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三變露,南檐再逢霜?!惫怅幫鶃黹g,嚴(yán)霜侵襲的何止是這闊別多日的屋檐,更是自己的心——終于踏上歸途的江淹想。
春秋頻更,悲歡難辨。離開時,他黯然銷魂、飲恨吞聲;如今歸來,也并非歡歌闊步、滿面春風(fēng)。
1
在成為南朝著名的詩文大家、于千秋萬代留下“江郎彩筆”的聲名之前,江淹也有過很多無奈的輾轉(zhuǎn)。
他最初走進動蕩的漩渦,是在給南朝宋的始安王劉子真教授經(jīng)典的時候。劉子真是一位很得父寵的皇子,但好景不長,父皇去世后,繼承皇位的劉子業(yè)為人殘忍陰狠,很可能因為劉子真當(dāng)年過于優(yōu)渥的待遇而展開報復(fù),畢竟江淹侍奉過的新安王劉子鸞就是因此喪命。江淹努力想讓劉子真避免這一切,便在上奏朝廷的文書上格外地用心,字字句句都要斟酌出誠惶誠恐、畢恭畢敬的效果。劉子真暫時被保全了。
不久,惡名昭著的劉子業(yè)遇刺身亡,宗室劉彧繼任。然而,劉彧即位初期,南朝內(nèi)部便爆發(fā)了“義嘉之亂”,事情平息后他也越發(fā)多疑寡恩。這次,劉子真沒能逃脫,被賜死。
這段黑暗慘痛的歷史給江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從喪父、貧寒的凄苦童年一路走來,縱然如今已不用采薪謀生,他也不過是個涉世未深的弱冠青年,剛剛踏入波瀾壯闊的舞臺就撞上血雨腥風(fēng)。他知道在虎狼之君的眈眈相視下,王公貴族也不過是朝不保夕的蜉蝣,自己更是人微言輕,浮沉難測。但是他哪里舍得自己好不容易走到的這一步?他太想讓時代聽見自己的聲音了,哪怕聽見的是慨嘆,是悲號,是哀哭,哪怕聽見的再苦再慟,再微再輕,只要一息尚存,也聊勝于無。
所以在劉子真死后,江淹依然希望留在南朝宋的宗室身邊。而愛好文學(xué)的建平王劉景素很是禮待這位才子,他終于有枝可依。
但江淹的仕途并未從此云帆高掛。相反,不久后他就遭到廣陵令郭彥行的罪行牽連,被誣告受賄,鋃鐺入獄。他猜測著背后的原因,大約是自己倜儻非凡,心氣凌云,為旁人所妒恨罷了?身陷囹圄,這位才子暫時斂去自己孤傲的鋒芒,卻并不狼狽消沉,因為他知道自己有滿腹經(jīng)綸可以倚仗。
曾有忠臣被讒下獄,使天地悲慟得五月飛霜;又有受誣含冤的怨女泫然高呼,竟引來了霹靂風(fēng)雷——江淹把從書里讀到的這些寫了下來。他心知這兩個典故其實含有古人借夸張?zhí)摌?gòu)達成的奇愿,卻也愿意相信洶涌的渴望自有其沉郁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他用慣了的,和當(dāng)年幫助劉子真的想法如出一轍,他再次將滿腔渴望引化為滿紙謙恭的誠摯,只不過換了對象——千種文思,萬朵筆頭花,都只為自己的清白能被劉景素信任。
于是,在一篇椎心泣血的文字被呈給劉景素的當(dāng)天,江淹即被釋放。
2
之后的幾年,江淹有過陪伴其他宗室的時日,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是回到了劉景素身邊。他在獄中陳辭里剖白過自己“此心既照,死且不朽”的心跡,重獲清譽和禮遇后也報效以自己的才華。本來歲月安穩(wěn),偶有從容歡欣的優(yōu)游,可是時勢艱辛,江淹逐漸發(fā)現(xiàn),當(dāng)年劉子鸞、劉子真兄弟的慘劇,固然是他的夢魘,更是主公劉景素的夢魘。
