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盈璇
文獻綜述,又稱綜述、文獻評論,是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對特定時期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精要論述與精當評論的書面論證文體。一般來說,文獻綜述包括引言、正文、結論、附錄等部分。文獻綜述的寫作力求準確、客觀、全面,語言應簡明扼要,有概括性。那么,如何寫好一篇文獻綜述呢?
一、整體把握,精要論述
文獻綜述必須建立在對研究課題宏觀了解的基礎上,所以,寫文獻綜述首先要對研究課題相關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全面了解其由來與演進、主要內(nèi)容和已有成果、觀點爭論與主流意見、社會意義、研究方法、效果呈現(xiàn)、近期發(fā)展、未來趨勢等內(nèi)容,積累好綜述所需要的素材,為正文的撰寫奠定基礎。然后,對所搜集的素材進行加工,即濃縮處理、精細分析。具體來說,就是刪節(jié)重復的部分,分析該研究課題在哪些方面還存在欠缺或問題,并以此為突破口,選擇和確立自己的綜述方向與標題。在處理和分析搜集的素材時,必須做到用心篩選、融合提煉、刪繁就簡。最后,寫作過程中,論述要準確凝練,在主要事件陳述時要實事求是,在引用他人文字時要忠于原文,必要的時候還需對引用的文字進行注釋。
【示例】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經(jīng)典,其主題歷來有諸多說法,如“自敘傳說”“愛情主題說”“政治歷史主題說”“家族衰亡說”“反封建主義說”等。而“多重主題交織”已經(jīng)成為人們對《紅樓夢》主題探討的共同意識。正如魯迅先生所言:“誰是作者和續(xù)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有種種?!?/p>
(選自徐語涵《〈紅樓夢〉主題綜述》,浙江蘭溪市第一中學)
選段圍繞《紅樓夢》的主題研究,列舉了主要的幾種觀點,點明“多重主題交織”是人們對《紅樓夢》主題探討的共同意識,既做到整體把握與《紅樓夢》主題有關的學說,又精要概括多種代表學說觀點。
二、微觀調(diào)整,客觀評論
除了宏觀素材的把控和處理,在撰寫綜述時還要注意微觀調(diào)整。同時,在撰寫過程中評論要客觀。只有做到客觀評論,才能公正地反映各文獻的優(yōu)缺點,進而為自己提出問題、構建假說提供可靠的文獻支撐,保證個人的創(chuàng)見具有價值?!傲η罂陀^”貫串綜述撰寫全過程:其一,搜集階段要客觀,要求廣泛搜集、力求全面,爭取沒有遺漏;其二,概述文獻時要客觀,要求敘述和列舉的各種理論、觀點、方法必須如實地反映原文獻的內(nèi)容,不得隨意歪曲,或是斷章取義;其三,評價文獻時要客觀,要求在分析、比較、評論各種理論、觀點、方法時不偏不倚,應基于證據(jù)分析、評價,不能出于個人的喜好、傾向評論,更不能出于個人的感情有意偏袒或抨擊;其四,在提出“我的問題”時要客觀,要求以事實為依據(jù),以科學的方法為手段,拒絕憑空想象,出于主觀意愿盲目提出。
【示例】
《紅樓夢》中有許多對于官場的描寫。劉大杰撰寫的《紅樓夢引論》中指出:“《紅樓夢》這一悲劇的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絕不是單純構建在賈寶玉、林黛玉戀愛失敗的基礎上,而主要建立于揭露封建制度與貴族家庭的驕奢淫逸上。”李希凡、藍翎發(fā)表的《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中指出:“《紅樓夢》描寫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反映了18世紀中國社會的階級斗爭,即封建制度的崩潰和新興市民階級的興起;賈寶玉代表了新人形象,《紅樓夢》反映了明清之際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的萌芽?!?/p>
(選自徐紫涵《〈紅樓夢〉封建階級斗爭說》,浙江蘭溪市第一中學)
選段中圍繞封建階級斗爭說引用學者對《紅樓夢》的研究和觀點,概述時不摻雜自己的評價,客觀展示學術界的各種觀點,語言簡明扼要。
三、選擇結構,縱橫自如
在閱讀和分析文獻資料后,要確立綜述的體系結構,即先討論什么問題,再討論什么問題,心中要有數(shù)。嚴謹?shù)慕Y構,可以使綜述思維清晰,邏輯嚴密,讓綜述內(nèi)容錦上添花。綜述的常用結構有縱式結構、橫式結構和縱橫式結構三種??v式結構,就是圍繞某一課題,按照時間順序梳理和概述該課題的歷史演變、發(fā)展進程、問題出現(xiàn)等情況,力求勾勒出該課題的來龍去脈和發(fā)展趨勢。橫式結構,就是圍繞某一課題,搜集相關領域的素材,如流派風格、各家學說、學術爭鳴、各自成就和建議等,然后進行橫向對比,最后得出結論??v橫式結構,就是在同一篇綜述中,同時使用縱式結構和橫式結構,在時間和面上都進行綜述。不管采用哪一種結構,都要結合所搜集的素材的特點進行撰寫。
【示例】
《紅樓夢》的悲劇是多重的,既是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所不能容許的愛情悲劇,也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不能容許的叛逆者的悲劇。圍繞紅樓夢的悲劇主題,1953年劉大杰在其題為《紅樓夢引論》一文中提出“階級斗爭論”。1957年何其芳發(fā)表《論〈紅樓夢〉》,提出“雙重悲劇說”。《紅樓夢》的主題無疑是有悲劇的內(nèi)涵,更應該是多重悲劇的特點。
(選自諸葛如萱《〈紅樓夢〉多重悲劇主題說》,浙江蘭溪市第一中學)
綜述不是簡單地對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顧和說明,而是要為自己開辟新的研究陣地和研究方向,所以要側重對既有研究的利弊得失的評判分析。選段圍繞《紅樓夢》主題的悲劇性,按照時間梳理了“階級斗爭論”和“雙重悲劇說”,采用了縱式結構行文,讓綜述結構嚴謹,思路清晰,概括簡潔。