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劉恒從代國到長安登基的時候,長安剛發(fā)生了一場血腥動亂,執(zhí)政多年的呂后家族,被“佐高祖定天下”的老臣們捕殺一空,正所謂“無少長皆斬之”。
而誅殺了呂后家族,國家不能沒有皇帝,總要再立一個劉氏子孫做皇帝。那么立誰呢?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專門用了春秋筆法,暗戳戳地寫出了老臣們的顧慮:“諸大臣相與陰謀曰,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
用陰謀這個詞,說明老臣們有自己的小心思,那就是害怕繼位的皇帝搞政治翻案,導致誅呂平亂的為國謀利行為,反轉成爭權奪利的政治斗爭。要知道對于他們來說,政治遺產的延續(xù),遠比升官發(fā)財更重要。一旦出現問題,畢生的努力便付諸東流。于是,他們要選擇不能翻案的人繼位。什么人不能翻案呢?基本要滿足三個條件:品德賢明,有工作能力,沒有個人的基本盤。
老臣們選來選去,發(fā)現代王劉恒便是沒有基本盤、品德賢明的長者。
對,那個時候品德賢明就能稱為長者,不一定是退休老頭才能稱為長者,畢竟老臣們都說了,代王仁孝寬厚。于是,老臣們派出朝廷使節(jié),到代國邀請劉恒進京繼位。
劉恒乘車到長安,和老臣們經過三讓三請的戲碼,才勉為其難地登基稱帝。
至此,代王劉恒便成了漢文帝。因為是沒有基本盤的諸侯王孤身進京,在老臣們的環(huán)伺下,漢文帝的壓力非常大,常常感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②
漢文帝明白,自己的皇位來自老臣,那么坐穩(wěn)皇位的條件,便是安撫老臣們。于是,右丞相陳平升為左丞相,太尉周勃升為右丞相,大將軍灌嬰升任太尉,這些誅殺呂氏家族的老臣,都成為“三公”,進入漢朝的最高領導班子。
雖然領導崗位是有限的,但經濟待遇是沒有限制的,不管有沒有進入領導班子的老臣,都可以在待遇上得到補償。
周勃作為安定江山和擁立新君的最大功臣,被漢文帝“益封萬戶,賜金五千斤”,陳平和灌嬰各加封三千戶,賜金兩千斤。朱虛侯、襄平侯、東牟侯則加封兩千戶、賜金千斤。
當然,次一級的老將軍們,也有各自的待遇補償。比如追隨高祖到四川的68名元老臣,各加封三百戶。追隨高祖征戰(zhàn)潁川的省部級官員,加封六百戶。申屠嘉等10人加封六百戶,另外10人加封四百戶。
對這些健在的漢朝開國元勛,漢文帝都給足了待遇,這也表達了一個意思:雖然我是皇帝,但江山是你們打下來的,所以我們要共享江山。在漢朝剛經歷長安喋血的時候,滿足了老臣的需求,便是滿足了國家的需求,同樣也是滿足了漢文帝的需求。老臣要權和利,漢文帝要地位,各取所需罷了。
甚至老臣的家屬們,私下做些生意,兼并一些土地,等等,漢文帝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基本不管。原因就在于,老臣們追隨高祖定天下,雖然皇帝換人了,但皇位合法性的解釋權,依然在老臣的手里。漢文帝能做的就是熬,熬到老臣們都不在了,江山就是自己的了。
而在安撫老臣的同時,漢文帝也在提拔自己人。他在剛住進未央宮的夜晚,便封代王府故舊宋昌做衛(wèi)將軍,鎮(zhèn)撫南北軍,相當于重新任命了衛(wèi)戍區(qū)司令,接管長安的軍權。同時任命張武做郎中令,相當于警衛(wèi)團長,負責保衛(wèi)宮殿的安全。又過一段時間,漢文帝給代國跟來的六人,全部以從龍之功封為九卿,一步登天成為省部級官員。
這樣一來,漢文帝便有了自己的基本盤,也可以說,他在老臣的環(huán)伺之下,逐漸培養(yǎng)起忠于自己的“代人幫”。尤其是張武,地位特別穩(wěn)固。漢文帝十六年的時候,張武還在統領軍隊防備匈奴。到漢文帝駕崩,張武又以復土將軍的身份,給漢文帝送葬,并且參加了漢文帝的追悼會。
說漢文帝“有代人幫”,絕對不是虛言。等到三年以后,漢文帝終于坐穩(wěn)皇位,便趁北上驅逐匈奴的機會,回到以前工作的太原視察,召集群臣喝酒座談的時候,漢文帝發(fā)出一句感慨:“你說我一個封在代國的諸侯王,怎么就去了長安呢?”
