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巴比倫城 西亞大地上的輝煌古都

2024-11-06 00:00陳仲丹
大眾考古 2024年7期

西亞兩河流域新月形地帶是孕育人類古老文明的搖籃,產(chǎn)生過蘇美爾、阿卡德、古巴比倫和亞述等有影響的文明實體。到公元前7世紀,新巴比倫王國又在這里建立了。

公元前630年,西部沙漠地區(qū)的迦勒底人首領那波帕拉薩爾(Nabopolassar)乘亞述帝國內(nèi)亂之機,逐步控制了兩河流域南部,并于公元前626年自立為王,建立迦勒底王朝,也就是新巴比倫王國。后來他又與東面的米底人結盟,于公元前612年率軍北上,攻陷亞述都城尼尼微,滅亡亞述。從此,新巴比倫王國繼承了亞述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全部領土,幾乎囊括了西亞最肥沃的新月地帶。公元前 605年那波帕拉薩爾死后,其子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繼位,在位40多年。尼布甲尼撒二世武功顯赫,攻滅猶太王國,遠征埃及,勢力擴展到地中海之濱。他統(tǒng)治時期,新巴比倫王國進入鼎盛時期,建筑藝術也得到極大的發(fā)展,巴比倫城墻、伊什塔爾門、王宮、巴別塔廟和被列入世界古代七大奇觀的“空中花園”都建于這一時期,其宏偉和豪華程度超越了之前的諸多西亞建筑。

巴比倫城

巴比倫城位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公里處,公元前19世紀就建有城市,曾是古巴比倫王國的都城,后在歷朝歷代的戰(zhàn)火中遭到嚴重破壞。那波帕拉薩建立新巴比倫王國后,著手修復這座殘破的城市作為都城,此后繼位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更是力求恢復這座都城往昔的輝煌。他在就職文告中宣稱:“莊嚴華美的巴比倫,我視你一如我的生命……在仁慈的馬爾杜克神的庇佑下,我愿盡我的力量,使你成為空前絕后、無比繁華、無比昌盛的大城。你將接受萬國的進貢以及全人類的膜拜?!?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建筑工程使之成為兩河流域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150年后訪問該城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贊嘆:“就壯麗而言,我們所知道的任何其他城市都難與它相比?!?/p>

我們今天對巴比倫城的了解除古代文獻外,主要得益于德國考古學家科爾德威的工作。他帶領同事在1899—1917年間進行了系統(tǒng)和科學的發(fā)掘。早在1887年他就來這里旅行,在巴比倫城的廢墟考察,幾塊色彩明麗的殘斷釉磚引起了他的注意??恐@一發(fā)現(xiàn),他說服了柏林皇家博物館,讓他的上司相信這就是他們要找的地方。當科爾德威受到委托來這里發(fā)掘時,他估計這一工作需要5年時間,但由于城市遺址的范圍廣泛,約有850公頃,同時這里的地層復雜,地下水位高,短時間內(nèi)難以完成。盡管考古學家緊張地工作,但到14年后的1913年,他承認最多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1917年正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軍逼近這一地區(qū),科爾德威只得草草收場,結束了對巴比倫城的考古發(fā)掘。

幼發(fā)拉底河自巴比倫城中部穿過,然后改向西行。這條河既為城市提供了水資源,同時也豐富了景觀。城市的核心部分內(nèi)城位于河東,輪廓為不規(guī)則的方形。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了不讓敵人危及巴比倫城的側翼,又在西面修建了外墻,形成河西的新城。兩城由立在5個石墩上的大橋相連。內(nèi)城城墻由內(nèi)外兩道泥磚墻構成,里面一道比外面一道高。兩墻之間的空間鋪上碎磚,寬7米多,形成城防巡道。城墻按一定的間距建造一對塔樓,整個內(nèi)城共有塔樓360座。塔樓的功能是加強城防,塔樓可以有效保證弓箭手的火力范圍相互接應。

內(nèi)城共有9個城門,以神的名字命名,最有名的是北門—伊什塔爾門,伊什塔爾是巴比倫神話中掌管戰(zhàn)爭和勝利的女神。外墻腳下的護城河寬20—80米,與外墻之間以寬20米的護堤分開。護城河的河岸以瀝青砌燒磚來加固,兩端與幼發(fā)拉底河相通,“各類船只可以圍繞著護城河航行”。瀝青是很好的粘合劑,防水性能也好,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只有兩河流域將之作為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這里缺少石頭,巴比倫人就用河岸上淤積的泥土作為建材。工人們在規(guī)整的木模中裝滿泥土,制作磚坯,再依靠日光把它們曬成耐用的泥磚。在有些泥磚背面,科爾德威還看到了2400年前將它們拍制成形的工匠的指紋。

