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創(chuàng)議”

2024-09-22 00:00:00楊嵐
湘潮 2024年8期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但真正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是一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在民主政權建設萌芽、探索、確立和實踐的過程中,“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始終把保障民權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付出了極大心血,開展了很多富有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

金豆豆,銀豆豆,投到好人碗里頭

1935年11月,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成立了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謝覺哉擔任國民經濟部合作指導委員會主任,后任內務部部長、秘書長。1936年6月,中央機關由瓦窯堡遷至保安縣(今志丹縣)。當時,陜北根據(jù)地的各級政權組織由于原來“左”傾錯誤的影響和破壞,處于渙散狀態(tài),人民離真正當家作主還有距離。因此,中央決定進行縣、鄉(xiāng)兩級政府的民主選舉,先在保安縣試點。這次選舉是陜北人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實行的真正的民主選舉,搞好這個縣的試點,對于整個陜北根據(jù)地的選舉運動會起很大的推動作用。經過研究,這項工作由謝覺哉負責。年過50的謝覺哉身兼數(shù)職,責任重大。

陜北群眾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識字的群眾大有人在,“不會填選票”是當時選舉最大的障礙。到底怎樣才能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呢?一天早晨,在麻子溝鄉(xiāng)的村頭,謝覺哉看到一群孩子在玩石子,便對勤務員說:“看看這些小娃娃,一大早就玩得這么樂呵了。”兩人笑聲還沒落,勤務員發(fā)現(xiàn)謝覺哉圍著孩子們轉了大半圈,好像在琢磨些什么?!澳肫鹱约盒r候了吧?”勤務員問。謝覺哉猛地點了點頭:“有了!看娃娃們玩的這個游戲贏石子,每人手里有五顆石子,先猜拳,猜贏的就先獲得顛石子的機會,然后再比誰手里留下的石子多,誰就贏了。我們選領導班子,也可以用這法子。”

沒等勤務員反應過來,謝覺哉立馬回屋提筆寫下投豆子選舉法,即在每個候選人名字旁邊放一個碗,由監(jiān)票人念名字,群眾同意誰就在誰的碗里投一粒豆子,一人一粒黃豆,入碗為準,一豆一票。這種“秘密投票”簡易高效,使人民群眾在投票時不僅不會礙于情面,也不會受到他人的威脅和報復,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愿。

“豆選法”簡單、巧妙、實用,保證群眾選出最信任的人來組成工農政府,建立革命政權。在麻子溝鄉(xiāng)的選舉試點成功后,謝覺哉和當?shù)乜h工農政府主席又將這種選舉方法在柏葉溝鄉(xiāng)和順寧鄉(xiāng)進行推廣。從麻子溝鄉(xiāng)試點到保安縣召開縣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縣工農政府,陜北蘇區(qū)第一個由人民正式選舉的人民政府由此產生?!敖鸲苟梗y豆豆,豆豆不能隨便投。選好人,辦好事,投在好人碗里頭?!薄岸惯x法”在人民群眾心里埋下了一顆民主的種子,這次看似稚嫩的民主實踐也為之后新中國第一部選舉法的誕生以及民主選舉的探索奠定了基礎。

身體力行三三制

1938年10月,抗日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為了團結和凝聚全國人民的抗日力量,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中共中央于1940年3月6日發(fā)出《抗日根據(jù)地的政權問題》的指示,規(guī)定根據(jù)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權的原則,在人員分配上實行三三制,即共產黨員、黨外進步分子和中間派在政權中各占1/3。

陜甘寧邊區(qū)以三三制為原則的參議會制度,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當時鞏固和發(fā)展抗日根據(jù)地政權,保證在黨的領導下緊密團結廣大的小資產階級等群眾抗擊日本侵略者進攻的“最優(yōu)解”。但對于這一決策,有支持贊揚的,有中立觀望的,還有懷疑反對的。農民說:“咱們流血搞起來的政權,又讓地主豪紳們跑進來,敢保不會上當?”黨外有人質疑是不是共產黨“故弄玄虛”,讓人“掛名擺樣”。黨內則有人埋怨:“我們用鮮血換來的抗日政權,為什么要讓出三分之二。”

