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國際進展與趨勢前瞻

2024-08-09 00:00:00葉托黃詩雅
行政與法 2024年7期

摘 要:合同治理是影響政府購買服務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因素。以2006—2023年探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SSCI來源期刊文獻為樣本,借助CiteSpace文獻計量軟件,從時空分布、期刊分布、關鍵詞共現(xiàn)、關鍵詞聚類、關鍵詞突發(fā)性等方面,探析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概貌、熱點與趨勢。研究發(fā)現(xiàn),時空分布呈現(xiàn)發(fā)文數(shù)量“波動遞增”、被引頻次“加速遞增”、發(fā)文國家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等特征;期刊分布呈現(xiàn)來源期刊較為分散、跨學科期刊占有一定比例等特征;核心文獻運用定量、定性、混合等多種研究方法,聚焦討論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主體關系、決策機制及其影響因素,熱點主題主要關注合同治理的風險、工具和績效;演進歷程展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可大致分為合同治理成本研究(2006—2014年)、合同履行研究(2015—2019年)和合同治理創(chuàng)新研究(2020—2023年)三個階段,未來的前沿方向與研究重點可能會是合同治理問責、合同設計創(chuàng)新、合同治理關系。

關 鍵 詞: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CiteSpace;知識圖譜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07(2024)07-0012-16

一、引言

政府購買服務是各國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常用政策工具之一,同時也已成為公共管理領域的重要研究主題。[1]這一實踐最初源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興起的新公共管理運動,該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將私人部門的競爭機制、管理技術和激勵手段引入公共部門,試圖“以較少的施政成本締造一個運作良好的政府”[2]。作為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常用工具,政府購買服務是指政府利用合同外包的方式將公共服務的生產(chǎn)職能轉交給非政府組織來承擔。在政府購買服務的過程中,合同往往充當一種確保責任分擔與風險共濟[3]、促進信息共享與目標協(xié)同[4]、加強績效管理與監(jiān)督問責[5]的關鍵機制,因而合同治理也便成了事關政府購買服務成敗的關鍵因素。

目前,學術界雖然對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但尚缺乏對該領域研究成果的系統(tǒng)性梳理與評述。為此,筆者嘗試借助CiteSpace軟件,以文獻計量和信息可視化的方式對2006—2023年SSCI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與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有關的論文進行統(tǒng)計分析。首先,從時間、國家和期刊分布情況,全景呈現(xiàn)已有研究成果的發(fā)展概貌;其次,利用關鍵詞共現(xiàn)與聚類分析結果,討論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熱點主題;最后,通過關鍵詞突發(fā)性檢測與關鍵詞戰(zhàn)略圖分析,揭示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演進歷程與前沿趨勢。

二、研究方法與數(shù)據(jù)來源

(一)研究方法

作為當前學界最常用的文獻計量與可視化分析工具之一,CiteSpace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論和尋徑網(wǎng)絡算法等,對文獻數(shù)據(jù)的合作網(wǎng)絡、共現(xiàn)網(wǎng)絡和共被引進行量化分析,從而揭示某一知識領域的演化路徑與結構關系,并以可視化圖譜的形式予以清晰展示。[6]筆者借助CiteSpace軟件,通過文獻共被引、關鍵詞共現(xiàn)、關鍵詞聚類、關鍵詞突現(xiàn)等方法,探尋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發(fā)展歷程、熱點演變與前沿趨勢。

(二)數(shù)據(jù)來源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SCI數(shù)據(jù)庫為數(shù)據(jù)來源,選取2006年以來有關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英文文獻作為研究對象。數(shù)據(jù)收集的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檢索數(shù)據(jù)。運用SSCI數(shù)據(jù)庫的高級檢索功能,設置時間跨度為2006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檢索時間為2024年1月11日),創(chuàng)建檢索主題為“TS=(government service OR public service OR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R public procurement OR government purchase OR public purchase)AND TS=(contract)”,選擇文獻類型為論文(Article)、綜述論文(Review Article)與在線發(fā)表(Early Access),初步得到相關文獻共1197篇。第二步,清洗數(shù)據(jù),包括機器清洗和人工篩選兩個環(huán)節(jié)。在機器清洗環(huán)節(jié),利用Excel的“刪除重復項”功能對初始數(shù)據(jù)進行去重處理,刪去93篇重復文獻;在人工篩選環(huán)節(jié),兩位研究者首先各自根據(jù)文獻內(nèi)容標注出與研究主題無關的文獻,然后在相互對照驗證之后剔除421篇不相關文獻,最終獲得683篇有效文獻樣本。

