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孫荃和郁達夫的情書相思、詩詞唱和(上)

2024-10-12 00:00:00張耀杰
名作欣賞 2024年10期

孫荃和郁達夫的婚姻約定

孫荃,原名蘭坡,小字潛媞,1897年出生于浙江富陽宵井下臺門村,比郁達夫小一歲。她的父親孫孝貞早年苦讀詩書,因為科舉失敗而棄文經(jīng)商,經(jīng)營著一家紙廠和一百多畝田產(chǎn),在當(dāng)?shù)貙儆诟患澲?。她的母親是孫孝貞的續(xù)弦妻子,娘家住杭州拱宸橋,是一位讀書識字的城市女性。孫荃同父異母的長兄孫灝,字貽清,又寫作伊清,中過秀才,是當(dāng)?shù)孛t(yī)。孫荃十多歲就能夠和父兄詩文唱和,是一位裹了小腳的富家才女。

郁達夫名文,字達夫,又名蔭生,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陽滿州弄(現(xiàn)更名達夫弄)的紳商家庭。他的中學(xué)修業(yè)文憑上稱“學(xué)生郁蔭生,原名文”;日本第八高等學(xué)校和東京帝國大學(xué)的畢業(yè)證書上稱郁文,其英文證書上的名字是T.D.YUEWEN。

據(jù)1947年編撰的《蕭邑郁氏宗譜》記載,郁家和孫家世代相交,清朝嘉慶十四年即1809年,郁大鏞與孫氏簽訂合同,說是他的父親郁宸章和孫天佑從少年結(jié)義一生,情同手足,勝若同胞,后輩不忍二君墓設(shè)兩處,共同出資在富陽屠山購買田地作為兩家墳地。

1918年4月14日,郁達夫在寄給孫荃的明信片上寫道:“清明祭祀已畢否?文家亦有人來宵井耶?兒時文每來汝家宿,曉窗殘月,東閣雞聲;舊夢重尋,已如隔世?!?/p>

按照郁達夫、孫荃的長孫郁峻峰的說法,1915年11月,郁達夫給孫伊清寫信時的落款是“近作四律呈伊清表叔斧正”,郁達夫和孫荃訂婚后于1918年10月2日給孫伊清寫信時,稱呼改為“外兄”。由此可知,郁、孫兩家一直存在姻親關(guān)系,在1917年訂婚之前,孫荃其實是比郁達夫高一個輩分的“表姑”。郁達夫小時候幾乎每年清明都隨家人到宵井上墳,并且在孫荃家里留宿,他和孫荃其實是從小認識的。郁達夫的母親陸氏1866年出生于宵井栗園里,與宵井下臺門相距數(shù)里。郁達夫四歲時,父親郁企曾病逝,陸氏主持經(jīng)營全部家業(yè),包括定時到宵井附近的祖墳燒紙祭祖、到宵井下塘村收繳田租。

關(guān)于郁達夫和孫荃的婚事,廣為流傳的說法出自郁達夫1927年3月4日寫給王映霞的長篇情書:

我和我女人的訂婚,是完全由父母作主,在我三歲的時候定下的。后來我長大了,有了知識,覺得兩人中間,終不能發(fā)生出情愛來,所以幾次想離婚,幾次受到了家庭的責(zé)備,結(jié)果我的對抗方法,就是長年地避居在日本,無論如何,總不愿意回國。后來因為祖母的病,我于暑假中回來了一次——那一年我已經(jīng)有二十五歲了——殊不知母親、祖母及女家的長者,硬把我捉住,要我結(jié)婚。我逃得無可再逃,避得無可再避,就只好想了一個惡毒的法子出來刁難女家,就是不要行結(jié)婚禮,不要用花轎,不要種種儀式。我以為對于頭腦很舊的人,這一個法子是很有效力的。哪里知道女家竟承認了我,還是要我結(jié)婚,到了七十二變變完的時候,我才走投無路,只能由他們擺布了,所以就糊里糊涂地結(jié)了婚。

