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忠
中國青年運動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共青團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共同參與的,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促進社會進步和青年發(fā)展而進行的有組織、有主題、有目標、有規(guī)模的社會運動。在青年運動已成為全球社會運動前沿概念的背景下,在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程中,大力加強中國青年運動史研究,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必然要求。持續(xù)深化中國青年運動史研究,有助于切實強化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不可分割的政治認知,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治動員在青年運動中的決定性意義。
中國青年運動史是中共黨史的青年篇章。同中共黨史研究一樣,中國青年運動史研究是具有很強政治性的歷史研究。盡管目前青運史研究還存在一些局限,但不影響將其作為一個學科去建構。對于研究現(xiàn)狀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推動青運史學科的規(guī)范與建設進程。
一是青運史研究的“冷”與“熱”。受中共黨史研究與黨史資料征集工作的熱潮影響,青運史研究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jīng)出現(xiàn)活躍期,研究隊伍主要在共青團系統(tǒng),尤其是各地團校,標志性成果有《中共中央青年運動文件選編》《青年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青年運動》,以及鄭洸研究員主編的《中國青年運動六十年(1919—1979)》。后來,同其他歷史工作一樣,青運史研究遭遇過商業(yè)化、標簽化、碎片化以及歷史解構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沖擊,但仍有一些青運史研究者在堅守。比如,在李玉琦研究員主持下,集部分省、市團校老師之力編寫了《中國共青團史稿(1922—2008)》,并在2002年集中出版《中國青年運動歷史資料》第14至19冊。進入新時代以來,青運史研究又呈逐漸回溫之勢。一方面,共青團系統(tǒng)在持續(xù)發(fā)力;另一方面,不少高校的教師、博士生、碩士生也涉入青運史的研究。
二是青運史研究的“深”與“淺”??偟膩砜?,學界對青運史研究的概念、對象、內涵有了更進一步的明晰,青運史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大,研究更加貼近現(xiàn)實,宏觀剖析更加深入,史料整理取得新的進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的選題缺乏新意和深度,有“燙剩飯”的嫌疑;有的文章復述資料和過程多,邏輯分析少,缺乏理論概括,有時把經(jīng)驗總結當理論;研究方法比較單一,基本是“單線型”“平面型”,缺少“交叉型”和“立體型”研究;整個青運史學科的理論框架尚未形成。從青運史研究的規(guī)律來看,思想變動的原因應當?shù)浇?jīng)濟變動中去尋找,通過對人們的社會關系、利益取向、生活習俗、行為特征、宗教信仰甚至消費習慣等方面的研究,從中尋出思想變化的邏輯。
三是青運史研究選題的“大”與“小”。從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來看,“小切口”反映“大縱深”不失為重要的研究方法。本來,相對于中共黨史研究來講,青運史研究的切口小、領域窄,恰恰易于較好地采用這種研究模式。但是,在尋找小切口開展研究的同時,一定要將其放在大歷史觀的視野之下。《社會學研究》登載過一篇文章《新國家與舊工人:1952年上海私營工廠的民主改革運動》,就是把工人的改造同新國家的建構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這背后的邏輯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從理念、制度到機制的全方位變革遠甚于過往,但歷史傳統(tǒng)依然投射于社會心態(tài)與集體行動,影響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策選擇和執(zhí)政方略。
四是青運史研究中的“虛”與“實”。一個時期以來,青運史研究總體上側重于實證,但從研究歷史規(guī)律的角度出發(fā),青運史研究可能應該在“虛”的方面要有較大發(fā)展。這個“虛”,不是大而空,而是基于實證之上的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說到底,青年運動屬于政治性很強的社會運動,其研究顯然應以政治史為主,但這并不存在排他性。梁啟超的“新史學”、美國魯濱遜“新史學派”、法國“年鑒學派”不約而同地強調經(jīng)濟生活、社會結構、文化心理、人口變遷等因素對歷史進程的影響力。青運史研究要做到“虛”“實”結合,就應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前提下,以政治史為綱,整合或借鑒社會史、文化史、青年史、人口史、心態(tài)史等領域的研究,在理論深度及跨學科意義的建構和闡釋方面取得一些新的進展。
有些研究歷史的稿子,要么是“三段論”,要么是“大事記”,相對缺乏歷史感和歷史意識,沒有沉浸到歷史之中,沒有走進歷史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之中。有研究者認為:“評判某一個特定的歷史理解是否成功,當然有著多種因素和標準。 在必須滿足歷史學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對于史料運用的史家技藝的要求之外,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僅僅因為某種歷史理解所采用的史料或者其建構的歷史世界違反了我們的經(jīng)驗常識而拒斥它?!边@種“拒斥”可能是出于本能,但恰恰阻礙了歷史感的生發(fā)。馬克思指出:“現(xiàn)代歷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進步,都是當歷史學家從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深處時才取得的?!敝袊嗄赀\動史研究也是這樣,只有“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才能接近歷史的真實,才能產(chǎn)生歷史感。
