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濤 王予靈 彭凱平
摘 ?要??隨著全球范圍內(nèi)的現(xiàn)代化變遷, 個人主義異常增長, 但這一增長究竟是自我的功利擴張(如利益至上)、還是理性提升(如人格獨立), 引發(fā)了眾多學(xué)者的反思。預(yù)研究建立了理性個人主義(如獨立、自主、開拓、進?。┖凸麄€人主義(如財產(chǎn)、利益、快樂、享受)詞典。進而對谷歌中文圖書語料庫(1980~2019)的詞頻分析顯示, 理性個人主義顯著下降, 功利個人主義顯著增長(研究1); 詞嵌入分析表明, 自我靶詞與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屬性詞的相對語義關(guān)聯(lián)也呈下降趨勢(研究2)??傊?中國社會近幾十年來的文化轉(zhuǎn)型并非個人主義的簡單增長, 而是出現(xiàn)了理性個人主義下降、功利個人主義增長的趨勢。這表明, 理性式微、功利擴張的價值失衡是社會變遷的重要議題, 其背后的多重自我結(jié)構(gòu)、演化路徑及社會精神動力的培育還有待未來深入研究。
關(guān)鍵詞??個人主義, 功利, 理性, 中國, 價值觀
分類號??B849: C91
我們傳統(tǒng)的精神因素即機會平等……它所宣稱的個性并未得到發(fā)展; 相反, 整個個人主義理想誤入歧途, 去迎合金錢文化的一舉一動。
——杜威《新舊個人主義》
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在全球范圍內(nèi)展開, 人類文化正在發(fā)生深刻而廣泛的變化, 其中一個重要的趨勢是個人主義的異常增長(Greenfield, 2013; Zeng & Greenfield, 2015)。然而, 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 個人主義并非簡單的線性增長, 不同成分的個人主義變化趨勢也不盡相同, 甚至在特定時段或部分國家、地區(qū)還出現(xiàn)了某些個人主義成分(如自主性)下降的趨勢(黃梓航 等, 2018; Evers et al., 2021; Inglehart & Baker, 2000; Santos et al., 2017)。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包括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文化習(xí)俗等, 但多數(shù)研究都忽視了個人主義概念的復(fù)雜性, 沒有從現(xiàn)代啟蒙與文化轉(zhuǎn)型角度對自我的多重結(jié)構(gòu)(Baumeister, 2011; Leary & Tangney, 2012; Swann & Buhrmester, 2012)及其不同側(cè)面(如自我表征、社會互動)或者不同心理過程(如認知、情緒、動機、關(guān)系)分別進行考慮(Makus & Kitayama, 2010; Vignoles et al., 2016)。
本研究從個人主義理論中最核心的自我問題出發(fā), 試圖在理論上澄清個人主義的兩種自我觀及其背后的價值取向和思想淵源——理性主義和功利主義。具體而言, 理性個人主義延續(xù)了西方理性主義傳統(tǒng), 與康德等人的純粹自我觀相一致, 認為自我的主體性與獨立人格和進取精神有關(guān)。相反, 功利個人主義延續(xù)了西方功利主義傳統(tǒng), 與洛克、邊沁等人的經(jīng)驗自我觀相一致, 認為自我的主體性與其作為原子或生物個體的自然權(quán)利和感覺經(jīng)驗有關(guān)(Bellah et al., 1986; Brown, 1996; Lukes, 1969)。進而, 我們檢驗了理性個人主義和功利個人主義在文化轉(zhuǎn)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同變化趨勢, 以拓展個人主義及社會變遷研究的理論基礎(chǔ)。具體而言, 考慮到中國快速變遷的階段性以及現(xiàn)代化進程的典型性, 我們以中國社會為例, 探討理性、功利這兩種個人主義在過去40年的變遷。
自我是文化的產(chǎn)物, 同時也對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影響——在自我建構(gòu)中強調(diào)獨立自我的文化被稱為個人主義, 它常常被用來與強調(diào)互依自我的集體主義文化做比較(Markus & Kitayama, 1991; Markus & Kitayama, 2010; Triandis, 1995)。隨著個人主義被應(yīng)用到不同研究領(lǐng)域, 其定義逐漸擴展成一系列文化癥候, 尤其全球范圍內(nèi)的文化變遷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個人主義的復(fù)雜性, 用單一維度來分析個人主義的群體差異或變化趨勢值得反思。例如, Oyserman等人(2002)通過元分析, 發(fā)現(xiàn)個人主義包括獨立、競爭、獨特、自覺、個人目標、直截了當?shù)瘸煞帧reenfield (2009)從心理發(fā)展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角度總結(jié)了個人主義的6種表現(xiàn):獨立、自主的文化規(guī)范, 小型、核心的家庭結(jié)構(gòu), 陌生、短暫的社會關(guān)系, 交換、試錯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 抽象、新穎的認知方式, 性別平等、自我調(diào)節(jié)的發(fā)展路徑。Vignoles等人(2016)從自我表征與社會互動角度區(qū)分了個人主義的7個維度:獨特的自我定義, 一致的自我表現(xiàn), 自給自足的生命體驗, 自我導(dǎo)向的決策過程, 自我表達的溝通方式, 聚焦個人利益的沖突解決。此外, Triandis和Gelfand (1998)還從空間結(jié)構(gòu)的角度區(qū)分了水平個人主義和垂直個人主義。
盡管上述區(qū)分從不同角度強調(diào)了個人主義文化下自我的獨立性, 以及獨立自我在不同情境下的具體表現(xiàn), 但自我的主體性問題在以往的個人主義理論中一直未得到足夠重視(Baumeister, 2006)。在自我研究的心理學(xué)奠基人William James (1890)看來, 從哲學(xué)上的主體性出發(fā), 對多重自我(如主體外在的經(jīng)驗自我、主體內(nèi)在的純粹自我)及其心理整合、發(fā)展過程進行深入分析, 才是解開自我之謎的關(guān)鍵鎖鑰。如果個人主義研究對自我的測量只觸及經(jīng)驗自我的各種屬性(me)、而忽視內(nèi)在純粹自我的主體性(I), 就不能很好回應(yīng)個人主義增長的思想脈絡(luò)及其引發(fā)的自我發(fā)展困境(Leary & Tangney, 2012); 尤其是在自我內(nèi)在導(dǎo)向逐漸弱化、外在導(dǎo)向逐漸凸顯的現(xiàn)代社會, 未將內(nèi)在自我納入考量的個人主義變遷研究必然是有偏差的(Baumeister, 1986)。
在哲學(xué)上, 個人主義理論有兩個重要傳統(tǒng), 它們對自我有著迥然不同的主體價值定位和行動原則。一是以康德為代表的理性傳統(tǒng), 它強調(diào)主體內(nèi)在的、超驗的純粹自我, 以及每個自我都應(yīng)有的人性尊嚴和普遍人性所要求的道德義務(wù), 后來發(fā)展為理性的個人主義; 二是以洛克、邊沁為代表的功利傳統(tǒng), 它強調(diào)主體外在的、現(xiàn)象的經(jīng)驗自我, 以及每個自我的實體屬性和自然權(quán)利, 后來發(fā)展為功利取向的個人主義(Brown, 1996; Lukes, 1971)。這兩種個人主義的區(qū)別在于, 前者繼承了古典政治哲學(xué)、新教改革的傳統(tǒng), 把自我放在純粹理性的認識框架和道德人的行動義務(wù)中, 故又被貝拉等人稱為古典的、信仰型的個人主義; 后者伴隨現(xiàn)代資產(chǎn)階級的興起而逐漸形成, 將自然狀態(tài)的生物個體作為自我的人性基礎(chǔ), 為經(jīng)驗自我和經(jīng)濟人的權(quán)利主張進行激烈辯護, 故又被稱為現(xiàn)代的、表達型的個人主義(Bellah et al., 1986)。此外, 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的區(qū)別還體現(xiàn)在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的緊張關(guān)系上:功利個人主義認為個人先于社會而存在, 社會是最大化追求個人利益的個人通過契約的形式來實現(xiàn)的, 該派學(xué)者對社會傳統(tǒng)采取忽視或蔑視的態(tài)度, 認為那是對自由的壓抑和摧毀, 因此常常會支持激烈的社會運動; 而理性個人主義認為自我具有社會與個體的雙重屬性, 既強調(diào)人格尊嚴, 也承認個人的局限, 在探討自我作為行動主體在社會中如何互動或“社會究竟何以可能”的問題時, 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義務(wù)上(Bellah et al., 1986; Hayek, 1945/1980)。
在社會學(xué)領(lǐng)域, 涂爾干率先在法國注意到個人主義的概念混淆會引發(fā)諸多社會問題與心理困境, 主張回到康德理性啟蒙的道德初衷, 重視內(nèi)在的、超驗的純粹自我及其普遍人性基礎(chǔ)(Lukes, 1969)。他發(fā)現(xiàn), 威脅社會團結(jié)、阻礙個性解放的是片面地將社會原子化、主張個人利益至上的功利個人主義, 而非新教改革、啟蒙運動以來所倡導(dǎo)的人格獨立、開拓進取精神, 后者反映了純粹自我的人性尊嚴和道德義務(wù)。在作為個人主義文化原型的美國, 其功利取向并未受到如此嚴厲的批評, 但也存在上述理性、功利的思想分歧和價值失衡(Brown, 1996)。美國的文化傳統(tǒng)既包括古希臘理性精神和崇尚信仰、工作的新教倫理, 也包括洛克式的私權(quán)、財產(chǎn)主張, 甚至還夾雜著馬基雅維利式的投機、掠奪和屠殺歷史; 被奉為美國個人主義經(jīng)典的《獨立宣言》, 實際是華盛頓、杰斐遜等開國者為保護殖民者的土地、私有財產(chǎn)以及與英國宗主國分離的政治主張, 而并非保護每一個人(包括黑奴、印第安人)平等權(quán)利的宣言(Wood, 1969)。所以, 美國的個人主義從立國之初就陷入了理性、功利的糾纏, 隨后, 融合了堅毅生存、開拓進取和淘金、屠殺血淚史的西部拓疆運動進一步加劇了兩者的緊張關(guān)系。到了大覺醒時代, 伴隨長老會、公理會基于拯救眾生和人之責(zé)任的反思, 林肯、愛默生也分別從政治、思想上倡導(dǎo)人性的道德回歸。正是理性精神、功利擴張和人性回歸推動了美國的原始積累, 及其作為世界大國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領(lǐng)域的全面崛起(Zinn, 1980)。然而, 隨著消費主義的興起, 以經(jīng)濟為導(dǎo)向的功利主義向心理領(lǐng)域滲透, 脫離理性內(nèi)核的自我繼續(xù)擴張, 個人權(quán)利及其心理感受(如快樂、享受)被神圣化。當然, 在經(jīng)濟繁榮時, 自我尚有功利擴張的空間; 但當經(jīng)濟疲軟或全球衰退時, 資源匱乏、經(jīng)濟不平等加劇, 個人主義的功利、理性失衡就會帶來自我的迷失(Bellah et al., 1986)。
