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立足于奧爾夫音樂教學與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教學的融合。在此基礎上闡釋了奧爾夫教學法“原本性、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從奧爾夫音樂教學特點出發(fā)分析了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電子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加入聲勢、律動,奧爾夫樂器、即興的教學手法,編寫適合藏區(qū)的校本教材”三個方面去進行思考。為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電子琴課程學習中收獲更多。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yè) 電子琴教學
電子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yè)中較重要且綜合性較強的專業(yè)課程之一,對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有著重要的意義。電子琴課要求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具備歌唱、動作、舞蹈、對白等與電子琴融合進行教學。但在實際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實施有一定的難度,如學生的基礎薄弱、自主學習意識不強、教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傳統(tǒng)、西藏地區(qū)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特殊性等問題。結合當下學前教育專業(yè)和幼兒園的實際情況考慮,電子琴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都在發(fā)生變化。奧爾夫教學從理論原則、教材、教法到成功的教學實踐等方面都是一個完整的音樂體系,“元素性、綜合性、創(chuàng)造(即興)性是該體系的特點。而且奧爾夫體系是開放的,沒有固定不變的程式。”[1]這為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思路,讓學生在電子琴教學過程中體驗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并學到更多的技能技巧。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融入,為電子琴課程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新的教學方法、新的課堂形式以及新的學習模式為課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為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學習電子琴尋找了一條新的道路。
一、奧爾夫教學法的理念
奧爾夫教學法的實踐相對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和柯達伊教學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接受人群更加廣泛、教學手段更加具體。“它將音樂、舞蹈、動作、語言融合在一起,但它并不是流于表面或形式上的模仿,奧爾夫教學過程更像是人們在音樂中創(chuàng)造自我價值的過程?!盵2]為什么奧爾夫教學法會被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域的人群接受呢?這和它的教學理念是分不開的。首先,奧爾夫教學法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其次,它不僅注重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回歸人本,最主要的是奧爾夫教學法注重本土化的教學理念。它鼓勵將音樂教育融入本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文化背景、觀念、興趣,將本土音樂元素注入其中,使音樂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和特殊性。如:在藏族音樂中加入一些小型樂器和聲勢等。
奧爾夫教學注重的是教學的過程,他提倡讓人們參與到音樂教學過程中,并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發(fā)揮其想象力注入到音樂中。這和電子琴課程所需要的教學理念是相通的,奧爾夫教學理念是原本性的音樂教育,讓學生更好地去感受音樂和創(chuàng)造音樂。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的特點
奧爾夫教學法是全世界廣泛運用的音樂教學法之一,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有原本性、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一)原本性
奧爾夫教學法最核心的特點是原本性,即原始性質和原生性,這是指音樂教育應當回歸其最本真的狀態(tài),以人的自然感受為出發(fā)點。首先他認為學生是音樂教學中的參與者,音樂教育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理念。而原本的音樂是指將人的動作、舞蹈、語言結合在一起,這種音樂過程由學生自己來完成。
(二)綜合性
“綜合性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奧爾夫認為音樂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它應該與身體動作、舞蹈、戲劇相互融合?!盵3]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和體驗音樂。此外,音樂也不是單指音樂,它是通過朗誦、對白、歌唱、戲劇、聲勢、律動、樂器、合奏、即興創(chuàng)作等綜合活動來引導學生去體驗、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音樂。此外,綜合性還體現(xiàn)在對本土化和多元文化的結合上,強調音樂文化的屬性和社會功能。
(三)創(chuàng)造性
創(chuàng)造性是指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在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中,除了引導學生親自參與外,還主張“即興性”,通過引導學生參與音樂活動中,再自由的創(chuàng)造音樂,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基本元素和結構,同時也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藝術表現(xiàn)力。例如一二年級的學生聽到音樂時會通過身體的律動來拍打節(jié)奏,或者即興地使用一些外來物品進行“樂器”擊打,是人本身對音樂做出的一種自然反應,這種反應是通過身體的某一個部分來表達內心的感覺。
