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朝在東北地區(qū)的奴兒干敕建了永寧寺,并先后刻寫了《永寧寺記》與《重建永寧寺記》。這些碑文反映了當時明朝對東北邊疆的經(jīng)略政策:政治上“因俗而治、以夷治夷”、經(jīng)濟上“廣設驛站,鼓勵朝貢”、文化上“懷之以德,以夏變夷”。通過這些措施,明朝加強了對東北地區(qū)的統(tǒng)轄和管理,也對維護明朝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明朝;東北地區(qū);永寧寺碑文;經(jīng)略政策
【中圖分類號】K24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22-007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2.021
永樂七年(1409年),明朝在奴兒干敕建永寧寺,并相繼立碑兩座:一座是永樂十一年(1413年)的《永寧寺記》,另一座是宣德八年(1433年)的《重建永寧寺記》。[1]清末曹廷杰發(fā)現(xiàn)了永寧寺碑并拓印了碑文,這使得兩塊碑文得以流傳至今。這兩塊石碑不僅記錄了奴兒干都司創(chuàng)立的過程,還反映了明朝經(jīng)略東北的情況。目前,學界對永寧寺碑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①然而,這些研究大多從永寧寺碑的外形、材質(zhì)和位置的角度進行考察,或?qū)Ρ倪M行考釋和校正,對碑文內(nèi)容的具體分析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文擬從明朝廷治理邊疆的角度出發(fā),試圖對兩碑碑文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梳理出明前期東北邊疆的經(jīng)略政策,以有助于人們更好地了解明朝治理東北的政策和史實。
一、政治上:因俗而治,以夷治夷
《永寧寺記》記載:“其民曰吉列迷及諸種野人雜居焉……昔遼、金疇民安故業(yè),皆相慶曰:‘□□今日復見而服矣!”[2]183-184明代東北地區(qū)長期居住著女真族(女直)、吉列迷、苦夷等少數(shù)民族,故明朝通過設置奴兒干都司、廣設羈縻衛(wèi)所的方式來管理東北地區(qū)。
(一)設置奴兒干都司
《永寧寺記》和《重建永寧寺記》均記載了明朝在奴兒干創(chuàng)設奴兒干都司的史實。洪武時期,明朝政府大多是通過派遣使者的方式與東北進行聯(lián)系,如《永寧寺記》銘文記載:“洪惟我朝統(tǒng)一以來,天下太平五十年矣……是以皇帝敕使三至其國,招安撫慰,□□安矣?!盵2]183至永樂年間,明朝國力強盛,明成祖朱棣積極經(jīng)略東北,東北地區(qū)諸部族陸續(xù)歸附明朝。永樂七年(1409年),奴兒干地區(qū)把剌答哈等頭目進京朝貢時,向明朝政府提出在奴兒干設立元帥府的建議。明成祖朱棣采納了忽剌冬奴的建議,在京師設置奴兒干都司?!队缹幩掠洝繁挠涊d:
“永樂九年春,特遣內(nèi)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干都司。”[2]184
直到永樂九年(1411年),明朝政府才派遣亦失哈等官員率領隊伍重新抵達奴兒干,并在奴兒干正式建立奴兒干都司。奴兒干都司全稱“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機構駐在黑龍江下游的特林地區(qū),其官員由明朝派遣的流官擔任,設有都指揮使、同知、僉事等職,下轄300多個衛(wèi)和所,管理范圍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qū),是明朝管理東北北部地區(qū)的最高地方軍事行政機構。
(二)廣設羈縻衛(wèi)所
《永寧寺記》碑文記載:“依土立興衛(wèi)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tǒng)屬。”[2]184明朝以地域為單位建立衛(wèi)和所,由各民族首領擔任衛(wèi)所長官,收集原部族民族成員,以管理本民族的事務。這段碑文反映了明朝在東北地區(qū)設置羈縻衛(wèi)所治理東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事實。明代東北羈縻衛(wèi)所的建立始于兀良哈三衛(wèi)的設置。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蒙古兀良哈諸部歸附明朝,明朝政府對歸附的兀良哈諸部的管理不是通過派遣流官的方式,而是委任當?shù)孛褡迨最I擔任衛(wèi)所長官,為明朝管理當?shù)氐拿褡迨聞?,以達到維護地方安全和穩(wěn)定的目的。這種衛(wèi)所的建立是根據(jù)“因俗而治”的原則設立的,與內(nèi)地衛(wèi)所的設立不同,因此被稱為“羈縻衛(wèi)所”。
