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心流形成機制,對青少年體育游戲的目標、任務、技術、反饋設計進行理論分析。研究認為:新課標從目標引領、任務調適和反饋驅動3個方面促進青少年體育游戲心流體驗,青少年體育游戲是目標引領下青少年可以持續(xù)改進和能夠全力以赴的具有情境性的一種身體活動,運動技能與游戲挑戰(zhàn)之間的平衡是青少年體育游戲設計的核心要求。從促進健康行為的形成、運動能力的提高、體育品德的養(yǎng)成以及個體全面發(fā)展4個方面,提出青少年體育游戲設計的實踐策略:設計真實的游戲情境,激發(fā)游戲參與動機;提供多元的游戲任務,促進體能與技術融合;給予合理的游戲反饋,強化游戲目標引領;搭建有效游戲社群,拓展游戲參與空間。
關 鍵 詞:體育游戲設計;心流理論;青少年;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24)06-0095-07
Research on teenagers’ sports games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flow and practical strategy
LU Yan1,SHI Shusheng2,GE Guozheng1,LI Chong1,F(xiàn)ANG Ping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happy psychological state by the theory of flo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eenagers’ sports game design about goals, tasks, techniques, and feedback.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mote the flow experience of teenagers’ sports game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goal guidance, task adjustment, and feedback drive, and teenagers’ sports games are situational physical activities that teenagers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give their all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als. The study points out the balance between sports skills and game challenges is the core requirement of teenagers’ sports game design, and also propose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teenagers’ sports game design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healthy behaviors, improving athletic abilities, cultivating sports ethics, and promoting overall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uch as designing realistic game scenarios to stimulate gam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providing diverse game task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technology; affording effective game feedback to strengthen game goal leadership; and building an effective game community to expand the space for game participation.