綜上所述, 個人主義的哲學(xué)、社會學(xué)研究對我們有重要啟發(fā), 這既有利于揭示個人主義的人性基礎(chǔ), 也可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和回應(yīng)個人主義增長的思想淵源以及現(xiàn)代社會的自我發(fā)展困境。值得注意的是, 理性、功利個人主義均是社會發(fā)展的精神動力, 二者缺一不可。前者將個體置身于純粹自我的普遍法則(適用于所有人)和行動主體的道德義務(wù)中——面對荒野, 既強調(diào)獨立自主, 也要求個人開拓進取, 并自愿以自我犧牲的方式服從集體, 因此能激發(fā)社會活力, 與社會團結(jié)并不矛盾(陳楊, 2021; 張孟媛, 2009); 但如果忽視個人權(quán)利和感官享受, 片面強調(diào)理性和義務(wù), 則容易導(dǎo)致現(xiàn)實扭曲、甚至自我壓抑(Williams, 1995; Hayek, 1945/1980)。后者將個體置身于經(jīng)驗自我的物質(zhì)基礎(chǔ)和社會現(xiàn)實中, 在維護個人權(quán)利、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但如果忽視理性自我和進取精神, 過分強調(diào)利益和欲望, 則易導(dǎo)致功利過度擴張、理性逐漸式微的價值失衡, 甚至?xí)斐扇诵援惢臀幕で?引發(fā)各種社會問題與自我迷失(Bellah et al., 1986)。
大量研究表明, 過去幾十年來個人主義在世界范圍內(nèi)均呈現(xiàn)增長趨勢, 這既表現(xiàn)在文化實踐或宏觀社會文化指標上, 也表現(xiàn)在文化價值觀或個體/群體心理與行為特點上(黃梓航 等, 2018; Santos et?al., 2017)。在文化實踐上, 研究者較多采用涉及權(quán)利分離(如離婚、獨居)的功利個人主義指標, 發(fā)現(xiàn)包含美國、中國、日本等78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離婚率、獨居率持續(xù)上升, 家庭規(guī)模、多代同居率持續(xù)下降(Grossmann & Varnum, 2015; Huang et al., 2016; Santos et al., 2017)。在文化價值觀上, 研究者常常將理性(如自主)、功利(如權(quán)利)混在一起, 以致數(shù)據(jù)結(jié)果并不一致。例如, Inglehart和Baker (2000)利用38個國家的世界價值觀調(diào)查數(shù)據(jù)(1990~1998), 發(fā)現(xiàn)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 人們越來越重視自主、平等、選擇權(quán)和話語權(quán)(Inglehart & Baker, 2000); 而Santos等人(2017)利用世界價值觀調(diào)查數(shù)據(jù)(1981~?2011), 發(fā)現(xiàn)包括美國、韓國、日本在內(nèi)的39個國家的民眾都越來越看重獨立品質(zhì)、自我表達價值觀, 而中國、亞美尼亞、克羅地亞、烏克蘭、烏拉圭等5國則相反。如果采用與理性、功利都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個人主義指標, 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給孩子取名時越來越傾向于使用獨特的名字(Cai et al., 2018; Grossmann & Varnum, 2015; Twenge et al., 2010), 第一人稱單數(shù)在書籍和流行歌曲中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Twenge et al., 2013; Yu et al., 2016)。
遺憾的是, 上述關(guān)于個人主義增長的研究并未對理性、功利維度進行區(qū)分, 更多是數(shù)據(jù)驅(qū)動, 而未從理論上給予很好解釋, 這也直接導(dǎo)致關(guān)于中國個人主義增長的結(jié)果不穩(wěn)定(Santos et al., 2017)。因此, 簡單、不加維度區(qū)分的個人主義增長, 并不能很好反映文化轉(zhuǎn)型的全貌, 更不意味著真正的個性解放與自我的全面發(fā)展。尤其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財富積累、資本集中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盛行, 物質(zhì)力量和經(jīng)濟人被過分夸大, 以致文化轉(zhuǎn)型出現(xiàn)偏差。正如杜威所言, 在現(xiàn)代社會里, 多數(shù)人自我決定和活動的范圍在縮小, 他們的命運仍被少數(shù)人所支配; 即便是有權(quán)力的少數(shù)人實際也與多數(shù)人一樣, 為外在力量左右——這些力量迫使他們進入到一個共同的模子, 以致所有人的個性都受到了壓制, 個人主義者所追求的開拓精神和機會平等異化為唯利是圖和自我迷失(Dewey, 1930)?,F(xiàn)代社會的個人主義增長主要是功利取向的, 它在促進經(jīng)濟增長的同時, 也因失去理性內(nèi)核而讓人狹隘地偏好金錢、地位等外部力量(Deci & Ryan, 2000; Kasser, 2003; Twenge et al., 2018; Twenge & Kasser, 2013)。
與歐美國家類似, 中國社會一方面呈現(xiàn)出個人主義(尤其功利維度)增長的趨勢,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個人主義(尤其理性維度)下降的現(xiàn)象。例如, 研究者基于谷歌圖書中文語料庫的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Word Embedding Association Test1), 發(fā)現(xiàn)1950至1999年間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金錢、休閑詞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呈上升趨勢, 與工作、成就詞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則呈下降趨勢(Bao et al., 2022)。此外, 由于特殊文化傳統(tǒng)及現(xiàn)代化進程, 中國社會的文化轉(zhuǎn)型有其自身特點, 一些傳統(tǒng)的集體主義價值仍保持穩(wěn)定, 經(jīng)歷社會變遷的中國人繼續(xù)強調(diào)家庭、責(zé)任和義務(wù)(Zeng & Greenfield, 2015); 由于復(fù)雜多樣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態(tài)環(huán)境, 中國社會更是呈現(xiàn)出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文化并存的文化形態(tài), 尤其在經(jīng)濟增長放緩、疫情爆發(fā)時期還會出現(xiàn)集體主義的反彈(Talhelm et al., 2014; Wu, Li, et al., 2018; Huang et?al., 2020)。世界價值觀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也顯示, 在1990年到2007年這段中國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 中國人的自主性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顯著降低, 朋友、家人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Santos et al., 2017)。因此, 不能簡單認為, 中國社會一定會出現(xiàn)個人主義的線性增長。
根據(jù)人類學(xué)家閻云翔的觀察, 盡管中國和歐美國家一樣都卷入到現(xiàn)代化進程中, 但中國人的個體化路徑與眾不同(Yan, 2010)。首先, 中國社會的個體化很大程度上是在國家推動下進行, 1949年以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改造使個體從封建社會與殖民枷鎖中解放出來, 人身依附的自我被重塑為國家公民; 1970年代末以后的改革開放進一步促使個體從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中“松綁”, 國家公開承認個人欲望和利益的合法性, 同時也要求個人為國家富強和生活幸福承擔更多責(zé)任、并主動付出更多努力。在這一過程中, 個性逐漸得到解放, 自我以中國特色式的形態(tài)重構(gòu), 強調(diào)積極主動、自律節(jié)儉的進取自我和強調(diào)權(quán)利表達、物質(zhì)享受的欲望自我同時被鼓勵, 個體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 且權(quán)利意識不斷增長。當然, 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化是被動開啟的, 缺乏西方社會幾百年的物質(zhì)積累和思想啟蒙(至少進程被大大壓縮), 由于歷史屈辱和資源匱乏, 中國人的自主追求不得不服從于民族存亡與物質(zhì)滿足。因此, 中國的個人主義變遷既要承載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的理性使命, 也會留下權(quán)利表達、物質(zhì)享受的功利烙印, 其過程必然是多重的、復(fù)雜的。
鑒于個人主義概念的復(fù)雜性, 以及以往研究中簡單個人主義增長帶來的諸多問題, 我們從自我的主體價值定位和行為原則角度反思個人主義的理性、功利失衡, 將基于經(jīng)驗自我的功利個人主義與基于純粹自我的理性個人主義區(qū)分開來。所以, 本研究以經(jīng)歷快速社會變遷的中國社會為例, 分析功利、理性兩種個人主義的不同變化趨勢。
