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得,初秋附在第一片落下的枯葉上,飄然而至。
而如今,秋的腳步已然漸漸遠離,去捕捉秋的殘影——暮秋,品味萬物凋零之季的美好。
比起初秋,它顯得蒼涼些,但它比初秋更顯穩(wěn)重成熟,故而,暮秋之苦澀中藏著美好。
霜降已過,但霜仍不多,倒是那清晨的露,遍地可見,奪人眼球。昨日冷了一夜,早上還余留著一絲涼的氣息,下樓散散步,再好不過。我踏著石板小路,觀賞著路邊頑強挺立的小花、小草,不覺中,腳步就慢了。這一慢,那些調皮的小露珠可就耐不住了,紛紛往我褲腿上湊。低頭,呀,褲腿濕了一片。我急忙彎腰,想卷起褲子,轉念一想,也罷,融入這大自然的濕意也好。既已彎腰,我的眼光,自然而然就落到了那些晶瑩剔透的“小精靈”身上。葉片上,它們滑滑梯似的滾來滾去,從葉尖上滴落,使葉子彎了腰,又傲然立了起來。
“啾”,清脆的鳥鳴在天空劃過,我抬起頭,心思被這大自然的精靈牽引住。只見那鳥在空中舒展著身子盡情飛翔,不一會兒,它仿佛累了,停落在一棵楓樹上歇腳,隨即撲棱一下翅膀又飛走了。一片葉邊微卷、略帶棕黑的枯葉,大概是被那鳥的雙腳蹬得吃不消了,葉根一折,翻著跟頭打著轉兒飄落,帶著秋獨有的濕氣,薄薄的一片,就那么孤零零地躺在了小路上。循著它飄落的軌跡,我的目光又移到了楓樹上。滿樹的楓葉不久前還紅得那么熱烈,但此時紅過了,已逐漸變黃、飄落。這就是暮秋的獨特之美吧!那落下的楓葉,色澤變淡了,對生活也看得淡泊了,因它紅過,故而靜靜地,與其他普普通通的葉一樣,平平淡淡地過完葉的一生——生長,落下,再奉獻自己成為肥料,來年繼續(xù)生長……周而復始。
我想,雖有“自古逢秋悲寂寥”,可猶存“我言秋日勝春朝”;盡管看遍“綠池落盡紅蕖卻”,卻仍現(xiàn)“荷葉猶開最小錢”……秋,萬物成熟之至而折返,又現(xiàn)悲涼,實乃詩意充盈之季。
“霜林獨坐,紅葉紛紛墮。”秋之末尾,楓葉飄落之時,我擇幾片潮濕的楓葉,掬一捧回憶隨行,把秋天的所有美好,打包,封藏。
(指導教師任紅娟)
(第三十一屆全國萬校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獲獎作品)
精彩點擊
秋,大家都從小寫到大。然而,怎樣才能寫出新意?這篇作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優(yōu)秀的范例。小作者對時間的選擇更為精準——選取了“暮秋”這個臨近冬季的時間段來寫,借由賞秋描寫了自己的所見,由此引申出自己對秋的理解,一氣呵成。文末,語言和意境都富有詩意,讓人久久難忘。
(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