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展評初中化學教材筆記的設計與實踐

2024-12-05 00:00:00盧天宇艾進達吳冰玉
化學教學 2024年11期

摘 要: 學生的教材筆記是反映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習慣的重要學習檔案。通過大量查閱與對比學生使用過的教材,將初中化學教材筆記的展評進行整體規(guī)劃。進而結合三個案例闡明如何以教材筆記展評加強過程性評價,診斷并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新課標評價理念在化學課堂落地提供了新的實踐思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教材筆記; 展評筆記; 過程性評價; 核心素養(yǎng)

文章編號: 1005-6629(2024)11-0031-05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B

1 研究緣起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在日常學習評價實施上強調,教師要經常查閱學生的學習檔案,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核心內容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獲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了解學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指導學生根據檔案反思自己的成長情況[1]。做筆記是一個由感知,轉化為聯想、分析、綜合,再轉化為文字表達的復雜思維過程,要求個體維持一種合適的內部心理定向,從而具體地操作知識信息[2]?;瘜W同行關于學習筆記的研究主要包括:通過編碼分析不同學業(yè)水平學生的筆記行為差異[3];課堂筆記的詳略與學業(yè)成績相關性[4];課堂筆記特點及其策略的調查[5];康奈爾筆記法的應用[6]等。

筆記類型多樣,根據不同的載體可以分為五類:筆記本筆記、教材筆記、導學案筆記、作業(yè)筆記與試題筆記。研究表明[7],學優(yōu)生在教材上做筆記時,較多采用原文標記與注解,善于做到課堂內容與教科書內容的融合,筆記更顯結構化、更具整體性。義務教育化學新教材的排版也預留了較多的筆記空間,鼓勵學生直接在教材記錄筆記。鑒于此,本研究以教材筆記為對象,通過查閱與對比任教學生所使用過的初中化學教材,將教材上優(yōu)質的筆記或帶有典型問題的筆記轉為教學與評價資源,進行教材筆記展評,滲透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于學習證據診斷與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為新課標評價理念扎根化學課堂提供新的思路。

2 展評教材筆記的規(guī)劃與實施

2.1 整體設計,有效搭建學習支架

通過分析教材筆記與課堂觀察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遇到困難之時,其教材筆記一般會處于混亂狀態(tài),主要表現為:“張冠李戴”,比如將應補充的筆記寫錯頁面,或在必要的位置所寫的筆記無關痛癢;表述不清,即學生過后再翻看筆記已經不明其意;存在科學性錯誤,比如關鍵用語書寫錯誤,所記錄內容與正確觀點相反等。實踐表明,針對學生學習過程遇到的阻礙而設計教材筆記展評,能夠為學生突破認知障礙搭建有效的學習支架。展評教材筆記不僅要直切學生學習的認知障礙,還應當立足于課程內容與教材編寫思路進行整體設計,確保適時、適度。

以人教版(2012)教材的學習為例,緒言、第一單元與第二單元作為初中化學學習的開端,學習難度較低,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系統(tǒng)介紹化學學科特質。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第四單元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開啟了從宏觀向微觀、由形象到抽象的轉變,部分學生因無法在“宏-微-符”表征間建立聯系,導致學業(yè)成績下滑,進而失去初學時的興趣與動力。溶液、酸堿鹽是化學學習的又一個分水嶺,因其綜合性較強,學生很難將知識進行有效關聯,無法形成學科的方法與思路,在面對探究性、開放性及綜合性問題時束手無策。根據學生學習化學的規(guī)律,研究制定了初中化學教材學習筆記的展評規(guī)劃,如表1。

教師要根據具體學情的需求,靈活調控展評筆記的時間和頻次,為學生的學習進階搭建有效支架。比如初學階段可以通過展示優(yōu)質的教材筆記,加強正向強化,發(fā)揮示范導學的作用。隨著學習深入,學生認知水平出現較大差異,有必要展示錯誤的問題筆記,引導學生糾正,并基于正確的筆記內化學科思維方法,跳出認知的混沌區(qū)域。

