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管干部是加強黨的干部隊伍建設的永恒主題,是中國共產黨選賢任能不斷開創(chuàng)治國理政新境界的根本保障。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管黨治黨的歷程表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干部問題,打造了堪當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的干部隊伍,從多個維度構建了兼具特色和優(yōu)勢的黨管干部的理論和制度體系。具體表現為:在宗旨驅動維度上,引導干部堅守和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在形象定位維度上,把擔當責任作為干部必備基本素質;在組織培養(yǎng)維度上,將嚴管和厚愛統(tǒng)一于干部管理全過程;在權力規(guī)范維度上,強化對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黨管干部原則及其制度體系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制度優(yōu)勢的體現,對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有關鍵性作用。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黨管干部;實踐經驗
中圖分類號:D2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494(2024)03-0056-13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項目“中國共產黨國際宣傳工作經驗研究”(21VSZ015);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字化轉型與風險治理研究”(24SKJD079)。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yōu)槭裁茨軌虺晒?、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盵1]從毛澤東同志提出“有計劃地培養(yǎng)大批的新干部”[2]526的指示,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3]的重要論述,無不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對干部問題的一貫重視。黨管干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重要范疇,是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獨特優(yōu)勢。縱觀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恢宏歷史,中國共產黨在微觀層面上把黨管干部作為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宏觀層面上把黨管干部納入國家治理體系運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既堅持了黨管干部根本原則,又提升了黨治國理政能力。中國共產黨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黨管干部的理論和制度體系,深化了管黨治黨內在規(guī)律認識,有助于培育適應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政治統(tǒng)治到處都是以執(zhí)行某種社會職能為基礎,而且政治統(tǒng)治只有在它執(zhí)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xù)下去。”[4]559-560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以來,為了執(zhí)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社會職能,其全部奮斗都一以貫之地體現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5]的初心使命。牢記和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為執(zhí)政黨的必然原因,也是其能夠長期執(zhí)政的必要條件。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精神動力,它使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追求占據了真理與道義的制高點,為激勵干部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堅定了目標方向和提供了動力源泉。
(一)認識初心使命的價值,高擎接續(xù)奮斗的偉大旗幟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義無反顧追求振興中華、造福民眾的偉大愿景,開啟了從弱小到壯大、從曲折到坦途的歷史征程。進入近代以后,中國社會處于數千年沒有遭遇過的大變局,為了擺脫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結束中國人民的深重苦難、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共產黨忠誠于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憑借浩然的革命勇氣、強烈的擔當精神、卓越的領導能力,在對外反對殖民侵略、對內反抗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中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干這樣的大事?!盵6]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征程中,中國共產黨都能夠保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奮斗精神,帶領中國人民推進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取得了彪炳史冊、舉世矚目的輝煌功績。近代以來苦難輝煌的歷史昭示,不論哪個政黨、什么主義,唯有順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才能不被中國歷史所拋棄。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關鍵時期,快速變化的形勢環(huán)境、日益繁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各種各樣的矛盾風險挑戰(zhàn)等,對于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來說無疑是一場全新的時代大考。作為百年大黨,中國共產黨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和支持,鞏固長期執(zhí)政地位,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不斷強化宗旨意識、責任擔當,持續(xù)深化黨的自我革命,堅決反對和抵制一切違背黨的初心使命的思想和行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正是由于始終堅守這個初心和使命,我們黨才能在極端困境中發(fā)展壯大,才能在瀕臨絕境中突出重圍,才能在困頓逆境中毅然奮起?!盵7]298因此,為了永葆黨的先進性和本色,接力書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答卷,必須把牢記和踐行黨的初心使命作為全體黨員干部常抓不懈的終身課題。