到了永樂時期,明朝在東北建立了奴兒干都司,加強了對東北的控制。然而,東北地區(qū)不僅遠離京師,而且民族眾多,對其難以進行直接和有力的管轄。面對這種情況,明朝延續(xù)了洪武時期兀良哈三衛(wèi)的管理方式,在東北廣泛設立羈縻衛(wèi)所,以更好地應對“海西女直、建州女直、野人女直諸酋長悉境來附”[3]的局面。此外,明朝還給予衛(wèi)所長官敕書和印信,并要求他們定期向朝廷朝貢,以獲得明朝豐厚的物質(zhì)賞賜,進一步完善了羈縻衛(wèi)所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方式。羈縻衛(wèi)所是兼軍事和行政職能于一體的地方機構,其官員不僅要負責政務,還需要兼顧軍事、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的事物,是在明朝政府在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對邊疆地區(qū)難以進行直接的控制和管理,因此通過對當?shù)孛褡迨最I的管理來實現(xiàn)對邊疆地區(qū)的有效統(tǒng)治。
二、經(jīng)濟上:安設驛站,鼓勵朝貢
(一)廣設驛站
東北地區(qū)幅員遼闊且遠離京師,正如《重建永寧寺記》記載:“惟奴兒干國遠□□之表,道萬余里?!盵2]209因此,如果沒有完善的驛站設施作為基礎,從京師前往奴兒干是難以順利抵達的。但是,據(jù)《永寧寺記》及《重建永寧寺記》碑文記載,從永樂至宣德年間,明朝政府共八次派遣官員從京師北抵奴兒干,且隊伍規(guī)模都相當大,并攜帶了大量的生活物資。因此,可以推斷出,在這一時期明朝在東北地區(qū)的交通驛站設施是相對完善的,所以才能讓前往奴兒干的大規(guī)模隊伍在途中的驛站得到休息和調(diào)整,并順利運輸和保存物資。
《永寧寺記》碑文中記載的“滿涇站”,即為海西東水陸城站的終點站。根據(jù)《遼東志》的記載:“海西東水陸城站:底失卜站、阿木河站、海胡站、尚京城、扎剌奴城、魯路吉站……滿涇站?!薄皷|北遼東交通道路有海西東水陸城站一節(jié),此即明人自開原北至哈爾濱附近以其地為發(fā)軔,更東北向松花黑龍二江沿岸而下,出韃靼海峽?!盵4]可知,海西東水陸城是一條同時具備陸路和水路的交通驛道,陸路從底失卜站出發(fā),途經(jīng)四十五個驛站向東北方向前進,最終抵達奴兒干的“滿涇站”;水路則沿著松花江、黑龍江順流而下,穿過韃靼海峽,到達奴兒干。因此,海西東水陸城是一條從黑龍江中下游一直延伸到遼東都司轄區(qū)的重要交通驛道,連接了東北地區(qū)南北兩端。這條驛道也是亦失哈等官員從遼東成功抵達奴兒干的重要驛道。由此可見,明朝政府在東北地區(qū)設置的驛站和交通路線覆蓋了大部分的東北地區(qū),為東北地區(qū)各族之間以及東北與中原交流和聯(lián)系提供了便利的紐帶。
(二)鼓勵朝貢
“永樂九年春……遂上□朝□□□都司,而余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賚而還……今我□□□□□□□□□,蠻夷戎狄,不假兵威,莫不朝貢內(nèi)屬?!盵2]184
永樂九年(1411年),亦失哈等官員奉命前往奴兒干進行招撫,并設立了奴兒干都司。在明朝政府的統(tǒng)治下,奴兒干居民得以安居樂業(yè),為了表示對明朝政府的感激,他們通過朝貢的方式向明朝進貢自己的特產(chǎn),以表示對明朝的忠心和服從。明朝政府為鼓勵他們積極朝貢,每次都會給朝貢的民族首領封官授爵并給予印信,其他人則得到衣服、布、鈔等物品。
“永樂中,上命內(nèi)官亦失哈等□,銳駕大航,五至其國,撫諭慰安,設奴兒干都司。其官僚撫恤,斯民歸化,遂捕海青方物朝貢。上嘉其來,賜爵給賞,勞慰還之?!盵2]209
《重建永寧寺記》記載了永樂年間亦失哈等官員五次抵達奴兒干,對其進行撫慰。奴兒干居民也南下朝貢,將自己的特產(chǎn)進貢給明朝政府。明朝政府為鼓勵其朝貢,都會封官授爵和獎賞他們,賞賜的物品往往是根據(jù)“厚往薄來”的原則進行回饋。