首先, 在預(yù)研究中, 我們通過文獻梳理、專家訪談、個人評分和開放式問題, 建立理性個人主義和功利個人主義詞典。在此基礎(chǔ)上, 我們通過理性、功利個人主義的詞頻分析(研究1)和詞嵌入分析(研究2), 分析谷歌圖書中文簡體語料庫(1980~2019)兩種個人主義的變化趨勢。考慮到研究1詞頻分析中關(guān)鍵詞語境缺失、指向不明等問題(Pettit, 2016; 吳勝濤 等, 2023), 如“獨立” “自主”一般指自我的特征或行為表現(xiàn), 但也可能在一些情況下指向一個民族或一個群體的特征或行為表現(xiàn), 所以研究2采用詞嵌入分析, 對谷歌圖書中文語料庫的詞向量指標進行自我靶詞(如“自己” “本人”)與屬性詞(如“獨立” “自主”)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分析, 以更精準地考察中國個人主義的變遷。
之所以選擇1980年至2019年作為中國個人主義變遷研究的時間窗口, 是因為本研究所用谷歌圖書中文語料庫最近年份是2019, 往前回溯40年恰好是1980年。同時, 這段時間也是改革開放、市場經(jīng)濟政策全面實施, 中國社會劇烈變革、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發(fā)生巨大改變的40年。之所以選擇谷歌圖書中文語料庫, 而非社會調(diào)查或橫斷歷史元分析等社會變遷研究方法, 是因為前者保留了年份相對完整的檔案數(shù)據(jù), 便于進行較大尺度的時間效應(yīng)分析, 且數(shù)據(jù)源于真實文化產(chǎn)品, 生態(tài)效度較高; 通過特定關(guān)鍵詞的詞頻分析或詞嵌入分析, 能夠相對客觀地反映某種個人主義的重要性或偏好度(蔡華儉 等, 2023)。
鑒于理性、功利個人主義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兩種精神動力, 現(xiàn)代社會普遍出現(xiàn)功利過度擴張、理性逐漸式微的價值失衡(Bellah et al., 1986; Zinn, 1980), 尤其特定文化傳統(tǒng)和發(fā)展階段容易放大理性、功利的失衡關(guān)系, 我們預(yù)期中國社會的個人主義變遷勢必具有多重路徑。一方面, 受特定的文化傳統(tǒng)、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Zeng & Greenfield, 2015), 中國人的理性個人主義、特別是獨立自我仍然缺乏快速增長的條件; 另一方面, 在國家推動下, 中國近年來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同時鼓勵開拓進取的理性個人主義和利益至上的功利個人主義(Yan, 2010)。此外, 全球范圍內(nèi)消費主義的興起和“躺平”文化的流行使得奮斗精神受到壓制、物質(zhì)主義蔓延(覃鑫淵, 代玉啟, 2022; 周開濟 等, 2018), 這可能導(dǎo)致理性個人主義被忽視、功利個人主義被片面強調(diào), 甚至將功利與理性混為一談。因此, 我們假設(shè):
在谷歌中文簡體圖書語料庫(1980~2019)中, 理性個人主義詞頻顯著下降, 功利個人主義詞頻顯著增長(H1); 在該語料庫的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中, 自我靶詞與理性(vs. 功利)個人主義屬性詞的相對語義關(guān)聯(lián)隨時間顯著下降(H2)。
結(jié)合文獻分析、專家訪談與個體評分等方法, 建立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詞典, 并通過開放式問題對詞典的效度進行檢驗。
2.1.1初始詞典
根據(jù)理性個人主義和功利個人主義的理論描述(Bellah et al., 1986; Lukes, 1969), 在相關(guān)文獻及個人主義量表、詞表中(Chen et al., 2002; Greenfield, 2013; Oyserman et al., 2002; Santos et al., 2017; Schwartz, 1992; Singelis, 1994; Triandis & Gelfand, 1998; Vignoles et al., 2016; Zeng & Greenfield, 2015)廣泛搜集與定義相符的詞匯, 其中理性個人主義40詞(如獨立、自主、開拓、進?。?、功利個人主義40詞(如財產(chǎn)、利益、快樂、享受)。為避免效價因素的干擾, 詞典暫時只考慮積極詞, 不考慮日常語言中的消極詞(如“自私” “冒險”, 詳見網(wǎng)絡(luò)版附錄表S1)。
2.1.2 專家訪談與評分
(1)專家訪談。就初始詞典中每一個詞的理性或功利個人主義歸屬問題, 與10名文化心理學(xué)領(lǐng)域?qū)<疫M行討論, 排除非個人主義詞匯, 理性個人主義或功利個人主義歸屬不清晰、不具排他性的詞匯。例如, 理性個人主義詞典中的“自治”、“理想”經(jīng)常在社會層面使用(如民族自治、共同理想), 不宜作為反映個體性的個人主義詞匯; “幸?!薄ⅰ案偁帯笔抢硇詡€人主義和功利個人主義共享的價值目標, 將其單獨歸為某一種個人主義是不恰當?shù)?。此外?盡管“理性”、“欲望”在理論上分別表達了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的核心內(nèi)涵, 但在日常語言中“理性”一詞經(jīng)常表示功利算計、“欲望”則帶有明顯的負面色彩, 所以這兩個詞也被排除在詞典之外。
對于專家意見存在分歧的詞匯, 我們結(jié)合清華大學(xué)基于詞向量預(yù)訓(xùn)練模型開發(fā)的反向詞典查詢平臺(https://wantwords.net), 以精確把握每個詞可能包含的詞義及可能的混淆。例如, 考慮到有專家認為“進取”是理性個人主義和功利個人主義共享的價值目標, 我們通過wantwords查證了“進取”這個詞, 發(fā)現(xiàn)“進取”的前20個詞義中有16個與自強、發(fā)奮等理性個人主義定義相符, 因此我們最終保留了這個詞。
(2)個人評分。根據(jù)研究者給定的操作性定義, 請上述10位專家對初始詞典進行逐詞評分。專家逐一判斷理性個人主義詞典中的每一個詞與理性個人主義的相關(guān)程度、功利個人詞典中的每一個詞與功利個人主義的相關(guān)程度, 并在0~11點量尺(0 = 完全沒關(guān)系, 10 = 極其相關(guān))上打分。排除專家評定均值小于6的詞匯。此外, 由于專家人數(shù)較少, 我們還招募了242名大學(xué)生1 (157名女性, 85名男性; 年齡在18~39之間, 平均年齡為20.81歲, 標準差2.80歲)對初始詞典進行逐詞評分, 評分方法和篩選標準同上。
2.1.3排除生僻詞
查詢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詞語頻率表(www.?cncorpus.org), 排除詞頻低于0.001 (在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低于100)的詞匯。
2.1.4詞典的信效度檢驗
使用預(yù)訓(xùn)練的詞向量模型(吳勝濤 等, 2020), 計算理性、功利個人主義詞典中每兩個詞的余弦相似度即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 如果同一維度內(nèi)部關(guān)鍵詞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大于不同維度間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 則表明兩個詞典具有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和區(qū)分效度(Nicolas et?al., 2021)
同時, 我們還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招募了452名被試(347名女性, 105名男性; 年齡在18~55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23.52歲, 標準差6.00歲), 請他們仔細閱讀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的定義(如下), 并對相關(guān)個人特質(zhì)和表現(xiàn)進行舉例, 然后采用最終詞典(見表1)進行詞頻分析。若理性個人主義舉例的理性個人主義詞頻相對較高, 且功利個人主義舉例的功利個人主義詞頻相對較高, 則表明我們編制的理性、功利個人主義詞典是有效的。
(1)理性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是當前比較流行的觀念, 它包括多種含義, 有的是理性取向。理性個人主義延續(xù)了西方理性主義傳統(tǒng), 與康德等人理性的純粹自我觀相一致, 認為自我的主體性與獨立人格、進取精神有關(guān), 而與其所處情景、社會條件、階級或種姓利益、心境等特殊環(huán)境無關(guān), 這是每一普遍個體作為人的尊嚴所在。
(2)功利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是當前比較流行的觀念, 它包括多種含義, 有的是功利取向。功利個人主義延續(xù)了西方功利主義傳統(tǒng), 與洛克、邊沁等人功利的經(jīng)驗自我觀相一致, 認為自我的主體性與其作為原子或生物個體的自然權(quán)利、感覺經(jīng)驗有關(guān), 個人的幸福是人類社會的最高目的, 如果每個人都自愿地以其認為的最佳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權(quán)利, 那就可以達到最好的社會狀況。
結(jié)合專家訪談、個人評分、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詞頻, 我們從初始詞典(80詞)中排除了52個詞(理性個人主義和功利個人主義各26詞), 最終的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詞典各保留14個詞(詳見表1)。
詞典個人評分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Cronbachs α)分別為0.90 (理性個人主義)和0.89 (功利個人主義)。此外, 詞向量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余弦相似度)的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 理性個人主義詞典內(nèi)部各詞之間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M= 0.22,SD= 0.10)顯著大于理性個人主義詞典與功利個人主義詞典各詞之間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M = 0.16,SD= 0.07),t (322.34)?= 6.47, Cohen's?d= 0.67, 95% CI = [0.47, 0.87]。同時, 功利個人主義詞典內(nèi)部各詞之間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M= 0.21,SD= 0.11)顯著大于理性個人主義詞典與功利個人主義詞典各詞之間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M = 0.16,SD= 0.07),t (293.34)?= 4.64, Cohen'sd= 0.48, 95% CI = [0.28, 0.69]。
