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如今,很多教師都開始使用多媒體進行古詩教學,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暴露出來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容易被多媒體形式吸引,導致注意力分散;部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古詩教學時,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無法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等等。如何在古詩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技術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篩選網(wǎng)絡教學資源,豐富古詩教學內(nèi)容
古詩創(chuàng)作年代久遠,與小學生生活的時代差別巨大,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他們對古詩的理解和學習。為此,在古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深入地閱讀,給學生獨立探索的機會。之后,教師可以精心篩選網(wǎng)絡教學資源,使用合適的圖片、視頻、音頻來生動地展現(xiàn)文本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多重感官的刺激,更好地體會古詩的藝術魅力,并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總結知識點,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所講的教學內(nèi)容上,避免被多媒體形式所干擾。
加強師生互動,增強教學趣味性
為了增強古詩教學的趣味性,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如共同朗讀、表演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所學古詩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授《春曉》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與春天相關的視頻或音頻,引導學生進入春天的意境中;然后與學生一起朗讀古詩,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詩句的含義和所表達的情感。
突出學段特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多媒體古詩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段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低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描寫景物的古詩時,教師可以用風景圖片和詩句相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則應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比如,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古詩進行學習和探究,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和指導。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