2.2 組織展評,促進核心素養(yǎng)進階發(fā)展

2.2.1 滲透學法指導,增強探究體驗與獲得感

在剛入門化學課程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展示如何有步驟地對教材文本進行注釋與剖析,指導學生在教材文本的基礎上快速記錄問題及答案,有利于學生掌握高效記錄筆記的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第二單元課題1“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演示實驗筆記展評過程。

[教師]同學們,剛剛大家閱讀了教材上實驗2-1的操作。請結合以下問題來觀察演示實驗:(1)預先在集氣瓶中裝入少量水,有何作用?(2)如何將水面上面空間進行五等份劃分?(3)紅磷為何要足量或過量?(4)點燃紅磷之后,為何要立即(快速)伸入瓶中并擰緊?(5)為何要冷卻至室溫才打開彈簧夾(止水夾)?

[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記錄了實驗問題的筆記樣例(見圖1),提醒學生結合教材文本快速記錄5個小問題。

[教師]演示實驗。

[學生]觀察并記錄現象,思考并討論實驗問題。

[教師]巡查指導,使用同屏技術抓拍學生的筆記。

[教師]展示甲同學的筆記(如圖2),提問:對于甲同學的筆記,大家是否有優(yōu)化的建議或疑問?

[學生1]對于第(4)小問,我認為立即伸進去還能避免紅磷在集氣瓶外燃燒時間過長而消耗紅磷,導致瓶內的氧氣未被充分消耗。

[學生甲]我認同這個想法。

[學生2]我有一個疑問,實驗現象如果描述成“進水量約占集氣瓶的五分之一”是否存在歧義?

[學生3]存在歧義,因為實驗前在集氣瓶中預放了少量水,“水面上面空間”是小于集氣瓶容積的。

[教師]還有其他觀點嗎?

[學生4]我對“將水面上面空間進行五等份劃分”有一個細節(jié)補充,要把塞子塞進去擠出瓶中的少量水,因為塞子也占了空間。

[教師]這位同學觀察得十分細致,請大家整理、修訂個人的筆記。

教師協(xié)調實驗觀察與做筆記需要把握3個要點:一是實驗前,引導學生厘清實驗目的、實驗步驟與實驗方法,標出關鍵點與疑惑之處;二是在演示實驗之前提出驅動性問題,引導學生記錄問題,并帶著問題去觀察與思考;三是所演示實驗的現象明顯,學生能基于觀察發(fā)現使用科學語言表述實驗現象、解開所疑所思。實踐表明,筆記指導讓學生在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有獨立思考的時空,為學生主動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留白”。一方面可規(guī)避學生因無法同時兼顧實驗觀察與筆記記錄而導致學習效果低下的情況,另一方面利于學生沉浸在實驗探究中,感悟實驗的學科價值,收獲實驗的成就感。

2.2.2 挖掘筆記內涵,培養(yǎng)批判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審閱學生的教材筆記之時,教師要敏銳地捕捉到筆記中能夠反映出學生獨立思考、作出判斷及提出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方案的信息。通過筆記的簡明性、科學性及結構化程度等溯源學生獨特的學習方法及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研讀優(yōu)質筆記,激發(fā)學生在優(yōu)質筆記中找到解決化學問題所運用的比較、分類、分析、綜合、歸納等科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批判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

下面是“實驗活動1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的教材筆記展評過程。教師在實驗操作結束后或下一節(jié)課前展示學生的教材筆記,組織學生評議。

[教師]學生乙的筆記(見圖3)有哪些優(yōu)點,對比你所寫的筆記說說哪些地方值得借鑒學習?

[學生1]乙同學借用了教材的裝置圖,快速把實驗操作(1)中的問題解答了。類似于數學的“數形結合”,具有簡明、可視化的特點。

[學生2]他把實驗操作的要點歸納為1至7個要點,基于教材的步驟做了記錄,并且與所歸納的口訣“查、裝、定、點、收、離、熄”相匹配,筆記寫得少、寫得精要。

[學生3]為什么要把“大氣泡”也畫出來?