(二)把握初心使命的要求,保持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
只有把握黨的初心使命的要求,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凝聚起干部和群眾勠力同心、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其一,牢記黨的初心使命,要求干部站穩(wěn)黨的政治立場,清楚“我是誰、為了誰”這兩個根本問題。鄧小平同志認為:“同資產階級的政黨相反,工人階級的政黨不是把人民群眾當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覺地認定自己是人民群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完成特定的歷史任務的一種工具?!盵8]217-218江澤民同志指出:“明確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黨所處的歷史地位和所肩負的崇高使命,把握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精髓,保證黨的建設工作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盵9]中國共產黨“兩個先鋒隊”的階級屬性,決定了干部必須秉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10]的理念,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和政治承諾,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盵11]各級干部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利他心和公仆心,切實以人民的憂樂甘苦為自身的知行參照,充分發(fā)揮在發(fā)展生產、奉獻社會、服務群眾中的模范作用,在踐行歷史使命的過程中詮釋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自覺。其二,牢記黨的初心使命,要求干部明確黨的方向和追求,清楚“為何奮斗、怎樣奮斗”這兩個重大問題。在奮斗目標上,共產黨本身決無私利可圖,而是以謀求利益的民族性和人民性為價值歸宿;在奮斗方式上,共產黨不局限于現實利益的訴求與滿足,而是“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12]。各級干部要遵從初心使命的召喚和引領,始終堅持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辯證統(tǒng)一,更加自覺地投身于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潮流,通過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有步驟、分層級地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肩負黨的歷史使命,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推進黨的宏圖大業(yè)。
(三)推動初心使命的踐行,順應時代方位的發(fā)展要求
依據社會運行歷史規(guī)律來看,社會進步總是依據人民需求在處理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中完成的。毛澤東同志指出:“所謂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比較舊時代生產關系更能夠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性質,就是指能夠容許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fā)展,因而生產不斷擴大,因而使人民不斷增長的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的這樣一種情況?!盵13]然而,受近代以來各種歷史條件的局限,我國生產力及經濟基礎處于相對落后狀況,造成了社會生產與人們需求之間的失衡,也是制約民族復興與人民幸福的根本癥結所在。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契機、更有自信、更有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我們仍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巨而復雜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盵7]13這就需要我們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政治自覺和歷史主動。列寧指出:“沒有革命理論,就不會有堅強的社會黨,因為革命理論能使一切社會黨人團結起來,他們從革命理論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們能運用革命理論來確定斗爭方法和活動方式?!盵14]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與時俱進地回答了中國共產黨應該承擔怎樣的歷史使命以及如何肩負起歷史使命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干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指導。黨的初心使命是歷史邏輯與現實任務的統(tǒng)一,決定了干部必須在堅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不斷推動黨的初心使命與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相適應,使踐行黨的歷史使命有新氣象、新作為。依據歷史方位與時代大勢,踐行黨的初心使命,要求干部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過程中,開展解決矛盾、克服阻力、抵御風險、應對挑戰(zhàn)的偉大斗爭,堅持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主動擔當作為從本質上反映了干部對黨和人民忠誠、對黨和人民事業(yè)負責的精神面貌,是建設高素質革命和執(zhí)政骨干隊伍的內在要求,是創(chuàng)造出經得起實踐、歷史、人民檢驗的革命事業(yè)和執(zhí)政實績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否敢于負責、勇于擔當,最能看出一個干部的黨性和作風”[15],而“擔當大小,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16]251。無論是在抵御外來侵略、推翻國內反動統(tǒng)治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開展經濟社會建設、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和平發(fā)展年代,黨中央都要求干部明白自己肩負的具體而重大的責任,強化時時處處帶頭意識,把擔當責任貫穿行使權力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自律與他律中提高擔當責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始終展現負責任、有作為的奮斗姿態(tài)和政治形象。
