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中華文化的濃縮,每一處山河,都飽含文人墨客的詩情畫意和濃烈情感。錢塘自古繁華;夜泊秦淮近酒家;花重錦官城;姑蘇城外寒山寺……你知道這些詩句都是寫哪座城嗎?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提問:幽州臺在哪里?
回答:幽州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名之一,經(jīng)過歷史的變遷,它的屬地也在不斷變化。
現(xiàn)在大家比較熟悉的稱謂應是五代十國“燕云十六州”,其中的燕州就是幽州。
據(jù)《周禮·夏宮》載,天下共分:揚州、荊州、豫州、青州、兗州、雍州、幽州、冀州和并州。周武王平殷后,封召公于幽州。大致范圍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以及遼寧一帶,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燕國的邊界,后幾度易名,在唐開國年間,被重新設置為幽州。
今天的幽州臺遺址位于北京市大興區(qū)境內(nèi)。2010年,由北京市大興區(qū)政府出資,在原大興縣埝壇水庫區(qū)興建了一座大型森林公園,園內(nèi)有一組景觀,再現(xiàn)了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中的環(huán)境。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提問:秦淮在哪里?
回答:秦淮,即秦淮河,發(fā)源于江蘇句容大茅山與溧水東廬山兩山間,經(jīng)南京流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歷代均為繁華的游賞之地。
望海潮·東南形勝(節(jié)選)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提問:錢塘在哪里?
回答:錢塘是現(xiàn)在號稱“人間天堂”的杭州城的古稱謂。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在靈隱山設置了一個縣,命名為“錢唐”〔武德四年(621)改“錢唐”為“錢塘”,并沿用至今〕,屬會稽郡。南北朝被隋王朝統(tǒng)一后,隋文帝于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才有了第一次的出現(xiàn)。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提問:錦官城在哪里?
回答:錦官是四川省省會成都的別名,又稱芙蓉城。前者是因為三國蜀漢時期成都絲綢業(yè)發(fā)達,蜀錦暢銷全國,朝廷專門設置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錦官城,亦稱錦城。后者則與一位女子有關,那就是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據(jù)說因為她特別喜歡芙蓉花,孟昶便下旨在成都種遍芙蓉,秋天滿城芙蓉花開,蔚為壯觀。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提問:郁孤臺在哪里?
回答:郁孤臺,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qū)西北部賀蘭山頂,海拔131米,是城區(qū)的制高點。因樹木蔥郁,山勢孤獨而得名。始建于唐代,后幾經(jīng)興廢,仍稱郁孤臺。
越中覽古
〔唐〕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提問:越中在哪里?
回答:越中,指會稽,古地名,因紹興會稽山而得名。
越,古稱越州,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春秋時期,于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其作為越國的都城,以“魚米之鄉(xiāng)”之稱盛名。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提問:姑蘇城在哪里?
回答: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謀臣叫胥。胥不僅有才學,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為大臣,并把江東冊封給他。從此,江東便有了“姑胥”之稱?!肮谩笔钱敃r土著吳越人的古越語的擬聲詞,無義。今蘇州仍有胥江、胥門、姑胥橋等地名。
《詩經(jīng)》“山有扶蘇”的“蘇”由草、魚、禾組成,象征魚米之鄉(xiāng),且與“胥”發(fā)音相近。吳王故將“姑胥城”改為“姑蘇城”。姑蘇城西邊的靈巖山就成了姑蘇山。
到了隋代,廢“郡”設“州”,當時蘇州所在的“吳郡”本來應該更名為“吳州”,但“吳州”已被紹興使用,所以就改用“蘇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