Keywords: sports game design;theory of flow;teenagers;new curriculum standard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新課標”)強調,體育與健康課程旨在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增進其身心健康。體育游戲作為課程的重要素材和有效組織形式,不僅承載著學生核心素養(yǎng)達成的觀測與行動功能,更在體育教學中占據(jù)核心地位。關于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增加游戲與比賽等競爭要素”,如何“優(yōu)化游戲組織”,以及“如何提升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和持久性”[1]等議題,已成為討論的熱點。體育游戲,作為一種集體能、智能、技能于一體[2]的綜合性身體活動,具備規(guī)則性、競爭性、挑戰(zhàn)性和娛樂性[3]等多重特征。然而,當前體育游戲形式較為固化,青少年在游戲過程中難以完成游戲任務,導致其在心理、身體、精神等方面的游戲感知逐漸淡化,缺乏足夠的游戲體驗與興趣[4-6]。鑒于此,優(yōu)化體育游戲組織形式,增強其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并促使青少年積極融入游戲,已成為當前研究的重要方向。個體在心流狀態(tài)下能夠獲得最佳的游戲體驗,這種體驗無需外部激勵或物質獎勵,便能促使行動者重復相關行為以維持愉悅感受[7]。因此,通過引導青少年獲得心流,不僅能激發(fā)其參與體育游戲的熱情,還能確保其持續(xù)的參與度。
在新課標背景下,無論是體育教學的游戲化設計,還是體育游戲的教學化融入,都應緊密圍繞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深入挖掘體育游戲的內在特征。通過精心設計體育游戲的目標、任務、反饋和情境,提升游戲的趣味性,使青少年在游戲中盡情嬉戲,體驗其獨特的魅力,并在緊張刺激與全神貫注中感受游戲的愉悅[8]。
本研究以新課標提出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總目標與水平目標為導向,借助心流理論,深入剖析青少年體育游戲體驗的內在邏輯,探討體育游戲設計的基本要素及相互關系,為青少年體育游戲的設計提供實踐策略。研究中涉及的“青少年”特指新課標關注的青少年學生群體。
1 心流與體育游戲設計的理論耦合
“心流”最早是由契克森米哈賴[9]67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被表述為“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tài)”。契克森米哈賴指出,心流是心、意、念的同步而內心涌現(xiàn)寧靜的特殊時刻。心流隱含“許多人形容自己表現(xiàn)最杰出時那種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力的感覺”。
契克森米哈賴把有助于心流產生的活動稱為“心流活動”,心流活動具有以下3個特征:首先,在面對一整套清晰的目標,而目標又需要活動者采取適當?shù)氖侄螘r,便很容易達到心流的境界。明確的目標、行動的準則能夠讓人全神貫注,從而形成心流活動。其次,活動者需要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活動者需要獲得一個及時的反饋與評價,這樣在每一個活動步驟之后,立即判斷是否有所改進。最后,活動者還要盡全力接受挑戰(zhàn),并達成目標,即有可能產生心流,體現(xiàn)活動者的技能與面對的挑戰(zhàn)之間的匹配關系。心流活動就是目標引領下的可以持續(xù)改進和能夠全力以赴的活動[10]。契克森米哈賴進一步強調,在目標明確、反饋及時,且任務挑戰(zhàn)與技術能力相匹配的情況下,人的注意力就開始凝聚,逐漸進入心無旁騖的狀態(tài)。心流得以產生,核心要義就是讓活動者在活動中達到技能與挑戰(zhàn)之間的平衡[11]。
為確保青少年參與體育游戲時能沉浸其中,需將體育游戲設計為具備特定要素的心流活動。首先,應明確設定體育游戲的目標,以確保參與者對游戲的目的有清晰認知。其次,游戲設計需包含明確的反饋機制,以便青少年能夠即時了解自身的表現(xiàn)和游戲進展。最后,游戲任務難度應與青少年體育游戲者的技能水平相匹配,以保持游戲的挑戰(zhàn)性和參與者的興趣。
2 新課標在青少年體育心流體驗中的價值
心流理論闡述了游戲者在游戲進程中經(jīng)歷的心流體驗,該體驗細分心流前兆、心流體驗、心流結果3個階段,分別包含心流產生前提要素、心流形成過程中的認知特質,以及心流體驗的最終成效[9]126。在此過程中,前提要素對心流體驗的生成具有決定性意義。在新課標指引下,青少年體育游戲不僅注重身體鍛煉,還需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情感體驗。心流作為一種高度專注且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為青少年的成長提供強大的推動力。因此,通過精心調整和設計這些前提條件,可以有效促進青少年在體育游戲中獲得心流,并優(yōu)化其體驗效果。新課標從目標引領、任務調適、反饋驅動3個方面促進青少年體育游戲心流體驗。