三、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概貌

(一)時間分布

發(fā)文數(shù)量與被引頻次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觀地反映某一研究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及受關注程度?;赪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內(nèi)置的對已檢索文獻“創(chuàng)建引文報告”和“分析檢索結果”功能,獲取到2006—2023年間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年度發(fā)文數(shù)量與年度被引頻次(見圖1)。從發(fā)文數(shù)量上看,關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論文數(shù)量呈現(xiàn)出波動式增長的整體趨勢,從年均10篇左右逐漸上升到年均50篇左右。從被引頻次上看,樣本文獻的被引頻次也不斷增長,從2007年的6次快速提升到2023年的1739次。由此可見,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關注。

(二)國家分布

為更好地揭示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領域的研究主力,表1展示了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發(fā)文數(shù)量排名前10的國家。美國是發(fā)文數(shù)量最高的國家,共發(fā)表文獻215篇,其次是英國(88篇)和中國(63篇),這三個國家的發(fā)文數(shù)量累計占總發(fā)文量的一半以上,表明美國、英國和中國是該領域研究成果的主要貢獻國家。中介中心性是指網(wǎng)絡中一個節(jié)點充當其他兩個節(jié)點之間最短“橋梁”的頻率,通常用于表征該節(jié)點在網(wǎng)絡中的控制力與影響力。從中介中心性來看,美國最高,達到0.67,其次是英國(0.61)、澳大利亞(0.32)、法國(0.13)和加拿大(0.12),這五個國家的中介中心性均超過0.1,其研究成果的重要程度較高。

無論基于發(fā)文數(shù)量還是中介中心性的考量,美國與英國都大幅領先于其他國家,明顯占據(jù)該研究領域的主導地位,這可能與政府購買服務最早興起于這兩個國家有關。在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影響下,美國與英國很早便大力推廣政府購買服務的實踐,因而其學者也較早地關注到合同治理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重要研究成果。[7]而中國雖然發(fā)文數(shù)量排名第三,但是中介中心性尚未突破0.1,這反映出我國的相關研究成果雖然已經(jīng)在國外學界中占據(jù)重要位置,但研究質量與國際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期刊分布

經(jīng)統(tǒng)計,收錄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成果的SSCI期刊共有330本,其中僅34.24%的期刊發(fā)表了兩篇或以上的論文,最高期刊收錄比①也僅為3.95%。這說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成果在期刊分布上較為分散,當前學界尚缺乏聚焦探討該主題的期刊交流平臺。表2列出了收錄論文數(shù)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信息。不難看出,這10本期刊的近五年平均影響因子均大于2,同時涵蓋了公共管理領域的主要國際頂尖期刊,如《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Public Administration》等,表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已經(jīng)進入公共管理學的主流學術視野。值得關注的是,《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Sustainability》等非公共管理類期刊也刊發(fā)了不少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學術成果,說明該領域還出現(xiàn)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發(fā)展趨勢。

四、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熱點

(一)核心文獻

核心文獻是指在某個研究領域中被引頻次較高的文獻。通常來講,一篇論文的被引頻次越高,意味著其質量越高,與其他文獻之間的關系也越密切。表3展示了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中被引超過150次的5篇文獻,相關信息包括文獻標題、第一作者、發(fā)表年份、收錄期刊、Web of Science總引證次數(shù)、本地引證次數(shù)①和中介中心性等。其中,文獻的Web of Science總引證次數(shù)、本地引證次數(shù)與中介中心性越高,就表明其在該領域的學術影響力越大。

最具影響力的文獻是David Slyke發(fā)表于《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上的論文《Agents or Stewards:Using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Government-Nonprofit Social Service Contracting Relationship》。[8]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文獻在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中的總引證次數(shù)高達485次,本地引證次數(shù)為14次,僅中介中心性偏低。作者借助代理理論與管家理論考察政府如何管理其與非營利組織的合同關系,發(fā)現(xiàn)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合同關系一般始于注重控制、服從和等級權威的委托—代理關系,繼而在信任、聲譽、監(jiān)控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漸演變成強調(diào)參與、互惠和共同目標的委托—管家關系。雖然代理和管家理論均重視運用監(jiān)控、激勵、制裁、信任、聲譽等工具來保持合同雙方的目標一致性,但是兩者關于管理合同關系的初始假設是不同的。具體來說,代理理論假設合同雙方在目標與利益上存在分歧,而管理理論則假設合同雙方具有共同的集體利益。

總引證次數(shù)排第二的文獻是Amir Hefetz和Mildred Warner的《Contracting or Public Delivery? The Importance of Service,Market,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9]以往關于公共服務外包決策的研究通常從交易成本理論出發(fā),僅僅關注資產(chǎn)專用性、合同管理難度等與服務特征有關的因素,而該論文則嘗試運用多項Logit模型來探討服務特征、市場特征、公民特征和地域特征等多種因素對美國城市政府公共服務外包決策(包括直接提供、政府間合作、外包給營利組織和外包給非營利組織)的影響。該研究發(fā)現(xiàn),當合同管理難度大、市場競爭程度弱時,政府間合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選擇;當公民利益水平高、市場競爭程度弱時,外包給營利組織通常會被排除在決策選項之外。此外,作為“聰明買家”的地方政府并不會一味地追求外包,而是會綜合考量市場競爭狀況與公共利益水平,以做出是否外包、如何外包的決策。

