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中秋節(jié),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
宋代吳自牧在《夢梁錄》中準確描述了中秋節(jié)一詞,其實中秋二字最早見于《周禮》。周朝時人們在滿月之日有祭拜月亮的習(xí)俗,被認為是中秋節(jié)最早的雛形。到了漢朝,嫦娥奔月的傳說已經(jīng)開始流傳。唐宋時期,過中秋節(jié)從文人雅士的時尚活動上升為全民性的節(jié)日,并延續(xù)至今。
作為中華文化又一雅事的茶,歷史同樣久遠。張?zhí)旄T凇吨袊暡琛ば颉分袑懙健爸袊枋放c中國文明史幾乎同步”。而在《華陽國志》中記載,參加牧野之戰(zhàn)的閩濮人已經(jīng)向周武王進貢“茶”,這就是最早的貢茶。
以上這些素材充分證明了中秋和茶擁有一樣悠久綿長的歷史,而它們在歷史長河中交集碰撞出的光彩更顯璀璨奪目。
唐代,茶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陸羽的《茶經(jīng)》橫空出世,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唐代人飲茶,已不僅僅是為了解渴提神,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精神追求。他們講究水質(zhì)、火候、茶具,更注重品茶時的心境與氛圍。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秋節(jié)與茶的結(jié)合,便顯得尤為自然。
文人雅士在中秋之夜,往往會在家中或是園林中設(shè)置茶席,邀請親朋好友共聚一堂。他們使用精美的茶具,烹煮上好的茶葉,邊品茶邊欣賞月色。唐代的茶多為餅茶,需先研磨成粉末再沖泡飲用。這種飲茶方式使得品茶成為一種儀式感極強的行為。茶席之上,不僅有茶,還有琴棋書畫等雅趣,文人墨客以此來表達他們的情感與才情。
唐代大詩人王維或許是在山間的茅屋中靜靜地泡上一杯茶,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涌起對遠方親友的思念,創(chuàng)作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千古佳句,他的思念之情或許也會因為一杯茶而得到些許慰藉。
宮廷中,中秋佳節(jié)更是熱鬧非凡。皇帝會在宮中舉行盛大的宴會,邀請群臣共度佳節(jié)。宴會上,除了美酒佳肴,茶也是必不可少的。宮女們身著華麗的服飾,手捧著精致的茶具,為皇帝和群臣們獻上一杯杯香茶。在這莊嚴而又喜慶的氛圍中,茶成為一種象征,象征著大唐的繁榮與昌盛。時光飛逝,唐代的茶韻,永久地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品嘗一杯香茶,仰望一輪明月時,仿佛又回到了大唐那個輝煌燦爛的年代。
近年來網(wǎng)上關(guān)于“5000年來中國最高水平的詩詞”的評選中,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常常拔得頭籌。除了文字的優(yōu)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題材好,從天上的一輪明月到人間的離合無常,清麗壯闊的詞作中寄托著筆者無盡的思緒。
這篇佳作創(chuàng)作于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暨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那時蘇軾在密州做太守,還是比較得意的時候。三年后烏臺詩案爆發(fā),成為蘇軾人生的轉(zhuǎn)折點,此后他顛沛流離、歷經(jīng)坎坷。然而他卻能曠達不羈半生風(fēng)雅,皆與一盞茶有關(guān)。
蘇軾一生癡茶,并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茶詩,如“活水還需活火烹”“從來佳茗似佳人”等。宋代品茶之風(fēng)盛行,亦是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茶道精神、茶藝表演、茶具制作等方面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一時期,茶文化不僅融入了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還成了社會各個階層共同的文化追求。
中秋節(jié)作為慶祝豐收、團圓和家庭和睦的重要節(jié)日,自然少不了茶的陪伴。人們聚眾而坐,品茶賞月聊天,如秦觀在《秋日》詩中所寫:“月團新碾瀹花甆,飲罷呼兒課楚詞?!泵枋隽嗽谥星飼r節(jié),新碾好的茶餅用精美的瓷器沖泡,品完茶后呼喚孩子學(xué)習(xí)《楚辭》的場景,展現(xiàn)了宋代中秋節(jié)品茶的雅致生活。
宋代文人雅士熱衷于斗茶活動,這是一種比拼茶葉品質(zhì)、烹制技藝和器皿優(yōu)劣的比賽。中秋佳節(jié),文人墨客往往會在庭院或樓閣中舉辦茶會,邀請親朋好友共賞明月,同時進行斗茶比賽。他們品茗論詩,交流心得,將茶的品鑒與詩詞歌賦、書法藝術(shù)等相結(jié)合,極大地豐富了中秋茶文化的內(nèi)涵。
明代是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茶葉的種植、加工、品飲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明代以前,人們主要飲用團餅茶,而在明代開始流行散茶。朱元璋在位時曾下令廢除團餅茶的貢品制度,改為進獻散茶,這極大地推動了散茶的發(fā)展。隨著散茶的普及,泡茶法逐漸取代了煮茶法。人們開始使用茶壺和茶杯來沖泡茶葉,這種方法簡單便捷,同時也讓茶的味道更加純粹。
中秋節(jié)到了明代,也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內(nèi)涵與情感寄托,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設(shè)宴賞月,而茶是盛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人雅士們更是對茶情有獨鐘,他們不僅在中秋之夜品茗賞月,更將這份情感傾注于筆端,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茶詩?!吨星锿嬖隆繁闶且皇啄捴巳丝诘募炎?,“團團離海角,漸漸入云衢。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詩中雖未直接提及茶,但那份對中秋之夜的熱愛與向往,卻讓人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品茗賞月的雅致場景。
清代的中秋節(jié),是一個全民共慶、家家團圓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無論是皇宮內(nèi)院還是尋常百姓家,都會舉行盛大的慶?;顒印6?,作為當時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成為了中秋佳節(jié)中的重要角色。家家戶戶都會備上好茶,以待親朋好友共賞明月、品茗談笑。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多次描繪了品茶的場景,雖未直接提及中秋與茶,但那細膩的筆觸,讓人不難想象在中秋佳節(jié),大觀園內(nèi)的公子小姐們,或許會在明月之下,圍坐一起,品著香茗,吟詩作畫?!扒锕獐B疊復(fù)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痹谶@樣的詩句中,我們仿佛能看到那被月光籠罩的庭院,茶香與詩意交織,營造出一種空靈而美好的氛圍。
納蘭性德,這位深情的詞人,在中秋之夜,或許會獨自憑欄,望著那輪明月,心中涌起無盡的思念。此時,一杯茶在手,便是他慰藉心靈的良藥?!靶量嘧顟z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塊。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痹谶@凄美的詞句中,茶的存在或許是那一抹淡淡的溫暖,陪伴著他度過這思念的夜晚。
清代的茶藝在明代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展,注重茶席的整體布局和氛圍營造。在清代,茶席上的布置往往更加考究,不僅要有精美的茶具,還要有適當?shù)难b飾,如插花、書法作品等。清代的茶藝大師們還發(fā)明了許多新的泡茶方法,如“工夫茶”“蓋碗茶”等,這些泡茶方式不僅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茶的特性,也為茶藝增添了更多的樂趣。
茶與月,茶與詩,相互交織,構(gòu)成了中國文化中獨特而美妙的篇章。從古至今,中秋與茶似乎總是不可分割。月下煮茶,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中秋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泡上一壺好茶與家人、與友人共享,感受那份源自千年、發(fā)自內(nèi)心的溫暖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