2.1 目標引領
心流是愉悅心理體驗,達到的目標可以是追求一種幸福感、安全感、愉悅感、健康感、成就感、存在感等。當青少年開始體育游戲時,需要給定一個明確而清晰目標,即他們應該非常明確通過體育游戲達到的目標,這對于青少年進入游戲有著積極引領價值和促進作用。從青少年成長角度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就是要培養(yǎng)青少年核心素養(yǎng),幫助青少年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形成“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新課標背景下,青少年“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提升成為實施體育游戲的目標。
由于特殊的年齡階段,自我意識不斷增強,自尊的凸顯、獨立的需求以及對外部形象的察覺成為青少年的身份特征,但也因此呈現(xiàn)出9sEeQKZLVmRtlfZYff8Urg==情緒化而缺乏控制力,做事缺乏耐心容易放棄,缺少自我思考的能力,極易被外界干擾而注意力分散[12],青少年常常會游離于體育游戲之外。需要避免“為體育游戲而體育游戲”,特別是受制于體育教學過程的約束與規(guī)訓,導致青少年技能儲備與學、練、賽、評中挑戰(zhàn)之間的失衡,造成體育游戲吸引力不足,產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倦怠感、乏力感和逃離感,形成二元對立,喪失體育幸福感[13]。力戒體育與游戲的生硬結合,不能因為強調體育的身體健康價值和技術傳承價值,而弱化了青少年在游戲過程中的沉浸感。
2.2 任務調適
契克森米哈賴研究團隊通過八通道模型[14]指出,在技能水平與挑戰(zhàn)難度相匹配的前提下,游戲者方能獲得心流。因此,在體育游戲設計中,確保設置的挑戰(zhàn)任務與青少年游戲者的技能水平相協(xié)調,構成設計的關鍵。
運動技能和游戲設置的挑戰(zhàn)之間要平衡,也就是任務的難易程度與技能水平的高低達成某種適配,達成最佳配比[9]130。游戲過程中挑戰(zhàn) 處于高水平,對應的技能水平也處于高水平,青少年能夠產生強烈的“身體活動參與的興趣與自信”[15],進而推動身心更為積極融入游戲,內在的體驗感受就處于一個最佳狀態(tài),也即產生心流。
“新課標”的內容體系[16-17]是設計青少年體育游戲任務挑戰(zhàn)的根本依據(jù)。體育游戲過程中任務挑戰(zhàn)類型主要分布在3個領域,一是基本運動技能,涵蓋移動性技能、非移動性技能和控制性技能;二是體能,涵蓋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耐力、柔韌性、反應能力、位移速度、協(xié)調性、靈敏性、爆發(fā)力和平衡能力;三是專項運動技能,涵蓋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雪類運動、中華傳統(tǒng)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等。
立足青少年體育游戲需求,開展游戲者技能分析和游戲內容設計。技能匹配的設計,體現(xiàn)在體育游戲的玩法設計,可以從規(guī)則、難度以及獎懲等方面進行設計[18]。
在體育游戲中應緊密圍繞個體的體能儲備與健康狀態(tài)展開,旨在有效激發(fā)情緒,為精神提供堅實支撐,并與游戲情境實現(xiàn)深度融合。通過這一途徑,參與者將能夠獲得更為優(yōu)質的心流體驗,具體表現(xiàn)為排除外界干擾、自我意識淡化、行為與意識融為一體、時間感喪失,以及對失敗與挫折的無所畏懼,全神貫注進入“忘我狀態(tài)”[9]137,進而有效促進青少年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和體育品德的提升。
2.3 反饋驅動
及時且準確反饋至關重要,這不僅能夠校準游戲目標,也能夠預知游戲結果,可以更好地激發(fā)青少年積極應對高水平挑戰(zhàn)的意志力。圍繞新課標通過預設明確的、可行的規(guī)則實現(xiàn)對體育游戲過程中各項任務難度和動作完成度的控制與說明。反饋應考慮體育游戲的教育性、娛樂性、競爭性、公平性、規(guī)則性、集體性、社會性、開放性、試錯性[19]、無效用性[20]。另外,還要嵌入體育游戲過程中的“制度”角色和“他者”角色,特別是通過情境預設和環(huán)境干預,諸如同學、老師的支持,提升青少年認知、社交和情緒管理能力,進而促進健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21]以及體育運動的參與。
