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作家馮內(nèi)古特的《五號屠場》以其非線性的敘事技巧和反戰(zhàn)主題而著稱,然而小說中馮內(nèi)古特獨特的思想脈絡(luò)卻一直未引起關(guān)注。主人公比利·皮爾格林接受召喚奔赴戰(zhàn)場,戰(zhàn)勝苦難最終渴望救贖人類的形象與約瑟夫·坎貝爾所總結(jié)的神話模式不謀而合?!肚嬗⑿邸穼τ⑿蹥v險的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細化,但反映在《五號屠場》的創(chuàng)作中卻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從而證明《五號屠場》是一部“反神話”作品,反映了神話的破滅。
關(guān)鍵詞:五號屠場;千面英雄;單一神話;神話的破滅
《五號屠場》(Slaughterhouse-Five,1969)是美國作家?guī)鞝柼亍ゑT內(nèi)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的代表著作,受到了海內(nèi)外讀者的喜愛?!段逄柾缊觥芬苑蔷€性敘事打破時空的壁壘,將想象世界與戰(zhàn)爭場景融匯在同一敘述文本之中。對于《五號屠場》的研究,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藝術(shù)特色、敘事技巧、反戰(zhàn)主題、比較研究等幾個方面[1]。此外,也有研究學(xué)者試圖找出主人公比利·皮爾格林的具體精神疾病及其根源[2]。
然而,作品所傳遞的內(nèi)容卻讓評論家們對作者所支持的觀點產(chǎn)生分歧。馮內(nèi)古特面臨的主要指控是其提倡“寂靜主義”“逆來順受”和“逃避”[3]。盡管許多評論家為馮內(nèi)古特解圍,認為上述特征和主義可以僅歸咎于小說主人公比利·皮爾格林的人物塑造,因為馮內(nèi)古特認為自己在作品中體現(xiàn)了“對正義和道德責任的承諾”[4]。而有關(guān)該書的批評著作數(shù)量遠遠超過了對其獨特思想脈絡(luò)的研究,但《五號屠場》的創(chuàng)作不僅是為了討論馮內(nèi)古特的哲學(xué)思想,而是對整個人類弊病的一種評論,正如小威廉·邁耶(William E.Meyer Jr.)所言,《五號屠場》是立足于新世界“拉開激烈自我發(fā)現(xiàn)的戰(zhàn)線”[5]的作品。
本文依據(jù)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在《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1949)中所描述的英雄探險(monomyth)的單體神話思路對小說文本進行分析。將小說從非線性結(jié)構(gòu)中剝離出來,剝離出內(nèi)在的追求敘事,并根據(jù)坎貝爾的歷險階段重新解讀小說,揭示出小說與神話中英雄之旅的驚人相似之處、旅途的性質(zhì)和英雄的特質(zhì),以及馮內(nèi)古特的“單一神話”與坎貝爾的“單一神話”之間的差異。
一、馮內(nèi)古特和坎貝爾對“套路”的熱愛
在《千面英雄》一書中,約瑟夫·坎貝爾提出英雄之旅的故事模型:“一位英雄從日常的世界勇敢地進入超自然的神奇區(qū)域:在那里遇到了傳奇般的力量,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英雄帶著這種力量從神秘的歷險之旅中歸來,賜福于他的人民。”[6]25并認為這是“單一神話的核心單元”[6]23。這就意味著這種故事結(jié)構(gòu)具有普適性,能在所有題材的神話中被總結(jié)歸納出來??藏悹枌⒂⑿凵裨捓锏膯我荒J礁爬ǔ桑赫賳尽獑⒊獭獨w來的故事模型。事實上,坎貝爾只是把這種英雄歷險模式視為一種象征性的符號,這些符號串聯(lián)成一個周期,而不同的神話都是從這單一神話中延伸出來發(fā)生改變的,“它們形成了許許多多恒定不變的基本真理”[6]1。也就是說,早在坎貝爾撰寫《千面英雄》的時候,他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一單一神話在世界神話里的各種變形,英雄模式只不過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