根據(jù)人這一特性,奧爾夫說過:“教學應從即興出發(fā),即興以節(jié)奏形式為支點,最后才是音的固定和記譜結果,完全從即興出發(fā)的、自由開放的音樂教學模式,而且是一個最卓越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4]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獨立思考能力,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拉薩示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教學的現(xiàn)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文化、政治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同時,幼兒園對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學前音樂教育中電子琴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筆者參加工作至今,連續(xù)帶了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2020級、2021級、2022級學生的電子琴教學,從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生源狀況
1.音樂基礎較薄弱
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來源一部分是區(qū)外學生,一部分是區(qū)內學生,區(qū)內學生又分為中職學生參加高考和普通高中生。這些學生進入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的文化分值都不高,且大部分對學習呈現(xiàn)散漫的現(xiàn)象,這導致在音樂理論基礎的學習中沒有較好的熟練與掌握。當學生學習電子琴課程時,會感覺到更吃力。
2.學習思維較保守
應試教育的模式下,部分學生自主學習新事物的主動性不強,從2020級、2021級、2222級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身上凸顯出這一點。電子琴教學是即興的,也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共同體驗、共同創(chuàng)作的過程,而不是教師一味地講,學生照抄照搬。如:電子琴課上,教師新彈奏一首兒歌,通過對伴奏音型和旋律的學習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進行示范后要求學生通過所學的伴奏音型,發(fā)散思維進行該音樂作品的二次創(chuàng)編。而大部分學生會將教師所講的原封不動地進行彈奏。這種應試教育的學習思維不利于今后幼兒的兒歌彈唱。
(二)電子琴教學方法單一
在電子琴教學中,大部分采用的教學是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這導致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基本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幾乎沒有自己的思維,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不會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也會被學生們帶入幼兒課堂,而這種方式顯然不適合兒童音樂課程中。這會導致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難以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學不以致用。
(三)教材實用性不強
西藏自治區(qū)是我國藏族人民集聚地之一,在這片缺氧不缺精神的土地上,孕育著一群喜愛歌舞的人—藏族人民,他們從小接受著藏族歌舞的熏陶。目前,我校使用的電子琴課程教材雖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但是缺少了一些本土的音樂元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趣味性不高,通過了解與觀察,他們更希望電子琴學習中有藏族音樂的出現(xiàn)。此外,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教材大多選用的是專業(yè)性較強的通用教材,這類教材普遍但不具備特殊性,對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此類教材難度系數(shù)較大,對藏區(qū)的學生來說沒有“吸引力”。
四、奧爾夫音樂教學與電子琴教學融合的措施
奧爾夫教學法強調音樂的“原本性”,它要求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方式來進行音樂教學,如:拍打身體的某個部分或根據(jù)音樂旋律做出相應的動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這突出了奧爾夫教學法中“以人為本的理念”。筆者在奧爾夫教學體系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課程的現(xiàn)狀分析和實際情況考慮,進行了兩者教學融合的思考。目的是為了使電子琴教學更加豐富和完善,讓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實施教學。
(一)將聲勢、律動融入電子琴教學
綜合性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奧爾夫說過,“原本的音樂決不單單是單獨的音樂,而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的結合?!盵5]其中,身體動作是通過拍打身體的某個部分來進行節(jié)奏的訓練的,身體動作有聲勢,基本動作有拍手、捻指、拍腿、跺腳、拍肩等等。這些動作都是日常的生活動作,學生們較容易掌握。也是人類表達和交流情感的一種古老而直接的方式。在音樂教學中,聲勢的學習有助于學生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身體動作也有律動,它是根據(jù)音樂的旋律變化,通過律動來增強自身的節(jié)奏感。如:在學習一首音樂作品時,首先,教師可以將該首音樂作品中較典型的節(jié)奏提煉出來,節(jié)奏訓練時我們可以加上一些聲勢,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很快掌握節(jié)奏并跟隨著教師進行節(jié)奏訓練。其次,將典型節(jié)奏加入音樂作品中進行彈唱,引導學生將音樂作品中有典型節(jié)奏的地方進行標注并加入聲勢,對歌曲技能技巧的熟練后,從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入手,加入一些律動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最后成果演練,一部分學生進行音樂作品彈唱,另一部分學生進行聲勢和律動的編創(chuàng),以此類推,讓學生們都參與到音樂的編創(chuàng)中。
