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宇
地球表面約70%是海洋,海洋的平均深度約為3800米,最深的地方是馬利亞納海溝,最深處達11034米。海洋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水產(chǎn)、石油等礦產(chǎn)資源極為豐富,吸引著科學家的目光。
雖然目前水下科考一般用機器人或者潛水艇,但這有點像乘著飛機探勘珠穆朗瑪峰,很難達到科學所追求的精度,也無法取得足夠的數(shù)據(jù)和樣本做實驗。當前最新的智能機器人,其智能作業(yè)能力僅為人類作業(yè)能力的10%左右。人工智能在潛水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前,人類潛水員仍然是最靈活、最直觀的操作者。
海底采珠人可能是最早的潛水員。珍珠生長在海底的蚌殼里,采珠人必須潛入海底采集。相傳2700多年前我國就有潛水采珠的技術。南北朝時,今天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部灣的合浦產(chǎn)海珠,但由于采集過度,珠蚌近乎絕跡。后來孟嘗來當太守,改善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珠蚌重現(xiàn),采珠業(yè)又恢復了,這就是“合浦珠還”的故事。
現(xiàn)在看來,古時候的采珠人還算不上是優(yōu)秀的潛水員:他們鉆入水底,只能在幾米水深的地方待上2~3分鐘。而如今,攜帶壓縮空氣的自由潛水已經(jīng)成為一種體育運動,接受過適當訓練的普通人也能比較容易地下潛至水下十幾米。然而,潛水深度每增加10米,水壓就增加約1個大氣壓,空氣中的氮氣會滲透到人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細胞里,引起“氮麻醉”。
較長時間或者更深的潛水,就要用更專業(yè)的裝備——水肺。水肺里裝的是氦和氧的混合氣體,氦氣的麻醉效應遠低于氮氣,不用擔心麻醉的問題。不過,氦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熱傳導體,潛水員大量吸入后常常感到刺骨的寒冷。
人類潛水不僅要考慮呼吸的問題,還面臨另一個威脅:隨著水壓的增大,人體血液溶解氣體的能力也會增加,當潛水員完成工作后快速上浮,氣體會在減壓的情況下驟然形成氣泡,就好像搖開的可樂一樣,這些氣泡大量堆積在人體血管和組織中,會造成嚴重傷害,這就是可怕的“減壓病”。在19世紀,許多修建水下隧道和橋梁的工人都是因為這個病喪生的。所以說,潛水員在完成潛水任務后,必須在減壓艙里逐步減壓,再回到海面上來。不過,這會導致深潛作業(yè)效率十分低下。
40多年前,科學家經(jīng)過反復試驗,獲得了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人處在一定壓力環(huán)境中,其血液里溶解的氣體量是有上限的,達到飽和后,只要壓力不變,血液里的氣體含量也不會改變。這就像一個杯子如果盛滿了水,那么再加一滴都不行。這意味著,在給水下某個深度的潛水員“打滿氣”后,不管潛水員在這個深度停留多久,其身體里的氣體量都不會再變,故上岸時所需的減壓時間也不會改變。
因此,“打滿氣”的潛水員在水下某個深度工作一段時間后,不必匆忙回到水面上來減壓,可以繼續(xù)在水下待著,直到工作干完,再返回水面進行一次減壓就行了。比如100米深度的飽和潛水:停留24小時,上岸時需要花5000分鐘逐漸減壓;停留一周甚至一個月,上岸時也只需要花5000分鐘減壓。這就變相提高了潛水作業(yè)的效率。這就是飽和潛水的理念。
飽和潛水技術可使?jié)撍畣T能夠長時間潛到深水作業(yè)現(xiàn)場,開展深水搜救、打撈、安裝、探查等精細作業(yè),它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深水復雜作業(yè)能力。
早期的飽和潛水方案曾經(jīng)力求讓潛水員在水下居住,由于這種方案對水面保障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存在許多缺點,目前已經(jīng)被淘汰?,F(xiàn)代飽和潛水采用的標準方案是甲板加壓艙飽和潛水,其思路是讓潛水員在水面工作船上的高壓居住艙內(nèi)生活,需要作業(yè)時候就把他們送到水下。
整個過程主要有六步。
第一步,加壓。潛水員要先待在一個密閉的艙室當中,艙內(nèi)被不斷地充入混合氣體,直到潛水員血液內(nèi)氣體飽和。
第二步,進入高壓生活艙。
第三步,通過潛水鐘(潛水員運載工具)向大海進發(fā)。
第四步,出潛水鐘工作。除了復雜的裝備,潛水員還要面對重型的機械裝置,比如輸油管道。有時候一個螺栓的重量堪比一個成年人,再加上水下行動困難,能見度低,工作人員往往要花6~8小時,才能完成當天的工作。
第五步,通過潛水鐘返回到高壓居住艙內(nèi)。
第六步,減壓出艙。
潛水員血液里溶解太多氮氣會被麻醉,溶解太多氦氣又會覺得冷,為解決這一問題,國際飽和潛水主流方案是采用三元混合氣,其中有用氦氮氧的,也有用氦氫氧的。目前這兩種三元混合氣方案的外海潛水最深紀錄都由法國保持,分別為501米和53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