馮內(nèi)古特也表現(xiàn)出對編寫故事采用共同的主題和套路十分癡迷的態(tài)度,在《棕櫚樹星期天:自傳集》(Palm Sunday:An Autobiographical Collage,1981)中提到馮內(nèi)古特畢業(yè)于芝加哥大學(xué)的碩士論文:“我基本的想法是,故事有形狀,可以畫在圖畫紙上……任何人都可以繪制一個簡單的故事,只要他或她愿意把它釘死在十字架上?!盵7]624馮內(nèi)古特指出描繪的故事包括美國印第安人的創(chuàng)世神話、《舊約》中的創(chuàng)世神話、弗蘭茲·卡夫卡的《變形記》和《灰姑娘》。他在檢查后發(fā)現(xiàn)其中一部分看起來“就像地球上幾乎所有社會的創(chuàng)世神話?!盵7]627《五號屠場》的開篇也標志著馮內(nèi)古特再度沉浸在對于描摹故事形狀的癡迷中,他向讀者展示了他用蠟筆在一卷壁紙上畫出的德累斯頓小說的最初輪廓,用不同的顏色來描繪人物和事件[7]4。
馮內(nèi)古特的許多小說都描寫了經(jīng)歷世俗探險、心靈冒險或兩者兼而有之的人物。主人公都是破碎的個體,遭受著直接或寓言式卷入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他們無法理解自己的生活,卻往往為了社會的利益甘愿犧牲自己,正如坎貝爾所說的“英雄帶著這種力量從神秘的歷險之旅中歸來,賜福于他的人民”。他筆下的英雄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利他主義或來自早先犯下的罪孽,如《泰坦的海妖》(The Sirens of Titan,1959)、《黑夜母親》(Mother Night,1961),或來自他們認為不公正的待遇和權(quán)力,如《上帝保佑你,羅斯瓦特先生》(God Bless You,Mr. Rosewater,1965),或僅僅是被動地卷入戰(zhàn)爭和人類的苦難之中,如《五號屠場》《藍胡子》(Bluebeard,1967)。馮內(nèi)古特筆下的“英雄”終其一生都在試圖理解這些問題。在他的大多數(shù)小說中,英雄之旅的原型特例,或者說“單一模式”(monomyth pattern)都十分明顯。馮內(nèi)古特筆下的主人公即便感覺到冒險的召喚是虛假徒勞的(戰(zhàn)爭、宗教狂熱、不道德的科學(xué)追求、政治腐敗等),但仍投身于彌補自己犯下的或未犯下的錯誤,常常陷入精神錯亂,最終成為面目全非的自己。
坎貝爾承認,將標準的單一故事框架應(yīng)用于帶有不同文化、時代和敘事形式的故事是一項挑戰(zhàn),并且這種做法十分考驗靈活性:“在單一神話簡單的描述中,這些改變不絕如縷,難以言狀。許多故事將整個周期中一到兩個典型的要素(考驗的主題、逃跑的主題、誘拐新娘)分離出來并將其放大。其他故事將一些獨立的周期串成一個系列(如《奧德賽》)。不同的人物或情節(jié)會融合在一起,或者單一要素可以復(fù)制自己,在許多不同的改變中再次出現(xiàn)……為了敘述因為某種原因而變得毫無意義的要素,一些二手的解釋被編造出來,而且通常編造得相當有技巧。”[6]229意味著如果要用原型的視角來審視與過去的故事格格不入的小說作品時,這些曾被提到的古老的套路和主題就應(yīng)該被象征性地解讀,而不是局限于字面意義。美國科幻小說家凱瑟琳·休姆(Kathryn Hume)在試圖揭示馮內(nèi)古特小說中的單一模式時,也曾陷入這種困境中,但她以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為由肯定了這一想法,認為這并不妨礙將其小說作為探險敘事來閱讀:“傳統(tǒng)的形式尤其是帶有原型情境的英雄單一模式,與馮內(nèi)古特的經(jīng)歷有過于直接的沖突,因此他無法有效地直接使用這些形式……但他早期的作品顯示,馮內(nèi)古特一直在與象征性情境做調(diào)和,而這些情境正是講故事人的拿手好戲——英雄單一神話?!盵8]
因此,如果將后現(xiàn)代小說《五號屠場》作為單一神話來研究,就必須以辯證的態(tài)度,用當代文化的相關(guān)符號取代古老的符號探索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英雄歷險的強烈相似性,從而提供一個新角度的單一神話。本文對比利·皮爾格林的歷程進行文本細讀,用現(xiàn)代符號替代了坎貝爾最初的歷險階段,根據(jù)需要對探險階段的時間順序進行了重新調(diào)整或合并。在比利的旅途中,坎貝爾式套路和主題的性質(zhì),如歷險的召喚、拒絕召喚、鯨魚之腹、與天父重新和好、奉若神明,以及他最終獲得的恩惠與當代社會的相關(guān)性,決定了比利的一生具備標準意義上的單體一元結(jié)構(gòu)。
