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社會進步與競爭加劇,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現(xiàn)象日益凸顯,家庭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當學生面臨心理危機時,學校應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以充分發(fā)揮家校合力,減少和預防學生極端事件的發(fā)生。從五個方面提出了家校溝通策略,即明確共育目標,建立信任關系;相互溝通信息,深入了解學生;避免固化標簽,強化理解支持;提供具體建議,聯(lián)合干預行動;關注動態(tài)變化,建立合作機制。
關鍵詞:心理危機;家校溝通;干預方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23-0070-03
一、引言
近年來,中小學生自殺、自傷事件屢見不鮮,心理危機事件頻發(fā),給個體和家庭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也給整個社會帶來了重大影響。心理危機表現(xiàn)為各類情緒、認知、生理和行為癥狀,包括焦慮或抑郁的情緒,嚴重時會出現(xiàn)自殺或暴力行為。為了防止心理危機的發(fā)生,需要提前采取明確有效的預防性措施,即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幫助危機者從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機,使其癥狀得到緩解,心理功能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并獲得新的應對技能,以預防將來心理危機的發(fā)生。
對于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有學者提出,要以培養(yǎng)健全人格為目的,構(gòu)建全方位教育體系,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全員自育四種途徑加強學生生命教育、親情教育、責任感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由此可見,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離不開家庭的支持。面臨心理危機或者有心理疾病或心理困擾的學生,家庭是最重要的支持來源之一。家庭可以給學生度過心理危機提供支持和保障,如果缺少家庭支持或者家庭支持不當,會大大削弱學校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的效果。因此,當學生出現(xiàn)心理危機時,加強家校溝通,促進家校共育,對學生心理危機的有效干預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家校溝通策略
近年來,隨著學生極端事件的頻發(fā),學校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也日益提高。為了全面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學校每學期開學初都會開展全員心理篩查。經(jīng)心理測量、班主任排摸和心理教師評估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心理危機后,會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以期通過家校協(xié)同對學生心理危機及時有效地干預。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家長會因為病恥感而否認和回避,在溝通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較大的阻抗,導致家長無法配合學校對學生采取積極干預。
因此,要構(gòu)建有效的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必須在家校協(xié)同視域下與家長充分溝通交流,達成家校共育的共識。在溝通過程中,應秉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全面了解家長和孩子的現(xiàn)實需求及心理需求,消除心理阻抗。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問題性質(zhì)和程度,共同制訂心理干預方案,并明確家校分工,共同實施心理干預。
(一)明確共育目標,建立信任關系
當學校向家長發(fā)出溝通邀請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不佳,擔心老師向家長“告狀”。這種情況下,如何在初次溝通時就明確表達出真實的意圖,消除家長的顧慮,贏得他們的信任,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在溝通的開始明確表明目的?!澳槐負模舜魏湍鷾贤?,并非因為孩子表現(xiàn)不好,而是在心理測評和心理老師評估中發(fā)現(xiàn)孩子可能存在心理危機。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我想就相關情況和你進行溝通。”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讓家長了解到,這次的溝通并非對孩子負面行為的指責,而是對孩子的關愛和關注。
其次,用共情的方式理解家長的顧慮,消除他們的擔憂。我們可以這樣說:“作為家長,我知道你對孩子的關心和期望,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請你放心,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幸福和快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你的支持和配合?!焙啙嵜髁说卣f明目的,表明立場,以便讓家長明確了解我們的意圖。最后,我們要誠懇地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對家長的信任。
(二)相互溝通信息,深入了解學生
在建立信任的基礎上,學校應真誠地將學生在校表現(xiàn)等相關信息告知家長,客觀地陳述日常任課老師和同班同學對該生的評價。同時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和心理狀態(tài),以便家長和學校共同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例如,學校可以誠懇地詢問家長,“此次溝通,我想詳細了解一下孩子在心理方面的狀況,以及在家里的表現(xiàn)。請您如實告訴我,我們可以一起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制定解決方案?!?/p>
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要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和良好表現(xiàn),并對家長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支持和配合給予肯定??梢赃@樣表述,“一直以來,我們在家校溝通過程中都合作得非常順暢,不管以后孩子在學校還是在家里,觀察到他(她)有明顯的變化時,希望我們能繼續(xù)互通信息,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蓖ㄟ^強化家校合作,鼓勵家長與學校保持動態(tài)聯(lián)系,家長和學校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確保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