進而, 開放式問題的詞頻分析顯示, 對于理性個人主義問題, 理性個人主義詞頻(M = 769)顯著高于功利個人主義詞頻(M = 39); 對于功利個人主義問題, 功利個人主義詞頻(M = 790)顯著高于理性個人主義詞頻(M = 63), χ2(1)?= 1275.60,p< 0.001。
總之, 上述結(jié)果一致表明, 我們編制的理性、功利個人主義詞典具有較高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 也有良好的內(nèi)容效度和區(qū)分效度。
在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詞典基礎(chǔ)上, 我們通過谷歌圖書中文簡體語料庫的詞頻分析, 探討兩種個人主義在1980~2019年間的變化趨勢。
(1)數(shù)據(jù)來源
根據(jù)預(yù)研究編制的理性/功利個人主義詞典, 通過Google Ngram Viewer爬取了1980年至2019年間兩種個人主義的關(guān)鍵詞在歷年谷歌中文圖書中的使用頻率。谷歌圖書語料庫由谷歌數(shù)字化文本語料庫項目開發(fā), 涵蓋了人類社會所有出版書籍的4%, 為文化分析提供了數(shù)據(jù)龐大的文本語料庫。近年來, 基于該數(shù)據(jù)庫的詞頻分析被廣泛應(yīng)用于對社會文化、社會心理變化趨勢的大數(shù)據(jù)研究中。代表某種個人主義價值觀的關(guān)鍵詞詞頻越高, 表示該個人主義越流行或越重要(如Greenfield, 2013; Wu et?al., 2019)。
(2)分析策略
首先, 以年份為自變量、個人主義分數(shù)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 將β?(一元回歸中, 與計算年份和個人主義分數(shù)的相關(guān)系數(shù)r相等)作為主要檢驗指標。此外, 將起始年份(M1980)與終止年份(M2019)的詞頻變化值與標準差(SD1980~2019)的比值(d= (M2019 ?M1980) /?SD1980~2019)作為補充指標(Twenge et al., 2013; Wu et al., 2019)。進而, 為更穩(wěn)健地反映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的變化趨勢, 我們采用MK (Mann-Kendall)趨勢檢驗1作為補充證據(jù)。
谷歌圖書中文語料庫中理性個人主義詞頻和功利個人主義詞頻的相關(guān)不顯著(p= 0.16)。回歸分析顯示, 理性個人主義詞頻隨著時間的推移顯著下降, β?= ?0.55 (95% CI = [?0.75, ?0.22]),p< 0.001,R2 = 0.30; 功利個人主義詞頻隨著時間的推移顯著上升, β?= 0.75 (95% CI = [0.58, 0.87]),p< 0.001,R2= 0.56, 詳見圖1和表2。
進而, 為排除自相關(guān), 我們進行MK檢驗, 結(jié)果顯示理性個人主義詞頻呈顯著下降趨勢,z= ?3.06,p= 0.002; 而功利個人主義呈顯著上升趨勢,z= 5.60,p< 0.001。此外, 理性個人主義詞頻顯著高于功利個人主義詞頻(t(31) = 38.07,p< 0.001, Cohens?d[95% CI] = 6.02 [5.70, 6.34]), 但二者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通過谷歌中文圖書語料庫(1980~2019)的詞頻分析, 研究1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的理性個人主義顯著下降, 而功利個人主義顯著上升, 假設(shè)1得到驗證。這為中國社會兩種個人主義的不同變遷趨勢以及理性、功利價值失衡提供了初步證據(jù)。然而, 與其他基于詞頻分析的文化變遷研究一樣, 本研究也存在關(guān)鍵詞語境缺失、指稱不明等問題, 這降低了測量精度和結(jié)論的可推廣性(Pettit, 2016; 吳勝濤 等, 2023); 同時, 研究1還發(fā)現(xiàn), 理性個人主義大于功利個人主義, 可能意味著二者存在幅度差異。這提示我們, 在檢驗個人主義變化趨勢時, 應(yīng)該明確其語義指向或排除語境干擾, 并對個人主義的理性、功利失衡進行直接檢驗。
研究2采用詞嵌入分析, 將個人主義關(guān)鍵詞的語境或語義空間納入考量(Garg et al., 2018), 對中國社會兩種個人主義的變化趨勢進行精確測量和檢驗; 同時, 明確個人主義的價值指向, 聚焦其核心主題——自我, 通過單類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single-category word embedding association test; 見Toney-Wails & Caliskan, 2021), 檢驗自我這一單類靶詞與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屬性詞相對關(guān)聯(lián)度的變化趨勢。自我靶詞與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屬性詞的相對語義關(guān)聯(lián)越大, 則自我的理性個人主義偏好越明顯。
(1)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
詞嵌入是由谷歌公司提出的一種在自然語言
處理中用高維向量來表示單詞的方法, 它通過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算法來預(yù)測詞與上下文的共現(xiàn)關(guān)系, 進而獲得詞的向量化表征。詞嵌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詞在語義空間中的分布, 這不僅解決了傳統(tǒng)詞頻分析的語境缺失、指稱不明的問題, 而且解決了獨熱編碼1的語義孤立問題(Mikolov et al., 2013)。詞嵌入訓(xùn)練是在固定長度的一段文本中, 利用除給定目標詞以外的其余部分來預(yù)測目標詞, 這樣就能學(xué)到詞與詞之間的關(guān)系, 其實現(xiàn)方法有兩種:一種是CBOW (continuous bag of word), 另一種是Skip-gram。前者是給定上下文預(yù)測空缺的目標詞, 輸入X是上下文每個詞匯的one-hot向量, 即每一個詞用一個n維向量表示, 這個n維向量中只有一個位置是1, 其余位置為0, 每個詞都有唯一的表示, 輸出Y為給定詞匯表中每個詞出現(xiàn)的概率; Skip-gram模型是給定一個目標詞, 然后預(yù)測其上下文, 輸入X是目標詞的one-hot向量, 輸出Y為給定詞匯表中每個詞作為上下文詞的概率。針對特定關(guān)鍵詞的詞嵌入訓(xùn)練, 一般采用后者來實現(xiàn)。
在此基礎(chǔ)上, 心理學(xué)者開發(fā)了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Caliskan et al., 2017), 把內(nèi)隱聯(lián)想測驗中的靶詞和屬性詞轉(zhuǎn)換為詞嵌入向量, 用二者在向量空間中的余弦相似度表示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余弦值越大(向量夾角越?。?, 則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越大2。余弦相似度本質(zhì)上是這兩個或兩組詞向量的語用或上下文特征的相似性(Lenci, 2018)。理論上, 余弦相似度取值范圍是?1~1, 但實際中很少有負數(shù); 0表示向量正交, 兩個詞完全無關(guān), 不會在同一語境中使用; 1表示向量方向一致, 詞的特征完全相關(guān), 語用完全相同。
對于一個受過訓(xùn)練的詞嵌入模型, 只要輸入一段文本, 我們就可以計算任意兩個詞之間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程度。同時, 為了考察單類靶詞(如職業(yè))與兩極屬性(如男、女性別)的聯(lián)系, 研究者還提出了單類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 允許研究者只考察單個靶概念而無需找到與之相對的另一個靶概念, 但屬性詞仍需進行兩極比較(Toney-Wails & Caliskan, 2021)。吳勝濤等人(2020)將單類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技術(shù)應(yīng)用到中文語料庫的社會認知研究中來, 發(fā)現(xiàn)其結(jié)果與內(nèi)隱聯(lián)想測驗、問卷調(diào)查一致。
(2)詞向量的訓(xùn)練
已有谷歌中文圖書詞向量樣本以10年為尺度, 且只更新至1999年, 數(shù)據(jù)顆粒粗糙、年代陳舊(見:https://nlp.stanford.edu/projects/histwords/)。為了更精細地描述谷歌圖書中文語料庫中的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詞匯在1980~2019的變化趨勢, 我們以年為單位對谷歌圖書中文語料庫重新進行了詞向量訓(xùn)練, 生成了精度更高、時間范圍更廣的詞向量語料庫。具體而言, 本研究采用Skip-gram模型, 以年為單位對谷歌中文圖書語料庫中的所有詞匯進行詞向量訓(xùn)練(向量維度為300、平滑窗口為5、最低詞頻為5), 將其用于靶詞和屬性詞的余弦相似度或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計算。
(3)詞的選擇
在本研究中, 靶詞為“自我” (共4個:我, 自己, 自個, 本人), 屬性詞為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詞典中的28個詞。針對“自我”、“理性個人主義”兩類詞的詞向量計算余弦相似度(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 得到4×14個余弦值, 加總平均得到二者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白晕摇?、“功利個人主義”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計算方法同上。