(一)明確干部角色定位,推動干部成為擔當責任的模范
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要得到實現,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盵17]作為奪取和鞏固政權的中堅力量,干部是貫徹落實黨的思想、路線、方針、政策的責任主體,是推動社會主義革命與現代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鄧小平同志就特別強調:“執(zhí)了政,黨的責任就加重了,共產黨員的責任就加重了,我們領導干部的責任就加重了。”[8]303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背景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雙重任務,對執(zhí)政黨以及各級干部提出了更高期望、更高要求。黨中央在總結歷史經驗和順應時代要求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干部錘煉自我和擔當作為的“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18]的要求,這既是對干部提出的一套硬標準,也是對干部發(fā)出的一道動員令。做“信念過硬”的干部,要求把筑牢理想信念作為凈化思想的首要任務,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堅定對kiCxEWhCrNiiY4hBPiDj8A==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踐行理想信念,成為堅守共產黨人政治靈魂的中流砥柱,成為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做“政治過硬”的干部,要求守護好政治生命線,成為“政治上有教養(yǎng)的人”[19],自覺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原則,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將講政治融入黨性鍛煉、政治能力建設之中,通過加強政治歷練、提高政治覺悟、積累政治經驗、增長政治智慧,使干部的政治素養(yǎng)與其權力職責相匹配。做“責任過硬”的干部,要求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以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以釘釘子的精神擔當盡責,肩負起黨風廉政建設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各個方面的責任。做“能力過硬”的干部,要求始終保持一種能力不足的緊迫感和本領恐慌的危機感,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變化,不斷豐富理論儲備、優(yōu)化知識結構、開闊眼界視野、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全面提高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做“作風過硬”的干部,要求遵從黨的性質宗旨,圍繞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加強作風建設,通過堅持弘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堅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侵蝕,形成清正廉潔的品格作風,增強拒腐防變的政治定力。
(二)強化干部帶頭意識,推動干部做好擔當責任的表率
鄧小平同志指出:“共產黨——這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中先進分子的集合體,它對于人民群眾的偉大的領導作用,是不容懷疑的?!盵8]218要使廣大黨員和群眾有擔當覺悟,務必使黨的各級干部先有擔當覺悟。相較于其他社會成員而言,各級干部具有掌握和運用諸如政治、組織等方面資源的優(yōu)勢,更有機會和能力對合理配置資源、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公平正義等產生影響。因此,樹立擔當精神,是干部使命所在、職責所系,是當好引領社會風尚的旗幟標桿、端正黨風政風社風的關鍵之舉。作為社會人格化的代表,各級干部自當在其位謀其政,主動擔當更多的義務和責任,自覺承擔領導責任和示范責任,率先做到責任在心、擔當在肩,做敢于擔當、樂于擔當、善于擔當的表率,以在全黨營造上行下效、層層傳導的政治氛圍,自上而下形成擔當責任的“頭雁效應”。做敢于擔當的表率,要求干部在關鍵時刻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20]。做樂于擔當的表率,要求干部認識到擔當責任是激發(fā)建功立業(yè)內生動力的題中應有之義,不能只想當官而不干事、攬權而不擔責、出彩而不出力。是否有擔當意愿以及有多少擔當,不僅能夠反映出干部的工作態(tài)度,而且直接影響干部的事業(yè)大小和成敗,“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21]145。做善于擔當的表率,要求干部始終保持憂黨、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與時俱進、時不我待的奮斗精神,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耐心耐力,以破解改革發(fā)展中的重大問題為導向,把黨的原則、黨的事業(yè)和人民利益統(tǒng)一起來,在知信行合一中有所作為。
(三)健全干部問責體系,強化干部擔當責任的保障
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xié)會共同章程》中指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盵4]172權力本身蘊含著責任,擔當責任與行使權力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勇于擔當責任是行使權力的前提和基礎,有多大的權力必然對應多大的責任擔當。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對干部違紀違規(guī)、失職失責的嚴厲懲處,做到了“緊緊咬住‘責任’二字,抓住‘問責’這個要害”[16]35,逐步形成了專門針對黨員干部的全面系統(tǒng)的問責制度規(guī)范體系。第一,在問責目標方面,以規(guī)范干部思想和行為為旨歸。建黨初期受建章立制歷史條件制約,黨內問責對象及目標的精細化程度不高,對干部與黨員的責任追究差異不大。但改革開放以來為了避免出現權力過于集中的問題,黨中央更加重視從制度層面劃定干部的職責范圍,要求干部承擔與權力相對稱的責任,強調“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姓公不姓私,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21]147。第二,在問責主體方面,從一體主導走向多元協(xié)同。從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原則出發(fā),逐步形成各級黨委履行監(jiān)督主體責任、各級紀委及派駐機構承擔專門監(jiān)督職責、黨的各級工作機關負有必要監(jiān)督職責,多個主體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協(xié)同合作的監(jiān)督格局,以及時、全面、有效地追究干部失責行為。第三,在問責范圍方面,從直接責任拓展到領導責任。