心流結果的反饋表現(xiàn)在運動心率的維持度、運動技能的熟練度、體質健康的促進度、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度、體育品德的提高度。產生心流體驗是體育游戲過程的精神狀態(tài),同時心流也是不斷推動持續(xù)性體育游戲過程的恒久動力。
心流的產生還受到游戲者個體自身特點的影響。個體自身特點不僅是契克森米哈賴所說的人格方面特征,也包含青少年身體運動能力和水平的差異。要獲得更好心流體驗,不僅要表現(xiàn)出“自帶目的性人格”[22]的特質,在體育游戲中,青少年還需要不斷激發(fā)自我運動體驗的樂趣和快感,讓自己能夠充分沉浸在游戲情境中,激發(fā)身體潛能,挑戰(zhàn)自身的極限,不讓身體疲勞、酸痛等影響游戲過程。
3 青少年體育游戲設計的要素及關系
契克森米哈賴提出的心流模型,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心理狀態(tài)提供嚴謹描述和解釋。游戲本身所具備的愉悅性質,能夠引發(fā)對快樂、最佳體驗、滿意感和流暢等積極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與社會的建設者,未來的社會是需要展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社會,青少年將面臨更加復雜、綜合、多元的任務,那么在體育游戲中任務與技能之間的平衡,通過有效設計,給青少年提供極具價值的成長路徑,促進青少年在目標任務與技能體能之間的不斷提升,直至達到更高水平“心流”體驗。因此,青少年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情境性的身體活動,旨在通過目標引領,促進青少年體育行為的持續(xù)改進與體育精神的全力投入。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青少年以追求最佳表現(xiàn)為首要目標,而心流狀態(tài)對于實現(xiàn)這一目標具有顯著積極影響[23]。針對青少年體育游戲的設計,核心任務是構建游戲心流體驗的前提條件,需要對目標、任務、技術和反饋等要素進行設計。
1)目標設計。游戲是一種情境化的表達方式,有其特定的故事情節(jié)、規(guī)則要求、環(huán)境厝置、內容形式、身份表征。體育游戲不是體育和游戲的簡單結合,而是一種具有相關情境背景的體育游戲活動。青少年參與體育游戲,或者說體育游戲對青少年能夠有更大吸引力,需要把游戲目標設置于具體情境中,貼合青少年的實際,增強游戲的帶入感,即通過體育游戲能夠實現(xiàn)青少年對游戲的沉浸。可采用主題化、故事化的設計方式,強調一種敘事與身份的賦能,讓青少年能夠從多種維度進入游戲情境,從而讓0aa89fcbfbf6126d48d6f9497ba22be6意識和環(huán)境充分融合,提高技能與挑戰(zhàn)的匹配度。
2)任務設計。游戲中設置的挑戰(zhàn)以及任務要和青少年的技能水平保持相對平衡。多層次任務的設置可以更好契合青少年身體運動能力和發(fā)展水平的差異性,同時也可以降低對復雜、綜合的運動技術掌握和運用的難度。例如,在面對不同水平目標的要求時,游戲任務的設計要體現(xiàn)不同水平目標的層次性。同時,在面對不同水平的個體時,游戲任務的設計也要充分考量個體發(fā)展階段、運動能力的差異性。
3)技術設計。要把體育游戲設計為具有結構性特征的身體活動。所謂“結構性特征”是指一個活動要具有確定目標、明晰規(guī)則以及相應的可操作的評價標準[24]。如此,在體育游戲活動中,青少年游戲者能夠明確自己要達到的目標,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游戲中需要做什么。另外,游戲活動還可以給青少年游戲者提供準確及時的反饋,幫助游戲者了解自己的游戲狀態(tài),明確做出怎樣的技術結構調整,并能夠有效進入下一步的游戲活動中。由此,需要對體育游戲涉及的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進行結構化設計和建構。
4)反饋設計。體育游戲目標的達成是獲得心流體驗的前提。目標的達成、挑戰(zhàn)的完成,都是反饋的有效手段。也需要在游戲情境中預設一些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以此形成對青少年的強烈驅動,在不斷地增強反饋中推動游戲的進程。人不能離開社會而獨自存在,青少年面臨的將是文化融通、經(jīng)濟多邊、生態(tài)文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廣闊且宏大的社會背景下,自我社會身份、價值的確認變得更加重要。同時,對于社會的反饋以及來自不同制度反饋的回應更需要有精準的認知,而不至于迷失自我。游戲的過程,就是獲得反饋和不斷調適的過程,這也將有利于青少年對于“社會化”的模擬和適應,并從中獲得持久、穩(wěn)定和高質量的樂趣。
