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一年級數(shù)學老師馬欣怡向同學提問:“如果要買一個3元6角的商品,應該怎么付錢?”有學生回答:“先給一張3元,再給一張6角?!彼麄儾恢廊嗣駧艣]有3元、6角的面額,這讓年輕教師馬欣怡覺得奇怪。她拿出各種面額的人民幣,一張張地問學生是否見過,全班40名學生,大部分見過100元、50元紙幣,一半學生能認出10元、20元紙幣,從沒見過1元紙幣的占一半以上。
2010年前后,移動支付開始迅速在我國普及。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86%。
今年一年級的孩子多出生于2016年、2017年。馬欣怡的同事、數(shù)學教師呂琳說,這種不認識錢的情況,在最近5屆的一年級小學生中越來越明顯。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胡宏兵表示,隨著時代發(fā)展,孩子接觸現(xiàn)金的機會變少了,不認識錢的現(xiàn)象值得重視。他認為,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現(xiàn)金依然是我國最基礎的支付手段?!墩J識人民幣》這一課,孩子們?nèi)匀粦攲W好。
(摘編自“光明網(wǎng)”)
【話題提煉】
關(guān)注成長、金錢教育、科技的利與弊、人民幣的文化價值……
【觀點提要】
①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日新月異,移動支付便捷程度與日俱增,孩子們金錢教育缺失問題值得重視。②人民幣并非只有經(jīng)濟作用,它同樣是文化的載體。③人民幣所承載的文化價值,不止于鐘靈毓秀的自然風光,它同樣是一段屬于千秋文藝的密碼。
【速寫引領(lǐng)】
越來越多小學生不認識錢,該擔憂的不只是金錢教育缺失,而是人民幣背后的文化價值。一張薄薄的紙幣,載著獨特的故事和意義:是華夏換新顏的歷史,是民族同心的共榮,是千年藝術(shù)譜出的樂章,是時代變遷照出的面孔。還原人民幣承載的“文化密碼”,增強孩子們對國家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是培養(yǎng)他們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