Trevor Brown等學者2006年發(fā)表于《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的論文《Managing Public Service Contracts:Aligning Values,Institutions,and Markets》也產(chǎn)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力。[10]該項研究的核心目的是為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治理提供一個系統(tǒng)性的分析框架。具體而言,這一框架包括了公共價值、制度和服務市場三個核心要素。其中,公共價值是指政府在購買服務過程中需要平衡的各種利益相關者偏好;制度指的是能夠對政府購買服務行為產(chǎn)生規(guī)范與約束作用的一系列法定規(guī)則,其限定了政府可以利用哪些合同治理工具來實現(xiàn)公共價值;服務市場則指公共服務與市場結構的特征,對于不同類型的公共服務來說,用以實現(xiàn)公共價值的最佳合同治理工具也是不一樣的。在此基礎上,作者還進一步將這一分析框架應用到合同治理的三個主要階段(決定“自制或外購”服務、選擇供應商、部署監(jiān)控工具),探討上述三個要素是如何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

第四篇核心文獻是由Jonathan Levin和Steven Tadelis合作撰寫的《Contracting for Governmen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U.S.Cities》,也主要探討了公共服務外包決策的影響因素。[11]兩位作者首先構建了一個以外包生產(chǎn)效率與合同管理成本為基礎的外包決策模型,然后利用國際市/縣管理協(xié)會(ICMA)1997年和2002年的公共服務供給數(shù)據(jù)對該模型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如果一項公共服務的外包交易成本比較高,或者居民對其質量的敏感性比較強,那么地方政府將其外包的概率就會比較低;不同規(guī)模的城市在外包行為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大城市政府更傾向于將公共服務外包給私人部門,而小城市政府則更偏好于外包給其他政府機構。

最后一篇核心文獻是Amanda Girth等學者發(fā)表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上的《Outsourcing Public Service Delivery:Management Responses in Noncompetitive Markets》。[12]政府之所以運用合同外包的形式提供公共服務,主要是因為承包商之間的競爭被認為可以提升公共服務效率。而這篇論文卻指出,現(xiàn)實中大部分公共服務市場是缺乏競爭性的,為此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種各樣的市場管理戰(zhàn)略來促進市場競爭與防止承包商壟斷。如在弱競爭性的公共服務市場中,政府偏向于使用政府間合同,而在強競爭性的公共服務市場中,則傾向于選擇營利性合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共服務市場普遍存在弱競爭性的特征,政府通常會投入大量行政資源來維持或提升供應商市場的競爭水平。

(二)熱點主題

⒈關鍵詞共現(xiàn)分析。關鍵詞是一組用來高度概括論文主題和核心內(nèi)容的詞匯,通過對關鍵詞進行共現(xiàn)分析可以反映某一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筆者運用CiteSpace中的關鍵詞共現(xiàn)功能,繪制出了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關鍵詞共現(xiàn)圖譜(見圖2)。從該圖譜中可以得到如下發(fā)現(xiàn):一是“合同(contract)”“管理(management)”“公共采購(public procurement)”“民營化(privatization)”“績效(performance)”等關鍵詞的節(jié)點比較大,表明這些關鍵詞的出現(xiàn)頻次與受關注程度較高。二是“合同(contract)”“管理(management)”“服務(service)”“民營化(privatization)”“部門(sector)”“績效(performance)”等關鍵詞的節(jié)點被淺色外圈標注,代表這些關鍵詞的中介中心性均大于或等于0.1,也即它們與其他關鍵詞之間的聯(lián)系比較密切,在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領域中扮演著較為關鍵的角色。三是“公共采購(public procurement)”“民營化(privatization)”“策略(strategy)”“伙伴關系(partnership)”“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設計(design)”“選擇(choice)”“協(xié)調(diào)(coordination)”等關鍵詞的節(jié)點顯示為深色,意味著這些關鍵詞具有較高的突現(xiàn)性,在某個時間段曾獲得驟然增加的學術關注度。

⒉關鍵詞聚類分析。為更加深入地了解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領域的熱點主題,還需要在關鍵詞共現(xiàn)的基礎上進行聚類分析。采用對數(shù)似然算法(LLR)對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得到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關鍵詞聚類圖譜(見圖3)。在該圖譜中,聚類模塊性指數(shù)Q值為0.3473,平均聚類輪廓性指數(shù)S值為0.7009,Q值>0.3且S值>0.7,說明該聚類結構較為顯著且聚類成員同質性高,結果可信合理。[13]表4更加詳細地展示了每個聚類的規(guī)模、輪廓值、LLR對數(shù)似然值最大的五個聚類標簽詞等信息。