具體來說,通過情境化目標的價值引領、多層次任務的反饋調試和結構化技術的行為推動,為青少年游戲者帶來更多選擇性和適配性,可以讓青少年認為有能力完成游戲中的挑戰(zhàn)。例如,林小環(huán)[25]指出設計體育游戲要預設“明確、可調整的目標”,要賦予“足夠的趣味性”。袁海強[26]提出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針對不同時期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體育游戲”。還有研究把敘事性游戲的交互設計應用于強化游戲玩家的心流體驗,將敘事元素與心流要素結合,引導游戲玩家進入心流狀態(tài),其對游戲的樂趣體驗解釋為“融入沉浸—接受挑戰(zhàn)—解決問題—壓力釋放”一系列的交互體驗過程[27]。體育游戲設計不僅要考慮到目標、挑戰(zhàn)、技能、反饋等因素的作用,還要特別考慮到游戲者技能的結構性與挑戰(zhàn)水平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種平衡絕非單一技術對應單一挑戰(zhàn),而是系統(tǒng)性、整體性、綜合性以及高水平的。
另外,心流是一種認知狀態(tài),與自動和輕松控制的感覺相關聯(lián),在完成極具挑戰(zhàn)性任務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最佳的心流體驗,在體育運動中提高運動能力、強化神經(jīng)反饋與增進心流體驗這三者在本質上都存在著相關關系[28]。換言之,心流雖然是一種心理認知狀態(tài),但可以通過具體情境而影響人的行為,且該行為對心流體驗還同時產生積極作用,即在行為過程中獲得的心流體驗又再次增強了行為的持續(xù)性。所以,游戲者身體狀態(tài)與游戲過程中的體能需求關系,游戲者對于游戲結果的非目的性認知層次,游戲者對于游戲過程中不同身份表征的即時性反饋,也是體育游戲設計要給予特別考慮。當然,本研究主要是從理論思辨的層面探討體育游戲各要素的設計,并沒有著重量化驗證技能類的體育游戲中體能與挑戰(zhàn)的相互關系,但是非線性化的設計思路給游戲者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可以激發(fā)游戲者在游戲過程中的控制感[29]。有研究通過使用游戲化教學系統(tǒng)時產生的行為數(shù)據(jù)日志分析學生心流體驗,明確青少年在游戲化教育過程中心流體驗的存在[30]。從描述性的模糊經(jīng)驗表達到實證性的清晰數(shù)據(jù)分析,該研究不僅豐富心流研究的操作工具,也給本研究提供實證支撐。
4 青少年體育游戲設計的實踐策略
4.1 設計真實的游戲情境,激發(fā)游戲參與動機,促進健康行為的形成
一是借助故事、競賽等結構化方式設計真實的游戲情境,去激發(fā)青少年內在動機,推動青少年融入體育游戲,喜歡體育游戲,并能夠自覺、持續(xù)地參與體育游戲。從競技體育看,高水平運動員的沉浸和心流的體驗,無不是有著對真實情境的深切體會。但是在青少年的體育游戲中,隨著其認知水平和能力的發(fā)展,對于體育游戲過程中所蘊含和需求的情境存在著動態(tài)的變化。在不同情境、角色的變換中,游戲者需要學會自我約束、嘗試合作[31]。學習動機、心流體驗在自我效能感與在線學習投入之間是一種“鏈式中介”,自我效能感和學習動機能激發(fā)學習的堅持性,從而促進對學習的投入[32]。那么對于真實情境,采用結構化的設計方式,讓青少年能夠從多種維度進入游戲情境中,并且在游戲中找到自我的屬性,讓意識和環(huán)境充分融合,從而形成持續(xù)的游戲動力。
二是設計積極正面的價值導向、健康向上的行為示范,不斷提高游戲的導向價值,讓青少年在游戲過程中獲得更多成長養(yǎng)分。價值趨向凸顯的是平等自由、規(guī)則至上,啟發(fā)思維、嘗試創(chuàng)新,偏向思辨型的培養(yǎng)[33]。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體育游戲的內涵和范疇,進而豐富游戲情境,豐富青少年情感體驗,為游戲活動的持續(xù)性提供多重吸引力。
三是加強對社會情境的模擬設計。游戲的情境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空間的劃分與區(qū)隔,游戲空間內部的規(guī)則、角色、動力有其內在的適用性。鑒于社會關系的復雜結構性,對于青少年而言,心流體驗的獲得實則是對社會關系的模擬與鍛煉。通過這一模擬過程,他們能夠從特定情境的局限性中逐步過渡至現(xiàn)實世界的無限廣闊。在真實情境中,青少年得以塑造健全的人格,為其未來的社會交往與成長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提倡“常賽”,不僅僅是更好熟練掌握運動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讓青少年能夠進入“比賽”的情境中,體驗到運動項目的內涵性與社會事件的真實性。
4.2 提供多元的游戲任務,深化體能技術融合,促進運動能力的提高