二、比利的神話之旅
(一)召喚
坎貝爾在《千面英雄》中提到神話之旅的第一個階段,即我們所說的“歷險的召喚”標志著命運對英雄發(fā)出了召喚,將他精神的重心從英雄所處的舒適的社會轉(zhuǎn)向了未知的區(qū)域,踏上未知的征程。而冒險的召喚可能是英雄自己主動發(fā)起的,也可能是征兆、傳令官的召喚或純粹的意外[6]51。比利·皮爾格林的冒險經(jīng)歷始于他被召去加入盧森堡一個由于隨軍牧師助理陣亡的軍團[9]34。但比利所受到的這種召喚卻是虛假的,戰(zhàn)爭的必要性在作品的一開始便被抹殺,反戰(zhàn)意識貫穿文本始終。第一章中談到“我”拜訪戰(zhàn)友伯納德·維·奧黑爾(Bernard V. OHare)時,其妻子瑪麗一直對“我”冷眼相待,因為她誤以為“我”美化了戰(zhàn)爭,“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或任何人家的孩子到戰(zhàn)場上去送死”[9]15,這也是副標題《童子軍圣戰(zhàn)·與死亡的義務(wù)舞蹈》的由來。小說中也經(jīng)常暗示戰(zhàn)爭是一種虛假的冒險:作家似乎在嘲弄比利,因為他描述了包括頭盔、手套、作戰(zhàn)靴、戰(zhàn)壕刀、防彈《圣經(jīng)》和其他所有能想象到的士兵裝備,卻讓比利穿上滑稽的軍裝。馮內(nèi)古特嘲笑美國人對暴力的癡迷:“我認為在斯克內(nèi)克塔迪,最可愛的老兵,那些最善良、最滑稽、最憎恨戰(zhàn)爭的人,是那些真正上過戰(zhàn)場的人?!盵9]11“他贊成加大轟炸力度,如果他們冥頑不化,就把北越炸回石器時代?!盵9]62
神話中對冒險的召喚往往被主人公拒絕,這使“對召喚的拒絕將冒險轉(zhuǎn)變?yōu)樗南麡O面”[6]52。比利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他看似毫不辯駁地聽從了召喚,為虛假的戰(zhàn)爭事業(yè)做出了貢獻。比利無精打采地厭惡戰(zhàn)爭,從童年開始當他在游泳池中瀕臨溺水時,他便開始厭惡從死亡中獲救也厭惡生命本身。當母親前往醫(yī)院看望比利時,他“又用毯子把頭蓋起來……她讓比利感到不安,純粹因為她是比利的母親。她讓他感到愧疚,感到自己忘恩負義、軟弱無能,因為她千辛萬苦給了他生命,讓這個生命活在世上,而比利其實根本就不喜歡活在世上?!盵9]106而比利對召喚的真正的拒絕體現(xiàn)在他的偶發(fā)幻覺中,在純真狀態(tài)下的向往是他對戰(zhàn)爭的逃避。在幻覺中,他在舞廳地板上溜冰,成千人喝彩歡呼[9]50;他變成一只長頸鹿,兩只母長頸鹿在親吻他[9]103;他看到亞當和夏娃,赤身裸體、天真無邪,推斷并想象“全人類,無一例外,在生物學(xué)上湊合起來產(chǎn)生了兩個十全十美的人物,名叫亞當和夏娃”[9]108。
伴隨著歷程的開始,英雄就會進入全新的情境,在神話中這總是表現(xiàn)為被某種怪物所吞沒的場景,即鯨魚之腹。英雄被吞沒之后將重新認識自我,象征著重生。重生的英雄擺脫肉身的消亡,獲得超越生死的精神從而救贖自我,這“是自我毀滅的一種形式……這里英雄不是向外超越可見世界的限制,而是向內(nèi)通過閾限,實現(xiàn)重生”[6]81。對于比利來說,德累斯頓就是探險中的鯨魚。在踏上德累斯頓之旅之前,美國人被告知不要擔心轟炸,因為他們的目的地是一個無人看守的開放城市,沒有任何軍事意義[9]151。美國士兵中最年長、最成熟的埃德加·德比也在一封信中向妻子保證,這座城市沒有被炸的可能[9]152。在俘虜眼中,德累斯頓更是他們見過的最可愛的城市[9]153。而由屠宰場變成的美軍戰(zhàn)俘拘留中心——下面的地下肉柜就是鯨魚的腹部。這是一家為孕婦生產(chǎn)營養(yǎng)豐富的麥芽糖漿的工廠,美國人被迫從事糖漿的包裝工作,這對包括比利在內(nèi)的營養(yǎng)不良的士兵來說是不幸中的萬幸,“糖漿的味道像略帶山核桃木煙熏的稀釋的蜂蜜,在工廠里干活兒的每個人每天都偷偷往嘴里送”[6]81。因此,鯨魚的肚子滋養(yǎng)了虛弱的比利,并在轟炸當晚將他從火海中拯救出來,因為整個城市都被吞噬在熊熊燃燒的地獄中,而比利卻被安全地藏在屠宰場的子宮里。