從黨內問責制演進趨勢來看,呈現出從追究直接責任向追究領導責任延伸、黨務行為與從政行為的責任分離轉向責任共擔的特點。這樣就逐步擴大和拓寬了問責客體,將相關上級領導、監(jiān)督主體納入問責對象,對直接責任人和間接責任人都進行問責,以防范由主要領導干部濫用權力而引發(fā)鏈條式、塌方式的腐敗問題。第四,在問責內容方面,從側重性問責走向全面性問責。從在革命時期注重執(zhí)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22]的問責,到建設時期重點強調對官僚思想、特權主義和貪腐行為的問責,再到改革開放以來涉及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等黨的建設各個領域的問責,不斷推動干部問責情形朝向多維度和體系化發(fā)展。第五,在問責程序方面,以干部權力運行為內生邏輯。遵循“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職必追究”[23]的問責路線,包括相互聯系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責任界定”(行使權力前)——“責任監(jiān)督”(行使權力中)——“責任追究”(行使權力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干部問責的完整鏈條,確保問責過程的有序性和問責結果的公正性。
從嚴管理干部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鞏固執(zhí)政地位、破解歷史周期率的必然要求。從管黨治黨實踐來看,“嚴格管理和關心信任相統(tǒng)一”[24]始終是黨培養(yǎng)和使用干部的重要原則。黨對干部的嚴格管理與關心信任并不相互對立,嚴格管理旨在最大限度保護干部、預防違法亂紀行為的發(fā)生,關心信任旨在最大限度培養(yǎng)干部、激發(fā)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積極性,二者統(tǒng)一于干部隊伍建設實踐。因此,嚴格管理是對干部關心信任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只有將關心信任融入干部教育培訓、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等管理過程,對德才兼?zhèn)涞母刹空嫘年P愛、大膽提拔、放心使用,才符合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初衷。通過加強黨內教育、合理選拔任用、科學考核評價等方式,搭建起干部成長進步的舞臺,有助于增強干部的歸屬感、榮譽感、獲得感。
(一)推動黨內教育常態(tài)化,錘煉干部黨性修養(yǎng)
劉少奇同志指出:“為了保持我們無產階級的先鋒戰(zhàn)士的純潔,提高我們的革命品質和工作能力,每個黨員都必須從各方面加強自己的鍛煉和修養(yǎng)?!盵25]黨內教育是從嚴管理干部的重要內容,也是干部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黨性修養(yǎng)要求,反映了黨中央和人民群眾對干部提高素質的期待。因此,“從嚴治黨,除了嚴格執(zhí)行黨的紀律、堅決清除腐敗分子外,必須著重加強黨內教育,提高黨員素質”[26]。歷次黨內教育表明,黨內教育已經形成了兼具計劃性、經常性開展的特色傳統(tǒng),通過要求從普通黨員到黨的高級領導干部都積極參與精心謀劃、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方式創(chuàng)新的黨內教育活動,以學習統(tǒng)一思想、增強本領、凝心聚力,不斷提升廣大黨員和各級干部的素質、形象和威望。首先,圍繞中心任務開展黨內教育。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階段,都肩負和承擔著不同的歷史任務。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內教育的針對性和目的性都十分明確,分別緊扣“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等核心詞匯,推進和完成了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達到了服務黨和人民事業(yè)大局的效果。其次,以問題為導向開展黨內教育。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黨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這是主要方面,必須加以肯定,并向各級干部講明白。但是存在著問題,必須加以整理。”[27]強烈的問題意識,是黨內教育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黨內教育針對黨的建設中面臨的各種矛盾問題而展開,著力解決思想作風不純潔、政治素質不過硬、實踐能力不高強、權力運行不規(guī)范等問題,旨在提高全黨尤其是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yè)觀,堅定政治立場,明辨大是大非”[28]。最后,不斷推進黨內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黨內教育活動分層次、按階段、有節(jié)奏地推進,逐步形成了目標同向與內容側重、頂層設計與基層創(chuàng)造、全面動員與典型示范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實現理論學習、品格錘煉、使命擔當等教育目標,為干部應對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注入持續(xù)性思想、政治和智力源泉。
(二)完善選拔任用機制,促進干部健康成長
加強對黨員干部的關心信任,其中重要一環(huán)在于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機制,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能夠脫穎而出,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yè)培養(yǎng)、選拔、使用人才。毛澤東同志指出:“指導偉大的革命,要有偉大的黨,要有許多最好的干部?!盵29]正如列寧強調:“要研究人,要尋找能干的干部。”[30]首先,嚴格堅持干部標準,選任德才兼?zhèn)涞娜瞬?。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黨,沒有多數才德兼?zhèn)涞念I導干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盵2]526推進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事業(yè)發(fā)展,鄧小平同志認為關鍵在于“要注意培養(yǎng)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的標準,選拔德才兼?zhèn)涞娜诉M班子”[31]380。隨后黨中央逐步確立了“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32]的干部選任標準,把道德品質置于優(yōu)先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干部的標準,大的方面說,就是德才兼?zhèn)?。”[33]412他同時強調:“概括起來說,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盵33]412好干部標準的提出,既是對干部隊伍建設的實踐總結,又為推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其次,培養(yǎng)選拔年輕干部,優(yōu)化干部隊伍結構。