河西的外城平面略呈三角形。外城實際有三道分開的墻:最內(nèi)一道由日曬泥磚建成,另外兩道是燒磚砌的城墻,墻體間的空隙由碎石和填土填充,每隔一定距離還用凸起的壁柱加固。希羅多德談到巴比倫城墻的修建:“在他們從護城河里把土取出之后,就立即把它們做成大磚,而在大磚數(shù)量夠用時,就把這些磚放到窯里去燒。隨后他們便著手建筑,起初是用磚砌筑護城河的河岸,然后用同樣方式修造城墻……在城墻上面可以跑得開一輛四匹馬拉的戰(zhàn)車。”

內(nèi)城的主要街道大致與河道平行或垂直,至城墻處以高大的銅門作為結束,相當有氣魄。這些街道中最有名的是河東岸南北向的巡游大道(圣路),這是新年時城市主神馬爾杜克神像的巡行之路,是城市的主干道,寬7.5米,路上鋪砌的是被紅色角礫巖鑲嵌的石灰石石板,主要的宮殿及宗教建筑都位于這條大道和河流之間。大道穿過伊什塔爾門,出城后直抵城北一個專門的節(jié)慶建筑—年慶堂。新年節(jié)慶期間,人們沿著這條大道運送神像,國王是重要的陪伴者,他要表示自己在過去的一年中沒有冒犯過神靈,并請求馬爾杜克神向整個城市賜福。巡游大道東面的馬爾杜克大街將塔廟區(qū)與城墻東面的城門連接起來。

可惜的是,這個強大的城防工事并未能發(fā)揮作用。可能是在城內(nèi)同伙的幫助下,波斯人從幼發(fā)拉底河低水位的河床進入城市,進行突然襲擊。新巴比倫王國被波斯消滅后,巴比倫城開始衰落。公元前331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遠征到達這里,曾想重建巴比倫城作為自己的都城,但他的過早去世使得這一計劃未能實現(xiàn)。后來巴比倫城開始荒漠化,居住在這里的人大規(guī)模遷出,最終巴比倫城消失在風沙之中。為了發(fā)展旅游業(yè),1978年伊拉克政府在遺址上仿建了部分城墻和建筑。

伊什塔爾門

巴比倫內(nèi)城的9座城門每座都以神的名字命名,目前發(fā)掘的僅有伊什塔爾門。伊什塔爾門在城市的宗教活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為獻給女神伊什塔爾而精心設計的建筑,既是城市的主要入口,也是巡游大道的起點,保存得也最為完整。它被認為是巴比倫建筑藝術最高成就的代表。

由于城門處有兩道防衛(wèi)城墻,伊什塔爾門也分前后兩道。每道門有4座望樓,高達12米。望樓與望樓之間有拱形過道相連接,墻垣上部是琉璃磚構成的飾帶和垛口。城門墻上裝飾有動物圖形,現(xiàn)場挖出的早期殘墻上有大約150個以單色泥磚砌成的公牛和巴比倫角龍的造型。這兩種動物代表的是該城最重要的兩個神,公牛代表的是氣候神阿達德;角龍代表著城市守護神馬爾杜克,它是一個身披鱗甲的混合體:有長著角的蛇頭、貓的前腿,后腿長著鷹的爪子,尾端則是蝎子的刺鉤。

伊什塔爾門后建的兩座塔樓上滿是華麗的彩色琉璃磚,其圖案交替重復獅子、公牛和角龍的形象,在亮麗的青藍色背景上出現(xiàn)了棕色、黃色和白色的各種動物造型,高約90厘米。巴比倫建筑中琉璃磚的圖案由木模制作,上面的動物造型類似浮雕,形態(tài)逼真,這種制作與泥磚建筑的單一色彩大不相同,通過絢麗色彩的對比使建筑顯得格外華美,光影變化也多姿多彩。后來西亞地區(qū)的伊斯蘭建筑繼承了新巴比倫的這種裝飾風格。

由北面城外的年慶堂向伊什塔爾門行進時,可以看到城門旁巡游大道兩側的高墻,墻頂端設有垛口。護墻上為琉璃磚組成的、象征伊什塔爾神的成排的金色獅子在向城里進發(fā)的造型,以耀眼的藍色為底色,墻的中楣由色彩艷麗的釉面磚塊組成。