如圖2所示, 將谷歌中文語料庫中每年的自我?理性個人主義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與自我?功利個人主義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相減, 發(fā)現(xiàn)自我靶詞與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屬性詞的相對語義關(guān)聯(lián)隨時間顯著下降, β = ?0.53 (95% CI = [?0.71, ?0.30]),p< 0.001,R2 = 0.28。排除自相關(guān)后的MK檢驗也顯示, 自我的理性(vs. 功利)個人主義偏好呈顯著下降趨勢,z= ?3.41,p< 0.001。這表明, 從1980年到2019年間中國社會的理性個人主義偏好總體在下降。
研究2通過谷歌中文語料庫的詞嵌入分析, 發(fā)現(xiàn)自我的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偏好呈顯著下降趨勢, 假設(shè)2得到驗證??傮w而言, 研究再次證明了中國社會兩種個人主義的不同變遷趨勢, 以及理性式微、功利擴張的價值失衡問題。
我們通過梳理個人主義理論的兩種自我觀及其思想淵源, 區(qū)分了個人主義的理性、功利維度, 并探討了中國社會近40年來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的變遷, 為個人主義概念的復(fù)雜性提供了新的理論解釋框架, 也為現(xiàn)代啟蒙與文化轉(zhuǎn)型過程中的理性、功利失衡問題提供了反思路徑和心理證據(jù)。預(yù)研究通過專家訪談、個人評分和開放式問題等方法, 建立了包含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等關(guān)鍵詞的理性個人主義詞典, 以及包含財產(chǎn)、利益、快樂、享受等關(guān)鍵詞的功利個人主義詞典; 進而,
通過谷歌圖書中文簡體語料庫(1980~2019)的詞頻分析(研究1)和詞嵌入分析(研究2), 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的理性個人主義詞頻顯著下降、功利個人主義詞頻顯著上升, 且自我與理性(vs. 功利)個人主義的相對語義關(guān)聯(lián)也顯著下降。結(jié)果說明, 中國社會的個人主義變遷并非簡單的線性增長, 而需要對自我的理性提升和功利擴張進行辨析, 探討其背后可能存在的理性式微、功利擴張等價值失衡問題。
獨立自我是個人主義概念的核心, 也是個性解放的重要體現(xiàn), 但理性主義和功利主義在自我的主體性及其價值定位、行動原則上卻存在分歧, 形成了理性、功利這兩種取向的個人主義:前者更多強調(diào)主體內(nèi)在的純粹自我及行動主體的獨立人格和進取精神, 而后者則更多強調(diào)主體外在的經(jīng)驗自我及行動主體的自然權(quán)利和感覺經(jīng)驗(Bellah et al., 1986; Brown, 1996; Lukes, 1969)。正如不同時空場景下的個體意識和行動會有多個自我參與一樣, 個人主義在價值觀的動態(tài)實踐中也會表現(xiàn)出理性提升和功利擴張的兩面性, 以及二者的統(tǒng)一性。對于一個健康的人而言, 多個自我互相協(xié)調(diào), 共同構(gòu)成一個相似、連續(xù)的自我, 以便作為統(tǒng)一的個體與外界互動, 否則就會出現(xiàn)自我認同困難、甚至人格分裂(Baumeister, 2011); 類似的, 對于一個健康的社會而言, 理性個人主義的內(nèi)部提升和功利個人主義的外部擴張互相成就, 共同推動了自我與社會的有效發(fā)展, 否則就會陷入認同危機與社會心理困境(James, 1890; Williams, 1995)。若脫離統(tǒng)一性的約束, 理性個人主義和功利個人主義則容易走極端, 例如, 表現(xiàn)為冒險、自決或自私、自利等在中文語境下可能具有負性效價的個人主義, 在價值引導(dǎo)和行動實踐中可能蛻變?yōu)槊曰笮?、破壞性的力? 當然, 本研究中兩種負性個人主義的詞頻均遠低于(0.03% ~ 0.06%)兩種正性個人主義(0.12% ~ 0.43%), 且前者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一直穩(wěn)定在較低水平, 負性的功利個人主義還表現(xiàn)出下降趨勢(詳見網(wǎng)絡(luò)版附錄1)。
個人主義的理性、功利維度區(qū)分, 是James (1890)的多重自我理論在文化價值觀領(lǐng)域的延伸, 也為涂爾干、貝拉關(guān)于兩種個人主義的經(jīng)驗觀察和理論構(gòu)想提供了心理學(xué)證據(jù)(Bellah et al., 1986; Lukes, 1969)。這不僅有利于我們理解啟蒙運動以來中外思想家建立在神圣性和普遍人性基礎(chǔ)上的自我追尋, 更有利于我們反思現(xiàn)代化、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的自我迷失和個人主義理想的異化或者偏離(Dewey, 1930)。具體而言, 本研究所探討的理性個人主義不僅涵蓋了古希臘以來對理性精神、人之尊嚴的認識(如獨立、自主), 而且包括自我成長或者康德、哈耶克所謂通過理性行動主體的道德義務(wù)來不斷完善的個人發(fā)展過程(如開拓、進?。? 類似的, 功利個人主義也不僅包括對自然權(quán)利和私人利益的人性主張(如財產(chǎn)、利益), 還包括與之相關(guān)的、建立在欲望滿足基礎(chǔ)之上的感覺體驗(如快樂、享受) (Brown, 1996; Lukes, 1969)。當然, 無論理性個人主義或功利個人主義, 都是完整人性與行動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者共同構(gòu)成了個人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精神力量。所不同的是, 在個人與社會關(guān)系上, 理性個人主義更強調(diào)每一個體在人性上的普遍性和完整性, 但并非從本體論意義上主張一個分離、甚至優(yōu)先于社會的個體理性, 而是在價值層面強調(diào)個體的人性尊嚴和通過行動不斷完善和實現(xiàn)自我的道德義務(wù); 功利個人主義強調(diào)個體的自然權(quán)利和感覺經(jīng)驗, 這在人類追求平等、幸福權(quán)利和建立社會契約的現(xiàn)代化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但若從本體論上過分強調(diào)個體的自然狀態(tài)和原子屬性, 則可能導(dǎo)致自我異化和社會沖突(Bellah et al., 1986; Hayek, 1945/1980)。
就研究方法而言, 理性、功利個人主義的區(qū)分, 既表現(xiàn)在兩個詞典的內(nèi)部一致性和區(qū)分效度上, 也表現(xiàn)在大型語料庫的詞頻、語義變化趨勢上, 是繼哲學(xué)、社會學(xué)探討主體價值、行動原則以后, 采用計算文化心理學(xué)方法(吳勝濤 等, 2023)揭示主體內(nèi)、外價值及權(quán)利、義務(wù)原則等重大理論問題的有益嘗試; 同時, 考慮到詞頻分析可能的語義模糊和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可能包含的內(nèi)隱心理成分, 自我與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語義關(guān)聯(lián)的變化趨勢可能不僅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中國近40年來可覺察的民眾心態(tài)變化, 還揭示了嵌入到人類文化變遷和語言結(jié)構(gòu)中的自我建構(gòu)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 詞頻分析發(fā)現(xiàn)理性個人主義總體高于功利個人主義, 這說明理性、功利在個人主義中的價值并不對等, 前者被賦予了更大的權(quán)重。盡管在自我的完整性上理性個人主義與功利個人主義是統(tǒng)一的, 但理性個人主義因強調(diào)主體內(nèi)在的純粹自我而被賦予目的和超越價值, 甚至被稱之為真正的個人主義; 而功利個人主義因與外在經(jīng)驗自我的物質(zhì)利益和感官欲望關(guān)系更密切, 在實踐中容易被曲解、甚至被利用來為人性中對狹隘利益的追逐而辯護(Tilman, 2002)。也就是說, 理性個人主義相對于功利個人主義的優(yōu)先性與多重自我的層次結(jié)構(gòu)相一致, 盡管外在的經(jīng)驗自我(特別是其物質(zhì)部分)是自我的重要基礎(chǔ), 但內(nèi)在的純粹自我是經(jīng)驗自我的“主人”, 后者是思想者和行動者, 以及具體思想、行動內(nèi)容的擁有者和控制者(James, 1890)。當然, 也有人認為, 理性個人主義只是一種獨立、能動的形式, 無法自證其意圖的真假, 也無法應(yīng)對社會系統(tǒng)的復(fù)雜、多變, 因此必須通過適度的社會擴張才能實現(xiàn); 但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 即擴張的個人主義很可能帶來主體的幻覺(違背自我的真實意圖), 并使自我淹沒在無差別的群體中而喪失個體性——理性、功利個人主義的這兩個局限, 使得功利擴張存在偏離、甚至脫離理性主體的可能(Williams, 1995)。
隨著人類社會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變遷, 脫離教會和王權(quán)控制、追求人性尊嚴和個性解放一直是現(xiàn)代化的重要目標。隨著現(xiàn)代化變遷在全球范圍內(nèi)展開, 西方學(xué)者找到了理性主義和功利主義這兩種方法, 借由二者的思想啟蒙, 人類個體的理性提升和功利擴張也構(gòu)成了文化轉(zhuǎn)型和心理變遷的兩條線索。前者反映在自我的認知發(fā)展不斷超越具體的經(jīng)驗, 走向抽象推理和心靈體驗(Greenfield, 2009); 后者反映在自我的主體實踐不斷向物質(zhì)、社會現(xiàn)實擴張(Williams, 1995)。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理性、功利個人主義相關(guān)的自我及其建構(gòu)方式具有多重性, 個人主義的變遷路徑也呈現(xiàn)出多重性。一方面, 現(xiàn)代人的自我認同受到不穩(wěn)定外部世界(如住所、婚姻、工作的變動以及家庭、工作、規(guī)范、宗教的碎片化等)的深刻影響, 實現(xiàn)和保持主體內(nèi)在的、超驗的純粹自我變得越來越困難, 也越來越不被重視, 甚至其真實性都受到質(zhì)疑(Baumeister, 1986; Izenberg, 2011); 另一方面, 現(xiàn)代人的生活越來越依賴外在的經(jīng)驗自我, 尤其是身體欲望滿足和淺層精神享樂受到重視、甚至被廣告商有意放大和利用, 以致古典的理性個人主義逐漸向表達型的功利個人主義轉(zhuǎn)移(Bellah et al., 1986)。