根據(jù)上述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并結合相關文獻的具體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治理風險。該熱點主題主要包括“#0民營化”“#2公私合作”“#6不完全合同”等聚類,涉及的核心關鍵詞有“問責制”“逆向選擇”“道德風險”“不完全合同”“重新談判”等。20世紀80年代,在財政壓力、效率壓力、政治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外地方政府開始普遍采取合同外包的方式來提供公共服務。[14]但很快學界就注意到,政府購買服務并非只會為公共服務提供帶來低成本、高效率與高效益等好處,也會帶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合同治理風險。[15]根據(jù)交易成本理論,由于有限理性、不確定性與交易成本的存在,合同雙方通常只能締結一種無法對未來所有情形進行準確預測和描述的不完全合同,從而極易誘發(fā)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卸責等機會主義行為。[16]其中,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最受學者關注,前者是指在締結合同之前,政府難以全面獲知服務供應商的隱匿信息,如服務經(jīng)驗、專業(yè)知識、業(yè)務能力等,由此導致外包決策無效或低效,而后者則指在締結合同之后,由于合同雙方存在目標或利益上的分歧,因而政府無法觀察到服務供應商的努力程度,也就很難保證政府購買服務的效率與質量。[17]這些合同治理的風險隱患在道路、公交、水電等公用事業(yè)中尤為突出,因為這類購買合同的期限往往長達幾十年,信息不對稱問題會變得更加復雜。[18]

二是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治理工具。該熱點主題主要包括“#1競爭性招標”“#3公共采購”“#5醫(yī)療保健”等聚類,涉及的核心關鍵詞有“招投標”“腐敗”“締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合同設計”等。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是不會自我執(zhí)行的,更何況幾乎所有的合同都是不完全的,因此作為委托人的政府需要運用各種工具對購買合同進行治理,以達到監(jiān)控服務供應商行為與獲得高質量公共服務的目的。從相關文獻來看,受到學者較多關注的合同治理工具有兩類:一類是競爭性招標。作為一種適用于合同締結前的合同治理工具,競爭性招標被普遍認為借助市場競爭力量來有效降低逆向選擇風險。為了最大化競爭性招標的效果,政府不僅需要盡力維持服務供應商市場的競爭性,而且要保證招標過程的透明公正。然而,不少研究表明,競爭性招標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弊端,如“贏家的詛咒”,即服務供應商可能會先以不合理的低價贏得合同,再通過重新談判獲得更高的承包價格。[19]另一類是合同設計。合同設計是政府在與服務供應商締結合同時常用的一種合同治理工具。為了盡量減少服務供應商的機會主義,政府必須了解不同合同設計的優(yōu)缺點,并根據(jù)公共服務性質、市場競爭狀況、承包商類型等具體情況來巧妙而恰當?shù)卦O計購買合同。[20]如當公共服務的績效比較容易衡量的時候,政府更傾向于采取績效合同,而當服務績效難以量化時,固定價格合同往往是首選。

三是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治理績效。該熱點主題主要包括“#4非國家提供者”“#7公共交通”“#8績效合同”等聚類,涉及的核心關鍵詞有“效益”“顧客滿意度”“成本”“用戶視角”“使用者付費”等。說到底,合同治理的終極目標是確保政府購買服務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和更有效的方式來提供公共服務,因此合同治理績效一直備受學界關注。首先,公共服務的“硬”“軟”之分導致績效測量難度有別。政府購買服務所覆蓋的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包括廢物收集、道路養(yǎng)護、公共交通等“硬”服務,還涉及了兒童福利、老年人護理、監(jiān)獄管理等“軟”服務。通常來講,“硬”服務的投入、過程和產(chǎn)出比較容易量化,其質量標準也比較具體清晰;而“軟”服務則不一樣,其質量標準較為模糊,因而存在比較嚴重的績效衡量難題。[21]其次,強調(diào)將合同付款與績效指標完成情況相掛鉤的績效合同越來越重視同時運用主觀與客觀兩種績效測量方法。主觀測量指標包括與服務接受者滿意度相關的可得性、公平性、舒適性等,而客觀測量指標則包括成本節(jié)約、效率提高、質量改進等。[22]最后,不同類型供應商的績效關注點存在明顯的差異。營利性供應商主要遵循市場邏輯,注重高效、創(chuàng)新與利潤最大化,而非營利性供應商遵循的是社群邏輯,傾向于將集體性和公平性作為行動指南。不少學者認為,非營利性供應商是更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因為其秉持與政府部門相似的使命愿景和價值理念,“較少采取機會主義行為,從而能夠產(chǎn)生更高水平的合同績效”[23]。

五、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趨勢

研究趨勢指的是某一領域研究熱點的動態(tài)演化過程,一般包括演進路徑與前沿趨勢。對于前者,筆者主要利用CiteSpace的關鍵詞突發(fā)性檢測功能,分析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在時間維度上的發(fā)展動向;對于后者,筆者則嘗試通過繪制關鍵詞戰(zhàn)略圖來探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前沿領域。