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問題,謝覺哉在《關于政權的三三制》一文中回答了“為什么要行三三制”“怎樣才能實現(xiàn)三三制”“三三制前途的展望”等受到關切的問題,從理論上對三三制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論述。針對黨內那些懷疑和埋怨三三制原則的人,謝覺哉批評道:“黨的爭取政權,是為被壓迫階級和被壓迫民族求得在政治上以及經濟文化上的自由平等,而不是為黨員要做官做皇帝。”對于黨外人士的懷疑,謝覺哉則用李鼎銘的實例說理。黨外人士李鼎銘曾在邊區(qū)參議會上批評政府機構龐大,提出“精兵簡政”議案,邊區(qū)政府認為這個議案很好,馬上采納了。事實擺在眼前,說明共產黨實行三三制是真心實意,不是什么“故弄玄虛”。因此,不少黨外人士打消了對三三制的疑慮。

在推行三三制的過程當中,謝覺哉是理論家更是實踐者。從1940年10月?lián)侮兏蕦庍厖^(qū)中央局副書記,到1941年11月至1942年2月召開的第二屆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副參議長,再到1947年撤離延安,謝覺哉在邊區(qū)政府和參議會的幾年中堅決貫徹三三制,建立各級三三制政權,團結黨外人士,甘當黨和人民之間的橋梁。1941年11月,謝覺哉拿到第二屆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政府委員的候選名單,當看到共產黨員的候選人數(shù)超過三分之一時,他主動向大會要求退出競選。正如愛國詩人續(xù)范亭1942年在詩中所寫:“身體力行三三制,把握政策與主義,我于先生印象深,最難忘者參議會。”

“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創(chuàng)議”

1948年8月,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河北石家莊召開。這次大會被譽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前奏和雛形”,是中國民主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一次大會。其實謝覺哉在任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副參議長期間,就提出將參議會改為人民代表大會的建議,這一建議后來被評價為“一個有歷史意義的創(chuàng)議”。

陜甘寧邊區(qū)從工農民主制度改為抗日民主制度的過程中,議會在名稱、性質和內容上經歷了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1941年11月,謝覺哉主持籌備召開陜甘寧邊區(qū)第二屆參議會,為了區(qū)別于西方國家“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民議機關,第一屆參議會通過的《陜甘寧邊區(qū)各級參議會組織條例》中“邊區(qū)各級參議會為代表邊區(qū)之各級民意機關”這一條后被修改為“邊區(qū)各級參議會為邊區(qū)各級之人民代表機關”。區(qū)區(qū)幾字變化,飽含著謝覺哉拳拳為民之心。因為這一改動正式指明各級參議會為人民代表機關,更符合新民主主義政權組織的需要。

但也有人認為“議行并列,不合乎民主集中制”是“政權工作中的二元論”,應該由二元論回到一元論,“在邊區(qū)參議會閉幕期間,邊區(qū)政府為最高權力機關”。在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資料后,謝覺哉結合實際情況寫出了《關于政權組織一元化問題》的長篇論著,并在邊區(qū)政府黨團會上正式發(fā)言,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自己對于理論問題的看法,有力反擊了質疑。

隨著理論的成熟和實踐經驗的不斷豐富,謝覺哉起草了代表參議會常駐會向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第二屆第二次會議作的報告,即《參議會發(fā)言提綱》,里面提出“邊區(qū)各級參議會為代表邊區(qū)各級之人民代表機關”的建議,并進一步提請黨中央將參議會改為人民代表大會。他還全面論述了民主選舉、人民代表會議和民主政府的關系,指出“運用民主到人民大眾的各個生活部分里去,不只是說人民選舉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且是說人民自己有權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毛澤東在修改了報告后,于1944年12月1日致信謝覺哉,指出“此件很好”“關于參議會改為人民代表會議,我想對內對外都是會有好影響的”。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毛澤東在會上作了《論聯(lián)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其中吸收了謝覺哉將參議會改為人民代表大會的這一“創(chuàng)議”,對于新民主主義的政權組織進一步作出了科學表述。同年6月,中央決定召開全國解放區(qū)人民代表大會。謝覺哉在受中央委托起草的通電中正式使用了“人民代表大會”這一名稱,于是人民代表大會這一制度開始付諸實施。

“政情民隱應常通”