郁峻峰在《現(xiàn)代中文學(xué)刊》2011年第5期發(fā)表的《說郁達夫與孫荃的1917》一文,依據(jù)孫荃所珍存的郁達夫早年日記、書信和詩文手稿,針對郁達夫和孫荃三歲訂婚的說法提出兩項質(zhì)疑:

首先是郁達夫狂熱追求王映霞的特殊情景。按照王映霞的解釋:“一個未成年的少女,是怎樣地被一個已婚的浪漫男人用誘和逼的雙重手段,來達到了他的目的?!庇暨_夫追求王映霞期間的“誘和逼”,包括一部分夸張?zhí)摌?gòu)的不實之詞,以及情急之下的不擇言詞、不擇手段。

其次,這種說法沒有原始記錄予以佐證?!坝暨_夫自1917年陽歷2月16日開始記日記,在前4個月的記載中并沒有出現(xiàn)有關(guān)婚事的片言只語,直到6月17日:‘……今日接家信謂將予完婚,明日將作復(fù)絕此事之信一封?!@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史料中最早的有關(guān)郁孫婚姻的文字記錄。”

掌握大量私家資料的郁峻峰,由于缺乏學(xué)術(shù)訓(xùn)練,在同一篇文章中就出現(xiàn)了相互矛盾的文字表述:“6月16日日記:‘今日接家信謂將為予完婚,明日將作復(fù)絕此事之信一封?!?7日果然‘今日發(fā)家信一封’,說的應(yīng)該就是此事?!?/p>

查閱郁峻峰執(zhí)筆編寫的《郁達夫年譜》,1917年6月16日項下的文字是:“午前交請假單,午后領(lǐng)來船票,夜赴隆兒處,與之談一刻鐘。同日,致函孫伊清(已佚)及贈隆兒花郵片?!痹撃曜V對于“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史料中最早的有關(guān)郁孫婚姻的文字記錄”,并沒有給予明確說明,在6月17日項下倒是有“發(fā)家信一”的記錄。由此可以斷定,郁達夫日記中所說“今日接家信謂將予完婚”,是1917年6月16日的事情,他當(dāng)天致函孫荃的兄長孫伊清,所要談?wù)摰闹饕峭昊橹?。郁峻峰《說郁達夫與孫荃的1917》所謂“直到6月17日”,是一處明顯的筆誤。

依據(jù)郁峻峰在《郁達夫年譜》和《說郁達夫與孫荃的1917》中提供的相關(guān)資料,郁達夫此前日記中雖然“并沒有出現(xiàn)有關(guān)婚事的片言只語”,與婚事相關(guān)的文字記錄還是存在的。

1917年5月31日,郁達夫接到杭州宗文中學(xué)孫樹祺的來信。6月2日,郁達夫給孫樹祺寫了回信。孫樹祺是孫荃的長兄孫伊清的長子,他的來信主要是詢問到日本留學(xué)的相關(guān)事項,也免不了會提到家里情況,從而觸發(fā)已經(jīng)在日本留學(xué)四年的二十一歲的郁達夫的思鄉(xiāng)情緒和本能情欲。

6月8日,郁達夫在日記中寫道:“午前頗不振。夜雨,同學(xué)某來予正苦寂也。嗟乎!予自與曼兄絕后,予之舊友一朝棄盡,影形相吊,迄今半載,來訪窮廬者二三小孩外只洗衣婦及飯店走卒耳?!袢疹H思歸,苦無余錢,只能作罷論耳。來年則無論如何欲歸國一次也?!?/p>

這里的“曼兄”,指的是郁達夫的長兄、原名華又名慶云的郁曼陀。郁曼陀長郁達夫十二歲,他十六歲中秀才,二十歲時考取官費赴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師范科留學(xué),畢業(yè)后升入法政大學(xué)專習(xí)法律。辛亥革命后,郁曼陀被任命為京師審判廳推事。1913年,郁曼陀受命前往日本考察司法工作,便把郁達夫帶到日本。郁達夫選取東京第一高等學(xué)校預(yù)科攻讀文科期間,曾經(jīng)按照郁曼陀的要求改入醫(yī)科部特設(shè)預(yù)科,以便掌握自食其力的一技之長。1916年,就讀日本名古屋第八高等學(xué)校(現(xiàn)名古屋大學(xué))醫(yī)學(xué)部的郁達夫,立志要成為一名愛國的思想家、政治家,于是便改入德語法律科就讀。郁曼陀針對郁達夫的擅自改科嚴加痛斥,并且中斷了此前承諾的學(xué)費補貼。

