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024年7月26日舉行的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不同于以往在體育場館內部舉辦,而是將整座城市幻化成一個宏大的體育場兼劇院,當運動員們坐著船經(jīng)過巴黎圣母院、盧浮宮、榮軍院等巴黎標志性建筑,塞納河也如同一幅古老的歷史卷軸,緩緩地展開在全世界觀眾的眼前。
作為法國第二長河,塞納河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地位十分重要。與北邊低地國家的貿(mào)易通航使得巴黎從中世紀就獲得了強大的經(jīng)濟影響力;8世紀的維京人擴張又在河岸的泥土中留下了寶貴的考古財富;到了近代,塞納河更是成為無數(shù)詩人與畫家的靈感啟發(fā),我們熟悉的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就曾在他的畫作中描繪過這條古老悠遠的河流。
公元9世紀,高大強壯的維京人駕駛著做工精良的船在西歐的海岸登陸。起初,他們將活動范圍控制在海岸線附近。慢慢地,越來越多的維京人聚集到了更加富饒的西歐大陸邊緣,如今的史學家推斷這種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很可能源于一次小型寒冷期。無論原因如何,維京人開始順著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逆流而上,在河口建立基地,而塞納河就是他們選擇的路線之一。845年,維京人首次沿著河道到達巴黎,并對城市進行洗劫,在之后的20年中,他們又多次來到巴黎,搶奪戰(zhàn)利品,或是索要贖金。864年,查理三世下令在巴黎建立兩座橋梁,用以抵抗維京人的進攻。
要知道,當時的巴黎遠不是今天向四方延伸的大都市,加洛林王朝統(tǒng)治下的巴黎只是西岱島上的一個城鎮(zhèn)。“西岱”是法語單詞“cité”的音譯,意思是“舊城”,在軍事技術不發(fā)達的中世紀,在島上有利于城市防守,因此,查理三世下令在島的兩側分別建立一座橋梁。這兩座橋的戰(zhàn)略性在于它們非常低,幾乎靠近水面,兩側各有塔樓把守,以阻擋船只通行。得益于這兩座橋,吃水最淺的維京船也沒辦法靠近巴黎。886年1月,經(jīng)過兩個月的圍攻,河灘上生靈涂炭、滿目狼藉,維京人點燃三條船,引導它們駛向兩座防守橋中的一座,試圖將其燒毀,雖然這三艘船很快就沉沒了,但是這座防守橋的木質結構還是遭到了一定的破壞,幾天后,降雨導致河水上漲,最終沖垮了整座橋。維京人迅速越過防守,從后方包圍了整個西岱島,也就是當時的巴黎。18世紀法國畫家讓-維克多·施內茨在他的畫作《巴黎伯爵厄德保衛(wèi)巴黎》中描繪了他心中這場戰(zhàn)爭的場景。
在時間的長河中,塞納河緩緩流淌,但它并不孤單,無數(shù)化石、工具和雕像等人類生活過的痕跡都被卷進了河水中,現(xiàn)如今,隨著考古工作的展開,這些歷史的碎片重新浮現(xiàn)在人們眼前。據(jù)考古學家研究,塞納河畔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人類居住的痕跡,這些以狩獵采集為生的人們跟著野生動物遷徙到此地,并留下了他們精心打磨過的器具。