綜上,《永寧寺記》及《重建永寧寺記》碑文均記載了奴兒干民眾向明朝進貢的事件。由此可見,明朝通過“朝貢”的方式,不僅給東北地區(qū)各民族帶來了大量生產(chǎn)生活所需的物資,而且還增加了東北地區(qū)各民族與中原王朝的交往和聯(lián)系,促進了東北地區(qū)各民族對明朝政府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對于明朝前期鞏固對東北的統(tǒng)治具有重要積極意義。
三、文化上:懷之以德,以夏變夷
明朝作為一個由漢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國家,在邊疆治理上繼承了歷代對“夷狄”的懷柔政策,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地進行革新。在文化治理上,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詔曰:“朕惟武功以定天下,文德以化遠人,此古先哲王威德并施,遐邇咸服者也?!盵5]確立了“文德以化遠人”的民族文化政策,即用恩惠、德政和中原文化去影響“夷狄”,使其逐步向華夏靠攏和轉(zhuǎn)化。[6]
(一)傳播儒家文化
《永寧寺記》及《重建永寧寺記》碑文皆蘊含著儒家的基本理論和政治思想,如《永寧寺記》“伏聞天之德高明,故能覆幬;地之德博厚,故能持載”[2]183運用了《中庸》中的:“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盵7]35原文講述的是“誠”的意義和作用,鼓勵人們要做到至誠?!疤熘?,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2]184直接引用了《中庸》的內(nèi)容,原文講述的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內(nèi)容??梢姡鞒ⅰ队缹幩掠洝返哪康氖墙枞寮宜麄鞯囊匀柿x治天下的思想體系,來表示對邊疆民眾的真誠愛戴,以達到使邊疆民眾對明朝真心擁護的目的。
《重建永寧寺記》中“四時行,萬物生焉”引用《論語》中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8]“二氣合,萬物育焉”中的“二氣”應該說的是老子講述的“陰陽二氣”,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皆由陰陽二氣和合而生,二者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平衡和諧。儒家也認為和諧是事物發(fā)展的內(nèi)在原因,如《中庸》所言:“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盵7]20“圣人之至德,五常明,萬姓歸焉”中的“五?!笔侵溉寮宜f的倫理道德,即仁、義、禮、智、信。以及碑記的撰寫者邢樞,丹書者寧憲、張兟等官員和差使,以及書寫蒙古文的阿魯不花、書寫女真文的康安等人,皆受過儒家學說的熏陶。[9]
由此可見,兩碑文皆蘊含著儒家的基本理論和政治思想,體現(xiàn)了明朝試圖以弘揚儒家倫理道德的方式,對東北地區(qū)各民族進行影響,以使東北地區(qū)各民族認同、忠誠于明朝,以達到對東北的長治久安。
(二)推行佛教
“十年冬,天子復命內(nèi)官亦失哈等載至其國?!蠌鸵越疸y等物為擇地而建寺,柔化斯民,使知敬順□□□相□之□。十一年秋,卜奴兒干西有站滿徑,站之左山高而秀麗,先是已建觀音堂于其上,今造寺塑佛,形勢優(yōu)雅,粲然可觀?!盵2]184
《永寧寺記》記載了永樂年間亦失哈等官員兩次抵達奴兒干修建寺廟的事件。永樂十年(1412年),亦失哈等官員用金銀等物品在奴兒干修建寺廟,通過柔化當?shù)鼐用?,讓他們學會尊敬和順從明朝。永樂十一年(1413年),奉命前往奴兒干的官員發(fā)現(xiàn)在“滿涇站”左邊的山上已經(jīng)建造了一座觀音堂。于是明朝便在觀音堂旁修建佛寺并雕塑佛像。
“十一年秋,擇地滿徑之左,創(chuàng)寺塑佛,曰永寧寺……宣德初,復遣太監(jiān)亦失哈部眾再至,以當念圣天子與天同體,明如日月,仁德之大,恩澤之渥,諭撫之其民悅服。且整飾佛寺,大會而還?!盵2]209