(一)研究演進

為厘清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演進過程,筆者在關鍵詞共現(xiàn)與聚類分析的基礎上,通過“Burstness”功能進行突發(fā)性檢測分析,總共獲得10個突現(xiàn)詞及其對應的突現(xiàn)強度、突現(xiàn)起始時間等相關信息(見圖4)。所謂突現(xiàn)詞,是指某一時期出現(xiàn)頻次驟增的關鍵詞,通常用來反映特定時間內(nèi)受到學者重點關注的研究熱點。其中,突現(xiàn)強度表示某一關鍵詞在特定時間段內(nèi)的受關注程度,其數(shù)值越高,代表影響力越大;突現(xiàn)起始時間則可以反映某一關鍵詞受關注程度的持續(xù)性,其數(shù)值越大,代表影響力的持續(xù)性越強。以突現(xiàn)詞的興起與衰退來反映某一研究領域的研究轉折,并據(jù)此梳理該研究領域的發(fā)展階段與演進脈絡,是文獻可視化分析的重要手段。[24]結合關鍵詞突發(fā)性檢測結果與相關文獻內(nèi)容,本文將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演進過程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⒈合同治理成本研究階段:2006—2014年。該階段突現(xiàn)的關鍵詞有“民營化(privatization)”“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和“選擇(choice)”,其中,“民營化”是該階段突現(xiàn)強度最強、突現(xiàn)開始時間最早與持續(xù)時間最長的關鍵詞。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政府購買服務獲得大力提倡開始,一個相當重要的學術問題便迅速引起了學者們的激烈爭論:地方政府是如何在內(nèi)部生產(chǎn)公共服務和外部購買公共服務之間做出選擇的。進一步說,內(nèi)部生產(chǎn)會帶來官僚治理成本,而外部購買則會產(chǎn)生合同治理成本,那么哪一種選擇對于公共服務提供來說更加合算?[25]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形成了兩條不盡相同的解答路徑:一些學者強調(diào)運用交易成本、委托代理、公共選擇、不完全合同等經(jīng)典理論來分析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治理成本;而另一些學者則側重運用量化方法來尋找影響合同治理成本的各種具體因素,如服務任務的可衡量性、承包商市場的競爭程度、地方政府的合同治理能力等。除此之外,學者們還注意到“逆向合同外包”“重新市政化”等現(xiàn)象,并嘗試利用合同治理失敗來解釋這些現(xiàn)象。[26]

⒉合同履行研究階段:2015—2019年。在該階段里,突現(xiàn)詞主要有“伙伴關系(partnership)”和“履行(implementation)”,前者的突現(xiàn)強度較強,后者的突現(xiàn)時間較長。與上一研究階段關注合同治理成本,論證政府購買服務是否合理不同,該階段聚焦的主題是如何確保購買合同得到忠實履行。圍繞這一主題,相關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政府與服務供應商的伙伴關系。在上一研究階段,學者們主要傾向于利用交易成本、委托代理等經(jīng)典理論來解釋政府與服務供應商之間的合同關系,其背后暗含的假設是兩者之間的利益是相互沖突的,行為是相互防范的。到了本階段,越來越多的學者發(fā)現(xiàn),大量地方政府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選擇與服務供應商形成一種長期穩(wěn)定的伙伴關系,期望運用信任、聲譽、協(xié)商等柔性手段來推動合同履行。[27]二是合同履行的監(jiān)管機制。除了強調(diào)伙伴關系在合同履行中的重要作用之外,履約監(jiān)管機制也被廣泛地認為是確保政府購買服務獲得預期績效的關鍵保障。一些實證研究表明,履約監(jiān)管工具并不限于合同里規(guī)定的正式激勵或懲罰措施,而且包括不少非正式的手段,比如口頭責備、增加或減少服務供應商的自由裁量權等。[28]

⒊合同治理創(chuàng)新研究階段:2020—2023年。到了第三個研究階段,突現(xiàn)詞出現(xiàn)了數(shù)量激增的現(xiàn)象,“設計(design)”“公共采購(public procurement)”“策略(strategy)”“協(xié)調(diào)(coordination)”和“需求(demand)”均成為研究焦點。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治理出現(xiàn)了較為豐富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該階段的研究主題開始聚焦于合同治理創(chuàng)新,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是新型公共采購的合同治理創(chuàng)新。近年來,綠色公共采購、電子公共采購等新型公共采購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青睞,而這些新型公共采購方式與傳統(tǒng)公共采購方式的合同治理有著顯著的差異。如在綠色公共采購中,最常用的采購程序是競爭性協(xié)商,而非公開招標。[29]二是合同設計創(chuàng)新。傳統(tǒng)上,政府購買服務合同主要采用固定價格合同,其缺點相當明顯,包括風險無法共擔、條款規(guī)定比較死板等。在該階段,學者們注意到激勵合同、靈活合同、關系合同等新型合同設計,并深入討論它們的特征與效果。[30]三是合同治理關系創(chuàng)新。在早期研究中,合同治理關系體現(xiàn)在作為購買方的政府與作為承包方的服務供應商之間的二元關系,而到了該階段,作為服務對象的公民也納入了合同治理關系中。[31]