在古典時代,南征北戰(zhàn)的羅馬不僅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開疆拓土,還將自己的文化帶到了被征服的地區(qū),高盧就是其中之一。比如說,在針對塞納河及其淺灘的發(fā)掘中,考古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獻給一位名為塞夸納(Sequana)的女神的古羅馬器物。在那個時代,人們用神話傳說解釋他們不理解的現(xiàn)象,而河流、山脈這種既宏大壯闊,又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事物更是激發(fā)了古人無限的好奇心。塞夸納女神就代表了塞納河的源頭,這種將河流源頭神化的做法在古典時期并不罕見,當時的人們對水如何能從平地上冒出來這一現(xiàn)象充滿了敬畏,認為這是神明的奇跡,因此,塞夸納被賦予了治愈傷病的能力。無數(shù)朝圣者來到塞納河岸邊,許下自己的心愿,在附近購買還愿需要的供品,再將其投入塞納河,獻給女神??脊艑W家共發(fā)現(xiàn)了近1500件類似的祭品,大多呈碎片狀,或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完整性,學者推斷這可能是在向女神展示自己的傷痛以尋求治療。
塞納河考古工程還為書面記載的歷史提供了補充與佐證。19世紀,塞納河變得不再利于通航,于是人們派船向下挖掘,希望將河底挖得更深,以便船只通行,那些挖出來的河底泥沙則被當成砂漿,用來修建河堤。很快,人們發(fā)現(xiàn)與泥沙一起被挖出來的,還有在河底沉睡了幾百年的花瓶、陶罐等器物。一位名為亞瑟·福若(Arthur Forgeait)的收藏家開始在河岸上尋找并收集鉛制品,他的鉛制收藏達上千件,其中就包含很多不同年代的小籌碼。據(jù)學者推測,這些籌碼很可能與貨幣功能相似,比如,中世紀初教會為了鼓勵人們來教堂做禮拜,會給出席的僧侶分發(fā)小籌碼,僧侶們可以用來換取食物;這些貨幣代替品的另一個用途是交付關稅,14世紀的巴黎有很多行業(yè)工會,其中一些工會會向塞納河上的商船收取關稅(通常是以一座矮橋為關卡),而這些小籌碼很可能就是商船用來支付關稅所用的貨幣。
自20世紀以來,塞納河的水質逐年惡化,至今每隔一段時間,有關“塞納河為什么這么臟”的話題就會出現(xiàn)在新聞里。2023年8月,為籌備2024年奧運會進行的游泳測試活動中顯示水中微生物含量(大腸桿菌和腸球菌)超標。記者采訪了一些巴黎市民,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在河里游泳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而塞納河也獲得了“巴黎廁所”的戲稱。
那么,塞納河真的是巴黎市的下水道嗎?其實并不盡然。巴黎市的下水道系統(tǒng)修建于19世紀末,當時雨水與廢水在同一條管道中循環(huán)。因此,當暴雨發(fā)生時,由于下水道對雨水的吸收不夠迅速,巴黎的街道很容易就會被渾濁的廢水和雨水所淹沒,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人們將廢水管道接入了塞納河,希望為下水道起到緩沖作用。這樣一來,城市中的廁所、廚房或洗衣服的廢水會混著雨水,首先在廢水處理廠進行稀釋,然后再排放進塞納河中。近年來,工業(yè)廢水和生活廢水源源不斷地流入塞納河,致使其污染水平飆升。
為了迎接奧運會,法國政府投資了約14億歐元,對塞納河進行了全方位整治,包括為塞納河旁邊的街區(qū)連接新的下水道系統(tǒng),在巴黎市內修建引流工程,全力保證即使在多雨的7月,市區(qū)內的污水也不會隨雨水涌入河道。
為了在一年內將塞納河水進行全方位的“大清洗”,巴黎政府特地在第13區(qū)建立了大型蓄水池,目的很簡單:將本該流入塞納河的廢水引入蓄水池中。有專家稱,即使此蓄水池的體積有20個奧運會游泳池那么大,但一旦出現(xiàn)連日暴雨,蓄水池被填滿后,廢水仍舊會流入塞納河。所幸,截止到奧運會開幕式,這樣的情況都沒有發(fā)生。
當開幕式上,運動員們沿塞納河游行,塞納河如卷軸般緩緩展開,寬闊的河水倒映著世事的沉浮。時隔一百年,奧運圣火又在這座西歐古城中被點燃,照亮了流淌千年的塞納河,以及它廣闊胸懷中珍藏的歷史財富。
(責編: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