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足石刻作為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豐富內涵,其造像巧奪天工、精美絕倫。這些古老的石刻作品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精湛技藝,更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對其深入探索不僅能夠感受到藝術家們的匠心獨運,更能夠窺見古代社會民俗與人們的精神風貌。
關鍵詞:大足石刻;造像文化;地域性藝術
大足石刻修筑于晚唐時期,由于受佛教傳入的影響,造像以觀音、地藏合龕和脅侍觀音為主。眾所周知,唐朝女子以胖為美,這使得唐時期修筑的造像形態(tài)豐盈圓潤、氣質渾厚,服裝具有衣紋細密和薄衣細紗的特點。
五代時期,大足石刻造像群數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 眾多新題材造像登上藝術舞臺,如《藥師經》《陀羅尼經幢》等,這些佛像多以造型小巧、神情瀟灑、紋飾華麗、形態(tài)各異的藝術形象而聞名。比如第273號千手觀音、第281號的東方藥師等,儀容雕刻精細,氣質優(yōu)雅好似宋代手筆,薄衣細紗又宛如盛唐之風 ,其風格樣貌如圖1所示。
宋代造像題材廣泛,以觀音像為主,這依賴于當時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優(yōu)雅事物的追求。兩宋期間的造像多植根于人們的生活,從側面體現(xiàn)了宋代人喜閑情雅致,其人物特征鮮明,有體態(tài)修長 、衣著華麗等特點。如第136號轉輪經藏窟,其整潔的衣冠、華美的瓔珞和精美的珠串配飾無不彰顯身份的華貴,飄帶花簇又盡顯優(yōu)雅,精細面容襯托出神情的平靜,用流線刻畫造像,線面結合極具民族風格。這些雕像保存狀況較好,被譽為“中國石窟藝術中的一顆明珠”。
(一)盛唐遺風:石刻龕中透出天王威武氣象
大足石刻造像保留了盛唐遺風,氣質渾厚,眉眼清晰可見,如第5號龕毗沙門天王。該天王像以戰(zhàn)功題材為主,是盛唐時期帝王權力的象征,也表現(xiàn)了大唐盛況下君臨天下之氣概。龕中的天王造像頭戴高冠,身披戰(zhàn)甲,腰佩劍,兩眼怒目圓睜,盡顯霸王威武之氣,儼然而立,像一位唐朝武將,體現(xiàn)了對“神”的崇拜。天王周圍的眾神像也被人們供奉為守護神,祈禱著民間安樂祥和的生活。
(二)神近人間:觀音富有神韻,端莊溫婉
觀音造像的神態(tài)、氣質有別于其他造像,觀音造像面容更加清秀,時常面帶微笑,眉梢上揚,顯得溫文爾雅、平易近人。因此,菩薩神靈與世俗人民之間的距離似乎拉近了。大足石刻觀音造像沒有男女之分,但在佛教藝術發(fā)展中,觀音形象逐漸趨向女性化,因為女性形象更能體現(xiàn)柔美、善良、溫和等特點。在大足石刻中,觀音造像原型都來源于當時民間女子的端莊形態(tài),其瘦削雙肩、細長脖頸、華麗配飾都符合傳統(tǒng)文化中高貴女子的形象。如北山第125龕數珠手觀音,具有如洛河之神的風姿,在山巖的襯托下,瓔珞滿身,神態(tài)表情溫婉,體現(xiàn)了女性溫文儒雅的特征,身材猶如少女般窈窕,站在蓮花之上,衣袖飄飄,既擁有少女般的氣質,同時也不失菩薩的神圣威嚴。
(三)善惡有報:養(yǎng)雞女形象體現(xiàn)因果循環(huán)
大足石刻造像,刻畫的不僅有神像,還有人像,如地獄變相龕中的“養(yǎng)雞女 ”。養(yǎng)雞女身處地獄,被魔鬼像圍繞,意在奉勸人們勿殺生,否則就要經受地獄輪回之苦,佛教的因果報應被傳播開來。養(yǎng)雞女的塑像展現(xiàn)了一位勤勞仁慈的農民女性形象,其造像面目雕刻清秀,體態(tài)修長,頭發(fā)盤旋宛團,服飾寬松,袖口寬大。工匠通過衣著的寬大對比來體現(xiàn)婦女玲瓏的體態(tài)和樸素的裝飾,盡顯農家小人物的樸實端莊。將樸實的形象設立在地獄魔鬼造像旁,沖淡了人們對魔鬼形象的畏懼感,襯托了養(yǎng)雞女的親和感,甚至對這位婦女產生同情。對比傳達的佛教教義,其藝術手法不禁讓人感嘆。