《重建永寧寺記》也記載了明朝在奴兒干建造佛寺的事件。永樂十一年(1413年)秋天,明朝在“滿涇站”附近建立了佛寺并塑造佛像,取名為“永寧寺”。宣德初年(1426年),亦失哈等官員來到奴兒干,對當?shù)氐姆鹚逻M行了修繕,并與當?shù)厥最I和官員會見后返回京師。
“七年,上命太監(jiān)亦失哈同都指揮康政率官軍二千,巨舡五十再至。民皆如故,獨永寧寺破毀,基址有焉?!盵2]209
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康政等官員奉命再次抵達奴兒干時,發(fā)現(xiàn)永寧寺已經(jīng)被毀壞,但基址仍然存在。于是明朝命令官員重新修建“永寧寺”,并讓工匠塑造佛像。新建的永寧寺在形制和規(guī)模上比原來更加雅致和壯觀。當?shù)孛癖姴徽撨h近都前來觀看。
綜上,對《永寧寺記》及《重建永寧寺記》碑文內(nèi)容進行分析,可知明朝在奴兒干修建寺廟、建立永寧寺以及永寧寺遭到破壞后重新建立和修繕的史事。由此可見,明朝通過宣揚佛教的方式來治理當?shù)厥聞盏姆绞饺〉昧肆己玫男Ч?,為明朝維護了邊疆地區(qū)的安全和穩(wěn)定。
四、結(jié)語
通過對《永寧寺記》和《重建永寧寺記》碑文內(nèi)容進行研究和分析可知,這兩塊碑文記錄了明朝前期對東北地區(qū)實施的一系列治理措施:首先,政治上“因俗而治、以夷治夷”。其次,經(jīng)濟上“廣設驛站,鼓勵朝貢”。再次,文化上“懷之以德,以夏變夷”。這一方面反映了明朝與東北地區(qū)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往來史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東北地區(qū)是明朝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永寧寺記》和《重建永寧寺記》是當前研究明朝東北地區(qū)的重要實物資料,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明前期治理東北的政策和歷史事實。
注釋:
①代表性研究成果如叢佩遠、趙鳴歧編:《曹廷杰集》,中華書局1985年版;鐘民巖、那森柏、金啟孮:《明代奴兒干永寧寺碑記校釋——以歷史的鐵證揭穿蘇修的謊言》,《考古學報》1975年第2期;鐘民巖、那森柏、金啟孮:《明代奴爾干永寧寺碑記校釋——以歷史的鐵證揭穿蘇修的謊言》,《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76年第1期;鞠德源:《關于明代奴兒干永寧寺碑記的考察和研究》,《文獻》1980年第1期;蔣秀松、王兆蘭:《從永寧寺碑看明代東北各族的關系》,《歷史教學》1982年第11期;楊旸:《明代奴兒干永寧寺碑記再考釋》,《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年第1期;楊旸:《永寧寺碑文銘刻的奴兒干都司與黑龍江下游、庫頁島的先居民族關系》,《東北史地》2006年第3期;萬明:《明代永寧寺碑新探——基于整體絲綢之路的思考》,《史學集刊》2019年第1期。
參考文獻:
[1]楊旸.永寧寺碑文銘刻的奴兒干都司與黑龍江下游、庫頁島的先居民族關系[J].東北史地,2006,(03):25-28.
[2]叢佩遠,趙鳴岐編.曹廷杰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183-210.
[3]嚴從簡著,余思黎點校.殊域周咨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0:733.
[4]任洛.遼東志[M].沈陽:遼沈書社,1985:352.
[5]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8230.
[6]劉淑紅.以夏變夷和因俗而治:明代民族文教政策的一體兩面[J].廣西民族研究,2012,(3):132-138.
[7]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1:20-35.
[8]程樹德著,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1:1227.
[9]楊旸.明代東北疆域研究[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02.
作者簡介:
何倩,女,貴州畢節(jié)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