸實。在他的質(zhì)樸的文字中充滿了感情,正如他自己所表述的,他是用自己燃燒著的火焰,點燃起讀者心中的火。
他的每一本書,都是把自己的心廓向讀者敞開著,他的愛和憎、是和非都是那么明朗地攤在每一個讀者的面前。因為他是真誠的,他的書是真實的,他總是把自己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感受傳達給他的讀者,他的信條就是講真話。
這本書回憶了他的創(chuàng)作的歷史。卷首以他在日本的一次演講《文學(xué)生活五十年》作為《代序》,可以說是總括了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歷程。五十年,是很不平靜的,是充滿了大風(fēng)大浪的五十年。他經(jīng)受了鍛煉和考驗,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極左思潮的襲擊。一九五八年小丑姚文元掀起了一場突然襲擊,對巴金的作品進行一次“全盤否定”的“批判”,但是失敗了,巴金的書并沒有因此消失。十年內(nèi)亂,更是惡浪滾滾。張春橋妄圖利用他手中的“權(quán)力”,揚言要叫他“自行消亡”,永遠剝奪他的寫作權(quán)利。但是歷史無情,這伙跳梁小丑終于被人民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而巴金的書,卻更加光彩地屹立在讀者群眾中間。真實的藝術(shù),總是活在群眾中間的。
巴金的書,在廣大群眾中擁有最廣泛的讀者。丹晨在他寫《巴金評傳》時,曾到上海圖書館作過一次調(diào)查,根據(jù)記錄,巴金的作品的出借率是最高的一個。同時,也是受到各種不同議論的作家之一。他自己在本書中講到《家》時,就寫了這樣一段話:“這本小說已經(jīng)活了五十年,幾次的圍攻和無情的棍棒都沒有能把它砸爛,即使在火車站上燒毀①,也沒有能使它從人間消失?!?/p>
這正說明《家》是一本富有生命力的書。是一本寫斗爭的書,寫同封建勢力斗爭的書。他多次講到:“我的最大的敵人就是封建制度和它的代表人物。我寫作時始終牢牢記住我的敵人”。他的作品的最中心的主題,就是“反封建”。
他自己就是從一個封建大家族中跑出來的,他的《家》就是以自己的大家族作為小說的背景,他寫這本書,就是“開始在挖我老家的墳?zāi)埂?,因為對于高老太爺及其家族的各種人物,太熟悉了,他要挖掉這座古老的墳?zāi)梗簿褪且诘魩浊甑姆饨▊鹘y(tǒng)。書里的高老太爺雖然死去了,但是高老太爺?shù)年幓赀€在社會上游蕩,還在繼續(xù)散布著封建勢力的遺毒。他十分憤慨地說:“四十年過去了,五十年過去了,出版社還要重印它們,我的書還不曾‘消亡。各式各樣的詛咒都沒有用。買賣婚姻似乎比我寫《激流》時更加普遍,今天還有青年男女因為不能同所愛的人結(jié)婚而雙雙自殺?!鞣N打扮的高老太爺千方百計不肯退出歷史舞臺……”
這股強大的“生命力”的基礎(chǔ)究竟在哪里呢?從“五四”開始的反封建,已經(jīng)六十多年了,五千年文明古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傳統(tǒng),竟然如此頑固地糾纏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靈魂深處,它們是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的,各種打扮的高老太爺并不是躲著不動,而是繼續(xù)在傳播毒素,侵害著一代一代的年輕人。這樣一部一部鞭撻封建思想的書,還是非常需要的,并沒有過時,因為那股黑勢力還在繼續(xù)殺人,吞噬著我們善良天真的青年人。象《家》這樣的作品,絕不會隨著逐漸消亡的“社會”而消亡,正如中外古典著作,今天還在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來者,因為它們幫助我們認(rèn)識歷史、認(rèn)識社會、認(rèn)識各種各樣的“高老太爺”。作為一種戰(zhàn)斗的任務(wù),反對封建意識的毒害,還是非常重要的。
巴金在《關(guān)于<激流>》中有段話說:“今天我的舊作還在讀者中間流傳,并不是值得驕傲的事:面對著高老太爺?shù)墓砘辏y道這些作品真象道士們的符咒?我多么希望我的小說同一切封建主義的流毒早日消亡!徹底消亡!”
但是我想,即便在若干世紀(jì)之后,這樣的藝術(shù)作品,它的生命力還是不會消亡的。因為它不僅作為一種藝術(shù)享受,還將使年輕一代看看他們老一輩人是怎樣生活的,又是怎樣在封建勢力的摧殘下,默默地消亡的。
我想,巴金的書的生命力正是在這里。
一九八二年五月北京
(《創(chuàng)作回憶錄》,巴金著,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一月第一版,0.44元)
①在文革初期,有一次,一個女青年在候車室里出神地看書,引起了注意,發(fā)現(xiàn)她看的是《家》,就有一伙人說服她當(dāng)場燒毀,還一起批判了這本小說(見《創(chuàng)作回憶錄》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