(二)將奧爾夫樂器融入電子琴教學
奧爾夫曾描述過他的創(chuàng)造過程:“我擺脫了動作訓練只用鋼琴的辦法(這在當時是普遍的,包括達爾克羅茲體系),而我追求的卻是通過學生自己奏樂,即通過即興伴奏并設計(創(chuàng)造)自己的音樂,以達到學生的主動性?!盵6]在學前教育電子琴教學中,要求學生們不僅要學會彈奏、演唱技巧,更要具備即興技巧的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即興能力相對較弱。如何提高學生的即興能力成了關注的話題。
奧爾夫樂器一般指打擊樂器,分為兩種:一種是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雙響筒、沙錘、碰鈴、串鈴等,這些小型樂器的特點是節(jié)奏性強、簡單操作,學生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這一特點剛好符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第二種是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如:木琴、鋁板琴等,這類樂器由于專業(yè)性要求較高,對學生們來說相對較難且在課堂的實施效果來看,建議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使用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為主。除此之外,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自制奧爾夫樂器,如:丟棄的一些玻璃瓶,裝上沙子就制作成了沙錘或散響,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還能在這個過程了解樂器的發(fā)聲原理,為今后的兒歌創(chuàng)編奠定一定的基礎。奧爾夫樂器在電子琴教學中的運用,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生動,內容更加豐富。把我們的彈唱課變?yōu)榱艘粓黾磁d的合奏演出,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各司其職。
(三)編寫適合藏區(qū)的電子琴校本教材
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音樂知識和電子琴相對區(qū)外的學生來說基礎較差,并且大部分學生都是零基礎,手指的運用也不是很靈活。加之目前使用的教材難易程度較大,并不適合區(qū)內的學生使用,更重要的是缺少了藏族民族音樂元素。這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跟不上進度,逐漸失去興趣。針對出現(xiàn)的這些情況,應編寫適用于拉薩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課程的校本教材。奧爾夫教學“本土性”特點強調的是要扎根和發(fā)揚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奧爾夫主張在教學中要結合自己的本土、本民族文化。由此看出,奧爾夫教學法和拉薩師范高等專業(yè)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教學的融合迫在眉睫。編寫適用于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課程的教材應注意三個方面,一是以基礎性音樂知識為主,減少枯燥乏味的訓練技法。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今后面臨的幼教工作,他們更需要的是綜合性的教學方法,而不是追求超高的專業(yè)技巧;二是應將藏族兒童音樂注入到教材中,這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電子琴的興趣。不僅如此,也應將我國各民族音樂寫入教材,在感受中國音樂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引導學生們有民族文化認同感。此外,還要編寫國外一些典型的兒歌在教材中,去了解世界的音樂文化;三是將奧爾夫教學理念注入到教材中,與藏族音樂相結合,如:在學習一首藏族兒歌時,我們可以把藏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動作帶入電子琴課堂,結合奧爾夫樂器進行簡單的編創(chuàng)。通過教學內容的選擇來滲透自己的本土文化,使學生在學習奧爾夫樂器的同時,也能體會到我們民族民間音樂在電子琴上演奏的魅力,從而更好地傳承本民族優(yōu)秀的音樂文化。
五、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學與電子琴教學的融合是受到學界廣泛認可的音樂教育理論之一,奧爾夫音樂教學特點具有原本性、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即興等,而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的是具有高素質、綜合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電子琴作為專業(yè)必修課且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之一,需要奧爾夫教學法理念有特點去支撐它前行。通過對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電子琴課程中,學生的生源情況、教學手法、教材使用情況等問題的分析,采取相應措施,如:將聲勢、律動、奧爾夫樂器融入教學、編寫適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力求解決學前專業(yè)電子琴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最后,通過將奧爾夫音樂教學融入電子琴教學中,為教學過程增添新的生機與活力,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同時,也能夠滿足當代對幼兒音樂教師的素質需求。
參考文獻:
[1]謝嘉幸,郁文武.音樂教學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144頁.
[2]黃海瀾.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專業(yè)鋼琴基礎教育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21,(23):152-154.
[3]張紅敏.奧爾夫教學法在高職學前鋼琴課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4]李飛飛.學前教育專業(y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課程定位及價值研究[J].天津教育,2014,(07):43-44
[5]張紅敏.奧爾夫教學法在高職學前鋼琴課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6]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 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