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年少的你,是否也會與小伙伴一起在學校的花園里“挖呀挖呀挖”,以期可以尋得一片稀有的三葉草,送給心中那個特別的人?
三葉草是一類草本植物的統(tǒng)稱,它們大多具有三枚小葉,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公園中、綠地里,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在歐洲很多國家的文化中,這些其貌不揚的小草具有不同尋常的特殊意義。有人說,三葉草的每一片小葉都代表著人們夢寐以求的美好期許,如一片代表愛情,一片代表健康,還有一片代表榮譽。可以說,小小的三葉草承載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么,我們身邊有哪些植物是三葉草呢?
正常的三葉草通常都有三片小葉。我們周圍被稱為“三葉草”的植物有很多,如酢漿草屬植物、車軸草屬植物和苜蓿屬植物等,它們的葉片形態(tài)雖大體相同,細看卻各有特色,如酢漿草屬植物多數為指狀三出復葉,輻射對稱;車軸草屬植物通常為掌狀三出復葉,兩側對稱;苜蓿屬植物的三片小葉則為羽狀復葉,也是兩側對稱。
下面,就讓我們具體認識一下這幾種植物。
車軸草最為正宗
要說誰是最正宗的三葉草,非車軸草屬植物莫屬。如在我國從南到北都能見到的白車軸草便是其中之一;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白三葉”“三葉草”是人們賦予它的美名。拆分車軸草屬的拉丁學名Trifolium,詞源便來自前綴tri-(意為“三”)和單詞folium(意為“葉片”),指代車軸草屬植物多具有三枚小葉。
車軸草屬植物是豆科大家族中的一員,因為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與適應能力,我國最初主要作為優(yōu)良的牧草從國外引進,它們很快就適應了我國的自然環(huán)境,并在各地廣泛傳播。如今,白車軸草和紅車軸草已成為入侵物種。
車軸草屬植物主要分布在以地中海區(qū)域為中心的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的溫帶地區(qū)。小葉片通常有三枚,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它們呈兩側對稱,小葉多呈倒卵形至近圓形,多朵小花組成頭狀或短總狀花序,這也是將車軸草屬植物與其他三葉草區(qū)分的最典型特征。當花期未至時,我們還可以通過車軸草屬植物葉片上的“V”字形斑紋進行區(qū)分。
當我們持續(xù)關注車軸草屬植物的花朵便會發(fā)現,它們的花序自下而上開放。當下部的花朵凋謝后,上部的花朵依舊在次第綻放。每當看到此景,不免令人想起動物世界中賣力向雌鳥展示英姿的雄鳥那脖頸處炸起的彩色羽毛。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對三葉草到底該屬于哪個物種存在爭議。動植物雙名命名法的創(chuàng)始人卡爾·馮·林奈在《植物屬志》中曾將紅車軸草標識為三葉草,并用拉丁文寫道:“這些開紫紅花的小草,愛爾蘭人稱之為三葉草,他們認為吃了它的葉子可以獲得敏捷、靈活的力量?!?/p>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詩人埃德蒙·斯賓塞在其論文《愛爾蘭之現狀》中這樣描述三葉草:“三葉草是愛爾蘭人的食物,特別是在困苦和饑餓的時候。在這里,三葉草被描述為一種食物,因為在戰(zhàn)后的饑荒中,饑餓的人食用這種植物來攝取營養(yǎng),作為生存下去的最后的手段?!?/p>
作為愛爾蘭的國花,三葉草在愛爾蘭人心中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當地很多文化、習俗、工藝品中都包含三葉草元素。
酢漿草勝在品種多
要說品種最多的三葉草,非酢漿草屬植物莫屬,其中最常見的有酢漿草、關節(jié)酢漿草和紅花酢漿草等,它們的葉片由三枚倒心形的小葉組成,偶發(fā)性突變會出現四枚小葉組成的個體,再加上其莖葉富含草酸,所以就有了“酸三葉”的別稱。
酢漿草屬名Oxalis來自希臘文oxys,在希臘語里意為酸。可能是因為酢漿草屬的植物實在太酸了,連食草動物都不喜啃食,加上它們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和獨特的繁殖方式,使得這個種群廣布于全球。
酢漿草屬植物通常有三枚沒有葉柄的心形小葉,如風車般呈輻射狀對稱。有些酢漿草屬植物的葉片則出現了其他的變化,如紫葉酢漿草的葉片呈三角形,棕櫚葉酢漿草和卡莎拉酢漿草的葉片則組成了一把把“小傘”。
喜歡籃球運動的朋友應該知道美國職業(yè)籃球聯賽中有一支名為波士頓凱爾特人的球隊。該球隊之所以有這樣的隊名,或許是因為在波士頓生活著許多愛爾蘭人后裔。有意思的是,該隊的標志最初便是三葉草圖案,雖然后來以小丑形象取代了原來的三葉草圖案,但三葉草元素依舊被保留下來——小丑所穿的馬甲上至今印滿了“三葉草”,足見當地人對三葉草的喜愛。
回到植物本身,酢漿草屬植物和人一樣喜歡睡覺,花朵和葉片每天重復著“晝開夜合”運動,遇到天氣不好時還會早早收工歇息。
酢漿草家族分布廣泛,它們?yōu)榱朔毖芟乱淮约皵U張自己的領地,可謂費盡了心思。其種子外的兩層假種皮具有不同的吸水能力,使得種子在成熟后變?yōu)橐粋€個彈射裝置,輕微的觸碰或抖動,都會使小小的種子“嗖”地一下被彈射到遠處。
苜蓿屬乃牧草之王
生活中,還有一類三葉草,雖不及車軸草屬和酢漿草屬的植物出名,但它們的生長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特征頗為相似,這種植物便是苜蓿屬植物。其中常見的有苜蓿(也叫紫苜蓿)、南苜蓿和天藍苜蓿等。這些苜蓿屬植物都有著相似的特征:三枚小葉皆為兩側對稱,且上部小葉的葉柄稍長,葉片呈倒卵形,花冠多為黃色或紫色。
想要將苜蓿屬植物從三葉草中區(qū)分出來,首先可以看花形、花色,其次便是通過果實區(qū)分:苜蓿屬植物的果實為螺旋形的莢果,成熟時如同一個個蝸牛,只是有的表面帶刺,有的外表光滑。
講到苜蓿,就不得不提苜蓿頭。所謂苜蓿頭,指的是早春苜蓿屬植物新發(fā)的嫩尖。苜蓿屬植物素以“牧草之王”著稱,除了是重要的牧草外,它們還是綠肥兼用的作物,并且可以食用。陸游曾在《書懷》一詩中寫道:“苜蓿堆盤莫笑貧,家園瓜瓠漸輪囷?!睋涊d,苜蓿是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的,原名金花菜。
江南人喜食野菜,尤其是南京人,將常食用的野菜稱為“七頭一腦”,其中就包括苜蓿頭。苜蓿頭被南京人稱為“木杞頭”,現在也叫“母雞頭”。當“春風又綠江南岸”之時,便是采摘“母雞頭”的最好時節(jié)。
野外取食當謹慎
地球母親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在造就美好生態(tài)、構建美景的同時,也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植物文化,三葉草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需要提醒的是,當我們走進大自然,千萬不要盲目被野菜的“美味”所吸引。本文介紹的幾種三葉草中,有的是優(yōu)良的牧草,有的本身具有毒性,并不是每種都可以被當作野菜食用。況且,自然界中具有三枚葉子的植物數不勝數,它們混生在郊野,想要精準區(qū)分實屬不易。所以,在伸手摘取之前,一定要謹慎。
(蒙淇淇摘自《百科知識》202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