(一)大足石刻的造像魅力:佛道兩教文化的藝術表現(xiàn)與傳承
造像的內容以佛道兩教造像、花卉鳥獸等為主體。大足石雕的“五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組,其類型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以下文章重點對寶頂山進行詳細的剖析。
寶頂山的俯仰造像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以佛教藝術為主體,以“臥佛”為代表,采用創(chuàng)新型構圖。從側面觀察臥像神態(tài)安詳,佛前陳列了許多小型造像,一大一小、一正一側,與臥佛像形成鮮明的對比,在藝術上表現(xiàn)為抽象化特色造型。再如圓覺洞中的菩薩彩像,分別布置在東、西兩側,其造像面部帶有笑容,線條紋理清晰,神態(tài)、姿勢無不顯示其雕工精湛。在服飾上,薄衣細紗有層次飄墜的流水感,身后的云霧籠罩側面烘托出神圣悲憫的氣質,采用動靜結合和分布有序的視覺表達方式。又如柳本尊行化圖,其造型特點主要集中在細節(jié)刻畫上,衣冠飾品瓔珞珠串環(huán)身,顏色輕快明朗,體現(xiàn)了古今美學相結合的和諧感。
(二)大足石刻的色彩藝術:宗教象征與審美表達
色彩在人類心理和感官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足石刻的妝彩既有宗教感染力又具有指引力。大足石刻是集佛、儒、道三教文化于一體的造像群,以佛教為主,在佛教中用不同顏色象征不同類別的物體,諭示經論教義,用色彩的象征意義闡釋佛內涵。造像的色彩搭配主要體現(xiàn)了符合宗教文化象征的本土特色。然而,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塑繪同源”的背景下,大足石刻不僅展示了精湛的雕刻技藝,還體現(xiàn)了對繪畫色彩極高的審美追求,呈現(xiàn)了中國繪畫藝術裝飾性的最優(yōu)效果。大足石刻造像色彩風格清雅秀麗,造像色彩以石青、石綠冷色為主。在佛教色彩藝術中,色彩含有佛學教義獨特的隱含意義。工匠在造像中融入紅、橙等暖色基調,與原本石青冷色形成冷熱鮮明對比,體現(xiàn)了中國民間藝術色彩裝飾的特點。
石窟造像群多以大面積色彩展現(xiàn)寶頂山的摩巖像,造像以朱砂紅為底,襯托衣著上的大片純綠色,通過與摩巖石窟群的對比,展現(xiàn)其鮮明的色彩。大足石刻造像在色彩統(tǒng)一方面手法獨到,以紅色為背景,石青和石綠互為對比,用青黃白黑裝飾發(fā)簪、珠串、配飾等,多種顏色交相呼應,不僅豐富了色彩種類,也區(qū)分了色彩的深淺濃淡。與此同時,為避免高純度顏色間交疊產生的視覺色彩錯視,工匠們在繪涂過程中采用金色、黑色、白色線條搭配以緩沖高對比色彩的視覺沖擊感,從而實現(xiàn)色彩的層次分明。圓覺洞中,佛祖和菩薩造像中紅色背景和藍色云朵交接的地方以白色線條勾勒,使得兩色碰撞而不顯突兀,弱化了視覺對比度,線條處理在造像服飾上也應用廣泛,一方面放大了造像的細節(jié)輪廓,使得造像更加立體,另一方面使得服飾更加柔和自然,避免了視覺錯視。
(三)大足石刻造像的云紋裝飾
1.云紋裝飾的藝術概況
云紋作為華夏最古老的紋樣裝飾之一,由印度教裝飾藝術傳入中國,充分結合本土文化后發(fā)展迅速,中原地區(qū)的廣泛使用便逐漸被引入佛教藝術裝飾中。在印度教中,飛天形象是常見的云紋裝飾。隨著文化的傳入,云紋在佛教藝術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到繁的發(fā)展過程,最早出現(xiàn)在北方的莫高窟壁畫中,它既表現(xiàn)了天空中客觀存在的云朵,又是裝飾天空中飄飛的云。直到魏晉時期,云紋從飛天到窟頂的平棊裝飾,并由此在佛教藝術裝飾中得到廣泛運用。在唐代繁榮的文化經濟背景下,人們對文化藝術需求的增大促使裝飾紋樣的創(chuàng)新融合,北方莫高窟發(fā)展達到頂峰。直到晚唐以來,北方罕有石窟修造,而南方地區(qū)大足石刻成為另一個石窟藝術高峰,其云紋裝飾主要集中在佛像、菩薩像、四大天王佛像中,紋樣造像繁多、風格獨特,是晚唐時期的主流裝飾紋樣。