正如涂爾干、杜威等人所觀察到的那樣, 思想啟蒙、拓疆運動以來的個人主義正在發(fā)生分化, 給個性解放和社會發(fā)展注入活力與精神力量的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等個人主義理想正被拋棄, 機會均等被公司化的利益壟斷所代替, 理性主義被利益至上的功利主義所掩蓋(Lukes, 1969; Dewey, 1930)。特別是在快速變遷的中國社會, 現(xiàn)代化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文化轉(zhuǎn)型帶來各種社會心理變化、甚至自我發(fā)展困境, 也引起了大量研究者的關(guān)注和反思, 這為檢驗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的復(fù)雜變遷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與以往多數(shù)研究的結(jié)果不同, 本研究并沒有發(fā)現(xiàn)穩(wěn)定的個人主義增長, 這回應(yīng)了近期關(guān)于中國文化多重變遷的討論(黃梓航 等, 2018; Zeng & Greenfield, 2015)。相反, 本研究通過多種方法發(fā)現(xiàn)和重復(fù)驗證了理性個人主義的下降趨勢, 尤其2010年代以后的下降趨勢更加明顯(詳見網(wǎng)絡(luò)版附錄2、附錄3)。上述結(jié)果與近期研究者在中國人身上意外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一致, 如1990年到2007年間中國人的自主性在顯著降低(Santos et al., 2017); 此外, 中國人的個人主義與金錢、休閑詞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上升, 與工作、成就詞的語義關(guān)聯(lián)下降(Bao et al., 2022), 也從側(cè)面暗示了理性個人主義下降、功利個人主義增長的文化變遷趨勢, 故不能簡單認為, 中國社會變遷會帶來個人主義的線性增長。
造成上述結(jié)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 中國自身特有的生產(chǎn)方式、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歷史文化造就了深厚的集體主義文化傳統(tǒng)(Talhelm et al., 2014), 且中國社會的個體化缺乏足夠的思想啟蒙和物質(zhì)積累, 且主要在國家主導(dǎo)下進行, 個人發(fā)展總體上要服從集體安排(Yan, 2010), 這使得理性個人主義缺少快速增長的空間; 另一方面, 近年來社會發(fā)展的不充分、不平衡, 平等的開拓機會及可供開拓的資源有限, 這使得開拓進取精神未必適應(yīng)外部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Wu, Zhou, et al., 2018), 以致部分人失去真實自我與奮斗意義, 甚至選擇“躺平” (張自慧 等, 2022)。當然, 這可能并非中國特有的現(xiàn)象, 上個世紀30年代, 杜威就在美國觀察到了個人主義理想的喪失; 21世紀的全球化時代, 歐美國家也有相當多處于相對剝奪狀態(tài)的人既不工作、也不接受教育和培訓(xùn), 他們與其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的拓荒者以及勤奮自律的新教徒先輩們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自我認知, 相反卻體驗到更多的自我失能感(Goldman-Mellor et al., 2016)和成長受挫感(Arnolds & Boshoff, 2002)。
進而,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了功利個人主義增長的穩(wěn)定趨勢, 與以往全球范圍及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所不同的是, 以往研究多以籠統(tǒng)的“自我”概念(如第一人稱單數(shù)、名字獨特性)為指標或?qū)€人主義的多種成分混在一起測量(Cai et al., 2018; Greenfield, 2013; Inglehart & Baker, 2000; Twenge et al., 2013), 而本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將功利個人主義與理性個人主義相區(qū)分, 發(fā)現(xiàn)了特異性的、穩(wěn)定的個人主義增長趨勢, 這有助于更精準地把握中國社會的文化變遷過程及相關(guān)的社會心理困境。過去幾十年的中國、乃至全球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在受益于理性個人主義的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精神的同時, 也可能伴隨金錢至上、享樂至上等功利個人主義的過度擴張。盡管隨著全球經(jīng)濟放緩, 功利個人主義擴張的社會基礎(chǔ)發(fā)生了變化, 在本研究中2010年代以后功利個人主義也略有下降, 但1980年代以來總體呈顯著增長趨勢, 而且2010年代的功利個人主義仍然顯著大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 詳見網(wǎng)絡(luò)版附錄2、附錄3。正如一百年前杜威等人對自我迷失的反思, 我們的研究表明啟蒙運動以來理性自我建構(gòu)和個人主義理想所面臨的挑戰(zhàn), 甚至有被功利個人主義取代的風(fēng)險, 因此如何突破理性逐漸式微、功利過度擴張帶來的社會問題與心理困境, 重拾理性尊嚴、重建 “大寫”的神圣自我, 是當今文化心理學(xué)研究者和建設(shè)者的重要使命。
那么, 中國的文化轉(zhuǎn)型是否存在理性、功利的價值失衡, 以及自我迷失和社會心理困境?答案有可能是肯定的。首先, 盡管很多學(xué)者強調(diào)個人主義在現(xiàn)代社會的積極意義, 尤其個人的神圣性和無限潛能有助于成就“大寫的人” (錢滿素, 2018), 但中國社會的個人主義增長主要是功利取向的, 它在促進經(jīng)濟增長的同時, 也因忽視理性內(nèi)核而讓人狹隘地偏好金錢、社會地位等外部力量, 以致內(nèi)在平衡和人際關(guān)系受到破壞, 陷入自我膨脹、幸福缺失的心理困境(Cai et al., 2012; Deci & Ryan, 2000; Kasser, 2003; Twenge, 2000; Twenge, 2015; Twenge et al., 2008; Twenge et al., 2018; Twenge & Kasser, 2013)。此外, 隨著全球消費主義的興起, 物質(zhì)主義盛行, 而對物質(zhì)的占有不僅沒有讓個體實現(xiàn)其提升自我價值和幸福的初衷, 反而與主觀幸福感負向關(guān)聯(lián)(周開濟 等, 2018)。尤其近年來“躺平”文化開始在中國流行, 受社會發(fā)展不充分、不平衡及個體需求多元化的影響, 很多青年人放棄奮斗、沉迷享受, 以致理性、功利的矛盾進一步加深(覃鑫淵, 代玉啟, 2022)。
當然, 盡管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并沒有開發(fā)結(jié)構(gòu)化的量表對兩種個人主義進行問卷測量和因子分析, 對理性、功利個人主義的變遷效應(yīng)分析沒有采用特定人群的縱向追蹤研究, 也沒有對影響二者發(fā)展的社會生態(tài)因素以及二者的社會心理功能進行實證檢驗, 更沒有將理性與功利之外的、處于二者中間的其他個人主義納入考慮。此外, 我們也沒有探討脫離功利基礎(chǔ)的理性個人主義可能導(dǎo)致的社會后果, 并對理性個人主義的建構(gòu)、演進維度及其功能作出進一步區(qū)分。但我們也注意到, 這些局限恰好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 也為我們指明了未來研究的方向, 例如:
(1)理性、功利個人主義如何用結(jié)構(gòu)化方法進行問卷測量和實驗操縱;
(2)二者在自我建構(gòu)、心理過程、社會功能上存在哪些差異, 其區(qū)分效應(yīng)是否穩(wěn)健;
(3)兩種個人主義存在哪些結(jié)構(gòu)或地位上的差異, 何者處于優(yōu)先地位;
(4)二者的失衡, 即理性式微與功利擴張, 有哪些原因, 會帶來什么后果;
(5)二者如何在個體生活中實現(xiàn)統(tǒng)一與整合, 真實、完整的自我何以可能;
(6)二者在更大時空尺度上如何演化與互相成就, 健全的社會精神力量如何培育等。
總之, 本研究基于多重自我理論以及啟蒙運動以來的理性主義、功利主義哲學(xué), 提出了理性個人主義和功利個人主義概念, 為個人主義和社會文化變遷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進而, 通過專家訪談、個人評分和開放式問題等方法, 初步建立了理性個人主義、功利個人主義詞典以及數(shù)據(jù)庫測量指標。在正式的實證研究中, 我們通過谷歌圖書詞頻分析、詞嵌入技術(shù)等方法, 檢驗了中國社會個人主義變遷的多重性以及功利、理性的價值失衡, 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近幾十年來的文化轉(zhuǎn)型并非個人主義的簡單增長, 而是出現(xiàn)了功利個人主義增長、理性個人主義下降的趨勢。這表明, 理性式微、功利擴張的價值失衡是社會變遷的重要議題, 其背后的多重自我結(jié)構(gòu)、演化路徑及社會精神動力的培育還有待未來深入研究。
致謝:感謝編委和審稿人對論文初稿和歷次修改中所提的寶貴意見, 也感謝Prof. Michael Harris Bond對英文部分的修改建議, 以及王世強、許雅舒、周明喆、宋文燁等同學(xué)在材料準備和數(shù)據(jù)整理上的協(xié)助。
參??考??文??獻
Arnolds, C. A., & Boshoff, C. (2002). Compensation, esteem valence and job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lderfer's ERG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3(4), 697?719.
Bao, H., Cai, H., & Huang, Z. (2022). Discerning cultural shifts in China? Commentary on Hamamura et al. (2021).American Psychologist, 77(6), 786?788.
Baumeister, R. F. (2011). Self and identity: A brief overview of what they are, what they do, and how they work.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234(1), 48?55.
