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代的揚雄因為對歷史文化的杰出貢獻,在他的身后獲得了一些尊稱。揚雄撰寫《法言》等著作,對儒家學(xué)說進行“圣化”,恢復(fù)了孔子的正統(tǒng)儒學(xué),被尊稱為“西道孔子”;揚雄的賦想象瑰麗,辭采飛揚,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心雕龍》將他與司馬相如并稱為“揚馬”。揚雄博通五經(jīng),是“百科全書式的奇才”,被《三字經(jīng)》尊呼為“揚子”。又因為“荀況、揚雄、韓愈,皆發(fā)明先圣之道,有益學(xué)者”,宋神宗熙寧時詔令“揚雄封成都伯”。
關(guān)鍵詞:西道孔子;揚馬;揚子;成都伯
西漢蜀郡郫縣(今成都市郫都區(qū))人揚雄是兩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思想家、語言學(xué)家。王充說他有“鴻茂參圣之才”;韓愈贊他是“大純而小疵”的“圣人之徒”;司馬光推尊他為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在歷史上,揚雄有西道孔子、揚馬、揚子、成都伯等尊號。那么,這些尊號的得來有什么緣由呢?
一、揚雄為什么被尊稱為“西道孔子”?
揚雄“西道孔子”的尊稱,出自東漢哲學(xué)家、經(jīng)學(xué)家桓譚的政論著作《新論》。
在揚雄之前,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孔子、孟子。在西漢時期,被董仲舒等時儒改造過的儒學(xué),或經(jīng)學(xué)化,或讖緯化,極大地歪曲了經(jīng)典儒家的原貌。在這種背景下,揚雄撰寫《法言》等著作,明確表示要對儒家學(xué)說予以“圣化”,以恢復(fù)孔子的正統(tǒng)儒學(xué)。
在《法言》中,揚雄說,自孔子死后,孔子圣道的發(fā)展與傳播由于“塞路者”的干擾而遇到阻礙。揚雄希望通過批判漢代的神學(xué)經(jīng)學(xué),反對讖緯迷信和章句之學(xué),為孔子儒學(xué)能在漢代的健康發(fā)展開辟道路。揚雄的研究方法及其學(xué)說論述,恢復(fù)了被董仲舒改造的儒學(xué)的原有面貌,還讓它有所發(fā)展。
揚雄在《法言》的《問道》篇中指出,孔子之道是整個儒學(xué)體系中最大、最正的道,而諸子之道只算是小道,甚至是旁門左道。出于對孔子的崇敬、對儒學(xué)正宗的弘揚,揚雄在《法言》中大力“圣化”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學(xué),將孔子尊為圣人。
揚雄的學(xué)說在當(dāng)時就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東漢班固在《漢書》里對他予以了充分肯定:“……揚雄覃思,《法言》《太玄》。皆及時君之門閨,究先圣之壸奧,婆娑乎藝術(shù)之場,休息乎篇籍之囿,以全其質(zhì)而發(fā)其文,用納乎圣德,列炳于后人,斯非其亞與!”[1]
稍早于班固的桓譚在其政論著作《新論》(又稱《桓子新論》,錢鍾書《管錐編》認為可與《論衡》論伯仲)中對揚雄尊崇有加。可惜該書已佚。唐代馬總《意林》卷三《啟寤》引《新論》:“張子侯曰:‘揚子云,西道孔子也,乃貧如此?!釕?yīng)曰:‘子云,亦東道孔子也。昔仲尼豈獨是魯孔子?亦齊楚圣人也?!盵2]這是說,張子侯用“西道孔子”來贊美揚雄,但桓譚并不滿意,說:“孔子能說只是魯國的孔子嗎?他也可以說是齊國的孔子、楚國的孔子”。這言外之意是講,揚雄不僅是西部的孔子,也是東部的孔子。揚雄的意義已不限于某一地區(qū)。此后,以“西道孔子”作為揚雄尊稱成為常態(tài)。
二、揚雄為什么被尊稱為“揚馬”?
“揚馬”之稱,來源于南朝文學(xué)理論家劉勰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理論著作《文心雕龍》。
《漢書·揚雄傳》說揚雄“好辭賦”,多半受到司馬相如的影響。司馬相如亦為蜀人,其結(jié)構(gòu)宏大的《子虛賦》《長門賦》《上林賦》等賦作,在漢武帝時形成“洛陽紙貴”之勢,對蜀郡士人自是影響不小。揚雄為其賦作“宏麗溫雅”的風(fēng)格所折服,故“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3]
青年時期的揚雄跟隨蜀中高人嚴君平先生學(xué)習(xí)《易經(jīng)》《道德經(jīng)》《莊子》等先秦典籍。此間,開始嘗試文學(xué)創(chuàng)作,揚雄《答劉歆書》說:“雄始能草文,先作《縣邸銘》《王佴頌》《階闥銘》及《成都城四隅銘》?!盵4]時揚雄雖初出茅廬,但作品卻一鳴驚人。他的才華與名氣,在蜀中逐漸傳開。尤其辭藻華麗的《蜀都賦》,寫景狀物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開啟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都邑大賦之先河。
之后,“雄年四十余,自蜀來至游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為門下史,薦雄待詔”[5]。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此前從未出蜀而年已41歲的揚雄來到京都后,即常從帝左右,對上層集團的好惡趣尚、行止作為有了較多了解,遂在創(chuàng)作《甘泉賦》《河?xùn)|賦》《羽獵賦》《長楊賦》時有較強的針對性的諷諫。揚雄的這四篇“大賦”,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別是其超凡的馳騁想象、鋪排夸飾等特點,不僅表現(xiàn)出漢賦的基本特征,同時又具有典麗深湛、詞語蘊藉的個性特征。這與司馬相如賦的意氣風(fēng)發(fā),語詞恣意雄肆相比,可謂別具風(fēng)格。
《文心雕龍·麗辭》論:“揚、馬、張、蔡,崇盛麗辭,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麗句與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韻俱發(fā)?!蓖瑫侗骝}》《練字》《程器》又謂:“是以枚、賈追風(fēng)以入麗,馬、揚沿波而得寄。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故陳思稱:揚、馬之作,趣幽旨深,讀者非師傳不能析其辭,非博學(xué)不能綜其理”;“彼揚、馬之徒,有文無質(zhì),所以終乎下位。”[6]“揚、馬、張、蔡”即揚雄、司馬相如、張衡、蔡邕,為漢代辭賦“四大家”。不過,也有人認為漢賦“四大家”應(yīng)該是揚雄、司馬相如、班固和張衡;還有人認為是揚雄、司馬相如、班固和王褒。不論哪種看法,司馬相如和揚雄的地位未移。
《文心雕龍》提出“揚馬”后,得到世人贊同,后人多效之。唐李端《贈何兆》詩有:“文章似揚馬,風(fēng)骨又清羸?!泵鲝埦诱斗侗炔眶敼げ亢樯饺艘惯^得龍字》詩有:“海南文章幾揚馬,天涯笑語自人龍。”清人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三有:“職方郎中孫樵,有揚馬之文;前進士司空圖,有巢許之風(fēng)?!?/p>
三、揚雄為什么被尊稱為“揚子”?
