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的常住人口中有相當比例是少數(shù)民族,這是唐代大歷史鐫刻在幽州城的印跡、也是民族遷徙與交融的縮影。傳世名畫《步輦圖》中的“男二號”、吐蕃人祿東贊的后裔,便是幽州城的居民。祿東贊后人降唐,以“論”為姓。石景山區(qū)城市開發(fā)中挖掘出土的《論公墓志》的主人公論博言便是祿東贊后裔。論博言生前在幽州為官,咸通六年(865)病逝于薊城的析津坊。從喪葬和墓志來看,這個出自吐蕃的論氏家族的生活、習俗早已漢化,完完全全成了“新北京人”。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民族融合,主要發(fā)生在“東自幽州,西至靈州(今寧夏靈武)”的北方狹長區(qū)域。該區(qū)域也是中原王朝安置內附北方民族的主要地區(qū),其中東部的幽州是聚合各民族內遷的重要據點。僅唐前期,大規(guī)模的民族遷徙就有如下幾起:貞觀四年(630),東突厥被唐軍打敗后,大量降眾被安置在幽州境內定居;隨之,粟末靺鞨也遷入燕州(今北京懷柔、順義);新羅人遷入良鄉(xiāng)廣陽城。開元四年(716),契丹彈汗部遷入幽州東北,置歸順州(今北京順義);開元二十年(732),奚人李詩、瑣高等以其部落五千帳來降,被安置在良鄉(xiāng)。幽州地區(qū)設置了順、瑞、燕、夷等二十幾個蕃州。朝廷吸收任命各民族的首領擔任都督、刺史職務,并可以世襲。
至今,北京地鐵房山線依然保留著廣陽城、饒樂府這樣的地名。遙想將近1400年前,在廣陽城、饒樂府這塊東臨永定河、西枕燕山的平原上,奚族、契丹等數(shù)以萬計的內附少數(shù)民族落腳于此,開始從塞外游牧生活向中原農耕生活的轉變。經過一二十年的繁衍生息,內附蕃族的第二代已然嶄露頭角。1993年在北京房山縣醫(yī)院出土了唐故歸義王李府君夫人清河張氏的一方墓志,據張氏墓志,李詩嗣子李獻誠世襲了“歸義王”,可能也世襲了歸義都督府都督的官位。李獻誠還是安祿山的女婿。幽州東北的營州(治所柳城,今遼寧朝陽)是唐王朝安置少數(shù)民族的另一重鎮(zhèn)。內附奚人出身的李寶臣,祖上世居柳城,至他這一代輾轉生活于幽州,后被安祿山收為養(yǎng)子。共同的生活經歷使得李寶臣很快為李獻誠等人所接納。一個建立在相近民族成分和部落組織基礎之上,伴隨著共同遷徙、生活經歷的少數(shù)民族群體,在幽州地區(qū)逐步壯大了起來。
于是,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雜胡出身的安祿山點燃了安史之亂的戰(zhàn)火,內附的少數(shù)民族青年成了叛軍的核心,并在戰(zhàn)后搖身一變,成了河朔藩鎮(zhèn)的核心成員。如果說唐后期的河北地區(qū)存在學術界所說的“胡化”現(xiàn)象,那么,唐前期的幽州便是這股風潮的先鋒。
幽州能夠成為民族大熔爐和北方胡族南下的“驛站”,原因固然不少,但當?shù)卦谒逄浦H物質的極大豐盈無疑是重要因素。而這得益于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大業(yè)四年(608),大運河貫通了南北。幽州城這座北方經濟重鎮(zhèn)如虎添翼。原本,沿太行山東麓北來的古道,為幽州城輸入絡繹不絕的駝馬,運來琳瑯滿目的山西物產和來自異域的奇珍異寶。如今,泛舟而來的還有南方的稻米、布帛和詩人??梢哉f,大運河將物資、人口乃至文化都集于幽州城下。