Baumeister, R. F. (1986).Identity: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struggle for self.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umeister, R. F. (2006). Self, psychology of. InEncyclopedia of cognitive science. John Wiley & Sons, Ltd.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0470018860.s00647
Bellah, R. N., Madsen, R., Sullivan, W. M., Swidler, A., & Tipton, S. M. (1986).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own, P. R. (1996).Authentic individualism: A guide for reclaiming the best of Americas heritage.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Cai, H. J., Kwan, V. S. Y., & Sedikides, C. (2012). 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narcissism: The case of modern China.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6(5), 529?535.
Cai, H., Zou, X., Feng, Y., Liu, Y., & Jing, Y. (2018). Increasing need for uniqueness in contemporary China: Empirical evidence.Frontiers in Psychology,9, article 554.
Caliskan, A., Bryson, J. J., & Narayanan, A. (2017). Semantics derived automatically from language corpora contain human-like biases.Science, 356(6334), 183?186.
Chen, Y. (2021). The paradox of autonomy: An analysis of two interpretations of Kant's concept of autonomy.Studies in Ethics, 81(6), 76?84.
[陳楊. (2021). 自主性的悖論——試析關(guān)于康德自主性概念的兩種詮釋.倫理學(xué)研究,81(6), 76?84.]
Chen, Y. R., Brockner, J., & Chen, X. P. (2002). Individual-?collective primacy and ingroup favoritism: Enhancement and protection effec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5), 482?491.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Dewey, J. (1930). Individualism: Old and new. In J. A. Boydston (Ed.) (2008),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 (1925?1953) (Vol. 5).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Evers, N. F., Greenfield, P. M., & Evers, G. W. (2021). COVID‐19 shifts mortality salience, activities, and valu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ig data analysis of online adaptation.Human Behavior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3(1), 107?126.
Garg, N., Schiebinger, L., Jurafsky, D., & Zou, J. (2018). Word embeddings quantify 100 years of gender and ethnic stereotyp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15(16), e3635?e3644.
Goldman-Mellor, S., Caspi, A., Arseneault, L., Ajala, N., Ambler, A., & Danese, A., & Moffitt, T. E. (2016). Committed to work but vulnerable: Self-perceptions and mental health in NEET 18-year olds from a contemporary British cohort.?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57(2), 196?203.
Greenfield, P. M. (2009). Linking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al change: Shifting pathways of human development.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5, 401?418.
Greenfield, P. M. (2013). The changing psychology of culture from 1800 through 2000.Psychological Science,24(9), 1722?1731.
Grossmann, I., & Varnum, M. E. (2015). Social structure, infectious diseases, disasters, secula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in America.Psychological Science, 26(3), 311?324.
Hamed, K. H. (2009). Exact distribution of the Mann-Kendall trend test statistic for persistent data.Journal of Hydrology, 365(1?2), 86?94.
Hamed, K. H., & Rao, A. R. (1998). A modified mann-kendall trend test for autocorrelated data.Journal of Hydrology (Amsterdam), 204(1?4), 182?196.
Hayek, F. A. (1945/1980).?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irsch, R. M., Alexander, R. B., & Smith, R. A. (1991). Selection of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of trends in water quality.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7(5), 803?813.
Huang, F., Ding, H., Liu, Z., Wu, P., Zhu, M., Li, A., & Zhu, T. (2020). How fear and collectivism influence public's preventive intention towards COVID-19 infection: A study based on big data from the social media.BMC Public Health, 20(1), article 1707.
Huang, Z., Jing, Y., Yu, F., Gu, R., Zhou, X., Zhang, J., & Cai, H. (2018). Increasing individualism and decreasing collectivism?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 around the globe.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11), 2068?2080.
[黃梓航, 敬一鳴, 喻豐, 古若雷, 周欣悅, 張建新, 蔡華儉. (2018). 個人主義上升, 集體主義式微??——全球文化變遷與民眾心理變化.心理科學(xué)進展,26(11), 2068?2080.]
Huang, Z., Wang K., & Cai H. (August 2016).Rising individualism in China: Convergent evidence from diverse perspectives. Poster presented on the 23rd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in Nagoya, Japan.
Inglehart, R., & Baker, W. E. (2000). 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5(1), 19?51.
Izenberg, G. (2011). The modern notion of self has reached its ultimate conclusion.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234(1), 124?126.
James, W. (1890).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Kasser, T. (2003).The high price of materialism. MIT press.
Kendall, M. G. (1995).Rank correlation methods. Charles Griffin.
Leary, M. R., & Tangney, J. P. (2012). The self as an organizing construct in the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In M. R. Leary & J. P. Tangney (Eds.),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 (pp. 1?1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Lenci, A. (2018). Distributional models of word meaning.Annual Review of Linguistics, 4, 151?171.
Lukes, S. (1969). Durkheims ‘Individualism and the intellectuals.Political Studies, 17(1), 14?30.
Lukes, S. (1971). The meanings of "individualism".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32(1), 45?66.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98(2), 224?253.
Markus, H. R., & Kitayama, S. (2010). Cultures and selves: A cycle of mutual constitution.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4), 420?430.
Mikolov, T., Chen, K., Corrado, G., & Dean, J. (2013).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word representations in vector space.arxiv: 1301.3781v3.
Nicolas, G., Bai, X., & Fiske, S. T. (2021). Comprehensive stereotype content dictionaries using a semi-automated method. European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1(1), 178?196.
Oyserman, D., Coon, H. M., & Kemmelmeier, M. (2002). 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valuation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meta-analyses.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1), 3?72.
Pettit, M. (2016). Historical time in the age of big data: Cultural psychology,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Google books Ngram viewer.History of Psychology, 19(2), 141?153.
Qian, M. (2018).?Emerson and China: Reflection on individualism. Oriental Press.
[錢滿素. (2018).愛默生和中國:對個人主義的反思. 東方出版社.]
Qin, X., & Dai, Y. (2022). Involution and lying fla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youth's struggle spirit.China Youth Study, (2), 5?13.
[覃鑫淵, 代玉啟. (2022). "內(nèi)卷""佛系"到"躺平"——從社會心態(tài)變遷看青年奮斗精神培育.中國青年研究, (2), 5?13.]
Santos, H. C., Varnum, M. E., & Grossmann, I. (2017). Global increases in individualism.Psychological Science, 28(9), 1228?1239.
Schwartz, S. H. (1992). 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In M. P. Zanna (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25,?pp. 1?65, Chapter ix). Academic Press
Singelis, T. M. (1994).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5), 580?591.
Swann, W. B., Jr., & Buhrmester, M. D. (2012). Self as functional fiction.Social Cognition, 30(4), 415?430.
Talhelm, T., Zhang, X., Oishi, S., Shimin, C., Duan, D., Lan, X., & Kitayama, S. (2014). 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explained by rice versus wheat agriculture.Science, 344(6184), 603?608.
Tilman, R. (2002). Durkheim and Veblen on the social nature of individualism.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36(4), 1104?1110.
Toney-Wails, A., & Caliskan, A. (2021). ValNorm quantifies semantics to reveal consistent valence biases across languages and over centuries. InProceedings of the 2021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pp. 7203?7218).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Linguistics. https://doi.org/10.18653/v1/2021.emnlp-main.574
Triandis, H. C. (1995).Individualism & collectivism. Westview Press.
Triandis, H. C., & Gelfand, M. J. (1998). Converging measurement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1), 118?128.
Twenge, J. M. (2000). The Age of anxiety? Birth cohort change in anxiety and neuroticism, 1952?1993.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6), 1007?1021.
Twenge, J. M. (2015). Time period and birth cohort differences i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U.S., 1982?2013.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21(2), 437?454.
Twenge, J. M., Abebe, E. M., & Campbell, W. K. (2010). Fitting in or standing out: Trends in American parents' choices for childrens names, 1880?2007.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1(1), 19?25.
Twenge, J. M., Campbell, W. K., & Gentile, B. (2013). Changes in pronoun use in American books and the rise of individualism, 1960?2008.?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4(3), 406?415.
Twenge, J. M., Joiner, T. E., Rogers, M. L., & Martin, G. N. (2018). Increases in depressive symptoms, suicide-related outcomes, and suicide rates among U.S. adolescents after 2010 and links to increased new media screen time.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6(1), 3?17.
Twenge, J. M., & Kasser, T. (2013). Generational changes in materialism and work centrality, 1976?2007: Associations with temporal changes in societal insecurity and materialistic role modeling.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7), 883?897.
Twenge, J. M., Konrath, S., Foster, J. D., Campbell, W. K., & Bushman, B. J. (2008). Further evidence of an increase in narcissism among college stud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4), 919?928.
Vignoles, V. L., Owe, E., Becker, M., Smith, P. B., Easterbrook, M. J., Brown, R., ... Bond, M. H. (2016). Beyond the ‘east?westdichotomy: Global variation in cultural models of selfhood.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5(8), 966?1000.
Williams, B. (1995). Formal and substantial individualism. In B. Williams (edits).Making sense of humanity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papers 1982?1993.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od, G. S. (1969).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 1776?1787. New York: John Day.
Wu, M. S., Li, B., Zhu, L., Jiao, D., & Zhu, T. (2018). Connecting with others in economic downturn: A big data analysis of collectivism from 2010 through 2016. In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ic Forum on Research into Social Ment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Services under the New Era(pp. 81?86). Marietta, Georgia: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Inc.
Wu, M. S., Li, B., Zhu, L., & Zhou, C. (2019). Culture change and affectionate communication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from Google digitized books 1960?2008.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article 1110.
Wu, M. S., Mao, Y., Wu, S., Feng, J., Zhang, Q., Xie, T., Chen, H., & Zhu, T. (2023). The big data analysis in cultural psychology.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31(3), 317?329.
