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村莊必有樹。樹是村莊的一部分,是村莊的靈魂。樹點綴了村莊的四時風(fēng)景,增添了生活的韻味。
故鄉(xiāng)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西沿,是一個典型的丘陵村,土地瘠薄。兒時的家鄉(xiāng),村民貧窮,住土坯房,房屋也少。村里有大片大片的空地,村外也有荒坡。村民喜歡樹,房前屋后、村里村外、溝渠路畔、田間地頭、河灘荒坡,到處都種有樹,有槐樹、榆樹、桐樹、構(gòu)樹、楝樹、椿樹、楸樹、楊樹、梨樹、蘋果樹等,有的高大挺拔,傲視群雄;有的低矮彎曲,堅韌不拔;有的微小成林,蓬勃生長。樹把村莊掩映著。
昨夜,我夢的翅膀,沐浴著清幽的月華,扇動湍水的波光,又輕盈地飛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的時空里穿越。
村莊內(nèi)外最多的是槐樹和榆樹。村民對槐樹、榆樹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槐樹、榆樹曾經(jīng)賜予村民生命的給養(yǎng),幫助村民度過了饑餓難忍的艱難歲月。除此之外,槐樹還在解決村民做飯所用燃料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槐葉還曾為村民增加過經(jīng)濟收入。
小時候,我沒見村民栽過槐樹,很少見村民栽過榆樹。父親說,榆錢和槐籽飛到哪里,就會在哪里發(fā)芽、長葉,只要牲畜不吃,人們不薅,都會長成樹。
每年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柳綠花紅,榆樹上也冒出了新鮮的榆錢。那肥美嬌嫩的榆錢,一串串掛滿樹的枝杈,在和煦的微風(fēng)中輕輕搖動,散發(fā)出誘人的清香。我和小伙伴們呲溜溜爬到樹上,摘下幾串榆錢兒吃起來,待吃美吃足之后,開始捋榆錢兒拿回家。母親把榆錢兒洗凈,或涼拌,或做成榆錢兒窩頭,或拌上少許玉米面做成蒸菜,或用榆錢兒熬粥,讓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滿口飄香。
故鄉(xiāng)的槐樹真是到處都是,房前屋后有,村里村外有,村莊的東嶺上滿是槐樹,被稱為“槐樹嶺”。槐樹是天生的慢性子,性格沉穩(wěn),不急不躁,每年到清明節(jié)之后,才睜開蒙眬的眼睛,慢吞吞地爆出米粒般大小的嫩芽,掛一層星星點點的隱綠,像浮著一層淡淡的綠云。每當(dāng)這個時候,我和小伙伴們就?著小籃子,去采槐芽。那些清新的槐芽,嬌嫩如嬰兒的皮膚,捏在手里,綿潤如絲綢。我們把采的槐芽拿回家,母親把它用滾水輕輕一焯,放上鹽、醋、蒜泥、香油,拌成涼菜吃,清香可口。
吃了槐芽,緊跟著就吃槐花?;被ㄊ㈤_,是鄉(xiāng)村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睒涞闹χι疑?,都掛上了一串串白色的槐花,燦若冰玉,薄如蟬翼。春風(fēng)吹來,槐花搖曳,宛如滿枝的蝴蝶在蹁躚起舞,濃濃的香味隨風(fēng)飄揚,家鄉(xiāng)處處洋溢著槐花的芬芳。這時,隊長會放工幾天,讓村民盡情地摘槐花。
我和小朋友們在星期天,結(jié)伴?著籃子,走上東嶺的槐樹林。照例是先吃后摘。我們小心翼翼地攀彎一棵棗般粗的槐樹,摘一把槐花,塞進嘴里,咯吱咯吱大嚼,直到填飽了肚子,才開始摘槐花。為了多摘些槐花,即便被尖尖的刺扎了胳膊和手,也不叫疼,也不停歇。
槐花摘到家后,和吃榆錢兒一樣,母親或涼拌,或做成槐花兒窩頭,或拌上少許玉米面做成蒸菜,讓家人吃。除此之外,母親還用槐花包紅薯面餃子、包子,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摘的槐花多,當(dāng)時吃不完。母親就把槐花焯后曬干,用袋子裝好,保存起來,供一年四季食用。有了槐花,村民的肚子少挨了饑餓,也能吃到可口香甜的飯食。在那個艱難的歲月里,槐花給予了村民生活最好的饋贈。
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老百姓家中的必需品?;睒涫谴迕褡鲲埖闹饕剂稀C磕甓?,村民都把房前屋后不成材的槐樹砍了,生產(chǎn)隊也會把東嶺的槐林分給村民砍伐。人們把槐樹整整齊齊地碼在院子里曬干,供冬天和來年春天做飯用。我家房后,是一道斜坡,有兩米高,上面長滿了槐樹。里面陰濕,常有蛇出入,我很少去房后。但父親和母親常到房后,每當(dāng)看到槐樹長勢很好,臉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幸福的微笑。
曾有幾年,有人收購槐葉。槐葉也能賣錢,這可是天大的喜事。在那酷熱的夏天,村民們除了上工掙工分,就是拉槐葉。母親和不上學(xué)的姐姐,戴著草帽,不顧炎熱,精神振奮地一頭扎進槐樹林。拉完了東嶺的槐葉,再拉自家房前屋后的槐葉。母親和姐姐把拉的槐葉在地上曬干,拉到很遠的地方賣。每年,母親和姐姐都能掙兩百來元。在寧靜的夏夜,在如豆的煤油燈下,母親和姐姐用滿是刺傷的手仔細地數(shù)著掙來的錢的情景,永遠鐫刻在我的心上。幾十年來,每每想起,我都心熱流淚。我上學(xué)用了母親和姐姐拉槐葉賣的錢,我穿衣也用了母親和姐姐拉槐葉賣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