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木,畫論上稱雜樹,是松、柏、杉、柳之外的多種樹木總稱。
按盆景界約定成俗的分類,松柏類和花果類盆景以外的樹種都可以稱為雜木。有一些植物的花、果雖然有著較高的觀賞價值,但作為盆景樹種,卻是以獨特的姿態(tài)取勝,這類樹種也可歸為雜木類,像木瓜、紅果仔、三角梅、石榴等,在展覽前常摘去葉子,新葉萌發(fā)后,蔥蘢的嫩葉與蒼勁剛健的枝干相映成趣,嶺南派盆景稱之為“脫衣?lián)Q錦”,而用其小苗制作的叢林式盆景,雖無花果的加持,卻也自然清新,別有一番特色。因此雜木樹種與觀花、觀果等類型的樹種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顯,有不少樹種既可劃歸觀花、觀果類,也可劃歸雜木類,故而松柏類植物以外所有的樹種都可歸于雜木類,即廣義上的雜木盆景(圖1~2)。
我國幅員遼闊,植物資源豐富,各地都有不少極具地方特色的鄉(xiāng)土樹種,其中不少種類是很好的雜木盆景素材,像河南的檉柳、廣東的九里香、福建的榕樹、湖北的對節(jié)白蠟(正名湖北梣)、海南的博蘭(正名海南留萼木)、云南的清香木和鐵馬鞭等雜木樹種都在盆景界有著較高的知名度。還有一些“藏在大山人未知”的鄉(xiāng)土樹種,其正名也鮮為人知,一旦挖掘利用就是很好的盆景材料,像河南省信陽地區(qū)出產的一種在當?shù)厮追Q為“響鈴木”(正名銀縷梅,學名Shaniodendron subaequale)的樹種等。此外,一些園林綠化植物,經盆景工作者加工造型后,就是很好的盆景作品,像衛(wèi)矛科的大葉黃楊(正名冬青衛(wèi)矛)等??傊s木盆景貴在“雜”,貴在多樣性,只要勤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就能夠發(fā)掘到更多的雜木盆景樹種(圖3~4)。
雜木類植物盆景有著濃郁的個性之美。如果將松柏類盆景比作宴會大餐;那么,雜木類盆景就是地方小吃。此外,雜木類樹種還有取材容易,適應性強,易于造型等特點,在盆景藝術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常見的雜木樹種有榕樹、黃楊、大葉黃楊、扶芳藤、南蛇藤、赤楠、蚊母、福建茶、蘇鐵、小葉女貞、對節(jié)白臘、博蘭、山格木、小石積、柞木、紅牛、黃櫨、清香木、胡椒木、兩面針、九里香、壽娘子、黃荊、黑骨香、南天竹、絡石、鐵馬鞭、雀梅、檉柳、榔榆、樸樹、櫸樹、水楊梅、三角槭、雞爪槭(包括其變種紅楓)、地錦、鵝耳櫟、竹子、馬齒莧樹、芙蓉菊等(圖5~6)。
總之,雜木盆景因“雜”而種類繁多,不同樹種間的生長習性差異很大,因而具有更加廣闊的選擇余地和造型空間。其造型和枝法也就更加豐富復雜,因此就需要對不同樹種生理特征和生長特性進行了解,以掌握和理解其造型技法,以準確地塑造藝術景象,制作出具有符合美學法則的自然美的形象,具有藝術內涵的盆景佳作(圖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