1917年6月9日,郁達夫在日記中寫道:“郁極思歸頗苦,晚發(fā)信兩封,一問經(jīng)理員支費,一問家中索旅費也?!?/p>

6月10日上午,郁達夫前往郵船公司咨詢,得知從長崎到上海的二等船票的往返價格是30元。他返回時路過開雜貨鋪的后藤隆子(隆兒)家,隆兒囑托他代買《寮歌集》四冊,他為此奔走了半天時間,并且開始和隆兒密切交往。

6月11日下午,郁達夫給邀請他回國的二哥郁浩寫了回信。郁浩在來信中應(yīng)該提到郁達夫和孫荃的婚事,這也是他邀請郁達夫回國的用意所在。

6月16日,郁達夫上午請假,下午拿到回國船票,并接到家里要他回鄉(xiāng)完婚的正式書信。他于當(dāng)天給孫荃的兄長孫伊清寫信表達意見,并且連夜找隆兒傾訴。郁達夫在孫荃和隆兒之間所喜愛的顯然是隆兒,于是就有了明天寫家信拒絕完婚的決定。

6月20日,郁達夫在日記中表白了在孫荃和隆兒之間難以取舍的精神掙扎和情感糾結(jié):“予已不幸,予斷不能使愛予之人,亦變?yōu)椴恍摇4撕笥璨挥禾幰??!?/p>

6月24日下午,郁達夫到隆兒家取英文詩集并話別,然后在日記中表示“此后不復(fù)欲與見矣”,并且在日記上加寫了眉批:“自十日起到二十四日止,此十四日中予乃夢中人也。”

6月26日,郁達夫收到母親附有20元匯票的來信,于第二天即6月27日啟程回國,7月2日抵達上海,7月6日在杭州見到孫樹祺。7月7日回到富陽家中。郁達夫在此后的半個月里不停地走親訪友、吟詩讀書,直到7月22日,他的日記中才出現(xiàn)赴宵井相親的文字記錄:

晨起即往宵井,午前十一時頃午膳,膳畢偕樹祺等至貝山寺,雨時方在貝山寺小飲也。入山里許至白紙槽,有劈竹使成細束者,再置細竹于灰水中者,有洗滌之者,有于槽中瀝紙者,千工萬苦始能造成一紙。創(chuàng)業(yè)之艱于斯可見矣!午后接陳某談。擬明晨回富陽。夜不成睡,苦蚊子多也。

7月23日,從宵井回到富陽的郁達夫在日記中寫道:“陳鳳標(biāo)表公以婚事來談?!?/p>

7月24日,郁達夫?qū)懙溃骸俺科鹱鲿玛惸惩褶o婚也?!?/p>

這里的“陳某”,自然是媒人陳鳳標(biāo)。郁達夫在隨后十多天里,先和姐夫張?zhí)m生一起游覽杭州西湖,然后依舊是走親訪友。8月9日,郁達夫在日記中寫道:“薄暮陳某來,交予密信一封,孫潛媞手書也,文字清簡已壓倒前清老秀才矣?!?/p>

孫荃(潛媞)的這封密信已經(jīng)佚失,其主要內(nèi)容并不是談?wù)摶槭?,而是向自己所仰慕的才子詩人郁達夫請教讀書寫詩方面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出郁達夫充當(dāng)精神導(dǎo)師的虛榮和沖動。于是就有了郁達夫標(biāo)題為《云里一鱗》的長篇回信。

郁達夫在“八月十日舊歷六月二十三夜書”的序言中表白說:“八月九日某以書來謁。予東行在即,欲作答苦無時,不答則又不足以報垂顧之盛意,于是每日于月落參橫際,割一小時,依枕疾書,將所欲言者盡筆之于書,使閨中弱女子,亦得知二十世紀之氣風(fēng)若何。盲人行,須求助于相,否則亦必待行杖之扶。予雖無相者之指揮術(shù),或者亦能代行杖之支助乎?!?/p>