幽州城的“市”設在羅城北部,俗稱北市。官府設置市令、丞等官職管理交易,征收稅金。在坊市制度下,開市、結市分別以擊鼓、擊鉦為號。每日鼓聲響起,來自塞外草原和松遼流域的商隊,驅趕著馬、駝、牛、羊,攜帶皮毛,筋角(動物的筋與角,多用于制弓)、氈毯、人參、鹿茸陸續(xù)進入市場;來自江淮流域甚至兩湖、嶺南的船隊,裝卸9faQETOajaVAN01nQjd+Eg==下的千里之外的粳稻、絲織品、茶油、金屬、竹藤制品也早已等候在外。黃昏時分,清脆的鉦聲響起,商賈、顧客們又陸續(xù)融入城內的坊間。
北市中經營同類貨物的商人結成了行社組織,稱為“行”。唐律對商品交易種類有嚴格限制,限制布帛、馬匹、兵器等在邊關市場的交易。但從房山云居寺石經題記中還原的唐代行名可知,唐律的商品限制在實踐中并未完全執(zhí)行——至少幽州對布帛交易是放任自由的。天寶年代,幽州有紡織、大米、肉行、屠行、生鐵、宴設樓等行社28個,其中,米行、肉行在捐經題記中數(shù)量較多,可見當時薊城工商業(yè)發(fā)達,人口眾多、食品消費旺盛,商人的經濟實力水漲船高,熱衷于交際與刻經。
唐之前,幽州佛教發(fā)展遲緩,寺院屈指可數(shù)。幽州大建寺院的時間又幾乎與唐朝建國重合。隋末,云居寺主持靜琬在振興寺院的同時,大刻石經,打開了燕地的禮佛序幕。開元十八年(730),金仙長公主奏請?zhí)菩趯⒋筇菩屡f譯經共四千余卷賜予幽府范陽縣為石經本,又奏請將范陽縣東南上垡村的田莊、果園及環(huán)山林麓一并賜予云居寺充供,并委派玄法禪師通轉經書,由崇福寺沙門智升等禪師護送經書至云居寺。此舉極大鼓勵了幽州地區(qū)的刻經事業(yè),擴大了本地的佛教傳播。去云居寺刻經,逐漸成為幽州百姓、官員禮佛的主要渠道。以云居寺為核心、以石經的刊鐫為載體,幽州人,包括僧侶和俗眾,構建了一個抽象宗教社會空間。人們暫時遮蔽了階級的鴻溝、抹去了紅塵俗世的辛酸苦辣,為死者祈福,為生者禳除災禍,為自己求得庇佑,進而發(fā)展出一種精神信仰兼生活方式。
幽州在位時間最長(785—810年)的節(jié)度使劉濟,是佛教的前虔誠信眾和慷慨贊助者,出資在云居寺刻經500卷。毋庸諱言,刻經禮佛是有經濟門檻的,小門小戶難以承受高昂的費用。所以刻經活動的踐行者除了官僚士大夫,就是幽州城的富戶。在云居寺的刻經中,600卷本《大般若經》的鐫刻歷經唐到遼近三百年,留下了900余條刻經題記。其中“天寶元年二月八日范陽縣人李仙藥為亡國父母敬造石經一條,合家供養(yǎng)”,李仙藥大概率是范陽城中的一名財主;同經后卷還有“薊縣劉三娘女什毛等兩家共造經一條”的記載,想必這兩位經濟情況稍差,因此合作刊鐫佛經。值得注意的是,石經刊鐫的一大主力是社邑組織。這些組織名稱各異,有功能鮮明的念佛邑、舍利邑、經寺邑、兜率邑等;有行業(yè)型的,如絲帛行、靴行、米行等。藏經洞的佛光,還超越了幽州,輻射到周邊的涿州、瀛州、莫州、易州。幽州儼然成了河北的佛教中心。每逢佛教節(jié)日,云居寺舉辦法會、捐刻、藏貯碑石等多種多樣的活動,人頭攢動,佛光普耀山谷。
大唐幽州佛風之盛,不局限于寺院,而是彌散到了市井里巷之中。房山石經題名中保存了大量信眾的名號,有“觀音、女觀音、優(yōu)婆夷、清信女”等居士,有“弟子、女弟子、佛弟子”等僧俗共通的稱謂,有“三寶奴、觀音奴、文殊奴、藥師奴、彌勒女”等信眾。種種事實表明,佛教已經深入了幽州百姓的日常生活。
世界上現(xiàn)存著名佛教刻經有兩處,一處為緬甸曼德勒的小乘經典;另一處即為北京云居寺庋藏的大乘經典,其數(shù)量之多、綿延年代之久,堪稱世界之最??探浄绞接袃煞N,一種是選取方板,將佛經刻在上面,嵌于洞內石壁。另一種是磨造長方形石板,兩面刻經,積若干后迭藏在洞窟里,洞滿后以石門封閉并鐵水灌注,石門上部開石棱窗通風,以保護疊壓堆放的經版。
