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戰(zhàn)場勇士是英雄,“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幕后謀士是英雄,打算以一己之力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的耄壽愚公也是英雄……下面,讓我們打開典籍,去領(lǐng)略更多的英雄風(fēng)采吧!
■古文賞讀
【甲】曹南院①知②鎮(zhèn)戎軍日,嘗出戰(zhàn)小捷,虜③兵引去?,|偵虜兵去已遠,乃驅(qū)所掠牛羊、輜重緩驅(qū)而還,頗失部伍。其下憂之,言于瑋曰:“牛羊無用,徒縻④軍,不若棄之,整眾而歸?!爆|不答,使人候。虜兵去數(shù)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⑤還襲之?,|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
虜軍將至近,使人謂之曰:“蕃⑥軍遠來,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⑦決戰(zhàn)。”虜方苦疲甚,皆欣然,嚴軍歇良久,瑋又使人諭之:“歇定可相馳矣。”于是各鼓軍而進,一戰(zhàn)大破虜師,遂棄牛羊而還,徐謂其下曰:“吾知虜已疲,故為貪利以誘之。比其復(fù)來,幾行百里矣,若乘銳便戰(zhàn),猶有勝負。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吾以此取之?!?/p>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
【乙】初,范陽祖逖⑧,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⑨曰:“此非惡聲⑩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quán),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以復(fù)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fēng)響應(yīng)者矣?!鳖K?zé)o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
(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
【注釋】①南院:官名。曹南院即曹瑋。②知:掌管。③虜:對敵人的蔑稱。④縻(mí):使……受累,拖累。⑤遽(jù):匆忙。⑥蕃:同“番”,古時對漢族之外的其他民族的蔑稱。⑦少選:一會兒。⑧祖逖:東晉名將。⑨蹴(cù)琨覺:踢醒劉琨。⑩惡(è)聲:傳說半夜雞叫是不吉之兆。?舞:指舞劍。?軍諮(zī)祭酒:官名。?廩(lǐn):官府發(fā)的糧米,這里指軍糧。
■素養(yǎng)提升
1.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乃驅(qū)所掠牛羊、輜重緩驅(qū)而還/啟窗而觀((核舟記))
B. 故為貪利以誘之/故漁者歌曰(《三峽》)
C. 因起舞/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詠雪》)
D. 大王誠能命將出師/帝感其誠(《愚公移山》)
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虜方苦疲甚,皆欣然,嚴軍歇良久。
(2)睿素?zé)o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
3. 請用“/”給選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虜兵去數(shù)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
4. 結(jié)合【甲】【乙】兩文具體內(nèi)容分析曹瑋和祖逖被稱為英雄的不同表現(xiàn)。
■參考譯文
【甲】曹瑋掌管鎮(zhèn)戎軍時,曾出戰(zhàn)小勝,敵軍退去。曹瑋偵察到敵軍退離已遠,于是帶著繳獲的牛羊和軍械糧草等緩慢地返回,軍隊行列頗為不整。他的部下?lián)鷳n此事,對曹瑋說:“牛羊無用,只會拖累軍隊,不如拋棄它們,重整隊伍返回。”曹瑋沒回答,派人去偵察。敵軍退了幾十里,聽說曹瑋貪牛羊之利,隊伍不整,就立刻返回襲擊曹瑋軍隊。曹瑋軍隊行進得更加緩慢,來到有利地勢就停下來等待敵軍。
敵軍將要來到近前,曹瑋派人對敵軍說:“你們的軍隊遠道而來,一定很疲勞,我不想趁著別人疲怠之時作戰(zhàn),請你們的戰(zhàn)士和馬休息一下,一會兒再戰(zhàn)?!睌耻娬嘤诒疾ㄆv,聽了這話很高興,于是整頓軍隊休息了很長時間,曹瑋又派人告知他們:“休息好了就決戰(zhàn)吧?!庇谑请p方擊鼓發(fā)兵進攻,一交戰(zhàn)曹瑋就大敗敵軍,于是拋棄了牛羊返回,曹瑋慢慢地對他的部下說:“我知道敵人已經(jīng)很疲憊,故意做貪利的事來引誘他們。等到他們再來,差不多已經(jīng)行走百里了,如果乘敵軍士氣正盛交戰(zhàn),我們不一定會獲勝。走遠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就會腿腳疼痛麻木站不穩(wěn),士氣也會消沉,我憑借這個打敗了敵人。”
【乙】當初,范陽人祖逖,年少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dān)任司州主簿,與劉琨同睡一張床,半夜時聽到雞叫,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不好的聲音?!币虼似鸫参鑴Α5鹊蕉蛇^長江后,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dān)任軍諮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之亂,不是君主無道致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quán)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有機可乘,禍害中原。現(xiàn)在晉朝的遺民遭受摧殘,人人都想著奮勇殺敵,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lǐng)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tǒng)領(lǐng)軍隊來光復(fù)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會有聞風(fēng)響應(yīng)的人?!彼抉R睿向來沒有北伐的志向,聽了祖逖的話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鎧甲、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祖逖帶領(lǐng)自己的部屬共一百多家渡過長江,到江中時敲打著船槳發(fā)誓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fù)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于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兩千多人,然后繼續(xù)前進。
■參考答案
1. A(A:都表修飾 B:故意/所以 C:于是/趁,隨 D:確實/誠心)
2. (1)敵軍正苦于奔波疲憊,聽了這話很高興,于是整頓軍隊休息了很長時間。
(2)司馬睿向來沒有北伐的志向,聽了祖逖的話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
3. 虜兵去數(shù)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
4. 曹瑋主要表現(xiàn)為有謀略。曹瑋在小勝后假裝重牛羊之利來誘惑敵人偷襲,又抓住敵人遠途奔襲的契機,趁其休息懈怠之后開戰(zhàn),最后大獲全勝。
祖逖主要表現(xiàn)為有遠大的志向。祖逖少有大志,夜半聞雞起舞,因看清天下形勢而中流擊楫,立志光復(fù)中原,最終群起而響應(yīng)。
■鞏固遷移
【文言實詞】
課文鏈接:
引?!炯住课闹小疤敱ァ钡摹耙币馑际恰巴恕?。“引”還有“拉”“引用”“延長”等義項。
1. 下車引之(《陳太丘與友期行》)——動詞,拉
2. 屬引凄異(《三峽》)——動詞,延長
3. 引喻失義(《出師表》)——動詞,引用
【文言虛詞】
其?!疽摇课闹小板褜⑵洳壳儆嗉叶山钡摹捌洹笔谴~,意思是“他的”?!捌洹边€有以下多種義項和用法。
課文鏈接:
1. 其一犬坐于前(《狼》)——代詞,其中的
2. 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語氣詞,表祈使語氣,一定
3. 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北冥有魚》)——語氣詞,表選擇
4.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
5. 其真不知馬也(《馬說》)——語氣詞,表感嘆語氣
(作者單位:大連市第三十七中學(xué))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中考版202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