《云里一鱗》第一段的警句是“過渡時代之危禍”:“我國古制,男女不相授受。近年來,西風(fēng)東漸,男女交際自由之說,亦橫流于中土?!鼇砟信g有種種離奇事者,要亦不外乎此耳?!?/p>

已經(jīng)在日本享受到男女交際自由的郁達夫,要求于孫荃的卻是遵守“男女不相授受”的“古制”。他講解“虛榮不可慕”的第二段文字中,所強調(diào)的竟然是中國傳統(tǒng)禮教社會不太文明的尊卑等級:

文明有益于國,人盡皆知。文明有害于民,人不察也。杭州風(fēng)俗,舊尚純樸,近則乞兒傭婦,亦衣綢帛,少年人皆戴金約指、金袖表矣,是則文明之害也。

接下來,郁達夫提出“女子讀書當(dāng)求真書讀之”“女子不患多才而患無真才”的讀書觀。他在這封長信中,儼然是把孫荃當(dāng)作抵制外來文明的女弟子來加以教誨指導(dǎo)的,他推薦給孫荃的經(jīng)史子集的書單里面,就有一本鼓吹“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之類妾婦之道的《烈女傳》。

8月11日,郁達夫日記:“晨起作《云里一鱗》寄孫氏,明日當(dāng)有莫干山之行。”他在日記上方頁眉處還寫了“孫荃”二字,這是他給小字潛媞的孫蘭坡起的新名字。如此改名意味著郁達夫已經(jīng)回心轉(zhuǎn)意,正在重新考量他與孫荃之間的婚姻大事。

9月2日,郁達夫乘船離開富陽前往杭州,入住華英旅館。他在當(dāng)天日記中補寫了8月28日即舊歷七月十一日打破“古制”和孫荃訂婚的情景:

臨行前陳某以未婚妻某所作書信來謁,翌日即乘輿至未婚妻家。時因作紙忙,伊父母皆在貝山寺。未婚妻某因出接于中廳,晚復(fù)陪予飲。時乃舊歷七月十一日也。膳畢,予宿東廂。因月明,故踏月出訪陳某,陳某出未歸也。田中稻方割盡,一望空闊,到處只見干潔之泥田及短長之稻腳,清新暢達。大有欲終老是鄉(xiāng)之意。翌日岳父歸,與偕赴柳塢聽?wèi)颍褂鲇?,歸已遲……

所謂“因作紙忙,伊父母皆在貝山寺”顯然是一種托詞,目的在于主動放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權(quán)力,給郁達夫、孫荃提供直接相親、自主選擇的機會。郁達夫在孫荃家里住了兩個晚上,經(jīng)過男女雙方自由交談、自主選擇,正式確認了婚姻約定,這樣才有了“未婚妻”“岳父”之類的稱呼。

概括地說,郁達夫、孫荃之間雖然不能確定是三歲訂婚,雙方家長早年的口頭婚約還是存在的。1917年,郁達夫二十一歲、孫荃二十歲,已經(jīng)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郁達夫索要旅費回國返家的主要原因,是與長兄郁曼陀反目絕交之后的“郁極思歸”,而不僅僅是雙方家庭的包辦逼婚。郁達夫?qū)τ谟呻p方家庭代為選擇的婚姻對象,在情緒上是有所抵觸的。他先在6月17日的家信中表示拒絕,回到家鄉(xiāng)見過孫荃及家人之后,又于7月24日通過給媒人陳鳳標(biāo)寫信的方式,第二次表示“辭婚”。孫荃在關(guān)鍵時刻直接出面,用“文字清簡已壓倒前清老秀才”的兩封溫婉良善的書信打破僵局,換來男女雙方的當(dāng)面對談。雙方各退一步相互妥協(xié)的結(jié)果,是把完婚變成重新確立婚姻約定的正式訂婚。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制”,男女婚姻由雙方家長包辦,在舉行正式婚禮揭開蓋頭之前是“不相授受”的。郁達夫和孫荃之間雖然算不上現(xiàn)代意義的自由戀愛,卻已經(jīng)明顯突破傳統(tǒng)包辦婚姻所遵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不相授受”之類的“古制”。郁達夫認定孫荃為“未婚妻”的整個過程,足以證明這是一樁由家長初選、媒人傳話,再經(jīng)過男女雙方當(dāng)事人直接會面、自由決定的半新半舊的自主婚姻。