(二)研究前沿

研究前沿指的是某一領域正在興起的理論趨勢與突然涌現(xiàn)的新主題。為了能夠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出該領域的研究前沿,筆者繪制了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關鍵詞戰(zhàn)略圖。所謂關鍵詞戰(zhàn)略圖是一種探測學科發(fā)展前沿趨勢的可視化分析方法,通?;趯Ω哳l關鍵詞的統(tǒng)計分析而繪制,反映某一領域研究熱點的分布與遷移情況。[32]筆者選取排名前40的高頻關鍵詞,已出現(xiàn)頻次為橫坐標軸,中介中心性為縱坐標軸,構建了二維坐標的關鍵詞戰(zhàn)略圖(見圖5)。

1.第一象限:主流領域。在關鍵詞戰(zhàn)略圖中,第一象限的關鍵詞通常反映了某一領域研究中的熱門與重要話題。該象限中的關鍵詞具有出現(xiàn)頻次高、中介中心性高的特點,意味著這些關鍵詞不僅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而且與其他關鍵詞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由圖5可知,位于該象限的關鍵詞有“公共采購(public procurement)”“管理(management)”“民營化(privatization)”“績效(performance)”“合同(contract)”“服務(service)”和“成本(cost)”。這些關鍵詞代表了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重點,意味著學者們最為關注的主題仍然聚焦在官僚治理成本與合同治理成本的比較分析。政府購買服務之所以得到各地政府的認同與采納,主要是因為新公共管理的倡導者們從理論上論證了政府購買服務可以通過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而獲得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但是,這一論證是否符合實際情況,仍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大量學者從官僚治理成本與合同治理成本比較的角度來探討政府購買服務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并對合約失靈問題給予了特別關注。

2.第二象限:高潛領域。位于第二象限的關鍵詞呈現(xiàn)中介中心性高、出現(xiàn)頻次低的特點,它們雖然不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但是與其他的高頻關鍵詞關聯(lián)緊密,且已獲得學界的一定關注,因此具有成為未來研究熱點的巨大潛力。在該象限中,值得注意的關鍵詞有“問責制(accountability)”“競爭(competition)”“照顧(care)”“治理(governance)”“模式(model)”等,它們很有可能代表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領域的未來重點研究方向。一是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問責問題。政府購買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公私邊界,對傳統(tǒng)的公共問責造成了挑戰(zhàn),因此如何通過合同治理確保公共問責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該研究方向涉及的研究主題可能包括市場競爭與公共問責之間的關系、非市場問責機制的有效性與局限性等。二是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治理模式問題,即關注對激勵合同、靈活合同、關系合同等新型合同治理模式進行實證分析與理論解釋。該研究方向涉及的研究主題可能包括新型合同治理模式的特征與效果、合同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面臨的制度約束等。三是醫(yī)療照顧等軟性公共服務的合同治理問題,涉及的研究主題可能包括軟性公共服務的績效衡量、軟性公共服務與硬性公共服務的合同治理方式差異等。

3.第三象限:新興領域。在第三象限中,關鍵詞具有較低的出現(xiàn)頻次與中介中心性,意味著這些關鍵詞不僅尚未獲得學界的普遍關注,而且與其他高頻關鍵詞的關聯(lián)度也有待增強。位于該象限的關鍵詞主要有“不完全合同(incomplete contract)”“設計(design)”“質量(quality)”“風險(risk)”“激勵(incentive)”“效率(efficiency)”“公共交通(public transport)”“伙伴關系(partnership)”等,它們代表了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領域中的新興主題,雖然目前不具有高頻次性與高中心性,但有可能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出現(xiàn)頻次與中介中心性會逐漸提升,并有望發(fā)展為今后的重點研究方向。如在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設計研究中,學者目前主要關注的是如何克服委托代理問題,防范代理人的機會主義行為,而未來可能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非正式激勵機制與風險共擔機制的設計上。又如,在政府購買服務的合同治理關系研究中,基于服務對象滿意度的服務質量評價與“政府—供應商—公民”的三元伙伴關系也可能成為未來的研究熱點。

⒋第四象限:孤島領域。位于第四象限的關鍵詞具有出現(xiàn)頻次高、中介中心性低的特點。具體來說,這些關鍵詞雖然高頻出現(xiàn),但是與其他關鍵詞的關聯(lián)度不高,通常代表一些相對孤立的研究領域。如圖5所示,第四象限尚未出現(xiàn)關鍵詞,這說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領域的主題關聯(lián)度與集中度比較高,研究主題相對聚焦。