[學生乙]在新授課學習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時候,我對“加熱片刻后出現連續(xù)、均勻氣泡”與“集滿氣體后瓶口有大氣泡冒出”這兩種現象印象不深刻。自己到了實驗室做實驗,看清楚了連續(xù)、均勻氣泡及大氣泡的形態(tài)。畫一畫,幫助理解與區(qū)別。

[教師]在課后作業(yè)里,不少同學把“連續(xù)、均勻”寫成了“連續(xù)、勻速”,與物理學科最近所學的“勻速”直線運動混淆了。乙同學在動手實驗過程,善于觀察與巧妙記錄,將心中疑問解開,學得有智慧。

深度挖掘優(yōu)質教材筆記的內涵與價值要抓住三個關鍵。其一,在課堂學習挑戰(zhàn)性的教學內容之后,教師課后及時查看學生的教材筆記,搜索合乎常理且與眾不同的筆記并加以展評,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加工相同學習內容有不一樣的思路與方法,促進學生形成從宏觀、微觀、符號、曲線等多樣視角相結合探索物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認識方式。其二,在每個章節(jié)學習結束之后,教師透過筆記的完整度、準確度、條理性等診斷學生學習進階受阻的原因,展示優(yōu)質筆記中恰如其分的舉證、推理、論證及模型構建等,提高學生基于現象、數據等證據進行質疑的能力,發(fā)展學生根據具體問題自主構建模型、修訂完善模型的創(chuàng)造能力。其三,在組織展評學生筆記時,保障充足的時間,充分激活學生基于筆記進行深入的對話,點撥學生發(fā)現優(yōu)質筆記中創(chuàng)造性解決學習問題、改進學習過程的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產生大量的想法、產生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的思路。

2.2.3 梳理單元小結,促進單元內容及化學觀念結構化

在學完每個單元之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展評單元小結筆記,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關聯、認識思路及核心觀念進行結構化梳理,深化理解單元中所涉及的化學觀念。

下面是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的教材筆記展評過程。教師在單元學習之后組織展評多份學生的教材筆記,組織學生梳理單元知識脈絡。

[教師]學生丙的筆記(見圖4)對你理解本單元所學的“物質構成”有哪些啟發(fā),你發(fā)現還需要補充哪些內容?

[學生1]丙同學梳理單元知識抓住了單元關鍵詞,并標注在“→”(箭頭)上。例如,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離子、原子、分子等“構成”了物質;原子“構成”分子,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學生2]我欣賞丙同學結合典型例子理解概念的做法,就像教材第66頁的圖示一樣,寫出由離子構成的典型物質NaCl、 CuSO4,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典型物質C、 Fe、 Cu,以及由分子構成的氧氣、二氧化碳等,有實例能幫助理解和加深記憶。

[學生3]丙同學會把老師講過的一些易錯點整理到單元知識體系里,避免陷入認識誤區(qū)。比如,在“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之前加注“在原子中”,提醒了在離子結構里,核外有電子的得失,因此核外電子數不等于核電荷數。

[學生補充]在元素符號這個知識板塊,需要補充元素符號的分類;原子、分子的概念和特性可以通過關鍵詞和微觀圖示加進來;把教材第53頁原子構成的示意圖加上了,概念與圖示相結合利于理解。

[教師]繼續(xù)展評其他學生筆記,組織學生評議。

[教師]通過大家的踴躍研討,我們找到了更多理解元素觀、微粒觀的思路與方法,大家課余繼續(xù)補充完善,后續(xù)展評到教室的學習墻報上。

如何通過展評單元小結促進學生結構化理解教學內容與深度構建學科觀念?第一,指導學生理解并運用“—”“→”“括號”將知識或概念之間關聯起來,可視化地表達其邏輯關系,利于知識的體系化構建。比如,“原子→分子”“分子→原子”分別表示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拆分為原子。第二,引導學生抓住典型案例將認識思路具象化,助益學習方法與思路的習得。例如,列出由分子、原子及離子構成的典型物質,打破微粒的抽象性,將“微?!迸c“物質”結合,為學生理解微粒觀搭建了學習支架,提供了方法指引。第三,啟發(fā)學生將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實現核心觀念結構化。比如,學生在知識體系中一方面能直觀地對比元素觀與微粒觀,發(fā)展對比理解的思維,另一方面能運用物質的多樣性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微粒觀。