大膽起用中青年干部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隨著全黨全社會工作中心和重點的轉移,黨中央更加重視干部的新老更替問題,強調“要選一些比較有實際經驗的稍微年輕一點的干部進領導班子”[34]。通過利用年輕干部學歷高、知識儲備豐富、專業(yè)能力強、有激情活力、有創(chuàng)新精神等優(yōu)勢,并鼓勵他們“勇于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經受鍛煉,增長才干”[35],從而發(fā)揮年輕干部群體的生力軍作用,推動黨的事業(yè)薪火相傳。最后,采用科學立體選任方式,科學合理使用干部。識別、使用和愛護干部,是百年來黨的干部政策的一條主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近距離接觸干部,觀察干部對重大問題的思考,看其見識見解;觀察干部對群眾的感情,看其品質情懷;觀察干部對待名利的態(tài)度,看其境界格局;觀察干部處理復雜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看其能力水平?!盵36]418-419在認真考察干部特長優(yōu)勢、充分了解崗位職能需求的情況下,遵循事業(yè)為上、以事擇人、人崗相適的原則擇優(yōu)任用,最大化利用廣大干部的聰明才智和釋放廣大干部的創(chuàng)造活力。
(三)健全考核評價機制,促進干部自我完善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干部的考核評價,將其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發(fā)揮考核指揮棒的激勵鞭策作用,“讓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華,讓作風飄浮、嘩眾取寵的干部無以表功、受到貶責”[37]。首先,完善干部考核的指標體系。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積極推進干部考核標準的發(fā)展與完善。出于特殊歷史和條件的需要,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及民主革命時期干部考評指標側重于思想政治、社會關系等方面,以確保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延續(xù)了把講政治放在首要位置的做法,但同時提出把握好“搞政治”與“懂業(yè)務”的關系,強調“各行各業(yè)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術和業(yè)務,使自己成為內行,又紅又?!盵38]。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經歷了從以德、能、勤、績?yōu)橹饕獌热莸亩ㄐ钥己?,到更加注重考核實績的定量考核,再到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定性定量綜合考核的發(fā)展過程。新時代黨中央更加強調“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fā)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tài)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36]419,這樣有助于杜絕少數干部為尋求個人名利而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促使干部創(chuàng)造出經得起黨和人民檢驗的業(yè)績。其次,改進干部考核的方式方法。在探索運用多渠道考察干部的歷史進程中,強調綜合運用多種考核方法,尤其重視人民群眾對干部的評價,干部績效的好壞最終由人民群眾評判。人民群眾成為干部考核的重要主體,為人民謀福利的質量水平以及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成為干部考核的根本依據。通過擴大人民群眾參與度,增加社會公眾評價比重,推進干部考核方式方法走向科學化、民主化,使密切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干部既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又獲得黨組織的肯定和信任。最后,強化干部考核的結果運用。堅持正向激勵與反向督促相結合,將考核結果作為福利待遇、評先獎優(yōu)、選拔任用、問責追責的重要依據,通過褒獎奮發(fā)有為的干部,警醒庸碌無為的干部,懲戒胡亂作為的干部,“推動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推動形成能者上、優(yōu)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39]。
馬克思在剖析資本主義體制下政府權力的放縱與墮落時指出:“它既給統(tǒng)治階級用這種統(tǒng)治形式加以束縛的工人階級帶來屈辱,也給統(tǒng)治階級本身帶來屈辱?!盵4]138在馬克思看來,要改變資產階級權力的“奴役”和“牟利”性質,公共權力應該轉移到工人階級手中并受到嚴格制約和監(jiān)督,才不至于成為凌駕在社會之上的異己力量。中國共產黨繼承了馬克思權力監(jiān)督思想,充分認識到規(guī)范權力的行使是管理干部和治理腐敗的關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權力不論大小,只要不受制約和監(jiān)督,都可能被濫用。”[40]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尤其是執(zhí)政之后,黨中央嚴格規(guī)范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權力,通過完善黨內紀律、法規(guī)和制度體系,強化黨內外監(jiān)督力度,以促使干部在受到經常性監(jiān)督和嚴格化約束的環(huán)境中行使權力。
(一)抓好“關鍵少數”,保持權力運行嚴肅性
毛澤東同志在論述干部政策時指出,中國共產黨完成歷史任務,必須有德才兼?zhèn)涞念I導干部作為骨干支撐,因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2]526。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是黨的執(zhí)政骨干,只有管住‘關鍵少數’特別是高級干部和各級主要領導干部,全面從嚴治黨才有震懾力和說服力;廣大黨員是黨的隊伍的主體,管住這個‘絕大多數’,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保持良好氛圍和環(huán)境?!盵16]34這就意味著在對廣大黨員進行普遍性管理的同時,要對領導干部進行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大力度的制約和監(jiān)督,堅決改變管黨治黨中存在的寬松軟狀況?!瓣P鍵少數”作為一種特殊的政治話語,從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提出,到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強調,再到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重申,無不彰顯黨中央采取“以上率下、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思維。