一是設計身體參與的多元任務。游戲具有虛擬性,體育游戲中因為身體的參與而又具有特別的真實性。體育游戲過程中,除技術和挑戰(zhàn)之間匹配之外,還有體能潛在的制約因素,所以體育游戲中技能與挑戰(zhàn)之間的平衡,較一般游戲活動(如電子游戲、智力游戲等),有著更為顯性的適配特征。這一點在高水平體育競技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通過結構化的技術與結構化的任務,讓游戲者認為有能力完成游戲挑戰(zhàn),因為這里面為游戲者提供更多任務選擇和技能適配。把體育游戲過程中身體運動的特征發(fā)揮極致,提升青少年的運動能力。在這樣互促過程中,向著更加高水平的挑戰(zhàn)進發(fā),不斷提高心流體驗的能力。
二是設計體能利用的多元任務。游戲是載體,設計體育游戲,不僅包括體育游戲本身的要素設計,還應包括心流體驗要素、認知過程要素的融合。例如身體、目標、情境、計劃、技能、挑戰(zhàn)、反饋、情緒、表征、時間等。以游戲的形式促進身體鍛煉,體育游戲可以選擇情節(jié)性、趣味性、娛樂性、安全性和健康性的內容,游戲規(guī)則、游戲時長、游戲強度以及游戲人數(shù)都可以多元化設計。需要做好身體準備活動的設計,場地、器材安排工作的設計,避免和預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要通過體育游戲,更好地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水平,那么在游戲的過程中青少年的體能與技術就在不斷適配的挑戰(zhàn)中獲得了提高。例如,在卡巴迪游戲中,雖然可以通過敘事為游戲增加英雄主義色彩,賦予身份表征,一人如何擊退多人圍攻保護家園,或是多人如何捕獲一個獵物獲得生存希望[34]。但這里前提就是所有的技術運用離不開體能基礎,體能也只有在技術的運用中才能凸顯其價值。否則,空有一身蠻力也無濟于事,因為一人的力量是難以對抗多人的;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多人的圍堵下,“獵物”也有逃脫的機會和可能。
4.3 給予合理的游戲反饋,強化游戲目標引領,促進體育品德的養(yǎng)成
一是設計自我反饋。通過預先的講解,讓游戲者能明確感知到目標、任務、挑戰(zhàn),這就可以幫助建立自我反饋。因為一旦出現(xiàn)意識與環(huán)境的融合,或者自我意識的消失,其實就是在自我反饋的過程中得到游戲過程的深入。同時,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也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出體育游戲過程中游戲者技術與戰(zhàn)術運用之間的“隸屬關系”[35],從而形成結構化技術的穩(wěn)定輸出,進而提高戰(zhàn)術運用能力,獲得游戲過程節(jié)奏,有助于心流體驗的出現(xiàn)。設計體育游戲時,要納入完整的運動技術體系,幫助游戲者獲得參照,實現(xiàn)自我反饋。例如,羽毛球顛球游戲,很顯然,球能不能被球拍擊打到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饋與評價。
二是設計他者反饋。所謂的他者反饋,是指和游戲者相對應的或者是處于體育游戲活動之外的人對于游戲者提供的信息、評價等。游戲者在參與集體性體育游戲過程中,可以得到同伴或教師的鼓勵與支持,從而體驗到情感的支持。同時對于不同意見以及出現(xiàn)的沖突,也能夠通過他者的反饋與自身的管理得到調和[36]。例如,在舞龍游戲中,每一個把位的舞龍者都會獲得來自同伴的反饋信息,包括速度的快慢、節(jié)奏的合拍以及組合的完成度[37]。再如,卡巴迪游戲中,來自對手的壓迫感就是最好的反饋,不但可以激發(fā)游戲者的斗志,還可以讓游戲者更加集中注意力,專注于游戲過程。
三是設計制度反饋。所謂的制度反饋,來自游戲規(guī)則、游戲時長、游戲器材、游戲場地等要求,也包括游戲過程中的著裝、口號等要求。設計體育游戲,要明確這些制度性的內容和要求。例如,卡巴迪游戲過程中,可以設計多種規(guī)則,讓進攻者在進攻過程中先不喊唱口號,然后再要求喊唱口號。有聲和無聲的,以及從有聲到無聲,都會給游戲者帶來不同的反饋。
4.4 搭建有效游戲社群,拓展游戲參與空間,促進個體全面發(fā)展
體育游戲需要提高對青少年群體的黏性,不僅要讓青少年對體育游戲產生持久積極的效能感,還要讓他們在體育游戲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思維、精神和身體的經(jīng)驗。
一是設計體育游戲社群,吸引青少年沉浸體育游戲。要用青少年文化表征,積極制造游戲的意義,這也體現(xiàn)了一種“亞文化”之于青少年自我價值的確認與構建[38]。體育游戲設計要融入豐富的歷史元素和積極文化價值,構建青少年文化交流有效載體,并能夠開拓一系列復雜的語言、互動、慣例和社群模式,讓青少年在游戲過程中能與其他游戲者形成社交互動和社交協(xié)同,提升游戲的沉浸感。另外,提升體育游戲的社會性。例如,健身俱樂部,其社交價值和娛樂價值,讓社會性融于體育游戲中,產生超越體育游戲活動過程和體育游戲內部的意義和價值。