六、結論

筆者運用CiteSpace引文可視化軟件,分析了2006—2023年間Web of Science收錄的683篇關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SSCI文獻,從時空分布、期刊分布、關鍵詞共現(xiàn)分析、關鍵詞聚類分析、關鍵詞突發(fā)性檢測等方面詳細梳理了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領域的研究脈絡、研究熱點與研究趨勢,得到如下基本結論:

第一,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概貌總體上呈現(xiàn)出研究成果不斷涌現(xiàn)、研究力量局部集中、研究領域交叉融合的特征。具體來說,在時間分布上,2006—2023年,關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成果展現(xiàn)出發(fā)文數(shù)量“波動遞增”、被引頻次“加速遞增”的整體趨勢,表明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日益受到學界的重視。在國家分布上,美國學者的發(fā)文數(shù)量與中介中心性均穩(wěn)居第一,其中,發(fā)文數(shù)量甚至超過第二名(英國)的兩倍,幾乎占據(jù)總體數(shù)量的三分之一,反映出美國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在期刊分布上,最高期刊收錄比為3.93%,平均每份期刊只收錄不到2篇的相關文章,表明該領域研究的期刊分布較為分散,但是這些期刊涉及公共管理、交通經(jīng)濟和可持續(xù)性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揭示了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特征。此外也必須注意到,該領域的研究也存在著研究力量整體分散、來源期刊較為分散等問題。

第二,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熱點具有視野寬廣、內(nèi)容全面、方法多樣的特征。具體來說,在核心文獻上,高被引研究主要關注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主體關系、決策機制及其影響因素。其中,David Slyke利用代理和管家理論探究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中作為委托人的政府與作為代理人的非營利性組織之間的合同關系;Hefetz、Brown、Levin、Girth等學者運用定量、定性、混合等多種方法對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決策機制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在熱點主題上,相關研究大致圍繞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風險、工具和績效等方面展開:首先,合同治理風險主要源于有限理性、不確定性與交易成本,會帶來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卸責等機會主義行為;其次,合同治理工具是政府為了監(jiān)控服務供應商行為與獲得高質量公共服務而采取的各種手段,主要包括合同締結前的競爭性招標與合同締結時的合同設計;最后,合同治理績效方面的研究主要關注“軟”“硬”服務的績效測量難題、績效合同設計、供應商類型等因素對合同治理績效的影響。

第三,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的研究演進脈絡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前沿主題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具體來說,關鍵詞突發(fā)性檢測結果顯示,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演進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2006—2014年的合同治理成本研究階段、2015—2019年的合同履行研究階段和2020—2023年的合同治理創(chuàng)新研究階段。第一個階段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合同治理成本是否低于官僚治理成本,第二個階段主要討論的是如何確保購買合同獲得切實履行,第三個階段則聚焦分析各種合同治理創(chuàng)新現(xiàn)象。關鍵詞戰(zhàn)略圖分析結果顯示,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治理研究的主流話題是比較官僚治理成本與合同治理成本,高潛主題包括合同治理問責、合同治理模式、軟性公共服務的合同治理等,新興主題則聚焦在合同設計、合同治理關系等領域。

【參考文獻】

[1]Lamothe M,Lamothe S,Bell E.Understanding Local Service Delivery Arrangements:Are the ICMA ASD Data Reliabl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8,78(4):613-625.

[2](美)蓋伊·彼得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M].吳愛明,夏宏圖,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8.

[3]Bing L,Akintoye A,Edwards P,Hardcastle C.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PPP/PFI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U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5,23(1):25-35.

[4]Karaba F,Roehrich J,Conway S,Turner J.Information Sharing in Public-private Relationships:the Role of Boundary Objects in Contracts[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23,25(11):2166-2190.

[5]Allen P,Hughes D,Vincent-Jones P,Petsoulas C,Doheny S,Roberts J.Public Contract as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Assuring Quality in Public Healthcare in England and Wales[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16,18(1):20-39.

[6]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第二版)[M].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7:2-8.

[7]Yang KF,Hsieh JY,Li TS.Contracting Capacity and Perceived Contracting Performance:Nonlinear Effects and the Role of Tim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69(4):681-696.

[8]Slyke D.Agents or Stewards:Using Theory to Understand the Government-Nonprofit Social Service Contracting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7,17(2):157-187.

[9]Hefetz A,Warner M.Contracting or Public Delivery?The Importance of Service,Market, 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12,22(2):289-317.

[10]Brown T,Potoski M,Van Slyke D.Managing Public Service Contracts:Aligning Values,Institutions,and Market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6,66(3):323-331.

[11]Levin J,Tadelis S.Contracting for Governmen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U.S.Cities[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010,58(3):507-541.

[12]Girth A,Johnston J,Hefetz A,Warner M.Outsourcing Public Service Delivery:Management Responses in Noncompetitive Market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2,72(6):887-900.

[13]陳悅,陳超美,劉則淵,等.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2):242-253.