將“關鍵少數”作為黨內監(jiān)督的重點對象,是辯證唯物主義重點論的具體應用,抓住了管黨治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領導干部在整個社會群體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卻身處重要崗位、重要領域、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執(zhí)掌國家公權力的骨干力量、中堅力量。權力本身是把“雙刃劍”,權力運行既可以產生正面效應也可能面臨潛在風險,領導干部能否正確行使權力,關系到黨的事業(yè)的興衰成敗。如果領導干部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就會營造廉潔自律、善作善成的政治氛圍,帶領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奉獻于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如果領導干部不負責、不擔當,甚至無視法紀胡作非為,不僅會造成自身的墮落腐化,而且容易對其他黨員干部產生負面的催化、連鎖反應,污染所在單位、部門、地區(qū)的政治生態(tài),甚至引發(fā)系統(tǒng)性、區(qū)域化腐敗問題。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盵31]380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黨內,我們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干部身上?!盵41]21因此,領導干部擁有的權力越大,肩負的責任越大,就越需要受到更管用、更有效的制約和監(jiān)督。必須以抓“關鍵少數”為方法論指導,著力解決領導干部權力監(jiān)督的盲點與難點問題,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力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監(jiān)督,從監(jiān)督的結構設計及重心傾斜上防范權力異化。
(二)強化制度建設,推進權力運行規(guī)范化
正確的權力觀是價值導向,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是剛性約束,只有剛柔并濟、內外結合才能保證干部依法依規(guī)用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章等黨規(guī)對黨員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黨員不僅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guī),而且要嚴格遵守黨章等黨規(guī),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42]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就是用法律法規(guī)、黨規(guī)黨紀約束黨員干部權力。一方面,提高制度的完備性。毛澤東同志提出:“制定一種較詳細的黨內法規(guī),以統(tǒng)一各級領導機關的行動?!盵2]528在繼承和發(fā)揮管黨治黨傳統(tǒng)優(yōu)勢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加快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的步伐,堅持精練、務實、管用的原則,突出法規(guī)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與時俱進地制定和修訂黨內法規(guī)和制度,不斷推動干部管理在制度規(guī)范設計方面取得歷史性進展,逐步形成了以黨章為核心統(tǒng)領、根本遵循和以準則、條例、規(guī)定、辦法、規(guī)則、細則為主干構成的有關黨內政治生活、黨內監(jiān)督、干部選任、廉潔從政、紀律處分等黨內法規(guī)體系。這些黨規(guī)黨紀通過劃定權力運行范圍和權力行使邊界,明確干部在行使權力時不可觸碰的“紅線”、不可踏入的“雷區(qū)”,為規(guī)范干部行使權力奠定了制度基石。另一方面,增強制度的執(zhí)行力。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是保持制度生命力的根本要求。制度優(yōu)勢要能轉化為治理效能才有實踐價值,有了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貫徹執(zhí)行,制度也就只是“紙老虎”和“稻草人”,毫無震懾力和約束力可言。必須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zhí)行制度沒有例外”[41]18的原則,營造敬畏制度、遵守制度、捍衛(wèi)制度的氛圍,“對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和違法亂紀者,要堅決按法律和黨紀政紀嚴肅處理”[43],從根本上消除制度“破窗效應”,督促和保障干部為民用權、公正用權、廉潔用權。
(三)匯聚監(jiān)督合力,提高權力運行透明度
從權力生成與作用機理來看,權力來源的黨性和人民性特征,決定了行使權力要對黨和人民負責,要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鄧小平同志指出:“黨要受監(jiān)督,黨員要受監(jiān)督”[8]270,“如果我們不受監(jiān)督,不注意擴大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脫離群眾,犯大錯誤”[8]270。中國共產黨在推進監(jiān)督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黨內監(jiān)督與黨外監(jiān)督相結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確保了權力監(jiān)督的嚴格性、廣泛性和協(xié)同性。一方面,堅持黨內監(jiān)督的基礎地位,從根本上解決權力運行中的體制問題。在黨和國家各項監(jiān)督制度的序列中,黨內監(jiān)督處于首要位置,根源于黨兼具“領導”和“執(zhí)政”的雙重角色,只有采取自我革命的內在方式,才能根治權力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黨內監(jiān)督體現了權力監(jiān)督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相較于其他監(jiān)督形式來說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在全面性上,表現為黨內監(jiān)督能夠將監(jiān)督范圍延伸到行使公共權力的國家機關之外的有黨組織發(fā)揮領導作用的其他公共領域,擴大了權力監(jiān)督的覆蓋面,彌補了其他監(jiān)督形式存留的監(jiān)督空白。在深刻性上,表現為黨內監(jiān)督是依照黨規(guī)黨紀進行的,往往比其他監(jiān)督形式依照法律法規(guī)有更高標準、更嚴尺度,從而有助于促進干部率先垂范地行使職權。另一方面,充分發(fā)揮群眾監(jiān)督等黨外監(jiān)督的重要作用,形成優(yōu)勢互補、配合緊密的全方位立體化監(jiān)督網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盵44]群眾監(jiān)督既是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形式,又是防范干部追求升官發(fā)財和特殊利益,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的重要保證。