③
當然,漢文帝不是傻白甜,安撫老臣和提拔自己人是一回事,清理競爭對手又是另一回事。
漢文帝繼位的時候,劉邦留下的親兒子有兩個,其一是出自北方代國的漢文帝,其二是南方的淮南王劉長。淮南王比漢文帝年輕5歲,在封國驕橫跋扈,又有強橫的母家作依仗。也就是說,淮南王的性格不恭順,并且有自己的基本盤。當初老臣們沒有立淮南王,主要是害怕他不尊重老臣,不容易控制。一旦以后要搶班奪權,便能以給呂后翻案為名,清算老臣。對他們來說,懦弱的繼承人,遠比強勢的繼承人要好。
對于漢文帝,劉長一直不太服氣:我們都是劉邦的兒子,以前也是一南一北做諸侯王,我憑什么要給你下跪?。坎环忠话霛h朝江山就算便宜你了。咱倆還是兄弟相稱吧,你說呢?于是淮南王和漢文帝同車出游的時候,張口閉口就是“大兄”的喊,周圍的人勸淮南王,說這樣不合適,要注意場合。劉長不管,照樣喊“大兄”,漢文帝也笑呵呵地說,無所謂啦,我們在生活中是兄弟,工作上是同事,喊什么都一樣。
話雖如此,漢文帝其實已經準備做掉劉長了。劉長在封國用天子儀仗,擅自更改漢朝法律,漢文帝不管。大臣袁盎說“諸侯太驕必生患”,漢文帝的表現是“上不聽”。這表面上是兄弟情深的面目,仔細想來,未嘗沒有“鄭伯克段于鄢”的意思。
漢文帝忍了六年,淮南王驕橫了六年。終于劉長驕橫過頭,派人聯系閩越和匈奴,準備一舉攻入長安篡奪皇位。有人向漢文帝舉報淮南王的惡行,那么漢文帝也不用再忍了,立刻派人逮捕淮南王,廢除王位以后,裝在車里到各郡縣展覽。
漢文帝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此退出最高權力的競爭隊伍,以后再也沒人能和漢文帝爭江山了。
④
那如何評價漢文帝的治國成果呢?漢文帝的治國方式,基本是蕭規(guī)曹隨,毫不動搖地堅持黃老之術,堅定不移地休養(yǎng)生息。劉邦和呂后時代定下什么政策,他都不做修改,原原本本地執(zhí)行下去。百姓想種田就種田,想讀書就讀書,想經商就經商,朝廷不作太多的干預??偠灾?,自由競爭搞活經濟。
在漢文帝看來,不折騰就是最大的政治,讓人民有飯吃就是最大的成果。漢文帝年間就是這樣。朝廷大佬的政治斗爭模式,不再是血腥殺戮破家滅門,改成罷官削爵諸侯歸國,雖然談不上底線有多高,但起碼不用肉體消滅了。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長,但劉濞和鄧通的銅錢遍布天下,隨著人口增長,封國萬戶的老臣逐漸成了四五萬戶侯,所以增長最快的,還是貴族官僚資本。
國家在恢復元氣,但長城以外的匈奴也越來越強大,即便漢文帝極力修復兩國關系,也掩蓋不了兩國的重重矛盾。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痛并快樂著??傮w來說,漢文帝是個人道德極高,治國能力中上的皇帝。
在漢文帝的時代,漢朝逐漸度過開國初期的政治危機,從老臣掌權向官僚執(zhí)政演化,經濟上也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富強。雖然漢文帝沒有大動作,但在那種環(huán)境下,還就需要用“穩(wěn)定壓倒一切”的策略,來慢慢治療國家的舊傷口,給下一個時代做鋪墊。
不折騰的人遇到不需要折騰的時代,成就了漢文帝的美名,也成就了漢朝的功業(yè)。雖然國內外都有很多問題,但瑕不掩瑜,在那個年代,恐怕沒人能比漢文帝做得更好了。
(依依摘自《領導文萃》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