對于神話之旅的英雄來說,在奇跡般地逃出鯨魚的肚子后,必將義無反顧地踏上旅程[10],但對比利來說這是又不得不踏上了不可預(yù)知陸地的前兆,他必須再次經(jīng)受一系列考驗。和想象一致,比利與死亡的搏斗仍在繼續(xù),他同其他德累斯頓幸存者只能在這座曾經(jīng)輝煌的城市崎嶇不平的地形上尋找食物和水,當美國戰(zhàn)斗機從上空掃射時,他們幾乎與死亡擦肩而過[9]185。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比利最愉快的記憶是他乘坐馬車穿過德累斯頓廢墟時,他選擇不去看大屠殺,而是幸福地打起了瞌睡。鯨魚之腹的蛻變沒有給予比利自我救贖的完成,反而成為他渴望的終點。
(二)啟程
伴隨著冒險的召喚和英雄的重生,歷險拉開帷幕??藏悹栒J為,歷險開始時英雄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接受與他的使命相關(guān)的技術(shù)、責任和權(quán)力的訓(xùn)練,而他的“奧義傳授者”就是父親或替代父親的人,父親清除掉兒子身上不恰當?shù)暮⒆託獾膱?zhí)著,使其公正、不帶個人色彩地使用權(quán)力,不會被偏好或怨恨所左右[6]123??藏悹栆舱劦搅恕笆橙四降母赣H”[6]146,即弊大于利的父親,主人公蔑視并渴望擺脫的父親。對于比利來說,把自己扔進游泳池差點淹死自己的親生父親就是這樣的存在,而另一位值得尊敬的“父親替代品”埃德加·德比則成為比利在戰(zhàn)俘生涯中的父親。當韋利在運輸途中死去時,德比抱著韋利[9]86。當年輕的拉扎羅辱罵他時,他沒有讓自己卑劣的本能占據(jù)上風[9]144。當比利倒下時,他坐在一旁守護[9]110。埃德加·德比是士兵中唯一一個“出于純粹動機”參戰(zhàn)的人[11]。由于他的成熟和社會經(jīng)驗,他被選為俘虜營中美國人的首領(lǐng)[9]151,他承諾確保每個人都能安全回家。埃德加和比利作為囚徒,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結(jié)成父子關(guān)系。老人對“家庭、愛、上帝、國家”等舊式制度的承諾,讓比利相信德比一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11]。然而,當?shù)卤纫蛟诘吕鬯诡D廢墟上偷了一個茶壺而被審判并槍決時,比利與他潛在的精神之父的贖罪之旅被悲劇性地縮短了,這位父親再次從歷險中消失。比利的生父在一次獵鹿事故中喪生,埃德加·德比也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兩位父親都短暫地出現(xiàn),草草落幕,英雄的奧義將永遠不被比利掌握。
但除此之外,比利的母親對躺在醫(yī)院里比利身邊的羅斯沃特說:“男孩需要父親。”[9]107比利收到了羅斯沃特的科幻小說,這些小說的作者都是難以捉摸的基爾戈·特勞特(Kilgore Trout)。而特勞特其實是作者的另一個虛構(gòu)自我,在馮內(nèi)古特的小說《上帝保佑你,羅斯瓦特先生》(God Bless You,Mr. Rosewater,1965)、《冠軍早餐》(Breakfast of Champions,1973)、《囚鳥》(Jailbird,1979)、《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1985)和《時震》(Timequake,1997)中都有出現(xiàn)。比利·皮爾格林和艾略特·羅斯沃特在文學(xué)救世主的指引下再次踏上了感知之旅,特勞特成為比利最喜歡的作家,而科幻小說“成為他鐘情于閱讀的唯一類型故事”[9]104。在醫(yī)學(xué)無法幫助比利痊愈的領(lǐng)域,科幻小說取而代之。特勞特的《四維空間的瘋子》中天馬行空的想法讓比利“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有了合理的解釋”[12],在退伍軍人醫(yī)院度過的時光被認為是比利“重塑自我的春天”[2]。在坎貝爾看來,英雄在經(jīng)歷重生之后開始的歷險要接受父親的指引,畏懼父親最終成為父親,成熟的心智不是一直恐懼這種自我營造出來的幻象,而是要破除對權(quán)威的恐懼和敬畏,掌握世界的運行規(guī)則并順勢而行。但對比利來說,最終擺脫絕望之路的恰恰是沉浸在這種幻想之中,他發(fā)明了“特拉法瑪多”。