干部在聯系人民群眾的過程中,人民群眾對其思想行為表現更有發(fā)言權,通過“外在審視”的方式對其提出客觀真誠的評判、建議,拓展權力監(jiān)督的廣泛性和真實性,促使干部在接受群眾監(jiān)督中規(guī)范行為、提高素質,自覺履行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政治承諾,主動抵制“影子權力”“遞延權力”等深層次腐敗現象。總之,堅持黨內監(jiān)督與群眾監(jiān)督相統(tǒng)一,以黨內監(jiān)督帶動群眾監(jiān)督,有利于保持黨內監(jiān)督主體與人民群眾的互動,形成同頻共振的權力監(jiān)督效應。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作為具有歷史自覺內在特質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方針,接續(xù)推進干部隊伍建設,這既是黨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內在要求,又是黨提升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績效的必然抉擇。黨管干部的發(fā)展歷程作為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歷史的一個縮影,是加強黨的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題中應有之義,決定了其必須立足于并服務于黨的建設總體布局,與黨的其他方面建設緊密契合、聯動推進、一體發(fā)展。但干部隊伍建設也有自身的對象性、側重性、特殊性,這就需要提高黨管干部的經驗性和規(guī)律性認識,以把握推進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契合點。新時代新征程,只有繼續(xù)保持黨管干部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傳承好、運用好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管干部的理論和制度體系,才能不斷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0.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4.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
[6]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2.
[7]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8]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5.
[10]胡錦濤.胡錦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
[11]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3-21(2).
[1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34.
[13]毛澤東.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7.
[14]列寧.列寧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4.
[15]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防范風險挑戰(zhàn)、應對突發(fā)事件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18.
[16]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2021年版[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1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18]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439.
[19]列寧.列寧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8.
[20]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22.
[2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2]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
[23]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03(2).
[24]十八大以來廉政新規(guī)定[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66.
[25]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3.
[2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9.
[27]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5.
[28]胡錦濤.胡錦濤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54.
[29]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7.
[30]列寧.列寧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542.
[3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2]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
[3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
[3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80.
[3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7]習近平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作風建設要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不斷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N].人民日報,2014-05-10(1).
[38]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9.
[39]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600.
[4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59.
[41]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2]習近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J].求是,2015(1):6.
[43]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5.
[4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01.
責任編輯陸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