[14]Bel G,F(xiàn)ageda X.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the Last Three Decades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Factors Driving Local Privatisation?[J].Local Government Studies,2017,43(4):503-511.

[15]Song H,Yu SH,Sun T.Reducing the Quality Risk of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from Market-Oriented Private Providers through Ex Ante Policy Design:Lessons from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alysis[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20,20(1):1135.

[16]Bates S.How an Intermediary Model Manages the Tension between Low Contractibility and Probity when Outsourcing Human Services[J].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22,81(4):589-610.

[17]Zhang YT,Xu L.Quality Incentive Contract Design i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Public Services under Dual Asymmetric Information[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21,42(1):34-44.

[18]Karaba F,Roehrich J,Conway S,Turner J.Information Sharing in Public-private Relationships:the Role of Boundary Objects in Contracts[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23,25(11):2166-2190.

[19]Odeck J,H yem H.The impact of competitive tendering on operational costs and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public transport:The Norwegian car ferry services[J].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2021,90:100883.

[20]Malatesta D,Smith C.Resource Dependence,Alternative Supply Sources,and the Design of Formal Contract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1,71(4):608-617.

[21]Petersen O,Hjelmar U,Vrangb k K.Is Contracting out of Public Services still the Great Panacea?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udies on Economic and Quality Effects from 2000 to 2014[J].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2018,52(1):130-157.

[22]Yang KF, Hsieh JY, Li TS.Contracting Capacity and Perceived Contracting Performance:Nonlinear Effects and the Role of Tim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69(4):681-696.

[23]Witesman E,F(xiàn)ernandez S.Government Contracts With Private Organizations:Are There Differences Between Nonprofits and for-profits?[J].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13,42(4):689-715.

[24]李春根,趙陽.社會救助制度的研究進展與展望——基于2010—2021年CSSCI來源期刊文獻的可視化分析[J].社會保障研究,2023(4):100-111.

[25]Tavares A,Cam es P.New Forms of Local Governance[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10,12(5):587-608.

[26]Warner M,Hefetz A.Insourcing and Outsourcing:The Dynamics of Privatization Among U.S.Municipalities 2002-2007[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12,78(3):313-327.

[27]Fabianski C.Partnering for quality and performance:A standpoint for enhanced services[J].Research in Trans-

portation Economics,2018,69:135-143.

[28]Girth A.Incentives in Third-Party Governance: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Accountability Implication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7,77(3):433-444.

[29]Yu C,Morotomi T,Yu H.What Influences Adoption of Green Award Criteria in a Public Contract?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2018 European Public Procurement Contract Award Notices[J].Sustainability,2020,12(3),1261.

[30]Zhao J.Sustainability on the Service Capacity in Elderly Healthcare Service Supply Chains:An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Contract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23,70(6):2034-2044.

[31]Carvalho J,Rodrigues N.Perceived Quality and Users’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Health Se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2,19(13),8188.

[32]李杰.科學計量與知識網(wǎng)絡分析[M].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8:355-356.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s on Contract

Governance for Public Services Outsourcing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SSCI-indexed

Articles from 2006 to 2023

Ye Tuo, Huang Shiya

Abstract: Effective contract governance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government’s success in the outsourcing of public services. This article reviews SSCI-indexed literature from 2006 to 2023 to explore the landscape, focal points, and evolving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contract governance of public services outsourcing in terms o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journal distribution, keyword co-occurrence, keyword cluster, and burst detect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indicates a fluctuating increase in publication numbers, an accelerating increase in citation frequency,and a predominance of publications from the USA and the UK; the journal distribution shows a dispersion of source journals and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s; the core literature employs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and mixed research methods, focusing on discussing the inter-subject relationships,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ntract governance; the hot topics mainly centered on risks, tools, and performance; the evolution process displays clear phased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research on contract governance costs(2006—2014), research on contract implementation(2015—2019), and research on contract governance innovation(2020—2023); the future focus of research may be on accountability in contract governance, contract design innovation, and contract governance relationships.

Key words: public services outsourcing; contract governance; CiteSpace; knowledge graph

(責任編輯:董博宇)

收稿日期:2024-05-23

作者簡介:葉托,管理學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社會組織、政府購買服務;黃詩雅,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社會組織、政府購買服務。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政府購買城市社區(qū)公共服務的關系合同治理研究”,項目編號:20CZZ028。

依兰县| 奎屯市| 宝清县| 沁水县| 彭州市| 依兰县| 乡城县| 济南市| 凤庆县| 天镇县| 汕尾市| 丽江市| 任丘市| 建阳市| 桃源县| 祁阳县| 潮安县| 萨嘎县| 轮台县| 边坝县| 西昌市| 内江市| 红安县| 湖州市| 藁城市| 西充县| 长宁区| 延边| 沅陵县| 苏尼特左旗| 长岭县| 永福县| 饶阳县| 金乡县| 伊吾县| 兴安盟| 栖霞市| 安阳县| 江西省| 宜春市|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