最終,英雄多次經(jīng)歷逆境,戰(zhàn)勝死亡來到終極恩賜的面前。在不同的神話和文化中,“恩賜”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藏悹栒f:“賜予拜神者的恩惠取決于他的道德高度和主要欲求的性質(zhì):恩惠只是一個象征,它象征的是為滿足個體需求而逐漸減弱的生命能量?!盵6]173在坎貝爾看來,被認為有價值的英雄可能會追求更高的目標,而有缺陷的英雄則看不到恩賜的神性,而甘愿滿足于更低級的享樂。這也就意味著“恩賜”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xiàn)在英雄面前。而馮內(nèi)古特作為德累斯頓戰(zhàn)爭的幸存者,親身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恐怖,并在他的許多作品中提出很多概念以緩解戰(zhàn)后的身心狀況:在《貓的搖籃》(Cats Cradle,1963)中基于“foma”或“[h]armless untruths”的虛構(gòu)宗教;在《滑稽劇》(Slapstick,1976)中的人造大家庭;或者在《上帝保佑你,羅斯沃特先生》中樸素的利他主義。當羅斯沃特與一位精神病醫(yī)生交談時也再次強調(diào)了所謂的恩賜:“我覺得你們這些人不得不繼續(xù)想出許多美妙的新謊言來,不然的話人們根本就不想繼續(xù)活下去了?!盵9]105
對于比利來說,他急需重構(gòu)戰(zhàn)后的精神世界,他試圖在特拉法瑪多星球中找到緩解痛苦的解藥,但特拉法瑪多人全新的死亡觀消解了比利所感知死亡的荒誕,他們建議比利“凝視美好的事物,讓這種時光成為永恒”[9]200。因此,比利·皮爾格林擺脫了時空的束縛,以特拉法瑪多人的冷漠、麻木和所謂的無自由意志為武器,拋棄了悲劇。特拉法瑪多人最后也并沒有給予比利終極的恩惠,而是用殘酷的否認哲學(xué)來訓(xùn)練比利。比利被欺騙得無藥可救,他的生活準則被嚴重曲解,與其所期望的恩賜截然相反:“上帝賜予我,接受我無法改變之事物的平靜,改變可改變之事物的勇氣,以及區(qū)分這兩者之不同的永恒智慧?!盵9]63
(三)歸來
在歷程的最后,坎貝爾認為:“當英雄通過穿透本源,或者通過某個男人或女人的、人類或動物化身的幫助完成了冒險時,他仍需要帶著能夠改變生命的戰(zhàn)利品回歸……它需要英雄帶著智慧的神秘符號或金羊毛或睡著的公主返回人類的國度,在那里他所得到的恩惠能夠復(fù)興社群、國家、地球或大千世界?!盵6]80回家的路要么受到眾神的庇佑,要么布滿荊棘,無論英雄是獨自歸來,還是被超自然的援助從天外帶回,他都有責任“用他那摧殘自我、毀滅生命的靈丹妙藥對抗社會,接受合理質(zhì)疑、強烈不滿和人們的回擊”,并“必須經(jīng)受住世界的沖擊”[6]208。
比利幻想他的綁架者會主動把他送回地球,而且是在他被綁架的那一刻,這樣他就不會耽誤時間,他回來后與世界的第一次接觸也不會發(fā)生意外。秉承特拉法瑪多的冷漠精神,蒙塔娜·懷爾德哈克與比利所生孩子的命運從未被提及。多年以后,當比利在空難后昏迷不醒地躺在醫(yī)院里時,他的大腦開始醞釀頓悟。他對妻子去世和兒子從越戰(zhàn)中歸來的消息毫無反應(yīng),“他在腦中正構(gòu)思著關(guān)于飛碟、關(guān)于死亡之不足惜、關(guān)于時間本質(zhì)的信件和演講”[9]195。比利在無意中聽到一位年邁的軍事歷史學(xué)家朗福德教授為否認德累斯頓大轟炸的歷史和讓弱者死亡的必要性辯護時,恢復(fù)了意識。朗福德無視比利關(guān)于目睹德累斯頓大屠殺的說法,“為了給自己一點滿足,堅持說比利患有這種精神疾病”,所以比利決定帶著“時間的真相”[9]30這一治愈人類的使命回家。他試圖用新發(fā)現(xiàn)的關(guān)于死亡不真實的知識來勸慰同伴,卻遭到了蔑視被女兒軟禁。他在一個通宵廣播節(jié)目中首次公開布道,分享了許多他所謂的外太空冒險經(jīng)歷,并在寫給報紙的信中透露了更多信息。他認為自己的使命“比單純的生意要高得多”[9]30,并滿足于“為地球仔的靈魂配上矯正鏡片”[9]31。