2.大足石刻造像云紋的基本樣式與構成
在大足石刻佛教造像藝術中,通過點綴修飾造像面部、體態(tài)以及飾品來體現(xiàn)佛像的莊嚴神圣,其中云紋表現(xiàn)最為突出,它不僅被運用于造像人物裝飾,窟壁四周也用云紋裝飾,隨著裝飾面積的擴大,云紋給造像帶來了全新的元素。大足石刻云紋種類繁多,以以下三種為代表:
(1)如意云紋是由唐朝朵云紋演變而來,在宋時應用廣泛,其主題造型為兩側是卷起的云朵造型,中間是桃心形狀的凸起部分,在第180號龕主要雕刻在造像左右側壁上方,如意云紋的描摹圖像如圖2所示。
(2)煙云紋一般為“之”字形,用輕盈離散的形態(tài)來表達仙境的神圣。其主要被用在寶頂第14 、18 、15 、20號龕檐邊裝飾正壁、側壁。其描摹如圖3 所示。
(3)祥云紋是由兩條抽象的線條構成的封閉云朵圖案,帶有較長的云尾,根據云頭、云尾的多少可分為單頭單尾和多頭多尾。該云紋主要用在第5號窟后外壁、第2號龕、板昌溝毗盧佛、菩薩底座下方、佛袈裟、東岳大帝御衣。其描摹如圖4所示。
3.云紋的設計內涵
云紋在大足石刻造像裝飾藝術中扮演重要角色,它獨特的風格、豐富的樣式、多樣的設計表達、深邃的設計意蘊,折射出唐宋時代人們的精神與信仰。
其主要設計內涵有以下幾個方面:
(1)智慧光明的象征:佛教用光明來形容現(xiàn)實之美,佛、菩薩用光明照亮黑暗,以此普度眾生,消除一切痛苦。大足石刻的云紋代表佛光普照,例如地藏菩薩三善道,由此可以看出云紋體現(xiàn)了佛教信徒對光明的向往。
(2)神仙意境: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有鬼神的地方一定有云霧,為本就神秘的故事增添一抹奇幻色彩。在佛教剛傳入中原地區(qū)時,人們把佛祖、菩薩與神明并列供奉,加之巴渝地區(qū)又是神鬼論的發(fā)源地,在造像中引入云霧般的云紋特征,凸顯了巴渝地區(qū)的文化特點和宗教色彩。
(3)吉祥如意的意境:“紫氣東來”“祥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寓意吉祥和好運,以云紋為代表的造像,承載了民族精神和吉祥寓意。如寶頂山第14號佛像中周圍遍布如意云紋和煙云紋,不僅表現(xiàn)出佛光的神圣,還承載了吉祥美好的念想。
大足石刻既是藝術的杰作,更是歷史的見證者,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古代文明的輝煌與博大,傳承與弘揚其中蘊含的藝術內涵與文化精神,促進其深厚的藝術基因結合現(xiàn)代創(chuàng)新媒介傳播,讓大足石刻造像設計的藝術光芒持續(xù)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閃耀。
作者簡介
仇家瀅,女,漢族,浙江樂清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代曉昀,女,回族,重慶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參考文獻
[1]周穎.試析大足石刻多元宗教文化的表征[J].中文信息,2018(3):296.
[2]彭麗媛.大足石刻之寶頂山造像藝術的審美研究[J].呂梁學院學報,2019(6):67-69.
[3]柯金芝.大足石刻世俗女性造像造型分析[J].美術文獻,2020(2):55-56.
[4]周啟鳳.大足石刻佛教造像服飾淺析[J].視界觀,2019(21):63-64.
[5]陳亞芳.回向與流響:大足石刻造像中宋代舞蹈風貌考辨[J].藝術評鑒,2020(2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