新中國成立后,謝覺哉先后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等要職。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體察民情,極其重視人民來信來訪工作。1954年,他想了解家鄉(xiāng)人民的生活生產情況,于是主動給尚不知姓名的寧鄉(xiāng)縣縣長去信,說:“請莫誤會我是向你要報告,不是的。我說的是自由通信,不管是工作人員或非工作人員,他們有所見,有意見,有疑問,都可隨時提出商量?!彼€要家鄉(xiāng)干部告訴群眾:“謝覺哉愿意和人通信!”從此,謝覺哉開始與家鄉(xiāng)幾位縣領導干部保持書信往來,他跟縣長討論養(yǎng)豬、喂魚、林木保護、中小學勞動教育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事無巨細,直至1963年5月因身體抱恙無法提筆為止。

1957年3月,謝覺哉回到闊別幾十年的湖南寧鄉(xiāng)老家,一是聽聽和看看家鄉(xiāng)的情況,二是看望鄰里鄉(xiāng)親們。為了安全,謝覺哉去學校、農村視察訪問時,縣里都派了公安人員跟隨保衛(wèi)。謝覺哉再三勸說:“你們這樣做,會使群眾不敢接近我。你們放心,只要有群眾,就會安全的?!倍斔氐嚼霞疑程镟l(xiāng)時,公安局長更是帶領公安人員把房屋前后圍得像鐵桶一般,想見謝覺哉的群眾根本進不去。這時,一位年近80歲的老人闖了進去,謝覺哉扶起他,讓他坐在自己身邊,端詳后發(fā)現(xiàn),原來這位老人是自己少年時的伙伴,于是兩人拉起家常,敘起舊情。當謝覺哉得知他生活困難時,立即請秘書拿出100元給老人作生活零用。在與這位老人的談話中,老人家提出了“進門難”的問題。謝覺哉馬上把縣公安局長叫來,請他立即撤除警衛(wèi)。第二天,謝覺哉的屋子里烏壓壓擠滿了人,謝覺哉被鄉(xiāng)親們圍在中間,高高興興地和前來的群眾敘家常。鄉(xiāng)親們還打趣道:“謝胡子哪里像個‘大官’,除了多一副眼鏡和一根拐杖外,和鄉(xiāng)里人是一個樣嘛!”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人民的重要橋梁,是國家為民解憂的重要渠道。在內務部任職期間,謝覺哉就要求所有的部長、副部長、司局長都要接待來訪,并強調對來信來訪應該做到“既要解決個人問題,又要看到整個問題”。1962年1月,謝覺哉結束了在湖南的視察工作。在離開的火車上,謝覺哉才知道,調研期間姜夢周烈士的兒媳曾兩次從鄉(xiāng)下來到長沙找他,但都因警衛(wèi)人員的把守而未能見上一面。事后,有關人員也沒有向謝覺哉報告。謝覺哉和姜夢周是戰(zhàn)友,他們與何叔衡、王凌波一起被稱為“寧鄉(xiāng)四髯”。關系如此緊密的戰(zhàn)友的親屬,都因攔截而不得見面,更何況其他百姓?于是,謝覺哉立馬去信向她表達了歉意,并作詩一首,詩云“政情民隱應常通,咫尺間如隔一城。安得浮云都掃盡,長安雖遠若門庭”。“政”與“民”本應互通,但事實卻與此相反,不但不許進門,還不傳達,將群眾拒之門外,在“政”“民”間砌起了一堵無形的城墻。怎樣才能撥云見日、打破圍城,讓人感到長安雖遠,但近若門庭呢?這首詩寄托了謝覺哉的感慨與期望,字字句句都是愛民之心。無論是在哪個工作崗位上,謝覺哉始終將自己看作是群眾中的一員,他同人民群眾密切聯(lián)系的工作作風貫穿了他的一生。

(作者單位: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

余庆县| 厦门市| 临海市| 静乐县| 仁布县| 泰安市| 日照市| 靖边县| 卢湾区| 措美县| 泽州县| 鄂州市| 静宁县| 嘉义县| 襄垣县| 承德县| 法库县| 平定县| 翁牛特旗| 北宁市| 佛教| 霍林郭勒市| 色达县| 芦山县| 无为县| 时尚| 梓潼县| 云霄县| 凤山市| 枝江市| 乌兰县| 济南市| 普安县| 肃北| 苏尼特右旗| 曲麻莱县| 仲巴县| 龙胜| 平谷区| 高台县|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