即便比利遭受了“沖擊”,卻不能使其帶回來的靈丹妙藥救贖人類,所謂的時間旅行更像是一場無稽之談。在1973年的《花花公子》關(guān)于《五號屠場》的訪談中,馮內(nèi)古特強調(diào),如果要改善人類的境況就必須想出“令人欣慰的謊言,一個善意的謊言。不管是不是上帝說的,這仍然是一個完美的謊言。如果說是上帝說的,那就更有說服力了”[13]。馮內(nèi)古特在《貓的搖籃》虛構(gòu)的“[h]armless untruths”似乎就是羅斯沃特早先在退伍軍人醫(yī)院中提出的為戰(zhàn)爭一代涂抹的藥膏。小霍華德·W·坎貝爾在《黑夜母親》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虛假的受害者敘事,為自己的戰(zhàn)爭罪行洗脫罪名。而到了《五號屠場》,幾乎每個人似乎都有編造安慰性謊言的需要,韋利將自己和被困的同伴抬高為“三個火槍手”。英國戰(zhàn)俘為了保持高昂的斗志,避免對生活產(chǎn)生幻滅感,在被囚禁的數(shù)年中一直虔誠地遵循著信仰。比利的母親對十字架情有獨鐘,盡管她并沒有什么信仰:“其他許多美國人一樣,她試圖從禮品屋找到的東西中建立起生活的意義?!盵9]40比利帶回的靈丹妙藥并非神明的恩賜,永遠也達不到救贖全體人類的作用,而只是潛藏在所有飽受戰(zhàn)爭的人類心中的“禱告詞”。
三、結(jié)語
坎貝爾對神話中英雄歷險的模式做了細分和規(guī)劃,將其行動主線和支線統(tǒng)一概括成為一個單一的模式,在得到召喚奔赴旅程前,英雄會拒絕召喚而又面臨磨難獲得重生,真正踏上旅途后得到父輩的指引獲得神明的恩賜,最后帶著恩賜拯救人類,這時的英雄擺脫肉身的自我接受啟示,成為圣人。即便馮內(nèi)古特打亂《五號屠場》的線性敘事,將回憶和幻想融為一體,但比利真正的人生之旅的進程卻與坎貝爾描述的歷險如出一轍。比利接受的召喚是虛假的,拒絕召喚的幻想也是虛假的,不得已邁入了戰(zhàn)場之后經(jīng)歷德累斯頓轟炸,本應(yīng)鍛造為一位鐵血士兵,但德累斯頓下的屠宰場卻成為保護比利心中的搖籃;邁上征程之后“奧義傳授者”般的父親卻早早去世,科幻小說成為比利的指引者;好不容易看似得到了應(yīng)對戰(zhàn)爭的靈丹妙藥,“時空旅行者”比利并沒有收獲像英雄一樣的感恩和喝彩。揆諸比利的人生,坎貝爾和馮內(nèi)古特都將故事按照單一的結(jié)構(gòu)進行書寫和構(gòu)思,過程一致結(jié)果相反。
盡管比利·皮爾格林擁有世俗的財富和自己的粉絲俱樂部,但“比利·皮爾格林會自己哭起來。從來沒有人看到比利無故哭泣,只有醫(yī)生知道。他哭泣的時候非常安靜,而且淚水不多”[9]64。他為那些被他拒之門外的殘疾人哭泣,卻缺乏采取行動的勇氣。他的意圖是正義的,但他的福音卻有缺陷。比利的布道確實能給人帶來安慰,但代價是人的良知。他“不是一個反英雄”,而是“一個非英雄的英雄”[14],他比他打算拯救的人更需要拯救。多洛雷斯·K·格羅斯·路易斯(Dolores K.Gros Louis)認為:“一個誰也不拯救的救世主有什么意義呢?”[15]與約瑟夫·坎貝爾謳歌的鋼鐵般的意志、勇氣和堅定不移的道德指南針的英雄相比,比利·皮爾格林是一個有缺陷的英雄,他一開始并不情愿,一路跌跌撞撞,鄙視生活本身,憎恨任何幫助,缺乏從精神之父那里汲取精華的智慧,他在眾多唾手可得的恩惠中選擇了最糟糕的恩惠。他在多個世界之間徘徊,徘徊在怪異的星球以及過去與現(xiàn)在的時空中,在欺騙自己和他人的基礎(chǔ)上試圖達到神化的境界,用毒辣的意識形態(tài)糟蹋他的追隨者,但比利的心中只有人類的最大利益,最后也沒有陷入拯救人類的神話結(jié)局中。由此看來,《五號屠場》是一部“反神話”作品,同時比利的悲慘一生也反映了神話的破滅。
參考文獻:
[1]王秋生.走出邊緣情境——《五號屠場》的存在主義解讀[J].英美文學(xué)研究叢論,2020(1):112-126.
[2]Simpson Josh.“This Promising of Great Secrets”:LiteratureIdeas,and the (Re) Invention of Reality in Kurt Vonneguts God Bless You,Mr. Rosewater,Slaughterhouse-Five,and Breakfast of Champions “Fantasies of an Impossibly Hospitable World”:Science Fiction and Madness in Vonneguts Troutean Trilogy[J]. Critique: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2004(3):261-272.
