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情懷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人文追求,體現(xiàn)了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情感追求,以及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家國情懷素養(yǎng)對歷史核心素養(yǎng)具有引領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是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下面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際,總結培育家國情懷素養(yǎng)的具體策略。
一、以唯物史觀提升人文追求
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唯物主義歷史觀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其中包括: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歷史是符合規(guī)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在階級社會,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是階級斗爭;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fā)展等。
正確歷史觀與家國情懷的重要聯(lián)結點在于認知與行動的一體化,通過教與學的有效互動,將正確的歷史觀內化到品格之中,體現(xiàn)在自己的行動中,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就更加完善與健全。家國情懷的培育離不開培育正確的歷史觀,正確的歷史觀是培育家國情懷的方針、方向和方法。家國情懷的培育需要以唯物史觀為基礎,促進歷史知識的生成;通過創(chuàng)設和探究歷史情境、體驗歷史活動,以情理交融、深度閱讀、實踐體驗等多種方式,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的同時,自覺抵制不良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人的價值觀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面對一個事實和情境應該作出怎樣的價值判斷和情緒反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歷史教師要教育學生面對不同的史實和情境時,應該拿出什么樣的態(tài)度、作出怎樣的判斷、表現(xiàn)出怎樣的情感。教師通過長期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評價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時,應該讓學生認識到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了歷史,任何一個朝代的盛衰都是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交互作用、相輔相成的產物。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適應了小農經濟的需求,而小農經濟和中央集權體制長期存在則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得以長期發(fā)展并創(chuàng)造巨大文明成果的經濟基礎和制度保證;同時,明清時期的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是因為經濟基礎中萌生出新的因素,而舊的上層建筑不能適應新發(fā)展,從而產生出矛盾,阻礙社會進步,埋下了被動“挨打”的伏筆;中國近代史上的“進步”和“屈辱”,也都體現(xiàn)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特征。
在中國現(xiàn)代史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中國的國情,結合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國際等各種因素共同思考,從大歷史觀的視角正確認識近代歷史的發(fā)展,理解人民對于道路、制度、文化、理論等方面的歷史選擇,形成對祖國、對民族的認同感和正確的國家觀。不能脫離唯物史觀,單純地談個人隨意性的情感,否則將個人情感異化為家國情懷,就失去了家國情懷的本真,更不利于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
二、以認同教育引領國際理解
國家認同指一國公民對自己歸屬哪個國家的認識,對這個國家的構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評價和情感,國家認同是族群認同和文化認同的升華,是現(xiàn)代國家公民最基本的身份認同。具體而言,國家認同包括政治認同、歷史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等。增強學生國家認同是進行家國情懷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
高中歷史教育的最基本目標就是塑造青少年的國家認同,高中歷史教材幾乎所有的內容都與國家認同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國家認同與國際理解密切相關,各國都不可能脫離國家立場開展國際理解教育。國家公民與世界公民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只有合格的國家公民才能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
高中歷史教育要基于民族性來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在人類文明史上,世界各國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傳統(tǒng)。中華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個成員。自古以來,中國就是在吸收外來優(yōu)秀文明成果的過程中不斷自我豐富,同時也對外輸出優(yōu)秀文明成果,為世界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中國已經與世界密切聯(lián)系成為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具有強烈的世界意識和國際視野,也具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抱負,展示了大國擔當,而中華民族也應承擔起這份家國情懷。
新版課程標準對家國情懷核心素養(yǎng)的水平分層中,對學生要求的水平1和水平2,主要是知識點層面上的內容,在情感上集中體現(xiàn)為感性層面,如“具有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大愛”;水平3和4則相對提升了高度,要求學生對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發(fā)展宏觀趨勢的把握,如“能夠把握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fā)展趨勢以及世界歷史發(fā)展的進步歷程”。
從認知層次上提升到理性層面,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能夠表現(xiàn)出對歷史的反思,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更全面客觀地認識到歷史和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從時間范圍上由歷史到現(xiàn)實,由理論到生活,指向學生未來行動的內在動力,如“能夠將歷史學習所得與加強民族國家的發(fā)展繁榮結合起來,立志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由此可見,國家認同與國際理解相互交織,不可分割。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開發(fā)與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如不同時期的中國歷史地圖,不斷變化的疆域蘊含了豐富的時空信息以及其所生成的國家意識,包含了特定時期的國家治理、不同民族的交融交流、不同時期中國人政治智慧、多元一體的文明分布格局等,有利于學生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從認知到情感的轉換與升華。同時,教師還要適度挖掘地方資源,培養(yǎng)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有利于形成對國家的認同感。
除了關注本土歷史,教師也要注重中外聯(lián)系,滲透國際理解。中國歷史是世界歷史的一部分,教師在講授中國史內容時,應該具備世界視野,發(fā)現(xiàn)可以滲透國際理解教育的切入點,如絲綢之路的開通,連接了公元前后的兩大文明高峰,這不僅是中國歷史的重要事件,也是世界歷史的重要事件。歐亞大陸不同區(qū)域之間的文明交流,體現(xiàn)出了中國人對外開拓的精神,為世界文明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樣,中國抗日戰(zhàn)爭更應該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背景之中評價,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作出了巨大貢獻,理應得到充分的國際尊重。在世界史教學中,把握中國立場非常重要。這里的中國立場不是指對任何歷史現(xiàn)象的評價只考慮中國一國的利益,而是要站在中國立場上,教會學生明辨是非,作出對世界歷史應有的公允評價。
例如,平等地對待世界各國、各地區(qū)的文明,沒有高低主次之分,不應該刻意美化或丑化。亞洲文明、美洲文明、非洲文明、歐洲文明都為世界作出過重要貢獻,豐富了全世界人民的物質、精神文明。教師要明辨是非,對一些國家的侵略戰(zhàn)爭和暴行要給予嚴厲譴責,對正義行為要充分肯定。教師要肯定國際合作,倡導和平與發(fā)展的理念。
總之,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價值標準,要充滿人文情懷。在正確的歷史觀指導下,面對全球化時代的背景,教師要注重對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將國家認同教育與國際理解教育有機結合,更好地提升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素養(yǎng)的落實度和有效性。
(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