“揚子”的稱謂,來源于《三字經(jīng)》對揚雄的肯定。
古人有“熟讀三字經(jīng),便可知天下事”之說,可知對《三字經(jīng)》的評價很高。《三字經(jīng)》本是宋朝王應(yīng)麟所編的兒童啟蒙教材,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它因為編得太好,流傳甚廣甚久,乃至家喻戶曉?!度纸?jīng)》中有:
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經(jīng)子通,讀諸史??际老?,知始終。
“五子”是指荀子(名況,字卿)、揚子(名雄,字子云)、文中子(王通,字仲淹,號文中子,隋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和莊子(名周,字子休)。他們所寫的書,稱為“子書”。
“子”乃古代男子的美稱或尊稱,如孔子、孟子、荀子、韓非子,也用以表敬意?!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惫糯仓笌熼L,如子曰、子墨子;又以指代先秦百家著作,如子書。后來圖書四部(經(jīng)、史、子、集)分類法中將“子”列為第三部,指哲學(xué)、政治、科技和藝術(shù)等類的書。所謂諸子百家,既指人,又指著述與思想。
揚雄是有資格以“子”相稱的。他好學(xué)深思,遍覽群書,博通五經(jīng)。其《太玄》《法言》等奠定了他在中國哲學(xué)史和儒學(xué)發(fā)展史上的崇高地位。他因為對中國文學(xué)的貢獻,被《中國文學(xué)史》稱為“西漢末年最著名的辭賦家”。他還在天文學(xué)、數(shù)學(xué)、歷史、教育、音樂等方面卓有建樹,被當(dāng)代學(xué)者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奇才”。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他的《陋室銘》中對揚雄推崇備至,稱“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將揚雄與諸葛亮并稱,今人誦讀,仍刻骨銘心!
四、揚雄為什么被尊稱為“成都伯”?
揚雄“成都伯”的尊稱,來源于《宋史》的記載?!端问贰ざY志》:
熙寧七年,判國子監(jiān)常秩等請立孟軻、揚雄像于廟庭,仍賜爵號,又請追尊孔子以帝號。下兩制禮官詳定,以為非是而止……孟子于孔門當(dāng)在顏子之列,至于荀況、揚雄、韓愈,皆發(fā)明先圣之道,有益學(xué)者,久未配食,誠闕典也。請自今春秋釋奠,以孟子配食,荀況、揚雄、韓愈并加封爵,以世次先后,從祀于左丘明二十一賢之間。自國子監(jiān)及天下學(xué)廟,皆塑鄒國公像,冠服同兗國公。仍繪荀況等像于從祀:荀況,左丘明下;揚雄,劉向下;韓愈,范寧下。冠服各從封爵。詔如禮部議,荀況封蘭陵伯,揚雄封成都伯,韓愈封昌黎伯,令學(xué)士院撰贊文。又詔太常寺修四孟釋菜儀。[7]
這段記載已講清楚在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朝廷詔令以孟軻、揚雄陪祀于孔廟。揚雄是當(dāng)時官方認可的地位僅次于孔子的大儒。
所謂“伯”,是中國古代社會中政治等級制度中的爵位之一,爵位共五等,分別為公、侯、伯、子、男。
揚雄之所以被封為成都伯,除了他是成都人,表彰他“發(fā)明先圣之道,有益學(xué)者”外,還因為他的學(xué)術(shù)貢獻,大大提高了成都的文化檔次。
注釋:
[1](漢)班固:《漢書》卷一百《敘傳上》,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103頁。
[2]王天海:《意林校注》卷三《新論·啟寤》,貴州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漢)班固:《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第2608頁。
[4](漢)揚雄:《答劉歆書》,載(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商務(wù)印書館1999年版,第534頁。
[5](漢)班固:《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第2659頁。
[6](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之《辨騷》《麗辭》《練字》《程器》,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51頁、403頁、442頁、565頁。
[7](漢)班固:《漢書》卷一百五《禮八》,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1714頁。
作者:成都市郫都區(qū)揚雄文化研究會會長,子云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