二是設計體育游戲的社群身份,引導青少年找準定位。體育游戲的形式和內容十分豐富,不同的游戲有著不同的風格、框架和攻略。青少年游戲者可以借助游戲社群的相互討論,甚至是游戲之外的交流結果,帶入體育游戲活動的過程,進而豐富青少年隨身帶入游戲的社會標記、特征、身份,甚至是關于游戲的意見、建議。例如,可以通過建立體育游戲俱樂部,增進青少年體育游戲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忠誠度和身份形式,加強經(jīng)驗認同,超越輸贏、物質獎勵等。設計體育游戲模擬“社會交往”形態(tài),成為多元互動、經(jīng)驗傳遞最為真切的教育環(huán)境,不同經(jīng)驗背景的青少年在體育游戲中的表現(xiàn)行為有所不同,對不同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推動他們在游戲中相互交流,這也是形成同伴關系的內部動機[39]。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核心在于立德樹人、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及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深入關注青少年的身體參與度、情感體驗及身份認同。為此,體育游戲的設計應全面考慮其過程與結構、青少年的個體發(fā)展特征及其運動水平差異,使體育游戲成為青少年熱衷并專注的活動。
研究依據(jù)心流理論,通過對游戲性的確認和強化,構建了青少年體育游戲設計的邏輯框架,豐富心流理論的應用范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體育游戲設計的理論體系。目標激發(fā)、任務匹配、能力塑造、反饋及時,這些要素共同構成青少年體育游戲產生心流體驗的前提。利用情境化目標的引領、多層次任務的設置、結構化技術的運用和強有力反饋的給予,使體育游戲具有結構性特征,確保青少年在游戲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技能與任務挑戰(zhàn)之間動態(tài)增長的平衡。構建真實的游戲情境、提供多元的游戲任務、給予合理的游戲反饋、搭建有效游戲社群,成為設計體育游戲時應選擇的策略。
心流的獲得是一個方法,其背后的邏輯在于通過身體鍛煉控制意識,從而真正達成幸福和自由體驗。期望通過設計有效且適恰的體育游戲,幫助青少年專注于成長的過程,讓體育游戲成為推動自由全面發(fā)展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EB/OL]. (2021-06-30)[2024-01-06]. http://www.moe.gov.cn/srcsite/ A17/moe_938/s3273/202107/t20210721_545885.html
[2] 林君薇. 體育游戲論[J]. 體育文化導刊,2009(10):103-105+115.
[3] 周愛光. 試論“競技體育”的本質屬性——從游戲論的觀點出發(fā)[J]. 體育科學,1996,16(5):4-12.
[4] 劉大維,胡向紅. 非結構化兒童體育游戲的價值及其開展[J]. 學前教育研究,2017(12):61-63.
[5] 唐善計. 挖掘體育游戲教學新的生長點[J]. 教學與管理,2020,804(11):40-42.
[6] 翟德忠. 體育游戲融入體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評《中小學體育教學設計與實踐》[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14):78-82.
[7] 黃少華. 青少年網(wǎng)絡游戲心流體驗與游戲成癮的關系[J].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1,40(1):79-89.
[8] 約翰·赫伊津哈. 游戲的人:文化的游戲要素研究[M]. 傅存良,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9]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心流:最優(yōu)體驗心理學[M].張定綺,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10] CSIKSZENTMIHALYI M. Activity and happiness:Towards a science of occupation[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cience,1993,1(1):38-42.