巴比倫城的發(fā)掘工作于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止,德國考古學家將發(fā)掘出土的建筑碎片裝在600多個箱子里存在遺址附近,直到1926年伊拉克政府允許將這些箱子運往德國。釉磚碎片運到柏林后,專業(yè)人員開始復原伊什塔爾門。1928年由9名雕塑家和制模工組成了復原小組,復原者按照顏色和動物身體的不同部分將殘片進行了系統(tǒng)分類,然后把它們拼接成較為完整的磚塊,最后再拼成完整的獅子、公牛、角龍和各種裝飾圖案。只有當他們確定某些磚確實找不到時,才會用現(xiàn)代的復制品來代替,并且還要保證替代品很容易被認出。這一工程的負責人沃特·安德烈表示:“我們把自己當做偉大歷史財富的守衛(wèi)者,必須要極其小心才行?!彼€說,“為了拼湊出一塊磚上的浮雕,我們常常需要找出六七塊殘磚。重造者要在成百種可能中搜尋剛好能拼到一起的兩塊殘塊?!?930年,復建后的伊什塔爾門和巡游大道高墻在柏林博物館中專門修建的大廳中向公眾開放。

巴別塔廟

巴別塔廟是《圣經(jīng)》中提到的一座通天塔,是由躲在方舟上避過洪水的諾亞后代建造。《圣經(jīng)·舊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天下的人都說一種語言。諾亞的后人在向東遷移時走到一個叫示拿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片平原就住了下來。他們計劃修建一座高塔,塔頂要高聳入云,直達天庭,以顯示人們的力量和團結。人們很快就開始建塔,這件事驚動了耶和華。他見到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嫉妒,暗自思忖,現(xiàn)在天下的人都是一個民族,都說一種語言,他們團結一致,什么奇跡都可以創(chuàng)造,那還怎么統(tǒng)治人類?于是耶和華便施魔法,變亂了人們的口音,使他們無法溝通,高塔也無法繼續(xù)建下去,最終沒有建成。這就是歷史上關于“通天塔”的傳說。所謂“巴別”在猶太人用的希伯來語中是“亂”的意思,因有變亂口音這樣一個來歷,這座塔也就得名為“巴別塔”。

這個故事聽來頗有些傳奇色彩,在《圣經(jīng)》中這座塔半途而廢沒有建成,而在現(xiàn)實中情況則正好相反,巴比倫城中確實存在過一座建成的巴別塔廟。公元前6世紀新巴比倫王國的泥版文書中曾提到有好幾個國王主持過建塔工程,那波帕拉薩寫道:“巴別塔廟年久失修,神命我重建。神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下界的胸膛上,而塔尖要直插云霄。”后來尼布甲尼撒二世在泥版上寫道:“我竭盡全力把頂造得與天一樣高”, 他還讓人從腓尼基運來雪松作建筑材料。這些都說明幾代人的努力才建成了巴別塔廟,當時的巴比倫是國際性都市,城內(nèi)有許多不同民族的居民,比如有幾萬從耶路撒冷遷來的猶太人,大家彼此語言不同,這與《圣經(jīng)》中記載人們口音各異、無法溝通的情形是吻合的。

希羅多德在他的書中提到過巴別塔廟,照他的描述,這是座實心的主塔,高約200米,共有8層,外面有螺旋形的通道,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在通道半途設有座位,供登塔人歇腳。希羅多德還提到塔廟上“建有一座小神廟,里面有張精致的躺椅,鋪陳華麗,旁邊有一張金桌子”。塔頂?shù)男R用藍色琉璃磚砌成,里面供奉馬爾杜克神。

據(jù)史料記載,波斯國王居魯士征服巴比倫時,被這座塔廟的雄偉氣勢所感染,下令保護,他還讓人按塔廟的式樣給自己建造陵墓,可惜的是后來的波斯國王薛西斯還是把它毀掉了。亞歷山大東征時,他來到這里憑吊,曾下令讓一萬名士兵清理塔廟的廢墟,但已無法恢復其原貌。

1899年,科爾德威在巴比倫遺址考古時,挖到一座塔形建筑的地基。這座塔廟建在一塊凹地里,塔基每邊長80多米,是座多層高塔。有的磚石上還包有金箔,貼有淡藍色釉面??茽柕戮S估計,造這座塔廟要耗費幾千萬塊磚,他推測這可能就是《圣經(jīng)》中提到的巴別塔廟。盡管面對的是一堆殘破的廢墟,科爾德威還是激動不已,他感慨道:“親眼看到遺跡絕非閱讀任何書面的描述可比。通天塔碩大無朋,四面是祭司朝拜的豪華殿堂。當年的壯麗莊嚴景象在整個巴比倫是無與倫比的。”

巴別塔廟到底是一座什么樣的建筑,學者們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它就是巴比倫城內(nèi)的馬爾杜克神廟。這座塔廟的高度相當于今天20多層的高樓,在當時人眼里會被看作是高不可及。也有人認為當時的巴比倫城內(nèi)除了馬爾杜克神廟外還有另一座巴別塔廟。

(作者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