[吳勝濤, 茅云云, 吳舒涵, 馮健仁, 張慶鵬, 謝天, 陳浩, 朱廷劭. (2023). 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文化心理分析.心理科學(xué)進展, 31(3), 317?329.]
Wu, M. S., Yang, C., Wang, S., Ma, R., & Han, B. (2020). Robust effect of justice for others: Evidence from word embedding association test.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65(19), 2047?2054.
[吳勝濤, 楊晨曦, 王世強, 馬瑞啟, 韓布新. (2020). 正義動機的他人凸顯效應(yīng): 基于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的證據(jù).科學(xué)通報, 65(19), 2047?2054.]
Wu. M. S., Zhou, C., Chen, H., Cai, H., & Sundararajan, L. (2018). Cultural value mismatch in urbanizing China: A large-scale analysis of collectivism and happiness based on social media and nationwide surve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53(s2), 54?63.
Yan, Y. (2010). The Chinese path to individualizati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61(3),?489?512.
Yang, Z., Liu, Y., Yu, Z., & Cai, H. (2015). Applications o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3(11), 1966?1980.
[楊紫嫣, 劉云芝, 余震坤, 蔡華儉. (2015). 內(nèi)隱聯(lián)系測驗的應(yīng)用: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心理科學(xué)進展, 23(11), 1966?1980.]
Yu, F., Peng, T., Peng, K., Tang, S., Chen, C. S., Qian, X., ... Chai, F. (2016). Cultural value shifting in pronoun us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7(2), 310?316.
Zeng, R., & Greenfield, P. M. (2015). Cultural evolution over the last 40 years in China: Using the Google Ngram Viewer to study implication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for cultural valu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50(1), 47?55.
Zhang, M. (2009). The puritan origin of American individualism.The Chinese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3), 116?126.
[張孟媛. (2009). 美國個人主義的清教源流.美國研究, (3), 116?126.]
Zhang, Z., Yi, L., & Huang, L. (2022). The lack of meaning and spiritual crisis behind the “Lying Down” of young people.Philosophical Analysis,13(1), 91?102.
[張自慧, 依力亞, 黃利金. (2022). 青年"躺平"背后的意義缺失與精神危機.哲學(xué)分析, 13(1), 91?102.]
Zhou, C., Yiu, W. Y. V., Wu, M. S., & Greenfield, P. M. (2018). Perception of cross-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child behavior and parent socialization: A mixed-method interview study with grandmothers in China.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9(1), 62?81.
Zhou, K., Zhou, Z., Wang, Y., Lan, C., & Deng, J. (201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A meta-analysis.Psycholog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6(1), 29?41.
[周開濟, 周正, 王映朝, 蘭春梅, 鄧家齊. (2018). 物質(zhì)主義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基于中國樣本的元分析.心理技術(shù)與應(yīng)用, 6(1), 29?41.
Zinn, H. (1980).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Harper & Row.
More utilitarian and less rational? Social change and two types of individualism over the last 40 years in China
WU Michael Shengtao1, WANG Yuling2,3, PENG Kaiping2
(1?Schoo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2?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3?School of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Individualism appears to have increased along with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yet it is a great debate whether such a cultural shift fell in the valu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independence-focused rational individualism and the interest-focused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especially in fast-changing societies like China.
Based on expert interview, self-report survey, and open-question analysis (pilot study), the pilot study established a reliable and valid dictionary of rational individualism and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finding that rational (vs.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prevailed in responses to questions about rational individualism, and vice versa.
Furthermore, based on word counting (Study 1) and word embedding (Study 2) analyses of Chinese version of Google Books Ngram (1980~2019), the present research was designed to test the effect of social change on rational individualism and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We hypothesized that (1) rational individualism decreased while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increased from 1980 through 2019, and that (2) the semantic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 and rational (vs.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decreased over the past 40 years. As expected, Study 1 revealed that the usage of rational individualism decreased, while that of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increased over time; and via the single-target Word Embedding Association Test (WEAT), Study 2 revealed that the semantic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arget words about self (e.g., I, self) and attribute words about rational (vs.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decreased over time.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ultural shift of the increase in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and decrease in rational individualism over the past 40 years in China, whereas both rational enlightenment and utilitarian expansion serve as psychological driv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i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value discrepancy of rational and utilitarian individualism should be seriously concerned, and that further work is needed on multiple selves, cultural evolution,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individualism.
Keywords individualism, utility, rationality, China, values
我們對中文語境下可能具有負性效價的理性個人主義(如自由、自決、冒險、刻苦)和功利個人主義(如自利、自私、物欲、欲望)關(guān)鍵詞進行了詞頻分析。結(jié)果顯示, 谷歌圖書簡體中文語料庫中負性的理性個人主義詞頻與功利個人主義詞頻之間顯著正相關(guān)(r= 0.39,p= 0.01), 但二者差異不顯著(p= 0.23)?;貧w分析表明, 負性的理性個人主義詞頻隨時間變化顯著下降,β= ?0.33 (95% CI = [?0.64, ?0.03]),p= 0.03,R2 = 0.11; 負性的功利個人主義詞頻也隨時間變化顯著下降,β= ?0.77 (95% CI = [?0.86, ?0.62]),p< 0.001,R2 = 0.59。然而, 排除自相關(guān)后的MK檢驗顯示, 負性的理性個人主義詞頻下降趨勢不顯著,z= ?1.36,p= 0.17, 僅負性的功利個人主義詞頻下降趨勢顯著,z= ?5.07,p0.001。
相應(yīng)的, 本研究還通過單類詞嵌入聯(lián)想測驗(Toney-Wails & Caliskan, 2021), 檢驗了自我靶詞與可能有負性效價的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屬性詞相對關(guān)聯(lián)度的變化趨勢。我們將谷歌圖書簡體中文語料庫中每年的自我與負性的理性個人主義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和自我與負性的功利個人主義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相減, 發(fā)現(xiàn)自我靶詞與負性的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屬性詞的相對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變化不顯著, β?=??0.10 (95% CI = [?0.43, 0.37]),p = 0.55,R2= 0.01。排除自相關(guān)的MK檢驗也顯示, 自我的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偏好(負性詞)的變化仍不顯著,z= 0.29,p= 0.77。這表明, 從1980年到2019年間, 自我的負面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偏好基本穩(wěn)定。
我們將年份數(shù)據(jù)按年代編碼, 以年代和詞頻維度(理性 vs. 功利)為自變量進行重復(fù)測量方差分析, 結(jié)果顯示, 年代的主效應(yīng)(F(3, 36) = 32.08, ηp2= 0.73, 95% CI [0.59, 0.80])、詞頻內(nèi)容的主效應(yīng)(F(1, 36) = 3351.80, ηp2= 0.99, 95% CI [0.98, 0.99])、年代×詞向量內(nèi)容的交互效應(yīng)(F(3, 36) = 18.06, ηp2= 0.60, 95% CI [0.41, 0.71])均顯著(ps?< 0.001)。如表S2所示, 簡單效應(yīng)分析表明, 理性個人主義顯著下降, 功利個人主義顯著上升。詳情如下。
(1) 1980年代、1990年代, 2000年代、2010年代, 理性個人主義詞頻均顯著高于功利個人主義詞頻(ps?< 0.001), 效應(yīng)量分別為10.54 [95% CI: 9.87, 11.20], 10.74 [95% CI: 10.08, 11.41], 9.08 [95% CI: 8.42, 9.75], 7.75 [95% CI: 7.08, 8.41]。由效應(yīng)量可知, 自1990年代起, 理性個人主義詞頻和功利個人主義詞頻的差距隨年代變化顯著減小。
(2)不同年代的理性個人主義詞頻存在顯著差異,F(3, 36) = 18.98, ηp2= 0.61[95% CI: 0.42, 0.72]。具體而言, 理性個人主義詞頻自1980年代至1990年代顯著下降(p = 0.05), 1990年代至2000年代的變化不顯著(p= 0.25), 2000年代至2010年代顯著下降(p< 0.001)。整體而言, 自1980年代至2010年代, 理性個人主義詞頻顯著下降(p< 0.001)。
(3)不同年代的功利個人主義詞頻存在顯著差異,F(3, 36) = 43.19, ηp2= 0.78[95% CI: 0.67, 0.84]。具體而言, 功利個人主義詞頻自1980年代至1990年代顯著上升(p< 0.001), 1990年代至2000年代顯著上升(p< 0.001); 2000年代至2010年代又顯著下降(p= 0.003), 但仍高于1980年代、1990年代(ps?< 0.001)。整體而言, 自1980年代至2010年代, 功利個人主義詞頻顯著上升(p< 0.001)。
以年代為自變量, 以自我?理性個人主義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與自我?功利個人主義語義關(guān)聯(lián)度相減得到的差值為因變量, 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表S3所示, 自我靶詞與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屬性詞的相對語義關(guān)聯(lián)的年代差異顯著,F(3, 36) = 6.86,p< 0.001, ηp2 = 0.36, 90% CI = [0.13, 0.52]。具體而言, 從1980年代至1990年代、1990年代至2000年代、2000年代至2010年代, 自我?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偏好的變化均不顯著(ps > 0.29)。不過, 2010年代的自我?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偏好顯著低于1980年代(p= 0.004, Cohensd= ?1.69)、1990年代(p= 0.002, Cohensd= ?1.79), 這說明自我?理性(vs.功利)個人主義偏好的降低是一個由量變引起質(zhì)變的漸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