[11] 高峰,毛志雄. 身體鍛煉流暢狀態(tài)研究進展[J].中國體育科技,2023,59(1):31-37.
[12] 劉彩梅. 當代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因素與教育對策[J]. 教學與管理,2017(24):19-21.
[13] 于素梅,王曉燕. “幸福體育”何以確證?——馬克思主義哲學語境下體育的價值旨歸與現(xiàn)實追尋[J]. 體育學刊,2023,30(6):1-8.
[14] 周海龍,安珍. 基于心流理論的結構力學教學思考[J]. 高教學刊,2021,159(1):82-85.
[15] 梁坤,莊弼. 身體素養(yǎng)的理論溯源、內在機理及其對我國幼兒體育教育的啟示[J]. 體育學刊,2024,31(2):112-118.
[16] 閻智力.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體系研究[J]. 體育學刊,2021,28(5):14-22.
[17] 季瀏. 堅持“三個導向”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析[J]. 體育學刊,2022,29(3):1-7.
[18] 龐晨曉. 4~5歲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發(fā)展的體育游戲教學設計及實踐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學,2021.
[19] 丁玉峰. 游戲設計原則對教學設計的啟示[J]. 教學與管理,2014(31):30-32.
[20] 袁海強. 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運用思考[J]. 體育文化導刊,2015(3):146-149.
[21] 馬帥帥,宋楊肖,孫瑩. 以學校為基礎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干預研究進展[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2,43(5):685-689.
[22] 江靜,李輝婕,許晟,等. 沉浸體驗與青少年心理健康關聯(lián)的研究進展[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3,44(1):152-156.
[23] 劉微娜,季瀏,WATSON ⅡJACK C. 體育運動領域流暢狀態(tài)的研究進展[J]. 體育科學,2009,29(11):72-78.
[24] 任俊,施靜,馬甜語. Flow研究概述[J]. 心理科學進展,2009,17(1):210-217.
[25] 林小環(huán). 幼兒園體育游戲的設計與組織實施[J].學前教育研究,2011(5):61-63.
[26] 袁海強. 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運用思考[J]. 體育文化導刊,2015(3):146-149.
[27] 曹景舒. 基于心流體驗的敘事性手機游戲交互設計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2.
[28] ESCHMANN. The neurofeedback training supports motor performance and flow experience[J]. Journal of Cognitive Enhancement,2021,6(3):1-17.
[29] 顧紹琴,白絮飛. 基于沉浸理論的地理數(shù)字化游戲設計[J]. 地理教學,2019,467(19):9-14.
[30] OLIVEIRA W,TENORIO K,HAMARI J,et al. Predicting students' flow experience through behavior data in gamified educational systems[J].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2021.
[31] 文蕊香,姜桂萍,趙盼超,等. 情境體育游戲對幼兒粗大動作及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1,42(8):1220-1224.
[32] 蔡林,賈緒計. 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在線學習投入的關系:學習動機和心流體驗的鏈式中介作用[J]. 心理與行為研究,2020,18(6):805-811.
[33] 倪威勝,劉建莉. 丹麥體育游戲性教學方法在我國小學中的實踐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16(12):154-158.
[34] 毛偉民. 論卡巴迪的歷史沿革及其文化內涵[J].體育文化導刊,2013(7):115-118.
[35] 付慶镕,程勇民. 羽毛球比賽節(jié)奏的概念界定、評估及其應用[J]. 體育學刊,2020,27(2):135-138.
[36] 高剛. 集體性體育游戲對中職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干預效果分析[J].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9,46(4):679-682.
[37] 尹承松. 競技舞龍運動動作創(chuàng)新探索[J]. 體育與科學,2014,35(1):133-136+111.
[38] 閆翠娟. 從“亞文化”到“后亞文化”:青年亞文化研究范式的嬗變與轉換[J]. 云南社會科學,2019(4):178-184+188.
[39] 陳美. 體育游戲促進5~6歲幼兒社會化發(fā)展的觀察研究[D]. 長沙:湖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