比較成功的青運史研究成果,一定是見人見物見精神,見人見事見思想。這就需要借助豐富生動的史料,需要多方找尋,正所謂“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除了常規(guī)史料如文件、報刊之外,日記、書信、詩詞、數(shù)據(jù)、回憶錄、圖片、文物等,也必然在搜索之列。著有《五四運動史》的彭明先生曾感慨道:“每讀到一段文字資料,總要盡可能到發(fā)生這些事件的地方去走訪。五四當日游行的路線、趙家樓胡同的居民、陳獨秀故居的房東、青島的地形地貌和歷史沿革等等。”這正是在歷史故地的考察中,尋找與前人對話的歷史感?!吨袊伯a(chǎn)黨簡史》在敘寫中央蘇區(qū)黨群關系時,用了一首民謠:“蘇區(qū)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痹诿枋隹箲?zhàn)時期熱血青年奔赴延安時,用了一篇日記摘抄片段:“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鄙鷦拥臍v史畫面,躍然紙上。這就是在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歷史。
缺乏歷史感的一個體現(xiàn),就是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標簽化、臉譜化、簡單化,淺嘗輒止,在歷史的表層打圈圈。比如,早期的建黨建團活動,不是幾個青年讀了一些講革命道理的書之后熱血沸騰,迅即投入到組織的創(chuàng)建之中,而是循著社會邏輯展開的。建立革命組織的地區(qū)基本就是“北、上、廣”,以北京為中心的環(huán)渤海地區(qū)及京津冀地區(qū),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及長江中下游沿岸城市,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因為這些地區(qū)從晚清到民國,民族工商業(yè)、交通運輸業(yè)、新聞出版業(yè)、教育業(yè)都比較發(fā)達,有大量報刊可以傳播新思潮,有青年工人、青年學生聚集接受新思潮。而且,早期建黨建團的很多活動,是通過師生之誼、同學之交、朋友之故、同鄉(xiāng)之情、血緣之親展開的。比如,浙江一師的陳望道、施存統(tǒng)、俞秀松、葉天底、宣中華、汪壽華、梁柏臺、謝文錦等,相互之間就產(chǎn)生過重要的“朋輩”影響。要讓政治回歸社會,才能走進歷史的深處。
搞歷史研究的學者都認同“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的原則,有的甚至認為“史學就是史料學”。沒有史料固然不能研究歷史,專搞史料也決不能代替歷史學。其實,歷史研究自古就有“史料派”和“史觀派”之別,但二者并不是截然矛盾對立的,司馬遷創(chuàng)作《史記》時既重視史料的運用,更追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歷史認知。陳寅恪認為,闡釋古人的思想,必須“神游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于同一境界”。這里的“神游冥想”,就非常接近想象力了。從另一角度看,有時歷史細節(jié)的缺失需要歷史研究者的想象力加以填補,一個好的史學研究者需要具備相當?shù)奈膶W表現(xiàn)力。史學情景書寫對史料有著非常嚴肅的追求,對任何史料都要考察其形成過程。比如,《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在言說“火燒趙家樓”時寫道:一學生看到臥室陳設得太華麗,“十分氣憤,就用火柴把綠色的羅紗帳點燃了”。這里用的是當事人許德珩的回憶材料,這一歷史細節(jié)正好說明放火背后的情感邏輯,是公義,而非私怨。
劉知幾講的“史才三長”中的“史識”,指的是分析歷史事件和評價歷史人物的觀點、見解。從某種意義上講,“史識”就是歷史學想象力。比如,黃道炫教授在《惲代英的新生活》一文中認為,新生活要求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改造,比如講衛(wèi)生、重清潔、男女平權、家庭革命等,這是在基本生活層面對時代變遷的回應。正如陳旭麓所言:“來自西方的商品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面貌。它沒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卻比思想更廣泛地走到每一個人的生活里去。當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之后,它同時成了人們生活的一個部分了?!边@就是成功運用歷史想象力的典型范例。
青運史研究者要多讀一些政治學、社會學方面的著作,涵養(yǎng)自己的理論能力和歷史想象力。比如,研究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掃除文盲”運動,就一定要讀費孝通先生的《文字下鄉(xiāng)》,因為費老指出鄉(xiāng)下需要文字的原因在于社會鄉(xiāng)土性基礎發(fā)生了重大變革。這一理論有助于深刻理解“掃盲”運動中意識到適應社會變革的青年為什么體現(xiàn)出了識字主動性。正如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剛指出,通過歷史的想象力,“籍籍無名的小人物、過往不為人知的發(fā)生在僻遠之地的小事件,也可能折射出特定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世界,讓我們從‘一滴水中看出整個世界”。
歷史的想象力可以使青運史研究的天空更加明亮和寬闊,但不受理性控制的想象力,就會“誤認天上的浮云為天際的樹林”。這就是說,歷史的想象既不能離開“直覺”,又不能任性發(fā)揮,應該自覺地受到史料和現(xiàn)實世界可能性的約束。實際上,這種“開放而自我克制的想象力”需要建立在理論邏輯的基礎之上。史學研究都應有理論追求,青運史研究亦不例外。新時代的青運史研究者應該以高度的理論自覺,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證研究,輔之以歷史的想象力,深入探討關于黨領導的青年運動史具有深刻解釋力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