3 反思與啟示

3.1 循序漸進地展評教材筆記,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材筆記是學生學習化學后留下的學習檔案,一定程度體現著學生學習和成長歷程,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法等。教師要經常翻閱學生的教材筆記,循序漸進地組織教材筆記的展評,深挖筆記中生成性的學習資源。首先,站在課程內容實施全局統(tǒng)攬學生學習進階路徑,預判學生在化學課堂可能遇到的學習障礙,課前指導學生通過查閱學習讀物或網絡查詢獲取必要信息,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其次,基于教學經驗與學情,做好教材每一單元教材筆記的展評規(guī)劃,在展評過程中根據學情進行適切的調整,助力學生突破認知障礙,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再者,細化展評筆記的流程,引導學生勇于展示、主動參與評議及不斷修訂完善筆記,促成學生在自評、互評過程中進行自我省思與學習經驗交流;最后,教師要對展評進行點撥或小結,指導提煉一般思路與方法,加強學習方法滲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品質。

3.2 要從“善教”走向“樂評”,拓寬筆記展評的渠道

隨著2024年義務教育新教材發(fā)布,新課標、新教材與新課堂將成為初中化學聚焦研究的重要主題。一線教師要深刻領會“教-學-評”一體化的課改理念,樹立科學的評價觀,不僅要著力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教與學的設計,更要重視評價的設計與實施,從“善教”走向“樂評”。系統(tǒng)展評教材筆記為豐富過程性評價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但展評的筆記類別不用局限于教材筆記,還可穿插進行筆記本筆記、導學案筆記、作業(yè)筆記及試題筆記的展評,讓學習筆記成為助力學生反思進步的工具。同時,展評的空間可以從有限的課堂向外延伸。利用班級走廊或教室的學習展板,以及學生學習交流的QQ群、微信群、釘釘群等展評筆記,讓優(yōu)質筆記伴隨著學生學習化學的每一段歷程,成為其學好化學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優(yōu)質筆記還可使用鼓勵性、建設性的評語進行評價,樹立筆記典范,激勵學生不斷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學習內容。

3.3 不斷積累教材筆記,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

義務教育化學教學的周期一般為一個學年,教師每年適量掃描畢業(yè)生使用過的教材,制作成電子文檔,收集更多的優(yōu)質筆記樣例,形成迭代更新的筆記資源,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比如,在緒論教學中開門見山地展示學優(yōu)生的教材筆記,讓優(yōu)秀的學習方法得以傳承和發(fā)展。又如,給學有余力的孩子提供優(yōu)質筆記作參考,能夠助力其更好地自主學習;在學習難度陡升的某個課堂上,教師給“學困”的孩子遞上一本寫滿“學霸筆記”的教材,為其搭建個性化學習支架,給予一份關懷,讓教學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學生。展評教材筆記能夠延展化學學習評價的內容、價值及意義,推動著化學學科教學轉向化學學科育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22: 46.

[2]胡適. 論課堂記筆記的創(chuàng)新性[J]. 上海教育科研, 2000, (3): 5.

[3]諸佳丹, 王祖浩, 周佳偉. 學生化學教科書筆記行為的差異研究[J]. 化學教學, 2018, (11): 21~26, 37.

[4]王先鋒. 高中生化學課堂筆記的詳略與學業(yè)成績相關性研究[J]. 化學教育, 2016, 37(3): 26~29.

[5]沈亮. 高中化學學生課堂筆記特點及其策略的調查研究[J]. 化學教與學, 2011, (1): 58~60.

[6][7]蘇潔, 陳小莉, 姚怡晨等. 康奈爾筆記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22, (16): 39~41.

苍梧县| 右玉县| 柯坪县| 安庆市| 河间市| 乾安县| 佛冈县| 磐安县| 日喀则市| 阿拉尔市| 九寨沟县| 祁东县| 花莲县| 鄂尔多斯市| 防城港市| 盐城市| 宝鸡市| 古交市| 和平县| 越西县| 阳东县| 遂川县| 桦甸市| 曲阳县| 铁岭市| 河北区| 咸丰县| 垣曲县| 墨竹工卡县| 永寿县| 密云县| 乌拉特前旗| 陕西省| 红原县| 宝山区| 布拖县| 凭祥市| 蒲城县| 合川市| 德江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