[3]Merrill Robert and Peter A.Scholl. Vonneguts Slaughterhouse-Five:The Requirements of Chaos[J].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1978(6):65-76.
[4]Cacicedo Alberto.“You Must Remember This”:Trauma and Memory in Catch-22 and Slaughterhouse-Five[J].Critique: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2005(46):357–368.
[5]Vander Werken David L.Kurt Vonneguts Slaughterhouse-Five at Forty:Billy Pilgrim—Even More a Man of Our Times[J].Critique: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2013(54):46–55.
[6]約瑟夫·坎貝爾.千面英雄[M].黃鈺蘋,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7]Vonnegut Kurt.Welcome to the Monkey House and Palm Sunday:An Autobiographical Collage[M]. London:Vintage Classics,1994.
[8]Hume Kathryn.Kurt Vonnegut and the Myths and Symbols of Meaning[J].Texas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1982(24):429-447.
[9]馮內(nèi)古特.五號屠場[M].虞建華,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22.
[10]Allen William Rodney.Slaughterhouse-Five by Kurt Vonnegut[J].Critical Insights,2011(7):252-267.
[11]Broer Lawrence R.“Slaughterhouse-Five:Pilgrim's Progress”,Sanity Plea:Schizophrenia in the Novels of Kurt Vonnegut[D].Tuscaloosa:University of Alabama,1994:85-96.
[12]Wicks Amanda.“All This Happened,More or Less”:The Science Fiction of Trauma in Slaughterhouse-Five[J].Critique: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2014(55):329-340.
[13]Standish David.Kurt Vonnegut:Playboy Interview[J].Scraps from the Loft,2016(4):14.
[14]MacFarlane Scott.“Slaughterhouse-Five:So It Goes”:Bloom'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Slaughterhouse-Five New Edition[M].Wilmington:Bloom's Literary Criticism,2009:147-162.
[15]Gros Louis Dolores K.The Ironic Christ Figure in Slaughterhouse-Five[J].Critical Insights,2011(11):164-178.
作者簡介:袁悅,鄭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比較文學(xué)與世界文學(xué)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