他能感受到劉景素的憂思。主公曾經(jīng)對著幾只自在翱翔的鵲,聲淚俱下地嘆過自己的身不由己。這份身不由己,被施加了利刃在前的可怖,以及日復(fù)一日難見盡頭的恐懼——刻薄的皇帝劉彧雖已駕崩,新皇劉昱卻也是暴虐之性,更有權(quán)臣當(dāng)?shù)?,皇族子弟漸漸勢單力薄。對于他們這些宗室來說,王爵尊號又如何,奢衣美食又如何,那奏樂伴宴的急管繁弦,更像是催命的哀音甚至是送葬的挽歌。而劉景素的聲望和經(jīng)歷又有些“木秀于林”的意味,如此時局,“風(fēng)必摧之”的結(jié)尾呼之欲出。
劉景素生出了征兵政變的心思,身邊也多有附和之輩,但江淹表示反對,常常勸阻。他尤其關(guān)注對方能否回心轉(zhuǎn)意,這不僅關(guān)系到自己的前途明晦,更關(guān)系到劉景素的安危,他不希望這樣禮重自己的主公滿盤皆輸。
然而,江淹明白卻不認同的是,素有賢名、屢任要職的劉景素,其實是南朝宋宗室窮途末路中近似于唯一的希望。也正因如此,對劉景素而言,時代背景下江淹所提倡安分守己的可能性,無異于坐以待斃。
于是劉景素不僅繼續(xù)密謀叛亂,而且越來越懷疑江淹有異心,江淹則深感危機將至,又效仿晉朝的阮籍作了十五首詩勸諫。曾經(jīng)他的詩文令劉景素很是賞識,一見則喜,現(xiàn)在卻招致與日俱增的憤恨——不久劉景素就找了借口,貶江淹為建安郡吳興縣令。
3
忠心蒙塵,前途未明,苦痛如荊棘滿懷,而憂愁宛似要壓垮詩人,噩耗接二連三——被貶不久,愛子江艽與愛妻劉氏先后離世,江淹在凄風(fēng)苦雨中寫下無數(shù)悼念,付諸筆墨的行動加劇了思念的濃度,卻也稀釋了悲哀的重量,其他孩子的陪伴也使遙夜不再那么難熬。
何以忘憂?他漸漸寄情山水,在崢嶸嫵媚的青山里和日夕潺湲的青川畔舒展愁眉,曠怡心懷。他名“淹”,字“文通”,契合了形容人精于學(xué)術(shù)的詞語“文史淹通”,也確實沒有辜負這個名字。如今遭貶吳興,仕途不通,文思卻通。在被貶的近三年時光里,他筆耕不輟,留下了許多詩文,其中就有飽含離愁悵恨、讓他享譽千古的《恨賦》《別賦》二篇。
寫盡傷心事后,江淹終于得到了可以返京的消息。但他并不欣喜,因為貶謫生涯的結(jié)束只有一個主要原因——劉景素的失敗。
在情勢所迫和個人野心的雙重催化下,這位志大才疏的青年王爺終究還是發(fā)動了叛亂,但是希望的曇花只開了片刻,幾天后謀逆就被平定,劉景素一干人等被誅滅。
江淹踏上了回京之路,在歸途中,他寫下了《還故園詩》:
漢臣泣長沙,楚客悲辰陽。古今雖不舉,茲理亦宜傷。
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北地三變露,南檐再逢霜。
竊值寰海辟,仄見圭緯昌。浮云抱山川,游子御故鄉(xiāng)。
遽發(fā)桃花渚,適宿春風(fēng)場。紅草涵電色,綠樹鑠煙光。
高歌傃關(guān)國,微嘆依笙篁。請學(xué)碧靈草,終歲自芬芳。
寥寥數(shù)行間,仿佛有那解凍冰霜、復(fù)蘇草木的春風(fēng)簌簌地吹來,置身春風(fēng)懷抱的人卻悲喜交加。
他在悲什么呢?悲自己一腔熱忱忠純,竟屢遭疑心,最終像屈原、賈誼那樣被貶;悲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主公,從親切相對到厭憎以待,結(jié)局又凄慘如斯;悲這亂世輾轉(zhuǎn),理想破碎,風(fēng)聲鶴唳間一時行路惘然……
但生活終究是有亮色點綴的,畢竟他終于得以從荒涼的傷心地回來,邂逅白水春塘、碧枝含煙,葆有那些桃花深處的高歌遠望,重溫一些清越而芬芳的夢境。
畢竟他的聲音,終于被時代聽見了。
此后,江淹的政治生涯幾逢明主,他終于得以在波濤洶涌的南朝站穩(wěn)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