唐武宗即位后,深感佛事之弊,加之宰相李德裕本人篤信道法,遂頒布法令拆除寺院、佛堂等佛教場所。在濃郁的佛教氛圍和藩鎮(zhèn)割據的現(xiàn)實需要等綜合作用下,幽州地區(qū)對滅佛政策是抵制的。周圍各地的僧侶紛紛涌如幽州,尤其是鄰近的五臺山僧徒多拒絕還俗、逃奔幽州。宰相李德裕向時任幽州節(jié)度使張仲武施壓。張仲武不得不嚴禁“游僧入境”,但在轄境內依然拒絕滅佛。
《隋書·地理志》描述幽州風俗:“俗重氣俠,好結朋黨,其相赴死生,亦出于仁義?!碧拼暮理n愈感慨:“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边@里的慷慨悲歌之士,首先讓人想到的是戰(zhàn)國末期的刺客荊軻。
荊軻是幽州氣質的歷史代言人,而慷慨、任俠、遒勁的“俠氣”成為幽州氣質最鮮明的特征。南朝戴皓《度關山》的“博陵輕俠皆無位,幽州重氣本多豪”,王昌齡《塞下曲》的“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無數(shù)詩人在筆下塑造了一個中國游俠文化的重鎮(zhèn)——幽州。這是一種與中原地區(qū)迥異的氣質,帶有掠過草原的風沙的粗糲、北風的寒意,和從深山密林中透出的一絲絲危險: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李白《北上行》。
大唐持續(xù)而強勁的社會變遷改變著這座城市的氣質。人們懷揣雄心壯志,一半為夢想所沉醉,一半為冒險所誘惑,紛紛來到雄奇豪邁的幽州,體驗邊塞生活。他們感動于幽州的雄壯氣勢、緊張于邊防的緊張局勢,密切了幽州與中原的聯(lián)系。
開元十九年(731),詩人高適首次踏足幽燕,在這里生活了3年。他親臨前線,希望能建功立業(yè),可惜失望南歸。750年的秋天,被封為封丘尉的高適出公差,送兵至幽州,第二年春事畢南歸。在《送兵到薊北》中,高適寫道“積雪與天迥,屯兵連塞愁。誰知此行邁,不為覓封侯!”
大詩人李白自帶俠氣,與幽州的城市氣質相符。在《行行且游獵》中,李白贊揚了“生年不讀一字書”但武藝高強的游俠,認為“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不過,李白要遲至天寶十一年(752)才來到幽州。當年李白52歲,在秋風瑟瑟的十月抵達幽州城。初到邊塞的李白,對邊陲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在《幽州胡馬客歌》一詩中描述了邊地人民的驍勇善戰(zhàn)和風俗習慣,以及戰(zhàn)爭的殘酷性。
李白在幽州學習騎射,考察邊境形勢,當然也沒有荒廢了創(chuàng)作。他留下了《出自薊北門行》《鄒衍谷》等大量充滿浪漫與激情的詩篇。有學者認為,李白發(fā)現(xiàn)了安祿山謀反的蛛絲馬跡。懷才不遇的苦悶和對國家前途的擔憂,促使不再年輕的大詩人登高痛哭,不久即離開幽州南返。從此,李白與幽州再無交集。
如同大自然的春華秋實豐富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一樣,詩人來了又走,書生哭了又笑,同樣增加了這座城市氣質的厚度和廣度。張說主政幽州,在開元七年(719)新春佳節(jié)寫下《幽州新歲作》。詩中的幽州,褪去粗糲幽冷,增添了柔美的一面:“去歲荊南梅似雪,今年薊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華去復來。”稍晚的詩人李益 (約750—約830)在《送客還幽州》中寫道:
惆悵秦城送獨歸,薊門云樹遠依依。
秋來莫射南飛雁,從遣乘春更北飛。
李益曾在燕趙之地游蕩多年,他筆下的幽州不再是遙遠邊陲的文化荒漠,而是和中原各地鴻雁傳書、往來親密的同質化城市。
(責編:馬南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