鴻雁池鯉的詩詞唱和

郁達夫受孫荃父母及兄長的重托,準(zhǔn)備把孫伊清的長子、小名關(guān)緒的孫樹祺帶往日本留學(xué)深造。他為了等待孫樹祺一起上路,在杭州一直逗留到1917年9月7日。9月3日即舊歷七月十七日晚上,郁達夫以《奉贈》為標(biāo)題寫作七絕五首,在杭州托朋友邦鈞太轉(zhuǎn)交孫荃,其中第三首絕句寫道:

楊柳梢頭月正圓,搖鞭重寫定情篇。此身未許緣親老,請守清閨再五年。

郁達夫為這首絕句加寫的注解是:“預(yù)計返國,當(dāng)在五年后?!?/p>

郁達夫在第四首七絕里,套用李清照的名句“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表白道:“立馬江潯淚不干,長亭訣別本來難。憐君亦是多情種,瘦似南朝李易安?!?/p>

回到日本,為前四首七律絕句加寫題記“夜月明,成詩若干首,寄未婚妻某者也”,以《臨行有寄》為題發(fā)表在10月14日的日本《新愛知新聞》第9431號,算是公開發(fā)布自己正式訂婚的信息。

郁峻峰在《說郁達夫與孫荃的1917》一文中,首次公開了郁達夫“奉贈”孫荃卻一直不肯公開發(fā)表的第五首七律絕句:“一紙家書抵萬金,少陵此語感人深。天邊鴻雁池中鯉,切莫臨風(fēng)惜爾音?!?/p>

郁達夫在這首七律絕句中,明確設(shè)定了男女雙方內(nèi)外有別的角色定位,真實展現(xiàn)了他這個飛到日本享受近現(xiàn)代文明的“天邊鴻雁”,偏偏要求孫荃像“池中鯉”一樣留在閨閣充當(dāng)賢妻良母、管家主婦的男權(quán)底色。

1917年9月7日,郁達夫和孫樹祺一起前往上海,入住吉升客棧。他們于9月10日下午乘船出海,9月15日在神戶下船前往名古屋。9月22日,郁達夫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頗為動情地表白說:

舉頭見新月如眉,斜掛于碧天云影中,蟋蟀一鳴,萬籟俱寂,西望故園,覺懷鄉(xiāng)情切,不能暫耐,俯首憑欄,竟泫然淚落矣。予自去國迄今,五易寒暑,其中得失悲歡事頗多:祖母病報至不泣;姪兒死耗至不泣;去年因微事與曼兄爭,曼兄絕交書至亦不泣;今日之泣,盡為汝也,然則汝亦可以自慰矣!

郁達夫一上來就把孫荃的地位抬高到所有家人之上,給對方吃了一顆定心丸。接下來,他提出要求說:“憶來時約各寄書,何以至今,尚未見汝只字?……前次關(guān)緒帶來書一封,雖系汝手筆,然語氣不合,當(dāng)是汝兄草稿。此后無論如何,不可使人代作,若辭不能達意時,只可問一句二句,不可通篇求人改削也。予每日作‘起居注’,汝亦可效此?!?/p>

所謂“起居注”,指的是古代皇帝的貼身文官為皇帝逐日記載的言行錄,這里指的是郁達夫自負滿滿的私人日記。為了讓孫荃以自己為榜樣每天堅持記錄日記,郁達夫?qū)iT把自己的當(dāng)天日記錄入信中供對方效仿。第二天即9月23日晚上,郁達夫在信中寫下一頁用來寫詩的題目,指導(dǎo)孫荃練習(xí)命題律詩。談到孫荃的稱謂,郁達夫鄭重建議對方正式采用自己所贈送的新名字:“來書自稱妾,固合于禮,然未免太拘,不若自稱荃之雅而簡也。”