(三)避免固化標簽,強化理解支持
為了確保良好的溝通效果,教師在言辭上需謹慎,避免隨意給孩子貼上標簽,以免引發(fā)家長的抵觸情緒。如果學生是通過心理測評篩查出心理危機的,教師也不能僅憑心理測評的結(jié)果就給學生下定論。很多家長對心理測評的了解有限,因此,專職心理教師需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向家長解釋心理測評的作用及其結(jié)果的參考意義。
當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家長往往容易感到焦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這樣安慰家長,“當你聽到孩子可能存在心理問題時,想必是非常擔憂的,我們也能夠理解你的感受。青少年出現(xiàn)心理問題和困擾非常正常,就像我們會感冒一樣,我們的孩子此刻可能出現(xiàn)了情緒上的感冒。本著早干預早康復的原則,我們希望能與你攜手合作,幫助孩子盡快調(diào)整過來。”通過“一般化”技術的運用,在溝通過程中降低家長的焦慮。
在剖析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時,不能直接將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歸咎于家庭和家長,否則家長會更加不愿意配合,同時也會對幫助孩子失去信心。我們要將“問題取向”轉(zhuǎn)化為“資源取向”,肯定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好的方面,給予支持和希望,并表示學校會協(xié)同家長,全力幫助孩子。
(四)提供具體建議,聯(lián)合干預行動
為了使家校溝通更有效,學校和班主任、心理教師在溝通前需制定初步的干預方案。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家長容易感到焦慮和無助,會詢問:“我該怎么辦?”我們可以立即拿出具體的方案與他們協(xié)商。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量身定制,以確保其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制定干預方案時,我們要為家長提供關于家庭教育工作的具體指導,包括他們可以采取的措施、需要避免的行為及正確的操作方式。同時,還需強調(diào)家校協(xié)同對學生心理危機的重要作用,讓家長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孩子心理健康維護中的責任。
為了確保干預行動的順利進行,雙方需明確各自的職責和分工。學校方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問題,并為家長提供專業(yè)的指導意見。家長則需積極配合學校,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為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在實際操作中,雙方要密切協(xié)作,共同實施干預行動,以期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五)關注動態(tài)變化,建立合作機制
學校與家庭合作的重要性在于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這需要建立一個長效持續(xù)的合作機制。在這個機制下,學校和家長動態(tài)關注學生在家和在校的發(fā)展變化,和家長保持信息互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適時調(diào)整干預方案。學校要持續(xù)為家長提供指導和支持,除常規(guī)的家長訪談、家長會、家長講座等形式外,還要向家長提供市、區(qū)級心理援助熱線,以便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遇到困惑或家長自身出現(xiàn)心理困擾時,可撥打熱線尋求幫助。通過持續(xù)的動態(tài)關注和合作機制的建立,共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三、思考
家校合作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需要雙方的真誠溝通和積極配合,還需要正確的方法和策略。學校與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環(huán)境,只有雙方緊密合作,才能共同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要做好家校合作,學校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與家長正式溝通前,學校需要對學生在校的情況有全面而翔實的了解,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參與課外活動的狀況等。這樣,在與家長溝通時,學??梢詼蚀_地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為危機干預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當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學校應第一時間評估情況,并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干預行動。同時,學校要同步開展關心關愛工作,如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提供心理服務等。在溝通過程中,學校要將這些關愛工作一一呈現(xiàn)給家長,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關心和重視。
此外,制定心理危機干預方案時,學校不僅要與家庭共同參與行動,還要積極聯(lián)合社會力量。例如,學??梢耘c社區(qū)、婦聯(lián)、民政等相關部門(單位)合作,共同為解除學生心理危機提供資源和支持。這樣,家長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學校的真誠和努力,從而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最大限度發(fā)揮家校合力。
心理危機干預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家校雙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續(xù)關注。學校和家長要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孩子為中心,確保他們健康成長。同時,學校心理危機干預小組成員要不斷學習心理干預的方法和技巧,并開展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導,相互支持,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曾紅,嚴瑞婷,王爽,等. 青少年個體心理危機的生成機制及影響因素[J]. 心理學探新,2018(38):539-545.
[2]岳克勤,閔珍. 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教育與危機干預研究[J].文教資料,2007(1):31-32.
[3]程婧,孟莉. 近十年國內(nèi)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研究述評[J].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80-83.
編輯/張國憲 終校/孫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