9月24日,郁達夫給明治大學(xué)寫信,幫助孫樹祺咨詢?nèi)雽W(xué)日期。在此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孫樹祺一直住在名古屋補習(xí)日文。

10月2日,郁達夫給孫荃寫了回到日本之后的第二封信,信里為孫荃修改了來信中附錄的七律絕句《奉寄二絕》。

10月11日,郁達夫收到孫荃來信,信中附錄了自己的習(xí)作:一篇《戒纏足文》和兩首七律絕句。所謂“戒纏足文”,就是孫荃以自己的纏裹小腳為戒,勸告世人不要纏足。

10月15日,郁達夫收到孫荃的又一封來信,他在10月17日的情書中就祖母想見孫荃一事給出答復(fù):“祖母欲見汝,自是老人望后輩之心。汝若赴杭,道經(jīng)富陽,不妨?xí)褐良抑幸蛔棺婺敢灰?,安伊老后之心?!?/p>

10月21日午后,郁達夫收到孫荃來信,信中附有詩詞六篇。10月23日,郁達夫為孫荃改寫七絕四首,并且乘興為孫荃寫作一首唱和絕句:“贈君名號報君知,兩字蘭坡出楚詞。別有傷心深意在,離人芳草最相思。”

荃同蓀,出自《楚辭》,是一種似石菖蒲而葉無脊的香草。郁達夫所謂的“離人芳草”,和前述《奉贈》第五首的“天邊鴻雁池中鯉”一樣,為孫荃設(shè)定了留在閨閣充當(dāng)賢妻良母、管家主婦的角色定位。正是基于這種根深蒂固的男權(quán)深意,郁達夫在10月25日的回信中,掐滅堵死了孫荃想走出家門到日本留學(xué)的人生理想:

汝欲東來頗妙……予意汝不若靜居鄉(xiāng)邑,研求文學(xué)為妙。大約予后年夏能回國一次,爾時或能至汝家,與汝同居月余。久別重逢,情當(dāng)更切。較之日日相見,趣味應(yīng)更深厚也。汝欲學(xué)醫(yī),亦頗妙。然予家中既無錢培植汝,汝家亦尚有鐘祺、樹祺各人。不使男子讀書,反使女兒求學(xué),恐汝父亦對汝兄及汝侄不起。

孫荃《戒纏足文》的寫作和想到日本學(xué)醫(yī)的愿望,足以證明她曾經(jīng)有過依靠郁達夫充當(dāng)精神導(dǎo)師引路人,而在人生路徑方面有所超越突破的長遠規(guī)劃。郁達夫并不想在思想進步及人性解放方面與孫荃并肩同行、比翼雙飛,而是寧愿她守在家里充當(dāng)賢妻良母,進而維持一種“天邊鴻雁池中鯉”“離人芳草最相思”的詩情畫意和婚姻格局。

10月27日,郁達夫病情加重,接到未婚妻孫荃的情書家信才感覺到“稍輕快”。10月28日,他在寫給孫荃的情書中信誓旦旦地規(guī)劃起兩個人白頭偕老的婚姻生活:“予此后生涯,大約已定。不求富貴,不貿(mào)才名。唯欲博得微資,與汝偕老耳?!?/p>

10月29日,郁達夫因傷寒病住進名古屋附近的愛知病院,直到12月9日才病愈出院,期間停止了日記寫作。

作者:張耀杰,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話劇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現(xiàn)代戲劇及民國史研究。

南昌县| 海宁市| 北京市| 伊吾县| 龙山县| 科技| 金阳县| 长海县| 通海县| 北票市| 华安县| 莱芜市| 恩施市| 汉川市| 博罗县| 望城县| 东阿县| 铜鼓县| 保康县| 巩义市| 锦州市| 论坛| 名山县| 中牟县| 金秀| 和平县| 朔州市| 辉县市| 武功县| 枣庄市| 西和县| 连城县| 弥勒县| 阿克陶县| 泸州市| 黄龙县| 荃湾区| 榆中县| 美姑县| 通榆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